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届珠海航展,中国空军首次成体系组织装备展示,在空军装备展区,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空中打击、战略预警、防空反导和空投空降四个部分,共有70余型900余件(套)装备参展。尽管对于广大军迷来说,这其中很多装备,通过不同途径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有些装备也并非最新。但是仔细品读装备展的细节,仍能发现欣喜。综观这次武器装备展,所展示的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精确化、体系化和自主化,构成了严密的攻防体系,体现出空军装备“攻防兼备”的发展思路。
空中打击:突出对地打击
进入空军装备展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架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10战斗机。此次展示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在静态展示的同时展出了大量的机载武器。飞机静态展示的同时展示配备的机载武器是国际惯例。在机载武器中,除了常见的“霹雳”8B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霹雳”11和“霹雳”12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以外,更包括了多种型号的对地攻击武器,显示出歼-10强大的对地精确打击能力和防区外攻击能力。实际上,在一些国家,类似歼-10这种量级的战斗机主要被用来对地攻击,而更高端的双发重型战机通常来执行夺取制空权的任务。
除了上述弹药以外,一起展出的还包括中国电科研制的KG600机载自卫吊舱,KC900机载侦察吊舱和由兵器工业研制的OC5激光照射吊舱。机载自卫吊舱可谓是战机的“硅制铠甲”、电子护身符,电子自卫吊舱具有升级方便等优点,通用性较强的特点,但是会占用外部挂架,所以很多战机目前都采用内置综合电子战系统。而激光照射吊舱,主要为本机或他机携带的激光制导炸弹进行目标照射。特别是在没有地面侦察分队支援的时候尤其重要。
这之前,从未看到过歼-10携带电子战吊舱,这说明歼-10很可能装内置式综合电子战系统。一般而言,装备了内置电子战系统的战机,无需再携带电子战吊舱,因为会占用挂架,并增大阻力。这个吊舱摆在这里,似乎作秀的成分更多一些。
紧挨着歼-10停放的,是一架歼轰-7A“飞豹”歼击轰炸机。对于中轻型战机来说,虽然满载是也能携带大量弹药,但是会导致航程降低,美国F-16战斗机最多能够携带6.6吨的弹药,但是如果挂满弹药后,作战半径只有不足300千米。这就显示出重型歼击轰炸机的优势了。歼轰-7A之后,就是大块头的轰-6M轰炸机及机载弹药。轰-6M的平台虽然相对老旧,但是航电设备进行了大幅度改进。从国际上看,美、俄对老式轰炸机进行适当改进和延寿,使其老树开新花,这是减少预算开支行之有效的手段。值得品味的是该机机身上多出的众多电子战传感器是此前展出的轰-6H所看不到的。其中,包括尾部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天线,这种告警接收机分别安装在垂尾,仔细观察其旁边写有汉字“定向天线”,实际上就是雷达告警器的定向天线,“飞豹”、歼-10机身上也装备装有类似的装备。第二种则是在国产三代机上都较少看到的导弹逼近告警器,分别位于机头两侧和垂尾根部,其上面的标示为“前(后)向紫外传感器”。此外,在机身尾部右侧,能看到留有箔条/红外干扰弹发射装置。很显然,轰-6M在改进航电系统的同时,大幅度改进了电子战系统。应该说,现代战争依靠装甲、速度来保护战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种“硅制铠甲”,无疑赋予这种老式轰炸机新的生命力。
和上届航展相比,此次增添了“攻击”1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使得机种体系更为完备。人们或许还没有忘记,今年“和平使命-2014”上合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演中察打一体无人机精确打击恐怖分子的那一幕。当时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央视公布的画面只是出现了导弹精确命中目标的短暂镜头,而飞机真容却未曾露面。此次展出的“攻击”1型无人机的外形和中航工业展出的“翼龙”1无人机颇为相似。该机可携带两枚精确制导弹药,机头下方采用了四合一吊舱,即激光测距、照射、电视和红外成像传感器。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机头正前方的一个矩形窗口,内装一台摄像机,主要为地面的“飞行员”提供驾驶飞机用的视频。
