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辽宁省抚顺市区东郊坐落着民国枭雄、“东北王”张作霖的空茔——元帅林。1928年,由于日本关东军的蓄意谋杀,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沈阳皇姑屯发生爆炸,结束了张作霖传奇的一生。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为他修建了这座宏伟的陵园。
他曾是马家房村穷苦的小疙瘩(张作霖小名),他曾是甲午战争中为国从戎的无名小卒,他曾是乱世中投身绿林的勇士,他曾是助力清廷消除蒙患、扫平流匪,维护国家统一的奉天督军,他曾一度入主北平成为中华民国的实际统治者,他就是名副其实的
1928年6月4日凌晨5时23分,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三洞桥被炸身亡。8月中下旬,张学良派部下到辽沈地区各个名山大川勘察,为张作霖修建墓地选择风水宝地。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后,抚顺县第四区高丽营子水龙卧村进入了张家人的视野。这里前有浑水环绕,与其一水相隔的就是当年努尔哈赤修建过界藩城的铁背山,界藩城是努尔哈赤为加强自己的军事地位营建的第一个临时都城。另一边,浑河南岸、萨尔浒河以东的萨尔浒山,就是当年努尔哈赤歼灭4万明军的地方,努尔哈赤认为这一战对清王朝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928年10月,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陪同张作霖的五夫人张寿懿(寿夫人),乘坐“沈海铁路”火车前往水龙卧村勘察,张作相、汤玉麟、彭相廷等人一道前往。来到水龙卧村高岗之后,张学良见此地距离“沈海铁路”很近,交通方便,且地势高阔旷达,十分满意。郑紫宸请来的风水先生也阐述了选择此地的原由:“前有铁背山,后坐金龙湾,东有凤凰泊,西有金沙滩。”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听闻此语,觉得此地的确是个风水宝地,五夫人张寿懿和随行的张作相、汤玉麟等人也都表示赞同,张作霖的身后吉地就这样被确定下来。
由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张作霖的安葬事宜并没有按计划进行,陵园的修建工程也没有最终完成。虽然陵园没有完全竣工,但通过建成部分便能窥视其规模的恢宏。陵园实际占地面积1200 亩,耗资 1400 万大洋,参与陵园修建的达千人之多,这样的规模在民国初期实为少见。
陵园仿照明清两代帝陵仪制建造,具有十足的帝王风范。相信许多人心中都存在着一个疑问,既然是按照皇帝的陵寝规制建造,那为什么要取名为元帅林,而不名实相符地称其为元帅陵呢?元帅林这个墓名究竟是建陵之初已定,还是经后人更改而得?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含义呢?
有人认为元帅林可能初建时称“陵”,后由于种种原因而改称为“林”,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地称其为元帅林了。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主观猜测。历史上,自张作霖的陵园修建伊始,张学良就将其定名为元帅林了,“陵”字从一开始就被否定了,期间没有做过任何更改。这也是有据可查的:
据李凤民先生所著的《话说元帅林》记载:“70年后,笔者从辽宁省档案馆查到殷俊当年的设计方案——《大元帅林工简略说明书》,这是元帅林建筑史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工程设计方案,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根据这份说明书可以看出,早在元帅林营建之前的设计阶段,张作霖的墓名就已经被确定。1978 年,在对元帅林进行修缮时的一个意外发现也可以证明这一事实。当时工人在更换原城门楼琉璃瓦时,意外发现当时建陵所用的琉璃瓦为特制,并且部分瓦的内表面上刻有“张大元帅林墓琉璃瓦,中华民国十八年监制”的字样,这也从实物层面印证了张作霖墓名并没有经后人的改动。
