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学生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和语言运用水平的语文素养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随着新课改走进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打基础,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的局面。一、二年级是写作的启蒙阶段,课文中有不少的“小练笔资源”,本文尝试从“仿写——向文本求取方法、补白——与作者感同身受、续写——与思维发生碰撞、拓展——与生活紧密接轨”四方面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写话拓展资源,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减缓写作坡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水平。
【关键词】 低年级年级“小练笔” 仿写 补白 续写 拓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倡导就文取材,随文练笔。在低年级的课本资源中,许多课文虽然篇幅小,但是胜在形式活,再加上语言上特有的童真童趣,确实有不少的“小练笔”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大可认真挖掘教材资源,进行“小练笔”训练,这将为课堂教学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仿写——向文本求取方法
教师要学会利用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美的语段,先要引领学生反复品味与思考,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对学生进行仿写指导。指导仿写是学生学写作文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一般来说,作文的启蒙,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写得不错,都要一个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这样的仿写,让学生写作的目的更加清晰明确,让学生在丰富语言、积淀语感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学习运用文本中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发展创作思维能力。如《荷叶圆圆》一文中有许多生动化的句式,句中巧妙的比喻和动词的运用平添了句子的形象感,如: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教学中,教师可带着学生反复品读,让其感受文本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启发学生:“其实,在荷塘里还有很多可爱的朋友也和荷叶成了好朋友。在它们的眼里荷叶又变成了什么呢?”让学生仿照文段也来写几个优美、有意思的句子。学生有了文本的引导,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让文字在美的笔端绽放,如: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音乐厅。”小蚂蚁爬到荷叶上,兴奋地高声歌唱;小雨滴说:“荷叶是我的降落地。”小雨滴落在荷叶上,像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摇来晃去;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避风港。”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小乌龟就躲在荷叶下,自由自在地游玩……学生通过写话,不仅能让他们想到荷叶下生动的画面,体会夏天的美好,更能让他们学会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真童趣。
二、补白——与作者感同身受
翻阅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我们总能看到课文精炼短小,但只要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文章里面有很多地方还留有留白处,而这些留白点,很多是学生练习写话的好材料,可以当成“小練笔”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展开充分的想象,合理地补上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如在《坐井观天》一课中,文章写到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后就戛然而止了,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呢?它会说些什么?”通过想象,孩子们会让这个故事更加丰满、更加完整,我们可以从中进行写话训练: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决定跳出井沿看看。它来到,看到了;它来到,看到了;它来到,看到了。小青蛙不觉发出赞叹:“!”又如在《窗前的气球》一课中,科利亚看到窗前摇摇摆摆的气球,高兴地笑了。此时我们又可以抓“当科利亚看到气球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他最想干什么?小伙伴们会在气球上写什么?”这些细节上的思考,都可以成为“小练笔”的材料,从而让孩子在写话中了解到同学们之间的真挚情谊,以及伙伴们想要安慰和鼓励科利亚的强烈情感。像这样的“小练笔”都是对文本进行创作性的延续,只要抓住文本中的这些意犹未尽的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填补空白,就可以让文本更丰满。
三、续写——与思维发生碰撞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限猜测、想象的空间。此时,可以指导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顺着作者的思路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把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内容续写出来。如在《假如》一文中,最后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就结束了全文,可是一个省略号,却代表了千言万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个省略号去感受到马良的神笔还在继续画着,仍旧在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写作兴趣非常浓,写作就不难了。有的学生写道:“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警察叔叔画一部坏蛋追踪器,无论坏蛋藏在哪里都能被轻而易举地抓住。”“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没书读的孩子们画一座大大的学校,让他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好好学习。” 这样的语言实践,才能唤醒语言灵性的运用,促使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文章的内涵,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四、拓展——与生活紧密接轨
