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与“观智”:关于道,什么样的认识才是可能的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l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人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是通过什么获取外界信息并确认外部世界和自身存在的?按照一般经验的回答,应该有三种东西:一是五官感觉,即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及身体的触觉,获取外界信息并确认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二是大脑。大脑通过思维能够创造、理解并运用知识,获取外界信息并确认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三是心。心产生欲望,能够统摄感觉和思维,共同获取外界信息并确认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当然,在这三者中,“心”是我们最熟悉却又最模糊、最难以说明白的。“心”的作用经常被混同于感觉,更多的是混同于大脑思维。
  以上三样东西(感官、大脑、心)所产生的认知结果,大抵可以归结为“见识”。在现代人的语义系统中,“见识”既可以用来表示感觉经验,又可以用来表示思想和知识。现代社会青睐见识,对见识的态度是多多益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增进经验和知识。我们经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什么?就是为了增进“见识”。
  但是,如果再问“见识”可以用来掌握“道”吗?可以用来认识世界的真相吗?我们可能就不敢肯定了,应该请教一下圣人。老子和庄子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是不可以的!另外一些“轴心时代”① 的圣人们,包括佛陀、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也持同样的看法。
  老子是不信赖五官感觉的。他说:对于“道”而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②。这就是说,用眼睛看不到,用耳朵听不到,用手也碰不到。这三种感觉都不行。他又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① 这里又加了一个味觉,也是不行的。
  老子不仅认为五官感觉不可能认识“道”,而且以为它还是认识“道”的障碍,如果任其自行驰骋,会使人们人心荡漾,偏离大道。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② 什么是“为腹不为目”?根据老庄研究学者蒋锡昌的解释,“老子以‘腹’代表一种简单清净之生活,以‘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其结果竟至‘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之生活。明乎此,则‘为腹’即为无欲之生活,‘不为目’即不为多欲之生活”[1]。在老子看来,是追求“为腹”,还是追求“为目”?这是圣人和百姓的差别。“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③ 老百姓贪恋“耳目之闻”“耳目之欲”,圣人则致力于弱化、掩盖自己的耳目,变得像孩子那样淳朴。
  闭目塞听,不仅仅是为了远离世尘诱惑,更重要的是,非如此不能有真知!在《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中,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同样的话又见于第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什么叫“塞其兑,闭其门”?“兑”,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官;“门”,就是人体与外界连通的门径。老子说,把眼、耳、鼻、舌、身这些与外界接通的五官门径封堵住,就能终身远离不必要的尘劳,得享清福;反之,就无法得救。
  五官感觉不行,那么思维所产生的知识(心识)又如何?老子说,那也是不行的!他说:“道”这个东西“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④。既然“道”“深不可识”,就不能通过思维(心识)来追求,所以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⑤ “歙歙焉”的意思是,收敛主观认知、意志;“浑其心”的意思是,让人心归于淳朴。为此,老子又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⑥ 众人所欲,圣人不欲;众人所学,圣人不学,原因在于,众人之欲,众人之学,无法到达“道”的境界。
  老子用简洁精粹的语言所阐明的道理,在庄子的笔下,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寓言表现出来。庄子讲过一个“浑沌”的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2]他说南海、北海各有一个帝,分别叫“儵”和“忽”。他们俩经常在中央之地碰面。中央之地的帝王叫“浑沌”。浑沌是一个大肉球,七窍都没开,很善良,待儵和忽特别好,每次都热情款待。儵和忽想报答浑沌,二人商量说,世间人皆有七窍,可以看呀,听呀,闻呀,尝呀,享受人间各种乐趣,而浑沌这个大肉球什么都没有,咱俩为了让他快乐,每天给他凿开一窍吧。结果七日之后,浑沌的七窍倒是凿开了,但却死了!日本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说,他获奖的灵感得益于庄子“儵与忽相与遇于浑沌之地”的启发。
  另一个故事叫“象罔得珠”。“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3]这个故事中讲到的“玄珠”,是“道”的比喻。“知”“离朱”“吃诟”“象罔”是4个虚拟的人物形象,表示4种不同的求“道”方式。“知”,是长于思虑的智者;“离朱”,是视觉发达、明察秋毫的人;“吃诟”,是极其聪明而善于言辩的人;“象罔”呢?象罔的本意是“无有之间”(吕惠卿“象则非无,罔则非有”),是一个既不擅长思虑,没有良好视力,也不会言辩的人,是一个若有若无的人。结果,长于思虑的智者,视力发达的人,能言善辩的人,都空手而归,唯独看起来昏昧不清甚至比较傻的象罔得道了!
