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区域活动 幼儿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123-02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氛围宽松、形式丰富灵活,幼儿十分乐意、主动到活动区中游戏和学习。区域活动打破了传统幼儿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给幼儿呈现了愉悦的活动状态,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我完善,使各项能力得到自主发展。我园在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活动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指引,着重研究了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推进幼儿的发展,通过理论学习、活动实操、观摩研讨,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合理投放材料
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材料。材料对幼儿初步建构知识起着基础作用,幼儿在主动对各种材料不断的操作过程中获取信息、累积经验,进而获得能力的发展。所以,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有效进行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而幼儿是否主动参与区域游戏的关键在于材料是否具有有趣性、可变性、可操作性以及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在适当的环节投放合适的材料可以有效引领幼儿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创新玩法、拓展经验,推动区域活动的发展。如大班区域活动“保卫家园”中的打仗游戏,前期幼儿只是利用水管拼枪来玩,后来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时的需要,有意识、分层次、分时间段地投放了游泳圈、纸箱、爬行垫、自制手榴弹等材料,在玩的过程中幼儿的投掷、躲闪、爬等动作得到了练习,同时创造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中班在开展“快乐的一天”活动时,教师发现幼儿在表演时没有组织,各自想演什么都行,在同一个时间段,一些幼儿站在旁边没节奏地敲乐器,一些幼儿则站在中间各唱各的歌曲。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制作了一张节目单,让幼儿根据节目单的内容进行协商分工,共同表演一个节目,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又如,大班很多幼儿都开始穿绑带的鞋子了,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主题活动“我长大了”,开创“巧小手”区域,投放不同的鞋子和鞋带,让幼儿了解鞋带的不同穿法和系鞋带的方法,从而促进其动手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区域活动之间互动
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缺少互动的现象常常会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各区域活动内容是独立的、不相干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并进入不同的区域,在区域中各自活动,看似井井有条,事实上区域之间的互动很少,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组织区域活动时,以活动线索来引入,促进区域活动之间的互动,让幼儿在各区域活动中积极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流动与交流。如大班区域活动“保卫家园”以打仗为线索,开设有制作工厂,让幼儿在工厂里用废纸制作手榴弹,然后运送到打仗区;在打仗区打仗的幼儿,如果受伤了,可以到医院里接受治疗,也可以到小食店里买些营养品来补充营养,让身体快点好起来。
三、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活动内容相结合,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把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大三班在开展重阳节的节日教育时,教师开展了集体活动,让幼儿分享了一些零碎的经验,在活动中再把这些零碎的经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归纳和提升,然后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了孝敬老人的活动。他们利用集体活动中制作的老人头饰,在区域活动里让一些幼儿戴头饰扮老人到医院、理发店、表演区等活动区进行活动,这些活动区要免费为“老人”检查身体、洗头,让“老人”观看节目等,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体验,知道了要孝敬老人、关爱老人。
四、教师适时介入
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以合作、支持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互动,进而提高游戏水平。简单来说,教师要借助一个角色介入,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引发和促进区域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在介入前,目標意识要准确,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介入”以及“我介入后,能帮助幼儿获得什么样的经验和发展”。如特产店的重阳节活动,当天的特产是免费送给“老人”的。当时,该活动区域只有一名“店员”欣欣,当一位“老人”走进店里时,欣欣有礼貌地说:“您好,请问您想要什么?”“老人”不答话,而是在特产柜前看了很久,突然说道:“你能为我介绍一下这些特产吗?”欣欣听后愣住了,她不知道该怎么介绍,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教师便以店长的身份出现了。她拿起一盒六堡茶对“老人”说:“这是我们梧州的特产六堡茶,入口好,有保健作用。”说完,她转身对欣欣说:“现在,继续让我的店员为您介绍吧。”旁边的欣欣根据教师的示范,拿起了龟苓膏、藤县同心米粉等特产进行介绍。
五、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对活动的有效推进起到一定作用。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他们的认知水平、性格、行为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因而幼儿在同一个区域环境一起游戏,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可以优势互补和共同提高。例如,在大二班的活动区“幼儿园”里,教师投放了多种认字、排序、看图说话等材料,让幼儿自行商讨,谁做小老师,今天学习或练习什么内容,让幼儿在这个区域里发挥他们的强项,带着同伴一起提高。
六、分享和交流经验
分享和交流经验的过程,是幼儿通过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而提高旧经验,获得新经验、新知识的过程。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可以帮助幼儿及时整理、提高已有经验,同时还可以确定下一步探索的方向与问题,使得幼儿的经验在吸收原来经验有益养分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与深化。如,可以请参加打仗游戏的幼儿说说是怎么玩打仗的,在玩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还可以添加些什么东西来玩。幼儿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交流,最后总结出可以制作大炮、战斗机等内容,丰富了下一次的活动内容。
七、家长积极参与
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活动的实效。家长可以为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家长的文化、工作、兴趣爱好以及家中的有关物品等,都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家长开放日活动时,家长们积极来园参与活动,除了观看幼儿的半日生活外,还亲身参与区域活动,与幼儿一起游戏。小一班振振的妈妈是一名护士,她来到活动区域后,看到幼儿对护士打针的流程不是很熟悉,便主动说要在这里当一回护士,亲自为“生病”的幼儿服务,还叫原来扮演护士的嘉嘉认真地看她是怎么操作的。在活动后的评价环节,她还对全体幼儿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讲解,让幼儿对护士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区域活动中,需要我们每一位幼儿教育者认真观察幼儿的内在需求,全面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充分保证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使区域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乐园。
