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位.落位.到位有效实施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和2010年,中国教师研修网以每年10万人规模,成功实施了“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项目。2010年项目实施成效显著,参训率和有效学习率均达到100%,合格率达99.6%,学员总体满意度高达97.6%。分析和思考2010年项目培训模式,可以为有效实施大规模教师培训提供经验借鉴,促进远程培训的模式创新。
  “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模式的显著特点
  1 要素简析
  培训主体。案例式远程培训课程学习阶段(2010年6月19日至7月30日)侧重以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学习平台为主体;远程培训与在岗实践相结合阶段(2010年9月1日至11月6日),以学员所在学校及学员岗位为主体,主要进行在岗实践。
  培训理念。“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是本项目培训的核心理念。
  培训对象。以10万余名小学班主任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班主任教师为主。大规模远程培训实施前,在北京对项目省领队、特聘导师和各网络班级指导教师进行了骨干教师集中培训。
  培训目标。项目总体目标是,“使全国广大中小学班主任获得专业成长的平等机会,切实提高班主任育人和管理能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而使中小学生获得平等、优质的教育”。包括骨干教师集中培训目标、远程培训目标、在岗实践目标和促进均衡目标。
  培训内容。项目实施分为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案例式)远程培训、在岗实践、项目总结评估四个阶段。其中,“(案例式)远程培训”、“在岗实践”这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分别为:(案例式)远程培训(40学时):以班主任岗位工作中的关键事件或遇到的核心问题为线索,内容包括“班主任的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学年”、“班主任与每次活动”、“班主任与每个班级”、“班主任与每个学生”、“班主任的基本技能”(或选修“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等6个模块。在岗实践(10学时):着重引导班主任学员自觉运用案例教学的成果改进日常工作,提高班主任在复杂情境中决策与应对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进行班级管理和家校协调沟通的能力,开发积累一批班主任工作的典型案例,丰富充实培训课程。
  培训手段。第一,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阶段,开展听取领导报告、专家讲座,交流分享,参与式上机学习、模拟演练和团队训练等活动。第二,“学思”阶段,采用在线观看视频课程,网上自学,在线提交作业和资源,参加互动论坛和在线集中答疑等形式。第三,“知行”阶段,采用自主参与式的学习互动、岗位实践活动、网络班级的建设、校本交流等方法。
  培训管理。实行教育部、省、市县三级项目管理,分为项目实施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经费管理三块。实施管理的重点是“三支队伍”:一是管理团队,包括省领队、县级管理者和班级管理员在内;二是项目专家团队,包括课程专家和优秀班主任在内,三是助学导师团队,包括项目特聘导师和班级指导教师在内。质量管理进行“一调研”——需求调研(含前期工作会议)、“两评估”——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质量评估采用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经费管理采用与阶段质量评估挂钩、分期拨付的方法进行管理;项目由省、市、县可酌情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不向学员收取培训费。
  2 显著特点
  “校本”、“员本”地位突出。“学思 知行”的运行架构设计,突出校本培训与学员岗位的主体地位,重视将理论知识和学习思考落位到小学班级管理实践和班主任工作岗位,95.51%的学员认同“这次班主任培训的内容贴近实际”。
  学、思、知、行有机结合。“典型案例 专业引领”的课程设计、“互助合作 行为跟进”的研修策略,充分体现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核心理念及其价值追求。97.74%的学员认同“这次培训促使我边学边联系自己的工作思考”,98.53%的学员认同“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小细节中有大学问,看问题要多角度,设想多种可能性”,97.17%的学员认同“在岗实践过程促使我学以致用”,92.69%的学员认同“在岗实践期间我带的班级有了较大进步”。
  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对项目的省领队、特聘导师和各班级指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充分发挥了骨干作用,有利于提高过程管理和学习指导的质效。项目省领队、特聘导师和各班级指导教师发挥“互通情报、调控进程、典型宣传、专业引领、鼓舞士气”的作用,“培训期间27省导师团共编发简报737份;各班级编发简报18463篇”,学员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多少学生挑灯夜读,时过凌晨,在指导教师的再三催促下才肯入眠”。
  “手拉手”促進均衡发展。省域内通过区县结对申报、资源共享、合作论坛、互访交流、对口支援和“捆绑式”评价等组织方式,跨地域的同伴互助、资源共享,放大了远程培训功能。“手拉手”活动由省内走向省外,山西与江西,江苏与四川,宁夏与海南、重庆与吉林、山东贵州与福建、广东浙江与福建等进行了跨省的“手拉手”活动的探索。
