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不修王府井大街,不修西单牌楼,可先给咱们修沟,这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
这是话剧《龙须沟》里的一句经典台词,道出了当时住在龙须沟的北京人的心声。
作家老舍笔下的龙须沟位于天坛北门附近。新中国成立前,龙须沟因河道堵塞,活水变死水,慢慢变质,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沟,一年到头臭气熏天,每逢汛期下雨,污水倒灌进屋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龙须沟历经三次大规模改造,从河道治理到平房上楼再到危房改造,促进居住环境步步改善,臭水沟蜕变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小区——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街道金鱼池地区。
龙须沟的巨大变迁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
北京的五月,春天的气息犹存,夏风的热情正好。走进金鱼池社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的北京四合院,亭院式结构,曲水流觞布局。20号楼门洞,悬挂在道梁上的一块写有“龙须沟旧址”的标识牌格外醒目。旧址存于记忆,旧貌无处寻觅,当年的龙须沟已找不到一丝踪迹。
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刘璐是土生土长的金鱼池人。她介绍,打她记事起就居住在龙须沟的简易楼里,散学后时常在天坛周边玩耍,父母至今也居住在金鱼池。刘璐还有一个身份,兼职着老舍纪念馆金鱼池分馆义务讲解员,听她对着一幅幅承载历史记忆的图片讲述龙须沟的三次改造史,历史变迁的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1950年,北京市政府对龙须沟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改造。将龙须沟原有沟身填平,明沟改为暗沟,并将金鱼池整修为可以划船和养鱼的街心公园。此外,政府还为居民修马路、装电灯,在周边建起大大小小的制钉厂、帽厂、袜厂……龙须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
1965年,北京市政府启动“平房上楼”工程,对龙须沟和金鱼池地区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改建。首先把已近干枯的金鱼池水坑填平,拆除了周围低矮破旧的平房,建起了简易楼,附近的居民全都住进了新房,使几代蜗居泥土屋的居民第一次上了楼。金鱼池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金鱼池简易楼经过30多年的风吹雨打,许多楼房墙皮已经脱落,露出铁丝,成为危楼。2001年4月18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南城地区危旧房改造的号角,金鱼池地区危改工程启动,共拆除58栋危旧楼、拆迁3055户居民。2002年4月18日,金鱼池旧貌换新颜,金鱼池居民从此告别危楼,迁入现代化的居民小区,过上了安心、宜居、幸福的生活。
讲到动情处,刘璐的眼眶忍不住地湿润起来,她发自内心地说:“原来我在公司上班,挣得也多,三年前我毅然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当一名社区工作者,真实的想法是抱着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工作与奉献,更好地服务老街坊们,更好地传承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
金鱼池社区居民赵四红老人今年76岁。他介绍,他们一家六代都居住在这里,他从头到尾亲身经历了龙须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龙须沟什么样,现在的金鱼池什么样,他心里有着一本特别明白的账。老人身体健康,思维清晰,表达自己的感情也是十分直率,他激动地说:“龙须沟的巨大变化,要我说,最根本的就是一条,那就是党的领导、党的关怀、党的恩情,而且是一直延续下来,对老百姓的那份心一直没有变过。没有这一条,就没有现在的金鱼池,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
现在从金鱼池中街穿过,第一感觉是整洁、有序,沿街绿意盎然,花草鲜艳夺目。
金鱼池居民赵宝萍今年58岁,对金鱼池的环境再熟悉不过,这些年照顾老人、接送孩子、买菜做饭,都要在金鱼池的大街小巷穿行。她介绍,之前可不是这样的,到处拥堵、到处脏乱,不到500米的街道两侧分布着大大小小40余家商铺的“小门脸”,而且大多由居民楼楼体或窗户改建而成,存在极大的安全隱患。
初心不改为人民,一心惠民在路上。2016年底开始,天坛街道为了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顽疾,开始对金鱼池地区进行综合环境治理,让居民楼回归居住功能,让居住环境回归安全和宁静。部分楼前进行了绿地恢复,美化社区环境。私搭乱建拆除后的空地进行路面拓宽、停车位规划,为周边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环境面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同时也加大了便民设施建设,中街的十字路口有一个华联超市,附近还有“超市发”便民服务综合体,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的采买需求。
71岁的金鱼池居民李淑华老人是个睡眠浅的人,她说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卧室的窗户正好对着街,环境治理前,各种嘈杂声吵得我老是睡不好觉,环境治理后,周围的噪音明显降下来,我的睡眠质量大大改善,人也精神多了。”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接着补充说:“这都得感谢党和政府,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决心和力度,哪能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这样的金鱼池才是进入新时代的金鱼池!”
