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意识亦即下意识、潜意识,它与意识一同构成人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和意识具有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彼此转化的特点。钢琴演奏训练的初始阶段,有意识地控制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但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无意识因素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切技能的高超、娴熟,从心理学上说,实际上都是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结果。
1. 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机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指出:“无意识和意识一样,都不是天生的、固定联系的、低级神经中枢的无条件反射,而是在它的基础上后天形成的、暂时联系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条件反射。”这就是说,无意识可以通过一定条件的反复刺激逐步形成。钢琴演奏训练第一步是训练放松,一名六七岁的儿童在这方面无疑比成年人要快得多。这是因为成年人在周围环境中长期受到各种刺激,已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无意识状态。因此,钢琴演奏训练的年龄越小则越容易进人正确的状态。
初学钢琴的人,总是小心翼翼地弹奏,眼睛注视手和键盘,生怕弹错或手变形。但一旦熟练掌握钢琴演奏的技能以后,他不但可以改变过去那种精神紧张的状态,而且还可以从意识中解放出来,进人几乎是无意识的境地。
从技巧练习角度来说,技术动作的规范和准确要靠意识的支配和修正。如果一开始缺乏有意识的规范要求,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就更难。一首已经熟练了的作品,如果不在适当的慢速中作意识化的处理,无意识的习惯动作会逐渐变得模糊和不准确,从而在演奏中出现失误,也会因缺乏意识的训练而逐渐丧失表现的鲜明、细腻与精巧。所以,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以后,也不应忽视适当地慢速练习。当然,在慢速练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尝试快速弹奏。“缓慢的练习无疑是快速弹奏的基础;但缓慢的练习对快速弹奏并不即见成果,必须时常逐渐加快速度,尝试快速弹奏;即使这样做暂时会失去清晰性,这种损失应从以后的慢速练习中去取得补偿。”这种尝试实际上是在努力减少意识的控制,增加无意识因素的成分,亦即将意识内容转化为无意识的内容,以提高钢琴演奏训练的效率。
关于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大脑皮层对一定的复合刺激物形成的完整的自动化了的反应系统。”心理学把技能学习分为三个阶段:(l)认知阶段:学习对活动程序的描述阶段。(2)联系阶段: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信息。(3)自动化阶段:程序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和迅速。在有意识地演奏训练中,不能排斥无意识行为。对很多技法的掌握和运用,恰恰是由于动力定型的形成,而由有意识走向无意识的。钢琴演奏是一种意识行为,但是诸如触键的力度、演奏的速度及强弱的变化等的准确微妙的把握,则是将意识转化为无意识的结果。
技能的熟练和动力定型将意识内容转化为无意识内容,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果被转化的是不良内容,则转化后的无意识内容便会起到负面作用,“阻碍”人们去正确地完成某项行为。在创造活动中,即便照常规看来是正确的无意识内容,也容易使人困于旧法,难于出新。动力定型尽管能使人节省脑力,但也容易产生惰性,且难以改变。所以,它是一枚双刃剑。
2. 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形态。意识服从技能的熟练和专业上的动力定型得以不断地向无意识转化,这种转化又是在两种状态下实现的,一是以无意识的方式实现,一是以有意识的方式实现。
无意识的潜移默化。在意识向无意识的转化过程中,潜移默化是一个重要途径。这种无意识内容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本身就是无意识的。有的信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人一个人的脑海里并储存起来,遇到机会就会冒出来。当然,这种吸收需要爱好、兴趣的引导,但这种引导本身就是无意识的。我们常常有这种经验,有些曲调,我们并未有意识地学习,偶尔却能哼出来,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无意识的形成与一个人的年龄及其所处环境有关。年龄愈小、愈单纯,就愈容易被感染。出生在音乐工作者家庭的孩子,尽管他未必从事音乐工作,但对音乐都会有一定的了解,这是长期耳濡目染,自觉不自觉地储存到无意识中的。环境中某种气氛愈浓烈,对人的感染力就愈大。一些彼此接触较多的音乐家,也自觉不自觉地互相影响,这就是所谓“替代性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不自觉的学习和模仿)。音乐系的学生经常几个人在一起交流,效果就好,而在一个孤立的环境里学习,效果就比较差。所以,音乐教师尽可能扩大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树立自己的权威性。应该把热爱音乐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某种团体,增强相互间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有教学经验的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班里有一两个优秀生,其他学生的水平也可能上升。