  为什么人的感觉、思维、语言不能得道呢?现代人是相信科学的。现代科学从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和人的认识对象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发现,这些发现归结起来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具有天然的不完备性和欺骗性。
  先从主体的认识能力做一个考察。进入人类大脑的信息,75%来自视觉,那我们就来考察一下人类的视觉(“看”)是如何产生的?所谓“看”,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光信号)到达眼睛,通过眼睛的折光系统成像于视网膜,在这里,眼睛进行一次光电转换—光信号变成电子信号。然后,电子信号经由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后部的视觉中心(大脑皮层的视觉区),由视觉中心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视觉的真正秘密,其实发生在大脑的这一特定区域。这是说,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万千事物,实际上是在这块极其狭小(只有区区几立方厘米)而黑暗的地方被处理和“创造”出来的。所以,当我们说“看到”的时候,其实是光线到达眼睛后被转译为电子信号在大脑中形成的结果。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只是大脑中的电子信号。   过去,我们一直被这样教育:大脑里的图像是外在事物的真实反映。但其实,大脑与外界的光是隔绝的,大脑黑黝黝的内部,从来没有跟光有过任何直接接触;人类大脑终其一生,从未跟外界事物的本然存在打过交道,只是跟眼睛转换过来的电子复制版本打得火热。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视觉,也存在于我们的其他感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摸觉。
  通过这些基本事实,我们不得不得出一个与经验相悖的结论:一切通过我们的感官被感知的物质—小至恒河沙,大至须弥山—只是存在于大脑中的电子信号而已。这就是人类感官的惊人的局限性和欺骗性!
  我们再来从“看”的对象(“所看”)来考察一下。一切物体,因为能够反射可见光,成为人类“看”的对象。然而,“可见光”是什么?其实,它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是“迁就”人类视觉阈而产生的概念。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辐射,眼睛能够看到的可见光,实际上不过是整个电磁波中非常狭窄的一小段区域。我们知道,彩虹有七种主要颜色,即所谓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由于不同的电磁波辐射波长得以呈现给我们。但在此之外,更短、更长的电磁波辐射波长,我们就看不到了。也就是说,电磁波辐射不是“可见光”。例如,位于彩虹一个边缘的红色光对应的是波长在620~750nm的电磁波辐射,位于彩虹另一个边缘的紫色光对应的是波长在380~450nm的电磁波辐射,但在这些具体可见的颜色外,存在多得多的电磁辐射。例如,波长比红光更长的光被称作红外光,波长比紫色光更短的光被称为紫外光,波长比红外光更长或是比紫外光更短的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和微波,我们就看不到了。人类视觉所能看见的,只是大自然存在的特定部分,即使是这个特定部分,我们得到的也不是完备和真实的原貌。
  所以,庄子说:“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4]“睨”,即斜视。在“道”的认识方面,人类作为“知者”,本质上是“睨者”,存在根本上的局限性,必定有所不知,甚至必定有所歪曲。
  对于人的普通见识所具有的内在局限性,佛陀在两千多年前一针见血地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① 这么多的“见”,只说了两个东西:第一个是“能见之体”,即我们本然具足的自性智慧;第二个是“能见之用”,这是第一个见即能见之体的启用,表现为能见和所见。佛陀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自性智慧作为能见之体,有无限的能见妙用,但这种种能见之用不等于能见之体;这个能见之用与能见之体有着根本上的差距,如果我们执着于它,就会认假为真,不可能到达自性智慧。
  怎么办呢?我们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究竟拿什么才能掌握“道”呢?凡夫之见是不行的,那什么行?一个“见”不行,咱们加倍,来两个“见”,怎么样?两个“见”不是“再见”,而是“又见”,就是“观”。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就讲:对于“道”这个无有叠加态,一般的见识是根本达不到的,要用“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在第十六章中,老子又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里,老子提出一个“观复论”,是芸芸万物循环往复、复命归根的宇宙观。观复论不是泛泛之论,而是“常论”,涉及常道的根本看法。
  那么,“观”是什么?“观”与一般的“见”有什么区别?“观”这个东西,说起来有点儿玄妙。老子讲到“观”的时候说:“致虚极,守静笃。”这六个字,是对“观”的最好说明。对此,陈鼓应解释说:“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与外界的扰动,而使得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时时做‘致虚’‘守静’的功夫,以恢复心灵的清明。‘虚’,形容心灵空明的境况,喻不带成见。”[5]张岱年说:“‘观’要照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要受情感欲望的影响,所以说,‘致虚极,守静笃’。这就是说,必须保持内心的安静,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6]解释得更清楚的是高明,他说:“‘虚’者无欲,‘静’者无为,此乃道家最基本的修养。‘极’与‘笃’是指心灵修炼之最高状态,即所谓极度和顶点。”[7]并引用苏辙的话来进一步阐释极与笃:“致虚不极,则‘有’未亡也;守静不笃,则‘动’未亡也。丘山虽去,而微尘未尽,未为‘极’与‘笃’也。盖致虚存虚,犹未离有;守静存静,犹陷于动;而况其他乎!不极不笃,而责虚静之用,难已。虚极静笃,以观万物之变,然后不为变之所乱,知凡作之未有不复也。”[8]