这是话剧《龙须沟》里的一句经典台词,道出了当时住在龙须沟的北京人的心声。
作家老舍笔下的龙须沟位于天坛北门附近。新中国成立前,龙须沟因河道堵塞,活水变死水,慢慢变质,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沟,一年到头臭气熏天,每逢汛期下雨,污水倒灌进屋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龙须沟历经三次大规模改造,从河道治理到平房上楼再到危房改造,促进居住环境步步改善,臭水沟蜕变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小区——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街道金鱼池地区。
龙须沟的巨大变迁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
三次大改造:党的初心一以贯之
北京的五月,春天的气息犹存,夏风的热情正好。走进金鱼池社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的北京四合院,亭院式结构,曲水流觞布局。20号楼门洞,悬挂在道梁上的一块写有“龙须沟旧址”的标识牌格外醒目。旧址存于记忆,旧貌无处寻觅,当年的龙须沟已找不到一丝踪迹。
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刘璐是土生土长的金鱼池人。她介绍,打她记事起就居住在龙须沟的简易楼里,散学后时常在天坛周边玩耍,父母至今也居住在金鱼池。刘璐还有一个身份,兼职着老舍纪念馆金鱼池分馆义务讲解员,听她对着一幅幅承载历史记忆的图片讲述龙须沟的三次改造史,历史变迁的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1950年,北京市政府对龙须沟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改造。将龙须沟原有沟身填平,明沟改为暗沟,并将金鱼池整修为可以划船和养鱼的街心公园。此外,政府还为居民修马路、装电灯,在周边建起大大小小的制钉厂、帽厂、袜厂……龙须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
1965年,北京市政府启动“平房上楼”工程,对龙须沟和金鱼池地区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改建。首先把已近干枯的金鱼池水坑填平,拆除了周围低矮破旧的平房,建起了简易楼,附近的居民全都住进了新房,使几代蜗居泥土屋的居民第一次上了楼。金鱼池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金鱼池简易楼经过30多年的风吹雨打,许多楼房墙皮已经脱落,露出铁丝,成为危楼。2001年4月18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南城地区危旧房改造的号角,金鱼池地区危改工程启动,共拆除58栋危旧楼、拆迁3055户居民。2002年4月18日,金鱼池旧貌换新颜,金鱼池居民从此告别危楼,迁入现代化的居民小区,过上了安心、宜居、幸福的生活。
讲到动情处,刘璐的眼眶忍不住地湿润起来,她发自内心地说:“原来我在公司上班,挣得也多,三年前我毅然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当一名社区工作者,真实的想法是抱着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工作与奉献,更好地服务老街坊们,更好地传承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
金鱼池社区居民赵四红老人今年76岁。他介绍,他们一家六代都居住在这里,他从头到尾亲身经历了龙须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龙须沟什么样,现在的金鱼池什么样,他心里有着一本特别明白的账。老人身体健康,思维清晰,表达自己的感情也是十分直率,他激动地说:“龙须沟的巨大变化,要我说,最根本的就是一条,那就是党的领导、党的关怀、党的恩情,而且是一直延续下来,对老百姓的那份心一直没有变过。没有这一条,就没有现在的金鱼池,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
环境大提升:为民惠民一如既往
现在从金鱼池中街穿过,第一感觉是整洁、有序,沿街绿意盎然,花草鲜艳夺目。
金鱼池居民赵宝萍今年58岁,对金鱼池的环境再熟悉不过,这些年照顾老人、接送孩子、买菜做饭,都要在金鱼池的大街小巷穿行。她介绍,之前可不是这样的,到处拥堵、到处脏乱,不到500米的街道两侧分布着大大小小40余家商铺的“小门脸”,而且大多由居民楼楼体或窗户改建而成,存在极大的安全隱患。
初心不改为人民,一心惠民在路上。2016年底开始,天坛街道为了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顽疾,开始对金鱼池地区进行综合环境治理,让居民楼回归居住功能,让居住环境回归安全和宁静。部分楼前进行了绿地恢复,美化社区环境。私搭乱建拆除后的空地进行路面拓宽、停车位规划,为周边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环境面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同时也加大了便民设施建设,中街的十字路口有一个华联超市,附近还有“超市发”便民服务综合体,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的采买需求。
71岁的金鱼池居民李淑华老人是个睡眠浅的人,她说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卧室的窗户正好对着街,环境治理前,各种嘈杂声吵得我老是睡不好觉,环境治理后,周围的噪音明显降下来,我的睡眠质量大大改善,人也精神多了。”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接着补充说:“这都得感谢党和政府,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决心和力度,哪能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这样的金鱼池才是进入新时代的金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