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通过生与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对话互动,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唤醒潜在的悟性,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传统节日正是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特定人文记忆,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集中展示了中国民众的精神信仰和审美情趣,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正和语文教学所提倡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不谋而合,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节日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来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把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提高文化素养,培养文化精神。
1.创设情境,丰富体验。
节日是文化历时性传承的载体和工具。在今天的节日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代节日的影子。而文人在参与节日活动的同时,对节日的风俗民情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记载,更是使得民俗的传承有了现实的力量。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由文本出发,设置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节日文学中丰富的民俗文化,体会作者在节日里的心理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衰落的上巳节,这个节日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对这个节日的记叙和描写。上巳节本是指干支纪日历法中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因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为了方便和统一,魏晋以后将它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故后代多称之为“三月三”,主要活动是“祓禊”,也就是到水中沐浴,除去凶疾,祓除不祥。比如范晔《后汉书·礼仪志第四》云:“三月上巳,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挈。”《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皙谈起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孔子听后,深表赞赏,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文字中“浴乎沂”说的正是三月三“祓禊”活动,可见上巳节在水边举行活动的习俗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
上巳节正处于仲春三月的大好时光,草长莺飞,杂花生树,集体活动主要有宴饮、水边修禊和踏青。历史上最有名的三月三宴饮聚会便是兰亭集会,我们在学习《兰亭集序》时,就可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把自己的全部情感融入的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从而在吟咏中获得文化的审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永和九年,……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段文字写景抒怀,景美,境雅,游目骋怀,至情至性,可以在诵读时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也可以用幻灯片放映优美的风景画,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流觞曲水”的雅趣,让学生感受共同宴饮的悠然自乐,体会节日里的感伤情怀,体悟阔大深远的宇宙境界,从而获得深刻的人生感悟。
2.形成专题,挖掘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为时令性节日,都有各自相应的民俗活动相伴随,并由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比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象征团圆的中秋节等,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的优良品德。
大部分节日都留有大量神话故事和民间谚语,如屈原投江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等,历代文人墨客更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无数名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苏教版语文课本涉及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作品有很多,在现当代名家的优秀散文和小说中,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鲁迅的《祝福》、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和《故乡的食物》等,这些文章都可以从传统节日文化的角度切入。如鲁迅的《社戏》表达的是对农村淳朴民风的美好怀念,如沈从文的《边城》是对湘西端午习俗的描写,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中有对北方地区过年习俗的深情回忆。教材中的古代作品就更不用说了,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写于元宵节,李煜的《虞美人》写于七夕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中秋节,晏殊《破阵子》和陆游《游山西村》均写于春社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登高》、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均写于重阳节,而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更是以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为背景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诗句更是家喻户晓,代代传诵。
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背景,灵活地将不同体裁、不同时代的作品编排在一起形成专题,挖掘节日中的人文内涵,系统地进行相关的节日文化和民风民俗教育。由于专题的知识性、趣味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更能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节日文化,交流各自不同的认识,深入思考中西文化的冲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相关的节日文化(如传说、习俗、歌谣、诗词、图画等)汇编成讲义,如“春节文化”“端午节文化”“中秋节文化”等,分发给学生阅读,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性认识。比如中秋节,我们可从团圆情结入手,从月亮的圆满引申到人事的团圆,引导学生由家庭团圆、亲友团圆、社群团圆、民族团圆的一般意义,上升到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高度。又比如清明节,在品味杜牧那首妇孺皆知的《清明》之余,笔者还播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公祭黄帝陵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意义,挖掘“追宗怀远”、怀念祖先的文化内涵,重温家族之源、民族之根。 当然,要让传统节日潜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进而在学生的心灵上生根发芽,更要把对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培养延伸到课外去,延伸到生活中去。因为传统节日文化本身就是产生于民间生活,传承于民间生活的。因此,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比课本的讲授学习更重要,也更有生命力和趣味性。我们可以联系当地实际,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3.举办活动,点燃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把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之外,通过讲座、演讲、社团、征文等形式,组织“节日文化”系列活动,放大活动效应,把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给学生,用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点燃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内在热情。比如我们在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利用课外时间开设“节日诗词”的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传统民俗文化和节日诗词;可以组织学生到民间去采风,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感情,理解本地节日习俗的保存现状;可以要求学生办一期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黑板报,调动学生参与节日活动的积极性。又比如,央视的系列节目《新年新诗会》《我们的节日》都很不错,我们可以适当播放部分视频,拓展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生观看了节目激发了兴趣之后,可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诗歌朗诵会”“对春联”“猜灯谜”等活动,保持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节日的庆祝方式也产生了变化,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更简洁、更时尚的过节方式,如网络飞信和短信已成为人们互相庆贺、表达美好祝愿的新载体。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举办“祝福短信比赛”活动,让学生用新颖的形式编制手机短信,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送祝福。学生自由搭配,组成小组,各显其能,涌现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好作品。笔者从中挑选了部分优秀作品公开展示,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赞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风俗民情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和希望,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瑰宝,是我们的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未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应该成为我们自发、自觉地追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把传统节日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教学内容三维目标结合起来,活用教材,走向生活,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开阔历史与文化的视野,从而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获得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周海林,王晶静,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责任编校:李凤兰
