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大多由中专或成人高校升格或改制而成,这些中专或成人高校基本上都拥有光荣而悠久的办学历史以及经过历史筛选沉积下来的文化底蕴。高职高专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应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关键词】高职高专 校园文化 传承 创新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新建的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历史较短,整体上尚未积淀较好的文化氛围,它们太多由中专或成人高校升格或改制而成,这些中专或成人高校基本上都拥有光荣而悠久的办学历史以及经过历史筛选沉积下来的文化底蕴,包括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思想、办学使命和教育目标等方面内容的学校精神。那么,在这些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职高专院校如何能传承其中优秀的校园文化,结合自身特点,并融入时代精神,建设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较快形成新的校园精神,形成师生园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将会缩短新建高职高专院校的磨合期,尽早树立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位,使高职高专在激烈的竞争中较快发展。
一、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
为全面掌握和了解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融合现状,本课题选取了广西5所较有代表性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结果表明:
第一,吸收新建前校园文化精华并融合的理论得到普遍认可。各高职高专院校普遍认为,尽管新建前的学校性质、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与新建后不同,但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是不应被割断,展现历史的载体之一便是文化,而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因此,学校文化理应得到一定的延续,在延续中扬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二,地域性文化风格明显。高职高专院校在新建前与新建后基本上都是在省内招生。尽管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变化,但由于其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各高职高专院校还没有大规’模从省外招生,使得生源仍相对集中,学生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这就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第三,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得到延续。学校升格后,随着形势的变化,校内出现许多新的学生社团和协会,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但是传统的社团尤其是文学、英语、体育、艺术类等社团一直传承下来,方兴未艾。
二、校园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原则
(一)多元并存,突出主导
一般来说,经过长期凝练、沉积而形成的校园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任何一所学校要其完全放弃、改变经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校园文化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几所学校组建升格后,原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同时被吸收、融合,这样便形成新文化的多元。坚持多元并存,突出主导原则,就是在承认多元文化并存的基础上,根据新建院校的建设、发展特色,通过对各校优秀校园文化的吸收、提炼,结合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特点,对选择出的校园文化进行整理:提升、完善、使之系统化,使其在校园中发挥主导作用,推进新建院校从物的表面到内在的实质性的建设过程。
(二)兼顾民族,凸显地域
兼顾民族,凸显地域原则是源于校园文化本身特点而定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作为文化一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由于其成员来自相对集中的地方,其办学的目标和方向主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因而其校园文化彰显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坚持兼顾民族,凸显地域原则,就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当地的实际,融进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以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推进本校走出一条高职高专特色之路。
三、校园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途径
(一)继往开来,形成特色
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的重要方面,所谓“特色学校”,是指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整体优化,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而稳定的办学风格的学校。如北大、清华、武大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以教授布置的作业多且难著称的麻省理工学院,其浓厚的学习风气为世人称道。
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是由原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和相应的文化底蕴,可是作为普通高校的历史却较短,现有校园文化带有较浓的中专校园文化色彩。因此,高职高专院校首先应继承以前院校优良办学传统,重塑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全校师生员工在共同努力奋斗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像血液一样渗透在学校组织之中,成为学校生命的源泉。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立足时代要求,融入新的时代精神,确立学校发展方向、目标和定位,努力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和价值取向。其次应继承优良传统,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新建高职高专院校应在原校园建设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各校地域不同,校情各异,要根据当地条件,扬长避短,传统的标志性建筑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积淀,是形成校园文化特色的基础。因此校园环境建设应注意体现当地建筑的民俗风情和办学思想,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融于现代文明之中。
(二)突出人文,注重品位
以人为本、凸显人文精神是时代的潮流。人文精神蕴涵着这样一种含义,即每个正常人都有着求真、趋善、向美的欲望和能力,学校教育正是培养人真善美的品德。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人文素质在竞争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呼唤人文精神,是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
新建高职高专院校可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思政课即文史哲课,以使高职高专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和发展,能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会进步和自身的未来,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学院应逐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精巧、和谐的设计,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成为知识的载体,配以校训、校风的展示,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冶性情、修身养德的花园、乐园和学园,增强校园的人文含量。此外,校园制度的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教育管理的人文意蕴,把教育人、塑造人,同尊重人、理解人有机结合起来,应注意各成员制度意识的培养,尽可能通过和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使制度真正转化为各成员不可抗拒的、内在的自觉行为,促使学院的运转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三)注重统一,构建和谐
和谐校园是当前校园构建的方向,和谐校园建设是一种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对学校良好的办学资源的整合,包括优秀的办学传统、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治学方法、良好的社会声誉等,由此涵养出学校的自尊、自信、自觉的品格和诚信求实的价值观,形成个性鲜明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新建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的创新,必须注意形式、内容、与学校精神相一致。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首先,学院应围绕学校精神,努力构建一个人文美、科学美和自然美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其次,围绕学校精神,建立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激励的管理机制。制度文化一经各成员认同,就会成为师生自觉遵从和维护的精神要求和文化传统。在一个规范有序、关系融洽、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里,其成员自然就会形成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
(四)以就业为导向,融进职业文化元素
