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50年姐妹情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作家李准以河南林县宋家庄大队妇女队长刘凤仙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李双双小传》,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海燕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决定将其拍成电影《李双双》。为了演好李双双,演员张瑞芳来到林县和刘凤仙同吃同劳动一年多,两人结下了姐妹深情。1961年,《李双双》上映后,全国掀起了一股“李双双热”。在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张瑞芳也荣获了“最佳女演员奖”。
  昔日“李双双”的扮演者和人物原型,再次相见时已分别是94岁和75岁的老人。姐妹俩虽然身隔两地,但是她们两人友情不减。50年来,戏里戏外两个“李双双”,演绎了一段人生传奇。
  妇女队长成小说原型
  1958年秋天的一天,正在工地上千活的刘凤仙突然接到通知,作家李准到这里积累创作素材,要住在她家。
  26岁的刘凤仙是林县城关公社宋家庄大队妇女队长,她16岁就担任了妇女队长,带领妇女参加劳动、修渠抗旱、植树防风,她多次受到县里表彰。20岁入党。在上世纪50年代的偏远农村。刘凤仙和丈夫自由恋爱结婚的举动在当地轰动一时。
  刘凤仙不但工作积极,性格泼辣的她对于那些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多次勇敢地站出来揭发,她得罪了不少人。因为闲事管得太多了,刘凤仙的丈夫曾离家出走。宋家庄是当时县委书记杨贵的蹲点村,该村的先进经验多次被河南省委总结推广。
  当李准向杨贵征求意见时,杨贵想都没想就推荐了宋家庄的刘凤仙。于是,李准就住进了刘家。刘凤仙鲜明的个性激发了李准的创作灵感,他住了一个多月后,以刘凤仙为人物原型,写下了那部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
  小说内容是,李双双17岁就嫁给了孙喜旺。丈夫比她年长8岁,经常打她。遇事从不与她商量。李双双年纪轻轻的就拉扯孩子。街坊邻居很少有人知道她姓什么叫什么,都管她叫“喜旺家”、“喜旺媳妇”、“喜旺嫂子”。解放后,李双双获得了与丈夫平等的地位。婚姻法实施后,孙喜旺不敢再打她了。由于男女同工同酬,李双双也获得了经济收入,孙喜旺办什么事,也和她商量了。喜旺若再独断专行,双双也可找村干部评理了。
  《李双双小传》在《人民文学》刊登后,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大胆泼辣、“有着一股子敢说敢笑的爽决劲儿”的主人公李双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她身上,寄寓着那个年代人们对女性的审美理想。
  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鲁韧看后喜出望外,他让李准尽陕将小说改编成剧本。时间不长,李准便写出了剧才《李双双》。跟着人物原型体验生活
  1960年春天的一天,公社妇联主任领着40多岁的张瑞芳住进了刘凤仙家。那时。张瑞芳已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演员。
  原来,导演决定让张瑞芳扮演李双双,仲星火演孙喜旺。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张瑞芳从上海来到这里跟着刘凤仙体验生活。
  刘凤仙住的黄华生产队离宋家庄有5里多地,白天,张瑞芳和她一起去工地参加劳动,张瑞芳学会了锄地、浇水、施肥、点种;晚上,她们促膝谈心,学习纳鞋底儿、缝被子、擀面条。
  经过一年多的体验,张瑞芳的手掌磨出了老茧,脸也变黑了,看上去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张瑞芳熟悉了农村生活,这为她准确把握“李双双”人物特点打下了坚实基础。
  宋家庄背依巍峨秀美的黄华山,1961年夏天,80多人的拍摄队伍开进了这个风景优美的外景地。此事在当时的林县轰动一时,很多人都看稀罕。
  当年,村里一座最好的房子,成了李双双和孙喜旺的家。除了门楼修盖了外,其余的建筑还保持着当年的样子。不过。50年过去了,院中的那棵小梨树已长成大树。