(责编 周翠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123-02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氛围宽松、形式丰富灵活,幼儿十分乐意、主动到活动区中游戏和学习。区域活动打破了传统幼儿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给幼儿呈现了愉悦的活动状态,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我完善,使各项能力得到自主发展。我园在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活动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指引,着重研究了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推进幼儿的发展,通过理论学习、活动实操、观摩研讨,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合理投放材料
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材料。材料对幼儿初步建构知识起着基础作用,幼儿在主动对各种材料不断的操作过程中获取信息、累积经验,进而获得能力的发展。所以,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有效进行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而幼儿是否主动参与区域游戏的关键在于材料是否具有有趣性、可变性、可操作性以及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在适当的环节投放合适的材料可以有效引领幼儿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创新玩法、拓展经验,推动区域活动的发展。如大班区域活动“保卫家园”中的打仗游戏,前期幼儿只是利用水管拼枪来玩,后来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时的需要,有意识、分层次、分时间段地投放了游泳圈、纸箱、爬行垫、自制手榴弹等材料,在玩的过程中幼儿的投掷、躲闪、爬等动作得到了练习,同时创造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中班在开展“快乐的一天”活动时,教师发现幼儿在表演时没有组织,各自想演什么都行,在同一个时间段,一些幼儿站在旁边没节奏地敲乐器,一些幼儿则站在中间各唱各的歌曲。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制作了一张节目单,让幼儿根据节目单的内容进行协商分工,共同表演一个节目,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又如,大班很多幼儿都开始穿绑带的鞋子了,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主题活动“我长大了”,开创“巧小手”区域,投放不同的鞋子和鞋带,让幼儿了解鞋带的不同穿法和系鞋带的方法,从而促进其动手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区域活动之间互动
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缺少互动的现象常常会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各区域活动内容是独立的、不相干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并进入不同的区域,在区域中各自活动,看似井井有条,事实上区域之间的互动很少,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组织区域活动时,以活动线索来引入,促进区域活动之间的互动,让幼儿在各区域活动中积极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流动与交流。如大班区域活动“保卫家园”以打仗为线索,开设有制作工厂,让幼儿在工厂里用废纸制作手榴弹,然后运送到打仗区;在打仗区打仗的幼儿,如果受伤了,可以到医院里接受治疗,也可以到小食店里买些营养品来补充营养,让身体快点好起来。
三、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活动内容相结合,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把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大三班在开展重阳节的节日教育时,教师开展了集体活动,让幼儿分享了一些零碎的经验,在活动中再把这些零碎的经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归纳和提升,然后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了孝敬老人的活动。他们利用集体活动中制作的老人头饰,在区域活动里让一些幼儿戴头饰扮老人到医院、理发店、表演区等活动区进行活动,这些活动区要免费为“老人”检查身体、洗头,让“老人”观看节目等,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体验,知道了要孝敬老人、关爱老人。
四、教师适时介入
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以合作、支持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互动,进而提高游戏水平。简单来说,教师要借助一个角色介入,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引发和促进区域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在介入前,目標意识要准确,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介入”以及“我介入后,能帮助幼儿获得什么样的经验和发展”。如特产店的重阳节活动,当天的特产是免费送给“老人”的。当时,该活动区域只有一名“店员”欣欣,当一位“老人”走进店里时,欣欣有礼貌地说:“您好,请问您想要什么?”“老人”不答话,而是在特产柜前看了很久,突然说道:“你能为我介绍一下这些特产吗?”欣欣听后愣住了,她不知道该怎么介绍,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教师便以店长的身份出现了。她拿起一盒六堡茶对“老人”说:“这是我们梧州的特产六堡茶,入口好,有保健作用。”说完,她转身对欣欣说:“现在,继续让我的店员为您介绍吧。”旁边的欣欣根据教师的示范,拿起了龟苓膏、藤县同心米粉等特产进行介绍。
五、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对活动的有效推进起到一定作用。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他们的认知水平、性格、行为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因而幼儿在同一个区域环境一起游戏,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可以优势互补和共同提高。例如,在大二班的活动区“幼儿园”里,教师投放了多种认字、排序、看图说话等材料,让幼儿自行商讨,谁做小老师,今天学习或练习什么内容,让幼儿在这个区域里发挥他们的强项,带着同伴一起提高。
六、分享和交流经验
分享和交流经验的过程,是幼儿通过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而提高旧经验,获得新经验、新知识的过程。区域活动中的分享交流可以帮助幼儿及时整理、提高已有经验,同时还可以确定下一步探索的方向与问题,使得幼儿的经验在吸收原来经验有益养分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与深化。如,可以请参加打仗游戏的幼儿说说是怎么玩打仗的,在玩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还可以添加些什么东西来玩。幼儿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交流,最后总结出可以制作大炮、战斗机等内容,丰富了下一次的活动内容。
七、家长积极参与
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活动的实效。家长可以为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家长的文化、工作、兴趣爱好以及家中的有关物品等,都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家长开放日活动时,家长们积极来园参与活动,除了观看幼儿的半日生活外,还亲身参与区域活动,与幼儿一起游戏。小一班振振的妈妈是一名护士,她来到活动区域后,看到幼儿对护士打针的流程不是很熟悉,便主动说要在这里当一回护士,亲自为“生病”的幼儿服务,还叫原来扮演护士的嘉嘉认真地看她是怎么操作的。在活动后的评价环节,她还对全体幼儿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讲解,让幼儿对护士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区域活动中,需要我们每一位幼儿教育者认真观察幼儿的内在需求,全面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充分保证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使区域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乐园。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