拓展,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的紧密结合,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也是文本语言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点。拓展需要与生活紧密接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学生们的写作素材都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要让他们去观察、去接触、去感受。因此,待学生在课内练出一定的“基本功”后,可以鼓励学生从“小”处着眼,从“新”处入手,逐步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堂到社会,收集素材,进行小练笔。在指导学生写话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一件轻松的、有意思的事情,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次情感的宣泄、一个意外的发现都是我们写话记事的素材,只要认真观察,都可以把它写下来。写两三句可以,写十句八句也行,小小的练笔,有感即发,有景就写。其次,可以让学生常常带着“心”走出校门,留“心”家乡景物、风土人情。许多过去熟视无睹的身边事、家乡景终于在学生的留“心”中写入到自己的小练笔里。如:春天来了,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找春天。回到教室,孩子们把找到的春天进行分享:“春姑娘来了,小草探出了脑袋”、“柳树梳着长长的辫子”、“花朵绽开了笑脸”、“勤劳的蜜蜂提着篮子在花丛中采蜜”、“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做游戏”……不言而喻,这次写话很成功。生活中细小的事情稍纵即逝,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的眼睛,能时时刻刻抓住生活中精彩、美好的时刻,积极引导学多去发现、观察、体会,并简单记录下来。记得在一次上课期间,教室里突然闯进一只可爱的小鸟,同学们都想尽办法把它请出教室。小鸟的到来并没有打扰我们上课,我趁热打铁引导:“同学们为这位贵宾的自由付出了努力,这么有趣的一幕何不记录下来呢?”于是,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写起来,有的侧重于小鸟的外形和活动的刻画,有的抓住了同学们温柔的驱赶。大家各自分享所写,无形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升旗仪式、郊游、运动会、拔河比赛等都是“小练笔”的好题材。这样的“小练笔”,不但培养了学生对日常生活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能让他们快速地用语言文字从简单描述到淋漓尽致地表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不需要强硬要求他们怎么“写”,要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有创意地表达,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写作的乐趣,这样,童言稚语自然而然就可以从心底流淌出来。
由于低年级学生处于语文写作的启蒙阶段,教师应静下心来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因素,为学生创设练笔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使学生逐渐喜欢习作。这虽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辛勤地耕耘,就会有丰硕的收获!
【关键词】 低年级年级“小练笔” 仿写 补白 续写 拓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倡导就文取材,随文练笔。在低年级的课本资源中,许多课文虽然篇幅小,但是胜在形式活,再加上语言上特有的童真童趣,确实有不少的“小练笔”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大可认真挖掘教材资源,进行“小练笔”训练,这将为课堂教学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仿写——向文本求取方法
教师要学会利用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美的语段,先要引领学生反复品味与思考,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对学生进行仿写指导。指导仿写是学生学写作文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一般来说,作文的启蒙,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写得不错,都要一个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这样的仿写,让学生写作的目的更加清晰明确,让学生在丰富语言、积淀语感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学习运用文本中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发展创作思维能力。如《荷叶圆圆》一文中有许多生动化的句式,句中巧妙的比喻和动词的运用平添了句子的形象感,如: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教学中,教师可带着学生反复品读,让其感受文本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启发学生:“其实,在荷塘里还有很多可爱的朋友也和荷叶成了好朋友。在它们的眼里荷叶又变成了什么呢?”让学生仿照文段也来写几个优美、有意思的句子。学生有了文本的引导,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让文字在美的笔端绽放,如: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音乐厅。”小蚂蚁爬到荷叶上,兴奋地高声歌唱;小雨滴说:“荷叶是我的降落地。”小雨滴落在荷叶上,像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摇来晃去;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避风港。”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小乌龟就躲在荷叶下,自由自在地游玩……学生通过写话,不仅能让他们想到荷叶下生动的画面,体会夏天的美好,更能让他们学会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真童趣。
二、补白——与作者感同身受