  那时,刘凤仙的任务是负责剧组的道具,她白天跟着剧组跑前跑后,晚上还要给演员做当时农村人穿的那种尖口布底鞋。影片中张瑞芳穿的尖口鞋就是她做的。
  拍摄期间留下的许多故事,至今广为流传。刘凤仙说,一位女演员穿了件裙子,这在农村可是件稀罕事。这位漂亮的女演员被看得不好意思,于是穿上对襟的花布衫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一次,群众听到张瑞芳同另一个女演员吵架,并且越吵越凶,乡亲们纷纷过去劝架。没想到吵架的却乐了,原来她们两个是在排戏,演员和群众都笑了。
  拍摄期间。张瑞芳让剧组的一位工作人员给她和刘凤仙照合影像。扮演男主角孙喜旺的仲星火看到了,也要同刘凤仙照一张合影。刘凤仙想,两口子才单独照合影,单独同一个外地男人照相会不会招来闲话?犹豫中她还是同仲星火照了一张合影。等剧组走后。刘凤仙把她和仲星火的合影用剪刀从中间剪开了。
  3个月后电影拍摄完毕,两人含泪惜别时,张瑞芳送给刘凤仙一个黑底红花布兜作为纪念。
  二人相聚在《流金岁月》
  1962年,《李双双》上演后,人们百看不厌,成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
  但在刘凤仙的印象里,她和乡亲们只看过一次。那是海燕制片厂为感谢林县县委及宋家庄的大力支持,特地派人从上海赶到宋家庄放映的。那次放映盛况空前,不仅吸引了宋家庄周围万余乡亲,就连内黄、汤阴等地的群众都专程赶去。刘凤仙也在不经意间成了名人。从那以后,慕名来访的人络绎不绝。
  1961年刘凤仙与张瑞芳分别后,她们姐妹俩虽然身隔两地,但是两个“挛双双”友情不减。张瑞芳回去后,给刘凤仙寄来了漂亮的发卡。1988年。张瑞芳给刘凤仙写信,回忆当年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2000年,张瑞芳的作品集《瑞草芳华》出版后,她给刘凤仙寄来一本,并在扉页上写下了“凤仙老友留念”。2003年,张瑞芳又给刘凤仙寄来了眼镜、丝巾等物品。刘凤仙亲手给张瑞芳做了两双绣花鞋垫,张瑞芳舍不得垫,当成工艺品珍藏了。
  2006年12月15日,央视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组重访宋家庄拍摄,走时邀请刘凤仙到上海和张瑞芳一聚。
  12月17目,夜已深沉。躺在宾馆床上的刘凤仙辗转反侧:“牵挂了46年之久的大姐现在是什么样子?她还能认出自己吗?”
  第二天上午,在上海电影制片厂节目现场,主持人把主创人员介绍完后,播放在林州对刘凤仙的专访。刘凤仙说“这么多年了,我很想张大姐,要是在安阳、郑州,我早去看她了。上海这么远,想见也见不了。”主持人问张瑞芳:“想见她吗?”张瑞芳说:“想。”这肘,刘凤仙从幕后走出来,张瑞芳一下愣住了,她颤巍巍地从座位上站起,紧走几步紧紧与刘凤仙相拥,失声痛哭。张瑞芳紧紧拉着刘凤仙的手问:“过得好吗?”刘凤仙说:“好,好。”“那就好。”在场的观众无不动容。
  刘凤仙把从家乡带来的小米送给了张瑞芳,张瑞芳把一条红色的围巾围在了刘凤仙的脖子上。
  第二天下午,张瑞芳邀请刘凤仙来家里做客,她摸着刘凤仙的脸说:“变了变了。脸变瘦了,走到街上认不出你了。”刘凤仙动情地摸着张瑞芳的满头白发说:“老了,我都70了。”说着, 姐妹两个头挨在了一起。晚上,张瑞芳在一家酒店宴请刘凤仙,仲星火夫妇作陪。
  离开上海的当天,刘凤仙第二次来到张瑞芳的家里,张瑞芳已给她买好了回程车票,在保姆的搀扶下张瑞芳把她送到家门外,两人的手紧紧握着……群众心中的“李双双”
  坐落在黄华山脚下的城郊乡黄花村,有一座普通院落,这就是刘凤仙的家,当年张瑞芳住过的西屋仍保存完好。对刘凤仙来说,每个角藩都存有关于张瑞芳的记忆。
  1977年,宋家庄分为4个大队后,千了20多年妇女队长的刘凤仙赋闲在家。1995年,她丈夫去世,现在她和小儿子在一起生活。电影上映后,名不见经传的宋家庄成了全国闻名的地方,来了一拨叉一拨参观照相的人。李双双这个鲜活的银幕形象,也永远刻在了村民心中。邻居张妮子说,那时的刘凤仙快人快语,爽朗火辣,没有她不敢说的。没有她不敢做的,和电影中的李双双性格相似,大家都喜欢和她在一起。
  当年,李双双和孙喜旺的家由堂屋、东屋、西屋组成,3座小屋都是土坯墙,堂屋、西屋为瓦顶,东屋为石板顶。墙皮已多处脱落。走进院子,对照电影上的情景,可以看出一门一窗、一砖一瓦、屋内摆设都还是当年的样子,这家小院就是当时摄制组拍摄的主要场景。作为经过艺术加工的银幕形象,影片中的李双双和现实中的刘凤仙又有着怎样的差别呢?
