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也是我们不懈追求和探索的,但分清楚语文知识类型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却是根本的,只有从根本上弄清楚语文知识类型,才能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类型 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教育教学永恒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也是我们不懈追求和探索的,但分清楚语文知识类型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却是根本的,只有从根本上弄清楚语文知识类型,才能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
语文知识受到语文教育界普遍关注是在语文新课标出台之后。“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一时间激起了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知识讨论的千层之浪。讨论的焦点是语文知识到底摆在语文教育什么样位置。突出表现为新课标体现的对语文知识的“淡化”倾向与语文教学和“语文知识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交锋。对此,我以为应作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说。新课标提出的所谓“淡化”语文知识的思想是有其客观历史背景的,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在语文知识方面追求得过多、讲解得过细,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且导致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再说语文知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学科体系,讲全讲深讲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现实的和历史的都要求我们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然而改变以知识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并不是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这正是针对我们的学生和当下的教学现状所做的恰如其分的举措。
二
语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目前大致有两种较有权威的认识。一种是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文知识可以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另一种则认为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
知识是分类型的,我们在谈论语文知识的时候不可笼而统之,要具体到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知识,因为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在形成能力的时候其功用不同,比如陈述性知识,它们不能直接转化成能力,只是在能力的转化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基于此“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句话是不够严格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能够直接转化成能力,因此它们是知识类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较显性知识重要,它是认识的目的,但显性知识有为隐性知识的认识提供引导的作用。
我们讨论知识类型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教了哪些知识,它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三
教学效率有无效、低效和高效之说,我们认为无效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只要是课都有它的效果),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低效的教学,高效的教学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是好课?什么是高效率的课呢?王荣生教授强调的是一节好课首先是教学的内容要正确,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松散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正确的内容呢?“当然是在课程目标统领下、能够达成其实现的知识,而课程目标笼统的说就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各种语文能力的实现必须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这种知识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可见,一堂好课,一堂体现语文教学效率的课首先具备的就是这类能够直接形成语文能力的语文知识,要获得这类知识当务之急就是分清楚语文知识的类型,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走上正确的轨道,走在有效、高效的轨道上。
四
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实现高效率呢?我以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一是更新语文知识观念,运用现代知识分类理论,认真研究,分清楚语文知识的各个层次,区别它们的类型,区分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内容正确,不至于抓了芝麻丢了冬瓜,才能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在内容正确的前提下,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张扬教师的个性,促成教材内容的创生,使课堂教学放出异彩。
三是实事求是地面对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把我们的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问答、讨论、探究抛弃“霸权”,不搞“花架子”,真真实实,提高课堂效率。
四是转变教师的角色,学习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既当教师又是专家,为广泛地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课堂效率是个多管齐下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究,惟其如此,才能看到语文教学明天的曙光。
参考文献
[1][英]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12月。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J].语文建设,2002(5)
[关键词]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类型 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教育教学永恒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也是我们不懈追求和探索的,但分清楚语文知识类型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却是根本的,只有从根本上弄清楚语文知识类型,才能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
语文知识受到语文教育界普遍关注是在语文新课标出台之后。“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一时间激起了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知识讨论的千层之浪。讨论的焦点是语文知识到底摆在语文教育什么样位置。突出表现为新课标体现的对语文知识的“淡化”倾向与语文教学和“语文知识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交锋。对此,我以为应作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说。新课标提出的所谓“淡化”语文知识的思想是有其客观历史背景的,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在语文知识方面追求得过多、讲解得过细,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且导致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再说语文知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学科体系,讲全讲深讲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现实的和历史的都要求我们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然而改变以知识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并不是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这正是针对我们的学生和当下的教学现状所做的恰如其分的举措。
二
语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目前大致有两种较有权威的认识。一种是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文知识可以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另一种则认为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
知识是分类型的,我们在谈论语文知识的时候不可笼而统之,要具体到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知识,因为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在形成能力的时候其功用不同,比如陈述性知识,它们不能直接转化成能力,只是在能力的转化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基于此“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句话是不够严格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能够直接转化成能力,因此它们是知识类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较显性知识重要,它是认识的目的,但显性知识有为隐性知识的认识提供引导的作用。
我们讨论知识类型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教了哪些知识,它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三
教学效率有无效、低效和高效之说,我们认为无效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只要是课都有它的效果),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低效的教学,高效的教学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是好课?什么是高效率的课呢?王荣生教授强调的是一节好课首先是教学的内容要正确,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松散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正确的内容呢?“当然是在课程目标统领下、能够达成其实现的知识,而课程目标笼统的说就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各种语文能力的实现必须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这种知识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可见,一堂好课,一堂体现语文教学效率的课首先具备的就是这类能够直接形成语文能力的语文知识,要获得这类知识当务之急就是分清楚语文知识的类型,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走上正确的轨道,走在有效、高效的轨道上。
四
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实现高效率呢?我以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一是更新语文知识观念,运用现代知识分类理论,认真研究,分清楚语文知识的各个层次,区别它们的类型,区分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内容正确,不至于抓了芝麻丢了冬瓜,才能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在内容正确的前提下,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张扬教师的个性,促成教材内容的创生,使课堂教学放出异彩。
三是实事求是地面对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把我们的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问答、讨论、探究抛弃“霸权”,不搞“花架子”,真真实实,提高课堂效率。
四是转变教师的角色,学习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既当教师又是专家,为广泛地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课堂效率是个多管齐下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究,惟其如此,才能看到语文教学明天的曙光。
参考文献
[1][英]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12月。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J].语文建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