翻阅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我们总能看到课文精炼短小,但只要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文章里面有很多地方还留有留白处,而这些留白点,很多是学生练习写话的好材料,可以当成“小練笔”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展开充分的想象,合理地补上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如在《坐井观天》一课中,文章写到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后就戛然而止了,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呢?它会说些什么?”通过想象,孩子们会让这个故事更加丰满、更加完整,我们可以从中进行写话训练: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决定跳出井沿看看。它来到,看到了;它来到,看到了;它来到,看到了。小青蛙不觉发出赞叹:“!”又如在《窗前的气球》一课中,科利亚看到窗前摇摇摆摆的气球,高兴地笑了。此时我们又可以抓“当科利亚看到气球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他最想干什么?小伙伴们会在气球上写什么?”这些细节上的思考,都可以成为“小练笔”的材料,从而让孩子在写话中了解到同学们之间的真挚情谊,以及伙伴们想要安慰和鼓励科利亚的强烈情感。像这样的“小练笔”都是对文本进行创作性的延续,只要抓住文本中的这些意犹未尽的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填补空白,就可以让文本更丰满。
三、续写——与思维发生碰撞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限猜测、想象的空间。此时,可以指导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顺着作者的思路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把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内容续写出来。如在《假如》一文中,最后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就结束了全文,可是一个省略号,却代表了千言万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个省略号去感受到马良的神笔还在继续画着,仍旧在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写作兴趣非常浓,写作就不难了。有的学生写道:“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警察叔叔画一部坏蛋追踪器,无论坏蛋藏在哪里都能被轻而易举地抓住。”“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没书读的孩子们画一座大大的学校,让他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好好学习。” 这样的语言实践,才能唤醒语言灵性的运用,促使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文章的内涵,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四、拓展——与生活紧密接轨
拓展,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的紧密结合,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也是文本语言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点。拓展需要与生活紧密接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学生们的写作素材都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要让他们去观察、去接触、去感受。因此,待学生在课内练出一定的“基本功”后,可以鼓励学生从“小”处着眼,从“新”处入手,逐步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堂到社会,收集素材,进行小练笔。在指导学生写话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一件轻松的、有意思的事情,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次情感的宣泄、一个意外的发现都是我们写话记事的素材,只要认真观察,都可以把它写下来。写两三句可以,写十句八句也行,小小的练笔,有感即发,有景就写。其次,可以让学生常常带着“心”走出校门,留“心”家乡景物、风土人情。许多过去熟视无睹的身边事、家乡景终于在学生的留“心”中写入到自己的小练笔里。如:春天来了,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找春天。回到教室,孩子们把找到的春天进行分享:“春姑娘来了,小草探出了脑袋”、“柳树梳着长长的辫子”、“花朵绽开了笑脸”、“勤劳的蜜蜂提着篮子在花丛中采蜜”、“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做游戏”……不言而喻,这次写话很成功。生活中细小的事情稍纵即逝,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的眼睛,能时时刻刻抓住生活中精彩、美好的时刻,积极引导学多去发现、观察、体会,并简单记录下来。记得在一次上课期间,教室里突然闯进一只可爱的小鸟,同学们都想尽办法把它请出教室。小鸟的到来并没有打扰我们上课,我趁热打铁引导:“同学们为这位贵宾的自由付出了努力,这么有趣的一幕何不记录下来呢?”于是,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写起来,有的侧重于小鸟的外形和活动的刻画,有的抓住了同学们温柔的驱赶。大家各自分享所写,无形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升旗仪式、郊游、运动会、拔河比赛等都是“小练笔”的好题材。这样的“小练笔”,不但培养了学生对日常生活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能让他们快速地用语言文字从简单描述到淋漓尽致地表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不需要强硬要求他们怎么“写”,要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有创意地表达,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写作的乐趣,这样,童言稚语自然而然就可以从心底流淌出来。
由于低年级学生处于语文写作的启蒙阶段,教师应静下心来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因素,为学生创设练笔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使学生逐渐喜欢习作。这虽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辛勤地耕耘,就会有丰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