取名元帅林,更多的是出于张学良的主观考虑。民国之前的中国,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在皇权压倒一切的世界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相当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丧葬制度。皇帝之墓称陵,圣人之墓称林,王侯之墓称冢,百姓之墓称坟,不可僭越。而张作霖一生从未做过皇帝,其子张学良也一直反对他称帝。据说,张作霖曾对张学良说:“你将来要做李世民。”而张学良却说:“如今时代已经变了,你不是李渊,我也不可能是李世民。”不过在张作霖去世后,的确有人曾向张学良建议将张作霖的墓命名为元帅陵,但是立刻被张学良拒绝了。在张学良的心中,父亲张作霖虽不是帝王,但地位却凌驾于普通人之上,所以才比照圣人之称将其墓命名为“林”,才有了今天的元帅林。
元帅林东南西三面都是浑河的灌溉区,风景明媚,山水宜人。元帅林始建于1929年5月,当时预计在1931年竣工。正当工程初具规模时,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工程被迫停建。在日本侵略者的多方阻挠之下,张作霖的遗骸未能安葬于此,而是移葬锦县骤马坊,精心修建的元帅林则成为了一座空冢。
元帅林本是坐北朝南,由方城、圆城、墓室3个主要部分组成,但经过几十年的战火风霜,这些建筑无人保护,损坏严重,陵园内荒草丛生,景象凄凉。1983年,辽宁省联合抚顺市共同修复元帅林,陆续将石阶、宝顶、墓道恢复,将损毁的宫墙、牌楼、石雕重建,元帅林的面貌基本恢复。1992年,元帅林被批准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
元帅林内存有大量的明清石刻文物,但其位置却不似精心摆放,应该是刚运到墓园中等待修建完成后再分别安置各处的。然而“九·一八事变”的炮火打乱了这个即将建成的工程,以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都散放于陵园之中任荒草掩盖,直到1979年才被整理安排,1999年移至陵区东南部,成为了今天的明清石刻苑。这些石刻造型丰富,有文臣武将,有牵马侍,有石虎、石羊、石狮和石骆驼,以及精湛的团龙造型的石澡井、石窗花、火焰珠、聚宝盆、石蜡烛、石花瓶和石香炉,更有若干嵌墙石刻和须弥座,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于这些石刻分别来自哪里,现在已经无从可考了。
铁背山旧称界藩山,离萨尔浒古战场数里之遥。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曾在山上修筑宫殿,并于此处居住一年多。铁背山山脉成条形,窄而长,直直地横亘在元帅林正门之前,山上植被繁茂,即使是登上元帅林的最高处,伫足于高高的台阶之上,前方也是一片苍茫绿色,不论如何远眺遥望,视线始终无法逾越这道庞大的天然屏障。铁背山上一块高约4米的奇石,状若纺锤,推之即动,却动而不倒,当地人称“晃荡石”。更为有趣的是晃荡石与元帅林中心线南北遥遥相对,不偏不倚。 丰沛的浑河水从铁背山下流过,人们在河滩上建筑了陵门、隆恩门、享殿和方城,立在山下可仰望建于北部高阜之上的圆城与宝顶。然而如今的低平区已被大伙房水库的蓄水悉数淹没,只有在水库水位下调时,人们才能一睹水下的祭祀区,涨水的时候,元帅林建筑群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关东碑林始建于1996年,碑林中分别陈列了萧娴、欧阳中石、刘炳森等211位中国书法名家的墨宝,共计218个石刻碑;其材质均为泰山青石并辅之以手工镌刻,刻工精细。其中有著名的龙头碑、和硕豫良亲王石碑等,每一块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0年,辽宁人民出版社还特别为此出版了一本名为《关东碑林》的图片文字一体的作品集,向世人展示碑林中珍贵的石刻碑文图片。
虽然元帅林距今不过80余年的时间,但是其保护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由于抚顺大伙房水库的修建,许多河流被迫改道,位于元帅林低洼地带的建筑群常年被浸泡在水下,加之保护措施和保护技术不完善,这些水下的文物建筑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腐坏。陵园修缮时,新建的建筑也对陵园的整体风貌有着极大的影响。此外,还有部分文物的位置被人为移动,大大破坏了文物的真实性,为人们重现当时的元帅林原貌增大了难度。