这次展出的对地攻击弹药中,部分装备是现役型号。更多的则是航空航天工业部门和兵器工业部门推出的最新产品。进攻是空军的本质特征,二战结束后的历次局部战争中,被毁于地面的飞机数量,远远大于在空战中被击落的数量。随着隐身技术、电子对抗手段的广泛应用,可以预料的是,在空中击落一架飞机可能将会越来越难。正如杜黑在《制空权》里指出的,“仅仅射下飞行中的全部鸟是不够的,还剩有鸟蛋和鸟巢。最有效的办法是有计划地摧毁鸟蛋和鸟巢……更好的办法是摧毁它的机场、供应基地和生产中心。”而这些对地攻击武器,无疑在未来战争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当然,客观而言,展出的对地弹药型号未免有些繁杂,这些型号之间或有竞争。毕竟这次展示,不仅仅是给外界和民众看,还给视察的军方高级官员汇报,给各企业做宣传。笔者在现场看到,航天科工的工作人员,以完全不亚于专业贴膜从业者的技能挨个在其产品上黏贴其商标。不知道最终是否同类弹药中是否只有一种“胜利者”。
战略预警:有源与无源结合
无论是进行空战,还是防空作战,一个基本前提是要能够精确发现空中目标,这就必须依赖地面雷达或者空中的预警机。在空军装备展区就展出了多种型号的地面警戒引导雷达。排在最前面的,是YLC-20双站测向无源探测系统。该雷达,以及后面的两套雷达,均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属的14所研制。参展人员也为其技术人员,展品均为外贸产品。主要担负大范围区域地/海面辐射源超视距侦察任务。据介绍,该系统可实现单站测向、多站定位,具备探测距离远、工作频段宽、定位精度高、隐蔽性好、机动性好、对信号的相位特征分析能力强等特点。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对舰载和地面辐射源进行探测和定位。该雷达原理是依靠目标对外发出的无线电波到达多个接收站的时间差来探测、监视、识别和跟踪陆地和海面目标的雷达或者是其它电子设备,如通信设备、战术无线电导航系统、敌我识别器的辐射信号。由于采用了不对外发射电磁波的无源设计,目标是否采用隐身技术已经不再重要。无源雷达探测目标,与目标是否采用了雷达隐身技术无关,而主要取决于目标是否对外辐射电磁波。值得关注的是,该无源雷达可实现对地面、海面目标的超视距探测。其主要是接收电离层反射的电磁波。当然,经过布置多个接收站并改进软件,该系统应该具备定位空中目标的能力。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捕获能力高于捷克“维拉”系统,基本上覆盖了大部分雷达频段,一大一小两个抛物面天线分别针对不同频段。在航展上,一位中方电子领域的专家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的电子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俄罗斯、乌克兰和捷克等国。10年前中国专家到访俄罗斯、乌克兰时,接洽是那批人,十年后中国再去俄罗斯、乌克兰,还是那批人,都已经是白发苍苍,其人才断层十分严 重。而中国可谓人才济济。YLC-2V雷达主要担负远程全高度警戒引导任务,采用S波段三坐标相控阵体制,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可自主撤收架设,对低空、超低空目标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情报可实时入网,自动化程度高。YLC-8B雷达则是一种UHF波段三坐标雷达,主要担负对空警戒任务,采用全相干数字脉冲压缩和动目标监测技术,天线阵面可自动化快速假设和撤收,具备高集成度、高可靠性、较好的维护性的特点。UHF波段的波长从10厘米到1米,对应多个雷达波段。
而38所则展出了大型的“新型三坐标引导雷达”和JY-26雷达。前者主要担负中远程警戒引导任务,就连型号都未公布。从外观判断,很可能是一部米波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引人注目的,还是JY-26雷达,这是一种UHF波段三坐标雷达,采用先进的二维数字有源相控阵体制,作用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和机动性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器件便是其固态的收发组件,该雷达平面上像罐头盒一样东西实际上就是雷达的收发模块,每个模块可以视为一部小型的雷达,可以单独发射和接收波束。