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标和键盘,所有用过计算机的人都很熟悉。不同的是,用鼠标点选容易,用键盘打字却不容易。原因就在于,后者不仅依赖人们对各个字母键位的熟悉程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解析文本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解析能力,既包括划词语的能力,又包括将文字转换成拼音的能力。经过三年级的打字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熟悉了键盘的键位和指法,可当他们开始学习中文打字时,又暴露出许多问题。学生对拼音的熟练程度暂且不说,教师强调了多遍的“以词语为单位输入”也始终不能落实。于是,输入速度成为中文打字教学课难以突破的瓶颈。在执教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以词组为单位输入”的重要性呢?
教学现场
“金山打字通”是我在课堂上常用的打字教学软件,因为通过其中的练习和测试,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的输入速度、输入正确率等数据,软件还能对输入情况做出判断并提出合理化的练习建议。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乐于在“金山打字通”上练习文字输入,并且很喜欢在完成练习后相互间做比较。
这一次的练习课我照例使用了“金山打字通”软件,并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个小的改进,即把文字输入分成两个等时的部分,并在两次测试中间加入一个“划词语”的语文练习。希望通过两次练习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以词语为单位”在中文输入中的重要性。
一进教室,有位调皮的男生就问:“老师,今天是不是用‘金山打字通’练打字啊?”我笑着点点头,说:“是啊,你今天能不能成为打字最快的人呢?”他把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指着另一位女生说:“她打字很快的!”说完,溜回了自己的座位上。我想,这位男生就是班上比较典型的对提高打字速度缺乏自信的一类学生,他们虽然知道自己落后了,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让自己加速进步。
相互问好后,我语气神秘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练习课要设置两个奖项,一个是输入最快奖,还有一个奖暂时保密,等练习结束后再揭晓。希望大家都努力争取得奖。”一说到“输入最快奖”,大家似乎都把目光投向了同一个人,而另一个神秘的奖项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学生们各个摩拳擦掌,开始输入练习篇目《冰灯》。
在学生输入文字时,我开始了观察。那些比较快的学生能很熟练地把文字转化成拼音,而且能较为合适地给句子划分词语。而输入较慢的学生,除了拼音不熟练之外,常常是逐字输入,还有部分学生把整个句子的拼音都一次性输好,再逐个找到匹配的词语。
10分钟一到,我立刻喊停。和往常一样,又是一片喧哗,大家都在替我甄选“输入最快奖”呢!果然,那位在练习前颇受大家关注的女生又一次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学生每分钟要多输入10个字以上。于是,我要求她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打字秘诀。女生腼腆地说:“我经常用电脑练习打字。”我接着问大家:“还有谁在家里也练习过打字?”举手的人不少。我追问:“那么,为什么同样有课后练习,我们的输入速度却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指法、坐姿、练习时间、语文水平、拼音程度、词语输入……各种可能导致速度差异的理由几乎都被学生说了个遍。趁有学生提到“词语输入”,我立即把《冰灯》调阅出来,问道:“语文课上大家都划过词语吧?就让我们先给这篇文章划划词语。”对于划词语,所有学生都驾轻就熟,一会儿工夫,学生就把词语全部划好了,且很正确。我接着说:“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这些词语是怎么划分的,在打字的时候,就应该严格以词语为单位输入。这样,我相信你的速度一定能提高不少。”为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划词语要与输入对应,我做了一句话的示范。
示范一结束,学生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输入。又一个10分钟过去了,我听到学生一片惊喜的声音。当然,这是我意料之中的。粗略估算,有70%的学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虽然前两名的学生没变,但差距缩小了不少。
看着兴奋的学生,我开始提问:“为什么速度快了?”学生说:“用了词语!”“那为什么用了词语的输入方法就能快呢?你有什么感受?”我紧接着提问。话音刚落,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学生抢着举手回答的场面!“不用一个个地找字了。”“一般词语都在第一个,按空格键很快就能输入了。”通过学生的回答,看得出他们切实感受到了词语输入带来的好处,真正体验到提高输入速度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从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优化方法的意义。
在学生们欣喜之余,我颁出了今天的神秘奖项“最大进步奖”。每个学生把自己两次输入的成绩做比较,进步最大的即为获奖者。今天的获奖者是一名平时输入成绩不高的学生。当大家把祝贺的掌声送给他时,他眼里闪烁着激动和兴奋的光芒,当然,今天所有进步了的学生都会有同样的心情。
