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节日文化在语文课堂扎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hui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通过生与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对话互动,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唤醒潜在的悟性,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传统节日正是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特定人文记忆,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集中展示了中国民众的精神信仰和审美情趣,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正和语文教学所提倡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不谋而合,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节日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来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把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提高文化素养,培养文化精神。
  1.创设情境,丰富体验。
  节日是文化历时性传承的载体和工具。在今天的节日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代节日的影子。而文人在参与节日活动的同时,对节日的风俗民情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记载,更是使得民俗的传承有了现实的力量。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由文本出发,设置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节日文学中丰富的民俗文化,体会作者在节日里的心理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衰落的上巳节,这个节日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对这个节日的记叙和描写。上巳节本是指干支纪日历法中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因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为了方便和统一,魏晋以后将它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故后代多称之为“三月三”,主要活动是“祓禊”,也就是到水中沐浴,除去凶疾,祓除不祥。比如范晔《后汉书·礼仪志第四》云:“三月上巳,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挈。”《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皙谈起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孔子听后,深表赞赏,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文字中“浴乎沂”说的正是三月三“祓禊”活动,可见上巳节在水边举行活动的习俗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
  上巳节正处于仲春三月的大好时光,草长莺飞,杂花生树,集体活动主要有宴饮、水边修禊和踏青。历史上最有名的三月三宴饮聚会便是兰亭集会,我们在学习《兰亭集序》时,就可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把自己的全部情感融入的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从而在吟咏中获得文化的审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永和九年,……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段文字写景抒怀,景美,境雅,游目骋怀,至情至性,可以在诵读时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也可以用幻灯片放映优美的风景画,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流觞曲水”的雅趣,让学生感受共同宴饮的悠然自乐,体会节日里的感伤情怀,体悟阔大深远的宇宙境界,从而获得深刻的人生感悟。
  2.形成专题,挖掘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为时令性节日,都有各自相应的民俗活动相伴随,并由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比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象征团圆的中秋节等,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的优良品德。
  大部分节日都留有大量神话故事和民间谚语,如屈原投江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等,历代文人墨客更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无数名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苏教版语文课本涉及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作品有很多,在现当代名家的优秀散文和小说中,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鲁迅的《祝福》、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和《故乡的食物》等,这些文章都可以从传统节日文化的角度切入。如鲁迅的《社戏》表达的是对农村淳朴民风的美好怀念,如沈从文的《边城》是对湘西端午习俗的描写,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中有对北方地区过年习俗的深情回忆。教材中的古代作品就更不用说了,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写于元宵节,李煜的《虞美人》写于七夕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中秋节,晏殊《破阵子》和陆游《游山西村》均写于春社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登高》、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均写于重阳节,而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更是以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为背景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诗句更是家喻户晓,代代传诵。
  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背景,灵活地将不同体裁、不同时代的作品编排在一起形成专题,挖掘节日中的人文内涵,系统地进行相关的节日文化和民风民俗教育。由于专题的知识性、趣味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更能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节日文化,交流各自不同的认识,深入思考中西文化的冲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相关的节日文化(如传说、习俗、歌谣、诗词、图画等)汇编成讲义,如“春节文化”“端午节文化”“中秋节文化”等,分发给学生阅读,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性认识。比如中秋节,我们可从团圆情结入手,从月亮的圆满引申到人事的团圆,引导学生由家庭团圆、亲友团圆、社群团圆、民族团圆的一般意义,上升到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高度。又比如清明节,在品味杜牧那首妇孺皆知的《清明》之余,笔者还播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公祭黄帝陵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意义,挖掘“追宗怀远”、怀念祖先的文化内涵,重温家族之源、民族之根。   当然,要让传统节日潜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进而在学生的心灵上生根发芽,更要把对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培养延伸到课外去,延伸到生活中去。因为传统节日文化本身就是产生于民间生活,传承于民间生活的。因此,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比课本的讲授学习更重要,也更有生命力和趣味性。我们可以联系当地实际,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3.