元帅林文物的散落是个大问题。1999年,经一名沈阳东站职工提供的线索,文物管理工作人员在沈阳东站杂草丛生的墙根下发现了3座白玉牌楼的檐顶。经专家认定,这3座红墙青草中的牌楼就是元帅林流落在外的石刻文物。当年东北沦陷,这些石刻挂件在往元帅林所在地运输途中被临时搁置在了沈阳东站,几十年间,历经风雪战火,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末才被人们发现。诸如此类,元帅林的许多珍贵文物挂件散失殆尽,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由于其墓主人身份的特殊性和陵园修建时代的特殊性,元帅林在中国陵墓建筑中占据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即将竣工的元帅林工程被迫中辍也是东北落入侵华日军之手的一个结果。元帅林是近代中国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者,有着那个时期特殊的烙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从建筑学角度看,元帅林建筑规模宏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20世纪初由华信工程公司的建筑师殷俊设计,并由该公司负责施工,是近代为数不多的大型墓葬建筑群之一。就其建筑类型和建设规模来说,在近代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作为辽东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元帅林已经接待了国内外友人、港澳台同胞、原东北军旧部、张作霖及张学良将军一系亲属等近千万人次前来参观。人们来到这里探寻人物的历史,领略陵园的景致,怀缅那段远去的岁月和记忆。
历史的长河如同生生不息的浑河水不断向前奔流,时代的洪流早已荡涤过那段战火岁月给元帅林留下的尘埃,如今剩下的是人们对逝去时光和先人的缅怀。回首望去,元帅林仍沉静地矗立在浑河之畔、群山之间,有着一位元帅的宏伟气魄,也有着一位长者的沉稳肃穆,有着古代中国的庄严壮丽,也有着现代中国的开阔大气。任凭风吹雨打,经历诋毁赞美,元帅林一直都在北方的大地上见证着民族的荣辱兴旺。
【责任编辑】王 凯
元帅林的修建及命名
他曾是马家房村穷苦的小疙瘩(张作霖小名),他曾是甲午战争中为国从戎的无名小卒,他曾是乱世中投身绿林的勇士,他曾是助力清廷消除蒙患、扫平流匪,维护国家统一的奉天督军,他曾一度入主北平成为中华民国的实际统治者,他就是名副其实的
“东北王”——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凌晨5时23分,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三洞桥被炸身亡。8月中下旬,张学良派部下到辽沈地区各个名山大川勘察,为张作霖修建墓地选择风水宝地。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后,抚顺县第四区高丽营子水龙卧村进入了张家人的视野。这里前有浑水环绕,与其一水相隔的就是当年努尔哈赤修建过界藩城的铁背山,界藩城是努尔哈赤为加强自己的军事地位营建的第一个临时都城。另一边,浑河南岸、萨尔浒河以东的萨尔浒山,就是当年努尔哈赤歼灭4万明军的地方,努尔哈赤认为这一战对清王朝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928年10月,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陪同张作霖的五夫人张寿懿(寿夫人),乘坐“沈海铁路”火车前往水龙卧村勘察,张作相、汤玉麟、彭相廷等人一道前往。来到水龙卧村高岗之后,张学良见此地距离“沈海铁路”很近,交通方便,且地势高阔旷达,十分满意。郑紫宸请来的风水先生也阐述了选择此地的原由:“前有铁背山,后坐金龙湾,东有凤凰泊,西有金沙滩。”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听闻此语,觉得此地的确是个风水宝地,五夫人张寿懿和随行的张作相、汤玉麟等人也都表示赞同,张作霖的身后吉地就这样被确定下来。
由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张作霖的安葬事宜并没有按计划进行,陵园的修建工程也没有最终完成。虽然陵园没有完全竣工,但通过建成部分便能窥视其规模的恢宏。陵园实际占地面积1200 亩,耗资 1400 万大洋,参与陵园修建的达千人之多,这样的规模在民国初期实为少见。
陵园仿照明清两代帝陵仪制建造,具有十足的帝王风范。相信许多人心中都存在着一个疑问,既然是按照皇帝的陵寝规制建造,那为什么要取名为元帅林,而不名实相符地称其为元帅陵呢?元帅林这个墓名究竟是建陵之初已定,还是经后人更改而得?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含义呢?