其发射的小波束在空间形成大的主波束,以探测更远的距离。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可靠性更高,探测距离更远,代表了当今先进雷达的发展方向。从其收发组件的大小来判断,其应该是一种分米波雷达。雷达阵面上共有32排,每排16个收发组件,共512个收发模块。相比之下,最近日本部署的第二部X波段TPY-2雷达,其收发组件达到了25 334个,其探测距离超过1 000千米。当然,X波段的收发组件外形尺寸较小,而UHF波段的收发组件较大,而且一个模块内不排除综合多个组件的可能性。网上有传闻称JY-26雷达曾全程探测到在韩国飞行的F-22隐身战斗机。不过现场工作人员对这两部雷达的性能等任何信息都“把得很紧“,只肯向军方人员介绍。当然,即便看到了隐身机,实际上也只是解决了预警或者目标指示和引导的问题,如果想控制防空武器实施射击,还是应该研制高精度的X波段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这对于B-2这类轰炸机威胁极大,因为可以引导战斗机将其击落。
除了展出地面雷达以外,空军此次还派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进行飞行表演。由此次参展的展品看,中国的预警探测体系已经形成无源、有源雷达,机械扫描雷达与相控阵雷达,地基与空基相结合,多种先进体制并行的局面。
防空反导:弹炮结合与软硬结合
此次在空军装备展区,便展出了多型防空武器装备,这些防空系统组成了软硬杀伤结合,远中近距结合、弹炮结合的密集防空网。FB-10(“飞豹”-1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9和“红旗”12、“红旗”6弹炮合一武器系统和光盾光电对抗系统,其中,FB-10和光盾系统,似乎并非现役装备。
排在最前面的,是FB-1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现场的解说人员是厂家人员,这说明该系统尚未服役。根据该武器的研制方航天科技集团公布的资料,这是一种近程防空系统,配备一部搜索雷达,配合多枚红外制导导弹,抗干扰能力很强,可以说代表了当今近程地空导弹的发展方向。该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目前的红外干扰弹几乎对其无效,最大射程达到10千米。这个射程可以说超过大多数直升机载对地弹药的射程或者与之相当,对于直升机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可以与之比较的是美国的“复仇者”,但是“复仇者”实际上是在“悍马”车上集成了“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和光电瞄准系统的简易防空系统,而且导弹采用的是红外双色点源制导。无论是在抗干扰能力还是射程上都无法和FB-10相比。而俄罗斯目前类似的防空系统同样采用了相对落后的红外点源制导,较易受到红外干扰弹的干扰。可以说,FB-10已经达到了国际同类防空系统的领先水平。当然,航天科工集团也展出了类似的红外成像制导的防空导弹。这说明中国已经解决了对空型红外制导导弹技术,而相关技术也完全可以运用在空对空导弹上,进而大幅度提高目前国产空空格斗导弹的性能。
排在FB-10后面的,分别是“红旗”9和“红旗”12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导弹发射车。这两种防空系统已经耳熟能详了。从外形上判断,这两套系统与应该是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公开展示的FD-2000远程防空系统和“凯山”1(KS-1)型防空导弹系统的自用版本,在基本性能上应该相差不大。
再往后走,则是“红旗”6弹炮合一武器系统,这是该系统首次正式露面,尤其是其7管30毫米速射火炮。防空导弹加速射火炮,一远一近,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也能对目标进行多次拦截。该系统不仅可以实施要地点防御,也能为远程防空导弹的“佩刀侍卫”。实际上,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营,通常配属“铠甲”S弹炮合一系统,用来对付低空偷袭的敌机或者精确打击弹药的攻击。和前几套系统基本只展出发射车不同,该系统展示了主要的作战分系统,包括一套搜索雷达、一部载有转管炮及其火控雷达和照射雷达的多用途车、和“红旗”6防空导弹的发射车。这大概是“红旗”6照射雷达的第一次实物公开展示。该防空系统采用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需要全程对目标和发射的导弹同时进行照射。