  “引领”“互助”创生课程。来源于一线的典型案例(模块“案例故事”)和“创造”生成的实践案例(“在岗实践”作业),使培训内容能够“贴地”。网络班级(“三人行”)建设及实践,拓展班级管理的空间,开辟了家校协调沟通的新渠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截至11月1日,学员人均完成作业19篇,是规定作业数(7篇)的2.7倍;共创建81946个网络班级,人均“三人行”参与度超过17人。
  多边活动提升质效。方式多种、方法多样、形式丰富、手段活泼,有利于克服使用远程学习和网下集中(或“校本”)单一手段固有的缺陷,使学习“活”起来、学员“动”起来,形成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甚至与非学员教师之间(如,校本交流)的多边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班级沙龙话题约1815069个,QQ群沙龙和视频会议上千场。94.3%的学员认同“通过培训我知道遇到困惑如何求助,因此不再孤独”。网上研讨越来越被学员所接受,“有问题上网找同行”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优效管理彰显特色。实行教育部、省、市县三级项目管理,依靠行政推动,组织实施有序运行。“一调研”“两评估”,以及项目《考核评估办法》设计的原则、方法、要求和细则等,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掌握与行为变化互进、远程与校本结合、评价主体多元,落实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理念。企业捐资与地方经费投入相结合,协同管理培训经费,为大规模教师培训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为优化教师培训经费管理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调查结果显示,94.78%学员对这次远程培训的质量管理表示满意。
  “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模式实施思考
  2010年“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模式给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增添了新“元素”、新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日臻完美,进而扩大其应用的范围,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此, 笔者生发以下几方面的实施思考。
  1 要落实一个“占位”
  首先,项目培训的核心理念“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是深刻理解培训模式各要素之间关系和各项学习与实践活动目标的根本,必须使其真正处于核心地位。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学思”与“知行”两个阶段简单相加,或者是先远程培训后校本培训。本次培训不仅仅是完成10万名教师培训任务,其终结目标在于更新广大参与者(组织者、管理者、培训者、学员等)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改造学习行为,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2 要实现两项“落位”
  一是培训活动落位在本次培训平台,即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内容和手段以中国教师研修網的项目平台为载体,建构起具有管理、指导、学习、交流、反馈和评价功能,支持学习型组织和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虚拟空间。二是学习活动落位在岗位实践,即落位到“校本”“员本”,通过校本研修和岗位实践,践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理念,实现“把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3 要做实三条“到位”
  第一,监控与调整到位,做到:过程监控“两条线”:一是远程培训平台的系统监控,二是省、县、班的管理人员监控。质量监控“两重点”:一是远程培训在线参与度的即时统计与通报,二是班级指导教师的全心全意的专业性的跟进指导,引导互动交流。学习控制与调整“两抓手”:一是抓牢“中间”(县级监控),促动“两头”(省级监控,班级监控),二是抓实即时调整与适应,即生成性课程顺应学员需求,研修进程顺应学习现状。
  第二,指导与交流到位,要求通过线上非实时跟进(文章跟帖和作业评价等)、在线实时交互(视频会议系统、即时交互工具等),进行问题指导、集中答疑和交流研讨和情感沟通,特别是要充分使用支持“在场性”讨论的即时交互工具,使指导与交流实现人性化,具有亲和力。
  第三,支持与服务到位,要求技术支持和资源服务不能仅仅依托培训机构,而更多地需要非承办方,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度、经费和人员等条件支持和有关服务,学员所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还有学员之间、同事之间的情感支持和专业支持,以及学员家庭、学生及其家长的支持等。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规划纲要》制定了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规划纲要》还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列为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足见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2011年是《规划纲要》正式实施之年,也是