除无意识的潜移默化外,人的有意识的学习和探索也是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我们应该努力搞清楚何者为主要,何者为次要。就音乐艺术来说,需要进人无意识内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该有选择地把这些传给学生。钢琴演奏也像其他技巧一样,是一种同一时间内需要思考几件事的活动。有意识的思维一般同时只能思考一件事,而当我们演奏乐曲的时候下意识思维却又必得兼顾许多事物。所以,学琴的整个过程要求我们使下意识的思维和多方面的因素建立联系,有意识地去增加无意识的量,扩大无意识的管理范围,才能让意识集中到演奏活动的主要方面。
3. 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结果。意识向无意识的转化,在人的认知活动中,便会形成直觉和灵感的状态。在心理学中,灵感和直觉被认为是无意识的外在表现,它们在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哲学家如庄子、禅宗等都十分重视直觉和灵感。
直觉是指人们首次接触某种事物,无需大脑冗长的逻辑分析,而在过去经验的作用下,迅速地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和规律作出某种判断而得出尝试性的结论,因而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敏捷性的特点。直觉能力强的人对乐谱的反应是相当快的,练习乐曲也更加迅速敏捷。所以有的专家认为,一个训练有素的演奏家更多依赖的是他的记忆,而不是他的眼睛。一个人的直觉能力取决于其无意识内容的丰富性程度,而无意识的内容,正如前面所说,又正是意识的内容经过转化的产物,因此,直觉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它是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产物。
灵感,一般也叫顿悟。“胸有成竹”往往被人津津乐道,其实很多精彩的东西是不可能预先设计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突然“涌”出来的。灵感并非说来之物,而是在积累基础上由无意识所完成的一种顿悟或理解。它的出现,有赖于外因诱导下的人脑无意识内容的特定契合。这种契合会在不同的情况出现。有的学者认为灵感往往出现在长期紧张思考后的松弛状态。这种松弛解除了意识的强制作用,改变了无意识内容的组合,使起初一些被压抑的内容挣脱羁绊而突然迸发出来。所以,灵感是从无意识中爆发的,但在根本上也仍然是由意识转化而来的。
可见,艺术包括钢琴演奏的感觉和能力是在长期的练习中不断地由意识转化为无意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钢琴演奏训练,就必须让学生在有意识的训练中转化成丰富的无意识内容,从而在实际运用时达到不自觉的境地;与此同时,也要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破除已形成的不良习惯。这种“形成”与“破除”彼此交替,意识与无意识互相协同,正是钢琴演奏训练的辩证过程。
1. 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机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指出:“无意识和意识一样,都不是天生的、固定联系的、低级神经中枢的无条件反射,而是在它的基础上后天形成的、暂时联系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条件反射。”这就是说,无意识可以通过一定条件的反复刺激逐步形成。钢琴演奏训练第一步是训练放松,一名六七岁的儿童在这方面无疑比成年人要快得多。这是因为成年人在周围环境中长期受到各种刺激,已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无意识状态。因此,钢琴演奏训练的年龄越小则越容易进人正确的状态。
初学钢琴的人,总是小心翼翼地弹奏,眼睛注视手和键盘,生怕弹错或手变形。但一旦熟练掌握钢琴演奏的技能以后,他不但可以改变过去那种精神紧张的状态,而且还可以从意识中解放出来,进人几乎是无意识的境地。
从技巧练习角度来说,技术动作的规范和准确要靠意识的支配和修正。如果一开始缺乏有意识的规范要求,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就更难。一首已经熟练了的作品,如果不在适当的慢速中作意识化的处理,无意识的习惯动作会逐渐变得模糊和不准确,从而在演奏中出现失误,也会因缺乏意识的训练而逐渐丧失表现的鲜明、细腻与精巧。所以,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以后,也不应忽视适当地慢速练习。当然,在慢速练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尝试快速弹奏。“缓慢的练习无疑是快速弹奏的基础;但缓慢的练习对快速弹奏并不即见成果,必须时常逐渐加快速度,尝试快速弹奏;即使这样做暂时会失去清晰性,这种损失应从以后的慢速练习中去取得补偿。”这种尝试实际上是在努力减少意识的控制,增加无意识因素的成分,亦即将意识内容转化为无意识的内容,以提高钢琴演奏训练的效率。
关于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大脑皮层对一定的复合刺激物形成的完整的自动化了的反应系统。”心理学把技能学习分为三个阶段:(l)认知阶段:学习对活动程序的描述阶段。(2)联系阶段: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信息。(3)自动化阶段:程序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和迅速。在有意识地演奏训练中,不能排斥无意识行为。对很多技法的掌握和运用,恰恰是由于动力定型的形成,而由有意识走向无意识的。钢琴演奏是一种意识行为,但是诸如触键的力度、演奏的速度及强弱的变化等的准确微妙的把握,则是将意识转化为无意识的结果。