根据外媒报道,“红旗”6导弹系统,系仿制自意大利的“阿斯派德”防空系统,与“霹雳”11使用了相同的导弹。“阿斯派德”又是美国“麻雀”防空导弹的仿制和改进型。应该说,该系统的性能在现在来看已经落伍,仿制经历了很长时间,至今才正式公开露面,说明当时中国的技术条件仍然有限,解决技术问题耗费了很长时间。都说中国是山寨大国,但实际上如果基础工业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山寨也不是那么容易。据巴基斯坦一家军事论坛披露,中国仿制“红旗”7系统的时候,其实很多核心系统无法自行制造。当把设备清单送到法方的时候,法国公司一眼便看出来中国人在仿制“响尾蛇”。 在防空系统部分,并不显山露水的“光盾”综合光电防御系统颇具看点。从外观上看,该系统继承了激光告警、雷达、光电、电子战等系统,覆盖了红外、可见光、激光、毫米波等波段,能通过主、被动探测的方式,发现来袭精确制导武器。该系统可实现一体化的预警、识别和干扰,对机动目标提供伴随防护,并采用激光功率合成技术,解决激光器功率需求和单车平台安装条件受限的矛盾,可对低空飞机、导弹等来袭目标进行精确定位。该系统的对抗目标是敌方飞机的光学吊舱、传感器和光学制导导弹的导引头,使用主动和被动(例如烟幕等)方式使来袭目标丧失精确打击能力。从解说人员的着装看,该系统似乎并非现役装备。
空投空降:火力与机动性的完美结合
除了上述武器装备以外,空军还展出了大量空投空降武器装备,包括直-8搜救直升机、运-9运输机和多行地面武器。
运-9运输机系首次公开亮相。从外形上看,该机和空警-200采用的运输机平台非常相似,应该是从运-8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目前,这种起飞重量70吨左右的战术运输机,在国际市场上仍然是最活跃的。目前,与之类似的美国C-130运输机,可以说是战术运输机中卖得最好的。尽管此次航展中,运-20已经公开展示,但是运-9仍然有自己的作用和地位。因为一个国家的运输机机群,要形成一个大、中、小搭配的格局。有时候,用重型战略运输机运送散货或少量装备并不划算,而运-9这类的战术运输机就非常合适。另外,在短程运输时,运-9也更为经济。此外,运-9这类的战术运输机的起降性能强于战略运输机,能够在绝大部分机场起飞,而这一点上战略运输机则会受到极大限制。运-9高原性能得到提高,其平尾增加了翼端板。空警-200上就采用了这种翼端板,可以增加飞机的纵向安定性,以减小因为增加的平衡木天线而带来的影响,就像E-2C预警机的垂尾一样。不过,机背上未安装天线的运-9的水平尾翼仍然保留了端板,这说明该翼端板的主要作用可能并非是增强纵向安定性,而是改善这种低置平尾的效率。无论是主翼还是尾翼,其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在翼尖处出现压力交换,会降低平尾或者机翼的效率,增加端板后会极大削弱这种压力交换,进而增加平尾的效率。该机垂尾根部取消炮塔,改为一个大型的整流罩。为了提高生存力,该机安装了和轰-6相似的雷达告警装置,这应该是现代军用运输机的标配了。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机头下方安装有一部球形转塔,尚不清楚其具体用途。很有可能是一部红外光电转塔,用于执行搜救任务。同时,不排除是一部定向红外干扰系统的可能性,主要用来干扰红外制导导弹。不过,在机身上并未发现类似轰-6M的导弹逼近告警器,由此判断,该球形转塔是部红外光电转塔的可能性更大。
直-8直升机是一种采用三台发动机的中型直升机,是目前国产直升机中起飞重量最大的。随着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高。其民用型曾多次在青藏高原起降。直-8也逐步装备陆军航空兵和空降兵部队。2008年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刚刚装备该机不久的空降兵直升机某部就派出该机参加救援行动。该机安装光电吊舱之后,战时非常适合执行搜救任务。引人注目的是,除了直升机自身携带的光电转塔以外,地面上还展示了多部光电转塔,甚至包括红外、电视、激光测距和激光照射四合一功能的转塔。不知道直-8是否需要如此高端的转塔,毕竟如果不发射导弹,完全没必要装如此高端的。显然是为向军方高层来展示的。尽管民用型直-8采用了先进的发动机,但是其减速器的性能却限制了发动机性能的进一步发挥。该机虽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13吨,机内载重量达到4吨,吊挂能力达到4.5吨,但是机体自重就超过了8吨。未来,改进方向在于提高变速箱的能力,改进桨叶,进一步提高其最大起飞重量。否则对于这样一款大型直升机,其有效载荷过小。