鼠标和键盘,所有用过计算机的人都很熟悉。不同的是,用鼠标点选容易,用键盘打字却不容易。原因就在于,后者不仅依赖人们对各个字母键位的熟悉程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解析文本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解析能力,既包括划词语的能力,又包括将文字转换成拼音的能力。经过三年级的打字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熟悉了键盘的键位和指法,可当他们开始学习中文打字时,又暴露出许多问题。学生对拼音的熟练程度暂且不说,教师强调了
问:平板电脑进课堂会给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余胜泉:平板电脑进入课堂主要不是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介,而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对知识进行转变、加工、表达、探究,利用平板电脑对知识进行协同,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数字化。平板电脑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是改变了教师、学生、媒体和教材四个要素的作用结构,这是教学结构的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主导—主体
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有三个内容分支: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及网站设计与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技术应用》教材将这三个分支的内容编设为网络的组建与运行、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因特网的应用、网站的开发、动态网页的制作五章。认真阅读教材后发现,书中概念和抽象理论很多,学生能在计算机教室里实践的内容主要分布在教材的后半部分,而前半部分枯燥的网络理论和概念很可能让学生对这门课望而生畏,兴趣顿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通才”,其在文学、书法、绘画、哲学等诸领域精深的造诣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又号龙丘居士,北宋名臣陈希亮第四子,苏轼毕生的好友。苏轼与陈慥的交往,是苏轼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段友谊。二人相识于苏轼任凤翔签判时,那时的他们少年意气,情投意合;相知于苏轼贬谪黄州时,彼时他们正当壮年,陈慥对落难的苏
学生要想学习新知、掌握新知、直至熟练地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就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传统应考式的练习方式是“教师分发试卷—学生练习—教师讲解”。学生在练习时处于被动状态。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装备步入课堂,极大地改变了课堂的互动形态,提升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地位。  1.在概念课中进行的互动练习设计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
超级画板、几何画板都是深入数学学科的软件,它们的设计者具有非常好的数学修养、数学整体观以及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学带动着技术。比如,前面我们已经谈了超级画板中的轨迹问题[1],但在实际制作轨迹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制作不出轨迹。这就要求教师能深刻认识学科内容的本质,深入挖掘信息技术的潜能,使技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深化对技术和课程的认识。  案例剖析 
辽宁省日前召开2006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大会,正式启动远程教育二期工程。2005年该省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并明确了利用光盘播放、卫星收视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结合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危房改造和布局结构调整,制定了到2007年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的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2005年,在中央财政补助3970万元的基础上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高考临近,不少高三考生利用微博为自己缓解学习和备考的压力,也为同伴打气鼓劲,相互取暖。合肥市高三学生林诺(化名)6月6日晚临睡前在微博上写道:“之前所有的努力到了收获的季节,明天尽力就好,不要患得患失。”  笔者在百度网站上搜索“学生微博”,结果检出相关网页约449万篇。我打开网络,发现学生微博已经比比皆是。微博这种网络博客的轻骑兵,轻灵、明快、自由,就像QQ空间里的“心情”
随着中国的大国崛起,如何理解中国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而对于生长于兹的中国人来说,如何重新理解五千年的中国与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之关系,更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蕴含着更加丰富的问题:为什么被认为落后的旧中国能够经过自我更新而崛起?传统中国的遗产对我们今日的崛起有什么意义?传统中国的特质何在、它在历史上的存在模式对现代中国可能产生什么作用?中国今日的崛起对东亚、亚洲乃至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