  刘凤仙告诉笔者,电影中的故事大部分是根据自己创作的,但是也经过了艺术加工。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李双双只要碰上谁家千涉子女的婚姻自由,都要站出来管一管。实际生活中,刘凤仙就是这样。当年树上有一户人家想把女儿嫁到城里,女儿不愿意,于是刘凤仙就在他们相亲时阻止。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因为工分员记分不公平,李双双写了大字报贴了出去。可在现实中,刘凤仙并没有写过这样的大字报,因为她不识字。
  影片中,喜旺胆小怕事,生怕得罪别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刘凤仙的丈夫是个初中毕业生,是个眼量揉不得沙子的人。当时有一个小孩把集体的芝麻藏到鞋子里被丈夫看见了,他一直追到那个孩子的家里。
  当年刘凤仙带领大家修的水渠已经千涸,村里狭窄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不少家庭都住上了小洋楼,参加拍摄的群众大多已是白发苍苍。
  拍电影时,红旗渠刚开始修建,现在清澈的渠水从刘凤仙家门前缓缓流过,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难忘的时光。
  《李双双》成为电影经典
  2007年10月27日晚,在苏州举行的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晚会上,获得电影“终身成就奖”的张瑞芳出现在领奖台上时,全场起立为她鼓掌祝贺。而远在河南林州的刘凤仙在电视前也为她的张大姐感到高兴。
  在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李双双》荣获了最佳故事片等四项大奖。张瑞芳也一举成名,她不但荣获了“最佳女演员奖”,还被文化部评为新中国“22大明星”之一。
  而“文革”中,《李双双》被戴上“阶级斗争熄灭论”等帽子。1973年11月14日周总理接见中日友协访日代表团成员,张瑞芳也在座。周总理气愤地提到安徽黄梅戏著名演员严凤英的死,又说道:‘《李双双》电影有什么问题,它错在哪里?把我都搞糊涂了。”
  2010年12月28日是中国电影105周年纪念日,中国电影博物馆特举办了50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电影作品公益展映,精选出张瑞芳等50位艺术家每人一部作品为观众放映。挑选张瑞芳的就是电影《李双双》。
  结束采访时,在笔者的提议下,刘凤仙和村中的几位老人唱起了电影《李双双》中那首红遍了全中国的歌曲《小扁担,三尺三》,“小扁担,三尺三,小扁担三尺三,咳哎咳呦嗬咳呦嗬咳!姐妹们姐妹们挑上不换肩,咳哎咳呦嗬咳呦嗬咳!一行儿排开走得欢,好像那大雁上青天……”
其他文献
人们都知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区急需改造,但改造老城区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顺利拆除违章建筑,这也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沈阳虎石台地区是作为沈阳“卫星城”早期建设的老城区,是沈北新区重点发展的“可生长”发展轴之一。在新区“环境·项目年”建设工作的推动下,虎石台街道将老旧城区改造作为推进环境项目建设的主攻方向,并以此作为民心工程全力推进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推进,实现了和谐
期刊
塞尔维亚  【国名】塞尔维亚共和国。  【面积】8.83万平方公里(科索沃地区1.09万平方公里)。  【人口】713万。官方语言塞尔维亚语。  【首都】贝尔格莱德,人口167万。  【简况】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东北与罗马尼亚,东部与保加利亚,东南与马其顿,南部与阿尔巴尼亚,西南与黑山,西部与波黑,西北与克罗地亚,北部与匈牙利相连。  【经济】近年来,塞尔维亚经济状况稍有好转,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
期刊
记忆中,冷清了半个多世纪的“民国之门”,随着两岸“兄弟”相逢一笑,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世事沧桑,令人浩叹,不觉也走了进去。  “民国之门”与寒舍毗邻,位于武昌蛇山南麓,坐落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命博物馆”)内,俗称“红楼”,1908年筹建,1910年落成。那时天下还“大清”,没有“民国”,因此它既不叫“民国之门”,也不叫“红楼”,而是叫“咨议局大楼”,一个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
期刊