除了航空装备以外,该展区还展示了CS/VN3轮式装甲步兵战车,ZBD03轻型履带式步兵战车,“山猫”8×8轻型战斗车及其改进改进型、155毫米超轻型牵引式加弹炮、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这些装备将使空降兵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大大提高。
空中打击:突出对地打击
进入空军装备展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架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10战斗机。此次展示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在静态展示的同时展出了大量的机载武器。飞机静态展示的同时展示配备的机载武器是国际惯例。在机载武器中,除了常见的“霹雳”8B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霹雳”11和“霹雳”12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以外,更包括了多种型号的对地攻击武器,显示出歼-10强大的对地精确打击能力和防区外攻击能力。实际上,在一些国家,类似歼-10这种量级的战斗机主要被用来对地攻击,而更高端的双发重型战机通常来执行夺取制空权的任务。
除了上述弹药以外,一起展出的还包括中国电科研制的KG600机载自卫吊舱,KC900机载侦察吊舱和由兵器工业研制的OC5激光照射吊舱。机载自卫吊舱可谓是战机的“硅制铠甲”、电子护身符,电子自卫吊舱具有升级方便等优点,通用性较强的特点,但是会占用外部挂架,所以很多战机目前都采用内置综合电子战系统。而激光照射吊舱,主要为本机或他机携带的激光制导炸弹进行目标照射。特别是在没有地面侦察分队支援的时候尤其重要。
这之前,从未看到过歼-10携带电子战吊舱,这说明歼-10很可能装内置式综合电子战系统。一般而言,装备了内置电子战系统的战机,无需再携带电子战吊舱,因为会占用挂架,并增大阻力。这个吊舱摆在这里,似乎作秀的成分更多一些。
紧挨着歼-10停放的,是一架歼轰-7A“飞豹”歼击轰炸机。对于中轻型战机来说,虽然满载是也能携带大量弹药,但是会导致航程降低,美国F-16战斗机最多能够携带6.6吨的弹药,但是如果挂满弹药后,作战半径只有不足300千米。这就显示出重型歼击轰炸机的优势了。歼轰-7A之后,就是大块头的轰-6M轰炸机及机载弹药。轰-6M的平台虽然相对老旧,但是航电设备进行了大幅度改进。从国际上看,美、俄对老式轰炸机进行适当改进和延寿,使其老树开新花,这是减少预算开支行之有效的手段。值得品味的是该机机身上多出的众多电子战传感器是此前展出的轰-6H所看不到的。其中,包括尾部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天线,这种告警接收机分别安装在垂尾,仔细观察其旁边写有汉字“定向天线”,实际上就是雷达告警器的定向天线,“飞豹”、歼-10机身上也装备装有类似的装备。第二种则是在国产三代机上都较少看到的导弹逼近告警器,分别位于机头两侧和垂尾根部,其上面的标示为“前(后)向紫外传感器”。此外,在机身尾部右侧,能看到留有箔条/红外干扰弹发射装置。很显然,轰-6M在改进航电系统的同时,大幅度改进了电子战系统。应该说,现代战争依靠装甲、速度来保护战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种“硅制铠甲”,无疑赋予这种老式轰炸机新的生命力。
和上届航展相比,此次增添了“攻击”1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使得机种体系更为完备。人们或许还没有忘记,今年“和平使命-2014”上合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演中察打一体无人机精确打击恐怖分子的那一幕。当时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央视公布的画面只是出现了导弹精确命中目标的短暂镜头,而飞机真容却未曾露面。此次展出的“攻击”1型无人机的外形和中航工业展出的“翼龙”1无人机颇为相似。该机可携带两枚精确制导弹药,机头下方采用了四合一吊舱,即激光测距、照射、电视和红外成像传感器。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机头正前方的一个矩形窗口,内装一台摄像机,主要为地面的“飞行员”提供驾驶飞机用的视频。