有人认为元帅林可能初建时称“陵”,后由于种种原因而改称为“林”,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地称其为元帅林了。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主观猜测。历史上,自张作霖的陵园修建伊始,张学良就将其定名为元帅林了,“陵”字从一开始就被否定了,期间没有做过任何更改。这也是有据可查的:
据李凤民先生所著的《话说元帅林》记载:“70年后,笔者从辽宁省档案馆查到殷俊当年的设计方案——《大元帅林工简略说明书》,这是元帅林建筑史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工程设计方案,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根据这份说明书可以看出,早在元帅林营建之前的设计阶段,张作霖的墓名就已经被确定。1978 年,在对元帅林进行修缮时的一个意外发现也可以证明这一事实。当时工人在更换原城门楼琉璃瓦时,意外发现当时建陵所用的琉璃瓦为特制,并且部分瓦的内表面上刻有“张大元帅林墓琉璃瓦,中华民国十八年监制”的字样,这也从实物层面印证了张作霖墓名并没有经后人的改动。
取名元帅林,更多的是出于张学良的主观考虑。民国之前的中国,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在皇权压倒一切的世界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相当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丧葬制度。皇帝之墓称陵,圣人之墓称林,王侯之墓称冢,百姓之墓称坟,不可僭越。而张作霖一生从未做过皇帝,其子张学良也一直反对他称帝。据说,张作霖曾对张学良说:“你将来要做李世民。”而张学良却说:“如今时代已经变了,你不是李渊,我也不可能是李世民。”不过在张作霖去世后,的确有人曾向张学良建议将张作霖的墓命名为元帅陵,但是立刻被张学良拒绝了。在张学良的心中,父亲张作霖虽不是帝王,但地位却凌驾于普通人之上,所以才比照圣人之称将其墓命名为“林”,才有了今天的元帅林。
元帅林现存的主要景观
元帅林东南西三面都是浑河的灌溉区,风景明媚,山水宜人。元帅林始建于1929年5月,当时预计在1931年竣工。正当工程初具规模时,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工程被迫停建。在日本侵略者的多方阻挠之下,张作霖的遗骸未能安葬于此,而是移葬锦县骤马坊,精心修建的元帅林则成为了一座空冢。
元帅林本是坐北朝南,由方城、圆城、墓室3个主要部分组成,但经过几十年的战火风霜,这些建筑无人保护,损坏严重,陵园内荒草丛生,景象凄凉。1983年,辽宁省联合抚顺市共同修复元帅林,陆续将石阶、宝顶、墓道恢复,将损毁的宫墙、牌楼、石雕重建,元帅林的面貌基本恢复。1992年,元帅林被批准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
元帅林中有许多建筑遗存和景观值得一览。
元帅林内存有大量的明清石刻文物,但其位置却不似精心摆放,应该是刚运到墓园中等待修建完成后再分别安置各处的。然而“九·一八事变”的炮火打乱了这个即将建成的工程,以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都散放于陵园之中任荒草掩盖,直到1979年才被整理安排,1999年移至陵区东南部,成为了今天的明清石刻苑。这些石刻造型丰富,有文臣武将,有牵马侍,有石虎、石羊、石狮和石骆驼,以及精湛的团龙造型的石澡井、石窗花、火焰珠、聚宝盆、石蜡烛、石花瓶和石香炉,更有若干嵌墙石刻和须弥座,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于这些石刻分别来自哪里,现在已经无从可考了。