创办经济特区是这些年启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千篇一律跟着别人跑下去,未必能收到自己满意的结果。这是大连庄河市花园口经济区管委会领导的真窦想法。从2004年开始在一片荒滩上进行规划建设,到2005年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再到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以航空航天动力合金、新能源蓄能电池、生物科技、健康电子、节能环保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园为主。美丽的花园口已经绽放出“五朵
期刊
姓氏起源  汉族汤姓出自成汤。成汤即商汤,先商族为黄帝之裔帝喾之后,始祖契的氏族是以玄鸟为图腾的部落,是东夷化的一支氏族,子姓。据说,契是发明刻木记事之人,从契开始,中国世袭部落的方式改为男系传递。契氏族始居河北平山,后南迁河南安阳,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在今河南商丘。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末代王夏桀时期。履字汤,也称武汤、武王、天乙,为商开国君主,系黄帝曾孙高辛氏之子契裔十四世孙。原为夏时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对于健康养生也有了全新的要求。健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一个人失去健康的时候,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所以养生应该从日常的每一个细节做起,这样才能为身体的健康打下良好的根基。在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下,留给人们坚持健康养生的时间并不充裕,因此轻松有效又易于坚持的食疗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今天,在白海先生的带领下,古巧生物科技的“白氏黑糖”為我们提供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一阵阵轰鸣的钻机声惊醒了沉睡许久的沈南大地,一座现代化的主焦煤矿井拔地而起。这座矿井曾被沈阳市政府授予“沈阳市花园式企业”,被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评为“先进煤矿”,被中国煤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授予“全国文明煤矿”,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这就是发展中的红菱煤矿!  实力篇  煤炭企业进入市场初期,红菱煤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种困惑、挑战、压力
期刊
沈阳卧龙谷旅游集团成立于2013年,旗下全资控股12家子公司。涉及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三大板块6个行业。集汽车租赁、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客运、旅游精品销售、旅游景区规划等产业。涉及领域广泛。按照品牌化、集团化、信息化既定战略发展。这与刘炳旭董事长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理念是紧密相连的。刘炳旭董事长从1993年开始创业,从干果和小食品事业起步,经过五年的发展,这项事业步入了正轨,但刘炳旭却决定放弃
期刊
收藏是一项爱好更是一门艺术,曾有人说“有收藏这份爱好,可以自己哄自己玩”,收藏不仅能打发闲散时光,丰富生活内容,还能陶冶情操审美,提升文化修养。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成为收藏迷,其原因就在于收藏能带给人乐趣。收藏是人类、民族、国家永无止境的基业,以收藏保存文物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是培养人们情操的重要行为方式。  收藏的内容丰富多彩,收藏家的雅兴也各有千秋。沈阳青年
期刊
现代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到上世纪50年代,世界旅游业开始具有一定的规模;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时候,旅游业也顺应时代,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旅游成为人们基本生活方式之一,是人们休闲放松的最佳选择之一。  沈阳青年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经有26年的经营历史,目前是中国资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