这次展出的对地攻击弹药中,部分装备是现役型号。更多的则是航空航天工业部门和兵器工业部门推出的最新产品。进攻是空军的本质特征,二战结束后的历次局部战争中,被毁于地面的飞机数量,远远大于在空战中被击落的数量。随着隐身技术、电子对抗手段的广泛应用,可以预料的是,在空中击落一架飞机可能将会越来越难。正如杜黑在《制空权》里指出的,“仅仅射下飞行中的全部鸟是不够的,还剩有鸟蛋和鸟巢。最有效的办法是有计划地摧毁鸟蛋和鸟巢……更好的办法是摧毁它的机场、供应基地和生产中心。”而这些对地攻击武器,无疑在未来战争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当然,客观而言,展出的对地弹药型号未免有些繁杂,这些型号之间或有竞争。毕竟这次展示,不仅仅是给外界和民众看,还给视察的军方高级官员汇报,给各企业做宣传。笔者在现场看到,航天科工的工作人员,以完全不亚于专业贴膜从业者的技能挨个在其产品上黏贴其商标。不知道最终是否同类弹药中是否只有一种“胜利者”。
战略预警:有源与无源结合
无论是进行空战,还是防空作战,一个基本前提是要能够精确发现空中目标,这就必须依赖地面雷达或者空中的预警机。在空军装备展区就展出了多种型号的地面警戒引导雷达。排在最前面的,是YLC-20双站测向无源探测系统。该雷达,以及后面的两套雷达,均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属的14所研制。参展人员也为其技术人员,展品均为外贸产品。主要担负大范围区域地/海面辐射源超视距侦察任务。据介绍,该系统可实现单站测向、多站定位,具备探测距离远、工作频段宽、定位精度高、隐蔽性好、机动性好、对信号的相位特征分析能力强等特点。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对舰载和地面辐射源进行探测和定位。该雷达原理是依靠目标对外发出的无线电波到达多个接收站的时间差来探测、监视、识别和跟踪陆地和海面目标的雷达或者是其它电子设备,如通信设备、战术无线电导航系统、敌我识别器的辐射信号。由于采用了不对外发射电磁波的无源设计,目标是否采用隐身技术已经不再重要。无源雷达探测目标,与目标是否采用了雷达隐身技术无关,而主要取决于目标是否对外辐射电磁波。值得关注的是,该无源雷达可实现对地面、海面目标的超视距探测。其主要是接收电离层反射的电磁波。当然,经过布置多个接收站并改进软件,该系统应该具备定位空中目标的能力。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捕获能力高于捷克“维拉”系统,基本上覆盖了大部分雷达频段,一大一小两个抛物面天线分别针对不同频段。在航展上,一位中方电子领域的专家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的电子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俄罗斯、乌克兰和捷克等国。10年前中国专家到访俄罗斯、乌克兰时,接洽是那批人,十年后中国再去俄罗斯、乌克兰,还是那批人,都已经是白发苍苍,其人才断层十分严 重。而中国可谓人才济济。YLC-2V雷达主要担负远程全高度警戒引导任务,采用S波段三坐标相控阵体制,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可自主撤收架设,对低空、超低空目标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情报可实时入网,自动化程度高。YLC-8B雷达则是一种UHF波段三坐标雷达,主要担负对空警戒任务,采用全相干数字脉冲压缩和动目标监测技术,天线阵面可自动化快速假设和撤收,具备高集成度、高可靠性、较好的维护性的特点。UHF波段的波长从10厘米到1米,对应多个雷达波段。
而38所则展出了大型的“新型三坐标引导雷达”和JY-26雷达。前者主要担负中远程警戒引导任务,就连型号都未公布。从外观判断,很可能是一部米波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引人注目的,还是JY-26雷达,这是一种UHF波段三坐标雷达,采用先进的二维数字有源相控阵体制,作用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和机动性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器件便是其固态的收发组件,该雷达平面上像罐头盒一样东西实际上就是雷达的收发模块,每个模块可以视为一部小型的雷达,可以单独发射和接收波束。其发射的小波束在空间形成大的主波束,以探测更远的距离。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可靠性更高,探测距离更远,代表了当今先进雷达的发展方向。从其收发组件的大小来判断,其应该是一种分米波雷达。雷达阵面上共有32排,每排16个收发组件,共512个收发模块。