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e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较为常见,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护理手段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期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并就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提出了一些方法与体会。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515-01
  1.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的判断主要是根据急性大呕血和黑便,通常,上消化道出血不超过500ml,有的以呕血为主,有的以便血为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呕血前往往会感到恶心,便血前有便意。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往往会产生心慌、晕眩、双眼发黑、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口渴等症状,个别患者以晕厥甚至休克为首发症状。
  胃出血患者的体征主要包括:1)疼痛。轻度胃出血伴有轻度疼痛,饥饿时加重,严重时产生剧烈疼痛,患者脸色苍白、嘴唇发白,用手指叩击腹部会听到水声;2)黑便。胃出血后均会产生黑便,柏油样黑便表示出血部位在上胃肠道,胃溃疡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可呈紫红色;3)呕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常会产生呕血症状,但出血量较少时往往无呕血症状,呕出的血液多呈咖啡色或紫红色,若出血速度快且出血量大则为鲜红色。
  2.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2.1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长溃疡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约有50%是因溃疡病导致的出血,约10%到15%的患者是因胃十二指长溃疡引发的出血。
  2.2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系统在肝内或肝外发生阻塞,使门静脉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临床表现。肝硬化、肝静脉阻塞等疾病均可引起门静脉高压。
  2.3上消化道粘膜病变
  发现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约占临床病例的20%-25%,其中有近一半病例为急性大出血。药物、酒精、油门螺旋杆菌感染均可引起这一病变。
  2.4胆道出血
  肝、胆、胰外伤导致的胃肠道内综合征,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胆道出血多来自胰腺、肝、胆管出血,多与外伤、炎症、血管病变、结石、蛔虫、胆道病变等因素有关。
  2.5胃肿瘤
  胃癌、胃平滑肌(肉)瘤、胃淋巴肉瘤等均可因累及较大血管时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2.6其他病因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胃黏膜血管畸形、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的损伤、全身出血性疾病、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胸或腹主动脉瘤破入消化道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护理方法
  3.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进行严密观察,对危重病人应安排专人负责护理,对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一旦病人在短时间内出血量达到1500ml到20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对于那些初步采取保守治疗的病人,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也应及时通知医生。
  3.2补充体液
  对胃出血患者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进行快速静脉补液,并给给予静脉止血药,以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子平衡。
  3.3观察药物疗效
  通常,保守治疗以禁食和使用静脉止血药为主,如冰盐水洗胃加云南白药胃管注入等,做法是在冰盐水洗胃后经胃管注入云南白药,每6小时进行一次洗胃,每次洗胃前后,护士都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了解,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医生。
  3.4口腔护理
  对于吐血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迅速清理其口腔中的血液,必要时可采用吸引器吸出,以避免细菌感染。
  3.5饮食护理
  对于无呕血症状的患者,可进食,存在呕血情况的患者应严格禁食,停止呕血12小时,可结合医生的建议考虑进食。胃出血患者应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食物忌过热,刚开始进食时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如粥、藕粉等,忌过酸、过甜的食物以免引起胃酸过多,忌浓茶和咖啡,出血完全停止后则可考虑增加食物的种类。
  3.6出院指导
  患者即将出院前,应给予出院指导,叮嘱患者要按时作息,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不可暴饮暴食,以再度引发胃出血。应顶住患者家属在加重准备一些常用的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三七粉、凝血酶等,发现出血时应及时按说明书用药,避免延误病程,此外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4.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优化策略
  目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工作的缺陷主要有两点:一是多采取“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的模式,预防性措施相对较少;二是只重视病情控制忽略心理护理,对此应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4.1强化预见性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采取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对策,如针对出血先兆,如喉部异物感、胃部灼烧感、恶心等,采取量血压、观察尿量等方式密切观察,预见性地判断病情,并做好抢救准备,及时通知医生,保障后续抢救和治疗工作有序开展。
  4.2强化心理护理
  由于呕血、便血,加之眩晕无力,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往往情绪十分紧张,对此护理人员应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在病人面前要表现地镇定,患者呕血时不应表现的慌张而加重病人的恐惧感,应按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护理工作;其次,发现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时,应及时告知病人,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5.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胃出血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均可较好的控制病情,保守治疗不外乎禁食、输血、输液及使用各类止血药物等,这需要护理人员的正确操作与密切观察,以保证保守治疗能够更好的发挥疗效,并及时发现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及时告知医生以采取手术治疗。此外,应耐心、细致地观察患者每天的生命体征,如实记录病情,为医生的判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强化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也是加快患者康复,提升患者信心和重要途径,对于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22例经保守药物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评价止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中13例一次止血成功,止血时间3-10分钟,9例两次止血成功,对比分析产后出血给患者带来恐惧分析,药物治疗前患者因产后出血而产生的恐惧评估分为38.85-4.75,药物治疗后患者因产后出血而产生的恐惧评估分27.75-2.
期刊
摘要:目的:对慢支肺气肿患者的社区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社区患慢性肺气肿的患者共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由家属进行简单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则采取积极、全面的护理措施。在2个月之后,将两组患者的症状以及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经过积极全面的护理措施,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肺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将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妇产科在医院的众多科室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患者为女性,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相比其他科室,要大许多。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临床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相关的文献,探讨了妇产科临床工作总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关键词:医患沟通;妇产科;临床I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顺产接生并实施会阴切开患者,观察选择会阴侧切以及会阴纵切两种方法分别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顺产接生并实施会阴切开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顺产接生患者的随机分组。C1组(观察组45例):临床选择会阴侧切的方法;C2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会阴纵切的方法。对比两组顺产接生患者在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临床出血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在第二
期刊
摘要: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感染,而这种感染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护士要重视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护理和观察,尽量避免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文章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医院的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恢复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并对患者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因素以及护理方式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医院的外科手术切口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发生的产后出血患者30例临床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17例,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裂伤3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产后出血量500-1200ml,平均600ml。结论:开放静脉、输液、配血备用,监测生命体征。迅速寻找原因,针对原因对症处理。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是减少宫缩乏力、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实施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我院2013年至2014年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对其进行产后常规化护理和温馨助产模式化护理。观察两组产妇顺产指数,产后出血例数、新生儿窒息例数以及产妇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产后出血现象少,新生儿窒息例数少,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获取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心理状况、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规律性排便、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封闭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9年100例ITN病人的治疗及随访记录,将80例单纯口服卡马西平的疗效进行比较,分别于二个月后比较其疗效情况。并进一步观察。结果:2月后两种疗法比较,处理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TGN-双向级联三又神经康复体系和西药治疗都是治疗ITN的理想方法,但是TGN-双向级联三又神经康复体系的疗效耿容易操作及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OPEN式体部伽玛刀治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我院自2014年2月2014年4月应用OPEN式伽玛刀治疗体部肿瘤1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定位,由网络系统将扫描图像输送到TPS计划系统,用KLF-A型OPEN式体部伽玛刀实施治疗计划。结果:近期疗效为CR49例(38.8%);62例(49.2%);NC11例(8.7%);PD4例(3.2%),总有效率为88.1%,所有患者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