铁背山旧称界藩山,离萨尔浒古战场数里之遥。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曾在山上修筑宫殿,并于此处居住一年多。铁背山山脉成条形,窄而长,直直地横亘在元帅林正门之前,山上植被繁茂,即使是登上元帅林的最高处,伫足于高高的台阶之上,前方也是一片苍茫绿色,不论如何远眺遥望,视线始终无法逾越这道庞大的天然屏障。铁背山上一块高约4米的奇石,状若纺锤,推之即动,却动而不倒,当地人称“晃荡石”。更为有趣的是晃荡石与元帅林中心线南北遥遥相对,不偏不倚。 丰沛的浑河水从铁背山下流过,人们在河滩上建筑了陵门、隆恩门、享殿和方城,立在山下可仰望建于北部高阜之上的圆城与宝顶。然而如今的低平区已被大伙房水库的蓄水悉数淹没,只有在水库水位下调时,人们才能一睹水下的祭祀区,涨水的时候,元帅林建筑群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关东碑林始建于1996年,碑林中分别陈列了萧娴、欧阳中石、刘炳森等211位中国书法名家的墨宝,共计218个石刻碑;其材质均为泰山青石并辅之以手工镌刻,刻工精细。其中有著名的龙头碑、和硕豫良亲王石碑等,每一块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0年,辽宁人民出版社还特别为此出版了一本名为《关东碑林》的图片文字一体的作品集,向世人展示碑林中珍贵的石刻碑文图片。
元帅林的保护与价值
虽然元帅林距今不过80余年的时间,但是其保护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由于抚顺大伙房水库的修建,许多河流被迫改道,位于元帅林低洼地带的建筑群常年被浸泡在水下,加之保护措施和保护技术不完善,这些水下的文物建筑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腐坏。陵园修缮时,新建的建筑也对陵园的整体风貌有着极大的影响。此外,还有部分文物的位置被人为移动,大大破坏了文物的真实性,为人们重现当时的元帅林原貌增大了难度。
元帅林文物的散落是个大问题。1999年,经一名沈阳东站职工提供的线索,文物管理工作人员在沈阳东站杂草丛生的墙根下发现了3座白玉牌楼的檐顶。经专家认定,这3座红墙青草中的牌楼就是元帅林流落在外的石刻文物。当年东北沦陷,这些石刻挂件在往元帅林所在地运输途中被临时搁置在了沈阳东站,几十年间,历经风雪战火,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末才被人们发现。诸如此类,元帅林的许多珍贵文物挂件散失殆尽,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由于其墓主人身份的特殊性和陵园修建时代的特殊性,元帅林在中国陵墓建筑中占据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即将竣工的元帅林工程被迫中辍也是东北落入侵华日军之手的一个结果。元帅林是近代中国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者,有着那个时期特殊的烙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从建筑学角度看,元帅林建筑规模宏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20世纪初由华信工程公司的建筑师殷俊设计,并由该公司负责施工,是近代为数不多的大型墓葬建筑群之一。就其建筑类型和建设规模来说,在近代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作为辽东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元帅林已经接待了国内外友人、港澳台同胞、原东北军旧部、张作霖及张学良将军一系亲属等近千万人次前来参观。人们来到这里探寻人物的历史,领略陵园的景致,怀缅那段远去的岁月和记忆。
历史的长河如同生生不息的浑河水不断向前奔流,时代的洪流早已荡涤过那段战火岁月给元帅林留下的尘埃,如今剩下的是人们对逝去时光和先人的缅怀。回首望去,元帅林仍沉静地矗立在浑河之畔、群山之间,有着一位元帅的宏伟气魄,也有着一位长者的沉稳肃穆,有着古代中国的庄严壮丽,也有着现代中国的开阔大气。任凭风吹雨打,经历诋毁赞美,元帅林一直都在北方的大地上见证着民族的荣辱兴旺。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