举办活动,点燃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把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之外,通过讲座、演讲、社团、征文等形式,组织“节日文化”系列活动,放大活动效应,把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给学生,用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点燃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内在热情。比如我们在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利用课外时间开设“节日诗词”的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传统民俗文化和节日诗词;可以组织学生到民间去采风,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感情,理解本地节日习俗的保存现状;可以要求学生办一期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黑板报,调动学生参与节日活动的积极性。又比如,央视的系列节目《新年新诗会》《我们的节日》都很不错,我们可以适当播放部分视频,拓展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生观看了节目激发了兴趣之后,可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诗歌朗诵会”“对春联”“猜灯谜”等活动,保持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节日的庆祝方式也产生了变化,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更简洁、更时尚的过节方式,如网络飞信和短信已成为人们互相庆贺、表达美好祝愿的新载体。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举办“祝福短信比赛”活动,让学生用新颖的形式编制手机短信,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送祝福。学生自由搭配,组成小组,各显其能,涌现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好作品。笔者从中挑选了部分优秀作品公开展示,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赞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风俗民情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和希望,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瑰宝,是我们的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未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应该成为我们自发、自觉地追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把传统节日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教学内容三维目标结合起来,活用教材,走向生活,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开阔历史与文化的视野,从而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获得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周海林,王晶静,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责任编校:李凤兰
其他文献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蕴的关键词句。《白杨礼赞》开篇第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不平凡”三字便是统系全文之眼,眼在篇首。鲁迅《一件小事》中“——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他对于我——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段中的一“大”一“小”,就是全文之旨,眼在篇中。眼在篇末的俗称画龙点睛之笔,《
《西部作家精神档案》(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版)是一部以文化心理和艺术取向为视角透析中国当代西部作家精神世界乃至中国当代文化历程与现状的著作,著者李遇春先生打破主观阐释的藩篱,而采取史证、心证和形证相结合的新实证批评方法,对张贤亮、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红柯、李锐等几位西部作家及其重要作品进行深层分析,其全新的实证与深透的阐释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更为丰富、复杂且不断演变、承续发展的现实世界、精神世
温儒敏,1946年生,广东紫金人。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曾任南京大学、华东师大、西安交大、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完成4项
散文,是阳光、空气与大海的酝酿,是青春、阅历和情感的发酵,如老酒般香醇醉人。但高中学生年纪尚轻,阅历尚浅,不容易从中品味出成人世界的情感与寄托。要提高对散文艺术形象的领悟能力,就需要我们能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掌握一些散文的基本特点,找到阅读的突破口。    一 抓线索,理思路,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不易把握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仿佛都是神奇的骑手,纵横驰骋,洒脱不羁。他们
洪治纲,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评委。2000年获全国首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2007年10月,获第四届全国鲁迅文学奖。2008年11月,获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主要著作有:《审美的哗变》《余华评传》《永远的质疑》《无边的迁徙》《清平乐》《零度疼痛》《守望先锋》等。其中,《审美的哗变》获浙江省政府颁发的第四届鲁迅
关于逻辑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教学目的”中提出“培养思维”的重要任务;思维自然离不开逻辑。我认为,所谓“思维”,也就是依靠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对阅读材料进行把握和剖析,从而达到《大纲》提出的“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效果。  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是三段论,但在实际运用中,则往往要复杂得多,一篇议论性作品就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体
《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而不问马。这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而今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对人本思想的重视,正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充分尊重。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渐人人心,新的教学方法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其中,设置情境,激发思维,辨明真理,发现真知的讨论式教学,就是一种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价值认识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经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
鲁枢元,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在文学心理学、文学言语学、生态批评及生态文艺学诸领域有开拓性贡献。主要著作有《创作心理研究》(1985)、《文艺心理阐释》(1989)、《超越语言》(1990)、《精神守望》(1998)、《生态文艺学》(2000)、《生态批评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光润河畔。学校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是土家儿女读书的好去处。校园里书声琅琅,笑语盈盈,充满和谐生机并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书香雅韵、人文浓厚的校园里,一群德才兼备的语文老师,活跃三尺讲台,引领学生感受母语的魅力。  建始一中语文组是一个团结严谨、勤于工作、勇于创新的教研组。语文组共有教师36人,其中研究生二名,中学高级教师12人。60后、7
通渭县第三中学,位于通渭县城西北一角,天巉公路以南,背靠巍巍笔架山森森,南临浩浩牛谷水湍湍。这里山环水绕,风光旖旎,农田溢香,民风淳朴,校舍虽在城区,然不改园田闲适。学校布局新颖别致,建筑美观迷人,校园里松柏苍翠葱茏,摇曳多姿,奇花异草,四季争艳,楼台亭阁,熠熠生辉,园林式的环境,成就了雏鹰腾飞的伟业,是附近县镇儿女读书和成长的幸福乐园。2008年,县委县政府着眼于“科教兴县”战略,落实把高中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