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我国从2016年开始出台一系列校园欺凌防治政策.通过构建政策分析的二维框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统计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校园欺凌防治政策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我国从2016年开始出台一系列校园欺凌防治政策.通过构建政策分析的二维框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统计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校园欺凌防治政策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严重不均,思想引导与职责划分等政策供给相对不足,政策工具的应用偏向短期效应.在今后校园欺凌防治政策推进过程中,建议优化政策工具结构,适当降低权威型工具的比重,同时增加系统变革工具、象征与劝诫工具、激励型工具的使用比例;加强思想引导、职责划分等环节的政策工具投入,让学生、家长、教师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并且对学校管理者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政策工具的使用要兼顾长远效益,通过能力建设工具来获取长期回报,通过系统变革工具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其他文献
为从整体上审视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状况,笔者借助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法,从文献数量、作者构成、机构分布、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等维度来分析
课题组深入我国西南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调研后发现,贫困家庭不愿为教育投资的现象依旧大量存在.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该现象集中于教育投资可行能力转化的第一阶段,即“自由的准备
在现行的大学生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与必修课、专业课一样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上课方式、教学评价方法、学生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共基础课很难发挥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基础教育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学生的学业成绩.但近年来,美国教育理论、实践与决策界已意识到过度注重学业成绩会偏离教育培育“整全人”的目标.由此,2
文章以拉萨语言景观为视角,从文化内涵分布、文化本土特征、官方与私人文化主体差异、文化内涵多元结构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认为西藏文化发展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色,体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