1.创设情境,丰富体验。
节日是文化历时性传承的载体和工具。在今天的节日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代节日的影子。而文人在参与节日活动的同时,对节日的风俗民情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记载,更是使得民俗的传承有了现实的力量。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由文本出发,设置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节日文学中丰富的民俗文化,体会作者在节日里的心理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衰落的上巳节,这个节日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对这个节日的记叙和描写。上巳节本是指干支纪日历法中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因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为了方便和统一,魏晋以后将它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故后代多称之为“三月三”,主要活动是“祓禊”,也就是到水中沐浴,除去凶疾,祓除不祥。比如范晔《后汉书·礼仪志第四》云:“三月上巳,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挈。”《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皙谈起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孔子听后,深表赞赏,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文字中“浴乎沂”说的正是三月三“祓禊”活动,可见上巳节在水边举行活动的习俗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
上巳节正处于仲春三月的大好时光,草长莺飞,杂花生树,集体活动主要有宴饮、水边修禊和踏青。历史上最有名的三月三宴饮聚会便是兰亭集会,我们在学习《兰亭集序》时,就可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把自己的全部情感融入的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从而在吟咏中获得文化的审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永和九年,……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段文字写景抒怀,景美,境雅,游目骋怀,至情至性,可以在诵读时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也可以用幻灯片放映优美的风景画,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流觞曲水”的雅趣,让学生感受共同宴饮的悠然自乐,体会节日里的感伤情怀,体悟阔大深远的宇宙境界,从而获得深刻的人生感悟。
2.形成专题,挖掘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为时令性节日,都有各自相应的民俗活动相伴随,并由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比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象征团圆的中秋节等,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的优良品德。
大部分节日都留有大量神话故事和民间谚语,如屈原投江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等,历代文人墨客更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无数名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苏教版语文课本涉及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作品有很多,在现当代名家的优秀散文和小说中,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鲁迅的《祝福》、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和《故乡的食物》等,这些文章都可以从传统节日文化的角度切入。如鲁迅的《社戏》表达的是对农村淳朴民风的美好怀念,如沈从文的《边城》是对湘西端午习俗的描写,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中有对北方地区过年习俗的深情回忆。教材中的古代作品就更不用说了,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写于元宵节,李煜的《虞美人》写于七夕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中秋节,晏殊《破阵子》和陆游《游山西村》均写于春社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登高》、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均写于重阳节,而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更是以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为背景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诗句更是家喻户晓,代代传诵。
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背景,灵活地将不同体裁、不同时代的作品编排在一起形成专题,挖掘节日中的人文内涵,系统地进行相关的节日文化和民风民俗教育。由于专题的知识性、趣味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更能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节日文化,交流各自不同的认识,深入思考中西文化的冲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相关的节日文化(如传说、习俗、歌谣、诗词、图画等)汇编成讲义,如“春节文化”“端午节文化”“中秋节文化”等,分发给学生阅读,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性认识。比如中秋节,我们可从团圆情结入手,从月亮的圆满引申到人事的团圆,引导学生由家庭团圆、亲友团圆、社群团圆、民族团圆的一般意义,上升到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高度。又比如清明节,在品味杜牧那首妇孺皆知的《清明》之余,笔者还播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公祭黄帝陵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意义,挖掘“追宗怀远”、怀念祖先的文化内涵,重温家族之源、民族之根。 当然,要让传统节日潜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进而在学生的心灵上生根发芽,更要把对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培养延伸到课外去,延伸到生活中去。因为传统节日文化本身就是产生于民间生活,传承于民间生活的。因此,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比课本的讲授学习更重要,也更有生命力和趣味性。我们可以联系当地实际,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3.举办活动,点燃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把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之外,通过讲座、演讲、社团、征文等形式,组织“节日文化”系列活动,放大活动效应,把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给学生,用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点燃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内在热情。比如我们在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利用课外时间开设“节日诗词”的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传统民俗文化和节日诗词;可以组织学生到民间去采风,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感情,理解本地节日习俗的保存现状;可以要求学生办一期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黑板报,调动学生参与节日活动的积极性。又比如,央视的系列节目《新年新诗会》《我们的节日》都很不错,我们可以适当播放部分视频,拓展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生观看了节目激发了兴趣之后,可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诗歌朗诵会”“对春联”“猜灯谜”等活动,保持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节日的庆祝方式也产生了变化,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更简洁、更时尚的过节方式,如网络飞信和短信已成为人们互相庆贺、表达美好祝愿的新载体。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举办“祝福短信比赛”活动,让学生用新颖的形式编制手机短信,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送祝福。学生自由搭配,组成小组,各显其能,涌现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好作品。笔者从中挑选了部分优秀作品公开展示,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赞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风俗民情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和希望,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瑰宝,是我们的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未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应该成为我们自发、自觉地追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把传统节日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教学内容三维目标结合起来,活用教材,走向生活,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开阔历史与文化的视野,从而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获得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周海林,王晶静,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责任编校:李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