高职高专院校属于高等教育,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其校园文化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创新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和对接。首先,应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选择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按照企业的实际运行模式加大实训室的建设,使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感受到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其次,应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形式,提倡教师、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引进企业一线人员充实到学校教师队伍中,参与实训教学;广泛开展与企业用人单位的交流,使师生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氛围,从而产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更让学生开阔眼界,认识社会,接受良好的就业引导和职业意识的熏陶,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高职高专 校园文化 传承 创新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新建的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历史较短,整体上尚未积淀较好的文化氛围,它们太多由中专或成人高校升格或改制而成,这些中专或成人高校基本上都拥有光荣而悠久的办学历史以及经过历史筛选沉积下来的文化底蕴,包括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思想、办学使命和教育目标等方面内容的学校精神。那么,在这些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职高专院校如何能传承其中优秀的校园文化,结合自身特点,并融入时代精神,建设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较快形成新的校园精神,形成师生园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将会缩短新建高职高专院校的磨合期,尽早树立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位,使高职高专在激烈的竞争中较快发展。
一、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
为全面掌握和了解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融合现状,本课题选取了广西5所较有代表性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结果表明:
第一,吸收新建前校园文化精华并融合的理论得到普遍认可。各高职高专院校普遍认为,尽管新建前的学校性质、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与新建后不同,但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是不应被割断,展现历史的载体之一便是文化,而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因此,学校文化理应得到一定的延续,在延续中扬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二,地域性文化风格明显。高职高专院校在新建前与新建后基本上都是在省内招生。尽管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变化,但由于其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各高职高专院校还没有大规’模从省外招生,使得生源仍相对集中,学生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这就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第三,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得到延续。学校升格后,随着形势的变化,校内出现许多新的学生社团和协会,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但是传统的社团尤其是文学、英语、体育、艺术类等社团一直传承下来,方兴未艾。
二、校园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原则
(一)多元并存,突出主导
一般来说,经过长期凝练、沉积而形成的校园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任何一所学校要其完全放弃、改变经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校园文化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几所学校组建升格后,原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同时被吸收、融合,这样便形成新文化的多元。坚持多元并存,突出主导原则,就是在承认多元文化并存的基础上,根据新建院校的建设、发展特色,通过对各校优秀校园文化的吸收、提炼,结合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特点,对选择出的校园文化进行整理:提升、完善、使之系统化,使其在校园中发挥主导作用,推进新建院校从物的表面到内在的实质性的建设过程。
(二)兼顾民族,凸显地域
兼顾民族,凸显地域原则是源于校园文化本身特点而定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作为文化一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由于其成员来自相对集中的地方,其办学的目标和方向主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因而其校园文化彰显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坚持兼顾民族,凸显地域原则,就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当地的实际,融进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以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推进本校走出一条高职高专特色之路。
三、校园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途径
(一)继往开来,形成特色
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的重要方面,所谓“特色学校”,是指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整体优化,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而稳定的办学风格的学校。如北大、清华、武大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以教授布置的作业多且难著称的麻省理工学院,其浓厚的学习风气为世人称道。
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是由原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和相应的文化底蕴,可是作为普通高校的历史却较短,现有校园文化带有较浓的中专校园文化色彩。因此,高职高专院校首先应继承以前院校优良办学传统,重塑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全校师生员工在共同努力奋斗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像血液一样渗透在学校组织之中,成为学校生命的源泉。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立足时代要求,融入新的时代精神,确立学校发展方向、目标和定位,努力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和价值取向。其次应继承优良传统,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新建高职高专院校应在原校园建设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各校地域不同,校情各异,要根据当地条件,扬长避短,传统的标志性建筑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积淀,是形成校园文化特色的基础。因此校园环境建设应注意体现当地建筑的民俗风情和办学思想,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融于现代文明之中。
(二)突出人文,注重品位
以人为本、凸显人文精神是时代的潮流。人文精神蕴涵着这样一种含义,即每个正常人都有着求真、趋善、向美的欲望和能力,学校教育正是培养人真善美的品德。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人文素质在竞争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素质教育,呼唤人文精神,是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
新建高职高专院校可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思政课即文史哲课,以使高职高专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和发展,能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会进步和自身的未来,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学院应逐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精巧、和谐的设计,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成为知识的载体,配以校训、校风的展示,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冶性情、修身养德的花园、乐园和学园,增强校园的人文含量。此外,校园制度的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教育管理的人文意蕴,把教育人、塑造人,同尊重人、理解人有机结合起来,应注意各成员制度意识的培养,尽可能通过和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使制度真正转化为各成员不可抗拒的、内在的自觉行为,促使学院的运转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三)注重统一,构建和谐
和谐校园是当前校园构建的方向,和谐校园建设是一种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对学校良好的办学资源的整合,包括优秀的办学传统、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治学方法、良好的社会声誉等,由此涵养出学校的自尊、自信、自觉的品格和诚信求实的价值观,形成个性鲜明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新建高职高专校园文化的创新,必须注意形式、内容、与学校精神相一致。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首先,学院应围绕学校精神,努力构建一个人文美、科学美和自然美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其次,围绕学校精神,建立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激励的管理机制。制度文化一经各成员认同,就会成为师生自觉遵从和维护的精神要求和文化传统。在一个规范有序、关系融洽、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里,其成员自然就会形成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
(四)以就业为导向,融进职业文化元素
高职高专院校属于高等教育,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其校园文化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创新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和对接。首先,应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选择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按照企业的实际运行模式加大实训室的建设,使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感受到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其次,应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形式,提倡教师、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引进企业一线人员充实到学校教师队伍中,参与实训教学;广泛开展与企业用人单位的交流,使师生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氛围,从而产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更让学生开阔眼界,认识社会,接受良好的就业引导和职业意识的熏陶,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