  这就是说,“观”与“见”根本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没有污染的,清静到极高的程度,能够看到事物的真相,而这是后者达不到的。结合前面的分析,“观”可以说是无染的“能见”,是自性智慧“能见之体”所照;“见”则是有染的“能见”,虽出自能见之体,但所照皆非真相。我们一说“见”,有功利目的和欲望,想得到什么,获取什么,想什么“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之类,就使“见”而有“睨”,成为偏见,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因此,“观”是“又见”“见中之见”,也可以说是“赤子见”“纯见”“真见”,是在一般的“见”完全安静下来变得很纯很清以致无欲无为之后发生的那个“见”。
  在佛学中,有一种禅修的法门,叫作“止观双运”,可以与老子的虚静之说互为印证。止观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止,一个是观。所谓“止”,是练习制心一处乃得定,而“观”,是得定之后,于定中自然起观。《心经》一开始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观”;《金刚经》中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讲的都是“观”。
  可见,“观”与“见”性质不同,“观”是无为法,“见”属有为法;“见”得到的是“识”(见识、知识),“观”得到的是“智”(智慧)。按照佛学唯识宗的说法,“识”是“有漏”的,有根本缺陷,不能获得真相;“智”是“无漏”的,能够获得真相。所以,结论是:要“转识成智”。
  因为净染有别,性质不同,二者学习、修持的道路也不一样。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① 又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② 这乍听起来与常识矛盾,似乎难以理解。其实,只要联系我们对“见”与“观”的分析,就容易理解了。“见”是“为学”,当然多多益善;“观”是“为道”,自是损之又损。不出户,不窥牖,可能缺少见识,反而可能具有更多的观智,更容易把握“道”。
  这里,顺便提一下:现代人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知识教育”,这种教育的趣向是多多益善,有欲有为,所以我们一刻不停地用经验、知识和能力填满大脑,武装自己,结果呢?智慧之源被堵塞,我们越来越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和奴仆。我们不知道,人生还有一种更重要、更伟大的教育,是“道的教育”,或者叫“智慧的教育”(这个智慧,不是我们一般说的“智慧”;一般说的“智慧”即是“见识”),这种教育的特点是损之又损,无欲无为。“无为”了又怎样?无不为,融合于道,与万物相拥而舞以致地久天长!
  参考文献:
  [1] [5] [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 1984:105、121、122.
  [2][3][4]安继民,高秀昌注释.庄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109、155、337.
  [7][8]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6:299.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吉林大学重视开发精密贵重仪器功能,提高其利用率。如由美尼高力公司购进的5DXFT-IR红外光谱仪,对其光学系统加以补充,自行设计了倒锥腔标准黑体和样品加热池,编辑了新的测
柏树是个长寿的树种,在中国的大地上,那些千年以上的“汉柏”、“唐柏”,像阅历丰富的老人,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爱护。要是有人问:在这些千年古柏中,年龄最大的是哪一棵?说出来
为了评价企业变配电场所工作人员的工频电场、磁场暴露情况及其对神经行为功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HI-3604低频电磁场测量仪对18
北京市围绕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稳定就业、扩大就业为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优化就业结构,城乡就业规模
从法国引进的RV_2旋转粘度计,是测定原油流变性不可缺少的仪器.使用多年后,会出现测量精度降低,Ⅰ、Ⅱ扭矩档的线性度变坏等问题.为此,大港油田设计院对该粘度计进行了改装.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海外人员特别是高层次、领军型人才更是世界各国争夺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稳并重
每个员工都是一台小“发动机”,这台“发动机”能否有效运转,与经理的风格和加油的力度有关。如果员工没有被发动起来,经理就该反思自己的管理风格了。 Each employee is a
摘 要 爱默生所提出的超验主义对于十九世纪的美国可谓影响巨大,它是理想主义和哲学浪漫主义的代表思想,对当时的文学、哲学、伦理学等都产生了独特而深远的影响,即便今天,美国也深受其影响。颠覆传统,冲破束缚,追寻民主与自由,崇尚直觉和感受,对人与自然的热爱等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特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超验主义;美国;思想特点  十八世纪中期,“超验主义”在欧洲诞生。在影响欧洲长达半个世
上学期开始时,我接受了在三年级中实施“小学生守则”的光荣任务。我认真地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及有关指示,初步了解了“小学生守则”的精神和实质,明确认识了守则的意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