相比之下,最近日本部署的第二部X波段TPY-2雷达,其收发组件达到了25 334个,其探测距离超过1 000千米。当然,X波段的收发组件外形尺寸较小,而UHF波段的收发组件较大,而且一个模块内不排除综合多个组件的可能性。网上有传闻称JY-26雷达曾全程探测到在韩国飞行的F-22隐身战斗机。不过现场工作人员对这两部雷达的性能等任何信息都“把得很紧“,只肯向军方人员介绍。当然,即便看到了隐身机,实际上也只是解决了预警或者目标指示和引导的问题,如果想控制防空武器实施射击,还是应该研制高精度的X波段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这对于B-2这类轰炸机威胁极大,因为可以引导战斗机将其击落。
除了展出地面雷达以外,空军此次还派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进行飞行表演。由此次参展的展品看,中国的预警探测体系已经形成无源、有源雷达,机械扫描雷达与相控阵雷达,地基与空基相结合,多种先进体制并行的局面。
防空反导:弹炮结合与软硬结合
此次在空军装备展区,便展出了多型防空武器装备,这些防空系统组成了软硬杀伤结合,远中近距结合、弹炮结合的密集防空网。FB-10(“飞豹”-1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9和“红旗”12、“红旗”6弹炮合一武器系统和光盾光电对抗系统,其中,FB-10和光盾系统,似乎并非现役装备。
排在最前面的,是FB-1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现场的解说人员是厂家人员,这说明该系统尚未服役。根据该武器的研制方航天科技集团公布的资料,这是一种近程防空系统,配备一部搜索雷达,配合多枚红外制导导弹,抗干扰能力很强,可以说代表了当今近程地空导弹的发展方向。该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目前的红外干扰弹几乎对其无效,最大射程达到10千米。这个射程可以说超过大多数直升机载对地弹药的射程或者与之相当,对于直升机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可以与之比较的是美国的“复仇者”,但是“复仇者”实际上是在“悍马”车上集成了“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和光电瞄准系统的简易防空系统,而且导弹采用的是红外双色点源制导。无论是在抗干扰能力还是射程上都无法和FB-10相比。而俄罗斯目前类似的防空系统同样采用了相对落后的红外点源制导,较易受到红外干扰弹的干扰。可以说,FB-10已经达到了国际同类防空系统的领先水平。当然,航天科工集团也展出了类似的红外成像制导的防空导弹。这说明中国已经解决了对空型红外制导导弹技术,而相关技术也完全可以运用在空对空导弹上,进而大幅度提高目前国产空空格斗导弹的性能。
排在FB-10后面的,分别是“红旗”9和“红旗”12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导弹发射车。这两种防空系统已经耳熟能详了。从外形上判断,这两套系统与应该是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公开展示的FD-2000远程防空系统和“凯山”1(KS-1)型防空导弹系统的自用版本,在基本性能上应该相差不大。
再往后走,则是“红旗”6弹炮合一武器系统,这是该系统首次正式露面,尤其是其7管30毫米速射火炮。防空导弹加速射火炮,一远一近,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也能对目标进行多次拦截。该系统不仅可以实施要地点防御,也能为远程防空导弹的“佩刀侍卫”。实际上,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营,通常配属“铠甲”S弹炮合一系统,用来对付低空偷袭的敌机或者精确打击弹药的攻击。和前几套系统基本只展出发射车不同,该系统展示了主要的作战分系统,包括一套搜索雷达、一部载有转管炮及其火控雷达和照射雷达的多用途车、和“红旗”6防空导弹的发射车。这大概是“红旗”6照射雷达的第一次实物公开展示。该防空系统采用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需要全程对目标和发射的导弹同时进行照射。根据外媒报道,“红旗”6导弹系统,系仿制自意大利的“阿斯派德”防空系统,与“霹雳”11使用了相同的导弹。“阿斯派德”又是美国“麻雀”防空导弹的仿制和改进型。应该说,该系统的性能在现在来看已经落伍,仿制经历了很长时间,至今才正式公开露面,说明当时中国的技术条件仍然有限,解决技术问题耗费了很长时间。