教学反思
以前总是觉得学生要想打字快,一要有兴趣,二要练得多。但事实证明,如果教师总试图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恐怕所激发出来的并不是对打字的兴趣,而是对游戏的兴趣。同样,如果练习方法不得当,即使花再多的时间也将于事无补。因此,方法的优化才是提高打字效率的正确途径。
1.方法先于兴趣
对于学习新知识,学生刚开始时都是有兴趣的,往往兴趣的磨灭是由于反复的练习和成绩的无法提高所造成的。就拿打字来说,有的学生一直练得很认真,但由于方法不当,始终没有明显进步,时间一长,即便是再有趣的打字游戏,也会慢慢地成为他的负担,而不是乐趣所在。相反,有的学生方法正确,成绩在班级中经常处于领先地位,即便是枯燥而重复的词组练习操作,他也会把它当成展示自己的舞台,并乐此不疲。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找到正确的方法是保持其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操作方法得当,练习的次数才会和成绩的高低成正比,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自信的提升也将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
2.体验胜于听讲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需要大量动手实践的课程。对于同一个目标,操作的方法也许有多种,但方法总有优劣之分。仅凭教师说明方法之间的差别,学生是不能完全接受的,学生更乐于使用他平时常用的方法。
本课中,学生习惯了逐字地输入,原因是他们觉得从文字到拼音的“翻译”过程比较复杂,这么做可以少动脑筋,却没有意识到这会降低打字的效率。通过两次打字的比较,学生体会到,在划词语之后,虽然需要多动脑、多思考,但是省去了找字的过程,就会带来效率上的提升。这样的结论不需要教师阐明,学生通过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出,而且这种通过体验得出的结论将更加深刻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
3.互动优于竞争
我们常喜欢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让学生产生“我要争先”的意识,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地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成绩。但这样一来,就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而丧失信心。他们会想:既然练不练都是落后分子,我为什么还要认真练习呢?
为此,我尝试着在课堂中引入互动机制。考虑到小学生很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尤其是对一些他们所共知的却又有不同认识的话题,比如膳食的安排、喜欢的课程等,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让学生通过文字输入来展开讨论。这时,学生不仅仅有话说,也很迫切地想通过更快的输入速度让自己先“说话”。从某种程度上说,互动比竞争能够带来更多良性的结果。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第二实验小学)
教学现场
“金山打字通”是我在课堂上常用的打字教学软件,因为通过其中的练习和测试,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的输入速度、输入正确率等数据,软件还能对输入情况做出判断并提出合理化的练习建议。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乐于在“金山打字通”上练习文字输入,并且很喜欢在完成练习后相互间做比较。
这一次的练习课我照例使用了“金山打字通”软件,并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个小的改进,即把文字输入分成两个等时的部分,并在两次测试中间加入一个“划词语”的语文练习。希望通过两次练习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以词语为单位”在中文输入中的重要性。
一进教室,有位调皮的男生就问:“老师,今天是不是用‘金山打字通’练打字啊?”我笑着点点头,说:“是啊,你今天能不能成为打字最快的人呢?”他把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指着另一位女生说:“她打字很快的!”说完,溜回了自己的座位上。我想,这位男生就是班上比较典型的对提高打字速度缺乏自信的一类学生,他们虽然知道自己落后了,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让自己加速进步。
相互问好后,我语气神秘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练习课要设置两个奖项,一个是输入最快奖,还有一个奖暂时保密,等练习结束后再揭晓。希望大家都努力争取得奖。”一说到“输入最快奖”,大家似乎都把目光投向了同一个人,而另一个神秘的奖项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学生们各个摩拳擦掌,开始输入练习篇目《冰灯》。
在学生输入文字时,我开始了观察。那些比较快的学生能很熟练地把文字转化成拼音,而且能较为合适地给句子划分词语。而输入较慢的学生,除了拼音不熟练之外,常常是逐字输入,还有部分学生把整个句子的拼音都一次性输好,再逐个找到匹配的词语。
