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ehu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生教育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但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三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前进步伐,体现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时代特征,它的内容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将三生教育的教育方式应用到物理学中,对学生培养和提高生活生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们掌握并理解三生教育的内涵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描述三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再进一步提出物理教学中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三生教育;初中物理学;途径
  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物理学科中蕴含着科学性、人文性、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与物理知识的接收是紧密相连的,是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实施三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浅析了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三生教育,有助于物理学知识的传授。
  一、三生教育的概念
  三生教育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德育范畴,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个方面的教育,是一个复合的概念,三者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通俗的讲就是一个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行为过程。
  三生教育的本质即是一种人生教育,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具有实践价值,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和个人与社会这三层的关系。最终实现能为自身、为家庭、为社会、为人类缔造幸福生活的人生价值。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三生教学的途径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实施的三生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方面着手,提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三生教育,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的途径,并通过这些途径发挥物理教学的教育功能。
  (一)物理课上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主要是处理个人与自我的关系,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真爱生命和发展生命。要以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为基础,才能更好的认识人类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更好的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目标。在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用生活实际案例,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接受生命安全教育,规范日常行为,加强并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从而能有效的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
  在物理教学中最普及的知识是电力知识,它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安全,如怎样安全用电和噪声的控制,碰到路人触电或者在家因手上含水而触碰电源产生的触电行为要怎样有效处理,这些都是关于安全教育的。
  (二)物理课上的生存教育
  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是关键,主要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存意识属于人生观和心理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存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物理教学通过对受教育者的生存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把握生存规律,学会判断并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物理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好物理知识,对学生的生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了解许多自然现象,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观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同时造成的自然资源耗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如能源与人类环境、电子产品对人类身心发展的影响、如何安装避雷设施等,以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电灯、各种家用电器以及电脑的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电力的知识都是从物理教学中得到的,如生活中用电的常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利用,又如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在物理学中教师对车速与刹车后滑行距离的计算方法的传授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分析交通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普及了生存教育。
  (三)物理课上的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主要是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三生教育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物理教学具有很强的试验性和实用性,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小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自试验制作并展开调查并产生互动,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动脑和动手的习惯。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生活教育的案例包括光的反射与折射、惯性、热学、电学、声学以及先看见闪电而后看到雷声的原因等,这些都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现象。其中电力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怎样安全用电;热力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海边及大森林一年气候宜人的原因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
  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社会、对自然界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最终理解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结束语
  总之,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有各自的精神内涵,相互渗透又相辅相成,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潜在的依据。而物理学是一门生动的、人性化的学科,将三生教育渗透在初中物理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实现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并促进教育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全洪.初中物理教学与三生教育[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66-68.
  [2]高雷.初中物理课如何开展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J].中学时代,2013,23:148.
  [3]罗明东,何元.论“三生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02:5-8+18.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立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课堂,已经成为众多教师研究的热点,那么如何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这方面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课堂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性的学科,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新课程改革就深入的挖掘了这一点,注重对生活化课堂情境的建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体验物理学科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
本文简单分析了大滞后过程控制系统难于控制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出史密斯预估控制的基本思想及实现过程,并给出了一个实例进行仿真说明。
纵观现在的作文教学,仍是一个让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学生一见作文就有畏难情绪,开始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借助语文课本上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帮助。  一、精彩之外,仿一仿  仿写是传统写作训练的手段,并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 要】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中的一个难题,有点“难于上青天”的感觉,往往教师费尽口舌和心机,学生仍不得要领,无从下笔。去年,课改在校领导的大力推动下,我积极主动的进行了尝试,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课改实验谈谈自己在其中的所做、所思、所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评改;尝试与思考  任教初中语文有些年了,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一直觉得做得不够理想。自去年学校领导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改革,在
【摘 要】小学语文看似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但是关于人文性的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是树立广大青少年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摇篮,是让教育教学无限延伸的肥沃土地。本文结合了笔者的教学实践与当代青少年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德育融入到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进
【摘 要】研究发现法的教学模式,利用其优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发现教学法,激发兴趣探索知识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数学;现教学法;数学教学  发现法是在国外发现学习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发现法由来已久,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尽管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它有局限性,但因为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培养,主张教会学生学习,因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
故障现象:一辆江淮HK6606K型客车,装备玉柴国ⅡYC4F115-20型柴油机,行驶里程9000km。该车因发动机异响、运转无力到服务站检修,研磨气门后起动发动机,运转数秒后发动机自行熄火,且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多种解决方案中找到最优化的方案,体会统筹与优化思想。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