都说中国是山寨大国,但实际上如果基础工业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山寨也不是那么容易。据巴基斯坦一家军事论坛披露,中国仿制“红旗”7系统的时候,其实很多核心系统无法自行制造。当把设备清单送到法方的时候,法国公司一眼便看出来中国人在仿制“响尾蛇”。 在防空系统部分,并不显山露水的“光盾”综合光电防御系统颇具看点。从外观上看,该系统继承了激光告警、雷达、光电、电子战等系统,覆盖了红外、可见光、激光、毫米波等波段,能通过主、被动探测的方式,发现来袭精确制导武器。该系统可实现一体化的预警、识别和干扰,对机动目标提供伴随防护,并采用激光功率合成技术,解决激光器功率需求和单车平台安装条件受限的矛盾,可对低空飞机、导弹等来袭目标进行精确定位。该系统的对抗目标是敌方飞机的光学吊舱、传感器和光学制导导弹的导引头,使用主动和被动(例如烟幕等)方式使来袭目标丧失精确打击能力。从解说人员的着装看,该系统似乎并非现役装备。
空投空降:火力与机动性的完美结合
除了上述武器装备以外,空军还展出了大量空投空降武器装备,包括直-8搜救直升机、运-9运输机和多行地面武器。
运-9运输机系首次公开亮相。从外形上看,该机和空警-200采用的运输机平台非常相似,应该是从运-8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目前,这种起飞重量70吨左右的战术运输机,在国际市场上仍然是最活跃的。目前,与之类似的美国C-130运输机,可以说是战术运输机中卖得最好的。尽管此次航展中,运-20已经公开展示,但是运-9仍然有自己的作用和地位。因为一个国家的运输机机群,要形成一个大、中、小搭配的格局。有时候,用重型战略运输机运送散货或少量装备并不划算,而运-9这类的战术运输机就非常合适。另外,在短程运输时,运-9也更为经济。此外,运-9这类的战术运输机的起降性能强于战略运输机,能够在绝大部分机场起飞,而这一点上战略运输机则会受到极大限制。运-9高原性能得到提高,其平尾增加了翼端板。空警-200上就采用了这种翼端板,可以增加飞机的纵向安定性,以减小因为增加的平衡木天线而带来的影响,就像E-2C预警机的垂尾一样。不过,机背上未安装天线的运-9的水平尾翼仍然保留了端板,这说明该翼端板的主要作用可能并非是增强纵向安定性,而是改善这种低置平尾的效率。无论是主翼还是尾翼,其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在翼尖处出现压力交换,会降低平尾或者机翼的效率,增加端板后会极大削弱这种压力交换,进而增加平尾的效率。该机垂尾根部取消炮塔,改为一个大型的整流罩。为了提高生存力,该机安装了和轰-6相似的雷达告警装置,这应该是现代军用运输机的标配了。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机头下方安装有一部球形转塔,尚不清楚其具体用途。很有可能是一部红外光电转塔,用于执行搜救任务。同时,不排除是一部定向红外干扰系统的可能性,主要用来干扰红外制导导弹。不过,在机身上并未发现类似轰-6M的导弹逼近告警器,由此判断,该球形转塔是部红外光电转塔的可能性更大。
直-8直升机是一种采用三台发动机的中型直升机,是目前国产直升机中起飞重量最大的。随着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高。其民用型曾多次在青藏高原起降。直-8也逐步装备陆军航空兵和空降兵部队。2008年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刚刚装备该机不久的空降兵直升机某部就派出该机参加救援行动。该机安装光电吊舱之后,战时非常适合执行搜救任务。引人注目的是,除了直升机自身携带的光电转塔以外,地面上还展示了多部光电转塔,甚至包括红外、电视、激光测距和激光照射四合一功能的转塔。不知道直-8是否需要如此高端的转塔,毕竟如果不发射导弹,完全没必要装如此高端的。显然是为向军方高层来展示的。尽管民用型直-8采用了先进的发动机,但是其减速器的性能却限制了发动机性能的进一步发挥。该机虽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13吨,机内载重量达到4吨,吊挂能力达到4.5吨,但是机体自重就超过了8吨。未来,改进方向在于提高变速箱的能力,改进桨叶,进一步提高其最大起飞重量。否则对于这样一款大型直升机,其有效载荷过小。
除了航空装备以外,该展区还展示了CS/VN3轮式装甲步兵战车,ZBD03轻型履带式步兵战车,“山猫”8×8轻型战斗车及其改进改进型、155毫米超轻型牵引式加弹炮、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这些装备将使空降兵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