10分钟一到,我立刻喊停。和往常一样,又是一片喧哗,大家都在替我甄选“输入最快奖”呢!果然,那位在练习前颇受大家关注的女生又一次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学生每分钟要多输入10个字以上。于是,我要求她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打字秘诀。女生腼腆地说:“我经常用电脑练习打字。”我接着问大家:“还有谁在家里也练习过打字?”举手的人不少。我追问:“那么,为什么同样有课后练习,我们的输入速度却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指法、坐姿、练习时间、语文水平、拼音程度、词语输入……各种可能导致速度差异的理由几乎都被学生说了个遍。趁有学生提到“词语输入”,我立即把《冰灯》调阅出来,问道:“语文课上大家都划过词语吧?就让我们先给这篇文章划划词语。”对于划词语,所有学生都驾轻就熟,一会儿工夫,学生就把词语全部划好了,且很正确。我接着说:“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这些词语是怎么划分的,在打字的时候,就应该严格以词语为单位输入。这样,我相信你的速度一定能提高不少。”为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划词语要与输入对应,我做了一句话的示范。
示范一结束,学生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输入。又一个10分钟过去了,我听到学生一片惊喜的声音。当然,这是我意料之中的。粗略估算,有70%的学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虽然前两名的学生没变,但差距缩小了不少。
看着兴奋的学生,我开始提问:“为什么速度快了?”学生说:“用了词语!”“那为什么用了词语的输入方法就能快呢?你有什么感受?”我紧接着提问。话音刚落,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学生抢着举手回答的场面!“不用一个个地找字了。”“一般词语都在第一个,按空格键很快就能输入了。”通过学生的回答,看得出他们切实感受到了词语输入带来的好处,真正体验到提高输入速度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从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优化方法的意义。
在学生们欣喜之余,我颁出了今天的神秘奖项“最大进步奖”。每个学生把自己两次输入的成绩做比较,进步最大的即为获奖者。今天的获奖者是一名平时输入成绩不高的学生。当大家把祝贺的掌声送给他时,他眼里闪烁着激动和兴奋的光芒,当然,今天所有进步了的学生都会有同样的心情。
教学反思
以前总是觉得学生要想打字快,一要有兴趣,二要练得多。但事实证明,如果教师总试图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恐怕所激发出来的并不是对打字的兴趣,而是对游戏的兴趣。同样,如果练习方法不得当,即使花再多的时间也将于事无补。因此,方法的优化才是提高打字效率的正确途径。
1.方法先于兴趣
对于学习新知识,学生刚开始时都是有兴趣的,往往兴趣的磨灭是由于反复的练习和成绩的无法提高所造成的。就拿打字来说,有的学生一直练得很认真,但由于方法不当,始终没有明显进步,时间一长,即便是再有趣的打字游戏,也会慢慢地成为他的负担,而不是乐趣所在。相反,有的学生方法正确,成绩在班级中经常处于领先地位,即便是枯燥而重复的词组练习操作,他也会把它当成展示自己的舞台,并乐此不疲。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找到正确的方法是保持其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操作方法得当,练习的次数才会和成绩的高低成正比,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自信的提升也将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
2.体验胜于听讲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需要大量动手实践的课程。对于同一个目标,操作的方法也许有多种,但方法总有优劣之分。仅凭教师说明方法之间的差别,学生是不能完全接受的,学生更乐于使用他平时常用的方法。
本课中,学生习惯了逐字地输入,原因是他们觉得从文字到拼音的“翻译”过程比较复杂,这么做可以少动脑筋,却没有意识到这会降低打字的效率。通过两次打字的比较,学生体会到,在划词语之后,虽然需要多动脑、多思考,但是省去了找字的过程,就会带来效率上的提升。这样的结论不需要教师阐明,学生通过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出,而且这种通过体验得出的结论将更加深刻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
3.互动优于竞争
我们常喜欢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让学生产生“我要争先”的意识,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地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成绩。但这样一来,就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而丧失信心。他们会想:既然练不练都是落后分子,我为什么还要认真练习呢?
为此,我尝试着在课堂中引入互动机制。考虑到小学生很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尤其是对一些他们所共知的却又有不同认识的话题,比如膳食的安排、喜欢的课程等,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让学生通过文字输入来展开讨论。这时,学生不仅仅有话说,也很迫切地想通过更快的输入速度让自己先“说话”。从某种程度上说,互动比竞争能够带来更多良性的结果。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