技能的熟练和动力定型将意识内容转化为无意识内容,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果被转化的是不良内容,则转化后的无意识内容便会起到负面作用,“阻碍”人们去正确地完成某项行为。在创造活动中,即便照常规看来是正确的无意识内容,也容易使人困于旧法,难于出新。动力定型尽管能使人节省脑力,但也容易产生惰性,且难以改变。所以,它是一枚双刃剑。
2. 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形态。意识服从技能的熟练和专业上的动力定型得以不断地向无意识转化,这种转化又是在两种状态下实现的,一是以无意识的方式实现,一是以有意识的方式实现。
无意识的潜移默化。在意识向无意识的转化过程中,潜移默化是一个重要途径。这种无意识内容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本身就是无意识的。有的信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人一个人的脑海里并储存起来,遇到机会就会冒出来。当然,这种吸收需要爱好、兴趣的引导,但这种引导本身就是无意识的。我们常常有这种经验,有些曲调,我们并未有意识地学习,偶尔却能哼出来,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无意识的形成与一个人的年龄及其所处环境有关。年龄愈小、愈单纯,就愈容易被感染。出生在音乐工作者家庭的孩子,尽管他未必从事音乐工作,但对音乐都会有一定的了解,这是长期耳濡目染,自觉不自觉地储存到无意识中的。环境中某种气氛愈浓烈,对人的感染力就愈大。一些彼此接触较多的音乐家,也自觉不自觉地互相影响,这就是所谓“替代性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不自觉的学习和模仿)。音乐系的学生经常几个人在一起交流,效果就好,而在一个孤立的环境里学习,效果就比较差。所以,音乐教师尽可能扩大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树立自己的权威性。应该把热爱音乐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某种团体,增强相互间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有教学经验的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班里有一两个优秀生,其他学生的水平也可能上升。
除无意识的潜移默化外,人的有意识的学习和探索也是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我们应该努力搞清楚何者为主要,何者为次要。就音乐艺术来说,需要进人无意识内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该有选择地把这些传给学生。钢琴演奏也像其他技巧一样,是一种同一时间内需要思考几件事的活动。有意识的思维一般同时只能思考一件事,而当我们演奏乐曲的时候下意识思维却又必得兼顾许多事物。所以,学琴的整个过程要求我们使下意识的思维和多方面的因素建立联系,有意识地去增加无意识的量,扩大无意识的管理范围,才能让意识集中到演奏活动的主要方面。
3. 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结果。意识向无意识的转化,在人的认知活动中,便会形成直觉和灵感的状态。在心理学中,灵感和直觉被认为是无意识的外在表现,它们在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哲学家如庄子、禅宗等都十分重视直觉和灵感。
直觉是指人们首次接触某种事物,无需大脑冗长的逻辑分析,而在过去经验的作用下,迅速地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和规律作出某种判断而得出尝试性的结论,因而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敏捷性的特点。直觉能力强的人对乐谱的反应是相当快的,练习乐曲也更加迅速敏捷。所以有的专家认为,一个训练有素的演奏家更多依赖的是他的记忆,而不是他的眼睛。一个人的直觉能力取决于其无意识内容的丰富性程度,而无意识的内容,正如前面所说,又正是意识的内容经过转化的产物,因此,直觉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它是意识向无意识转化的产物。
灵感,一般也叫顿悟。“胸有成竹”往往被人津津乐道,其实很多精彩的东西是不可能预先设计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突然“涌”出来的。灵感并非说来之物,而是在积累基础上由无意识所完成的一种顿悟或理解。它的出现,有赖于外因诱导下的人脑无意识内容的特定契合。这种契合会在不同的情况出现。有的学者认为灵感往往出现在长期紧张思考后的松弛状态。这种松弛解除了意识的强制作用,改变了无意识内容的组合,使起初一些被压抑的内容挣脱羁绊而突然迸发出来。所以,灵感是从无意识中爆发的,但在根本上也仍然是由意识转化而来的。
可见,艺术包括钢琴演奏的感觉和能力是在长期的练习中不断地由意识转化为无意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钢琴演奏训练,就必须让学生在有意识的训练中转化成丰富的无意识内容,从而在实际运用时达到不自觉的境地;与此同时,也要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破除已形成的不良习惯。这种“形成”与“破除”彼此交替,意识与无意识互相协同,正是钢琴演奏训练的辩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