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创投邓锋:爱挑战的投资人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mouse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管理两只美元基金和两只人民币基金,资产总额近5亿美元的北极光创投基金(下称“北极光”)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曾经作出投资红孩子、凡客、汉庭酒店、展讯通信等企业的决定。随着2007年展讯通信、汉庭酒店先后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北极光创投一举成名,邓锋也被更多企业家和投资人所熟知。
  因其杰出的商业成就,邓锋曾获得美国“2002年度企业家”和“2003年度创新人”等荣誉,看起来是一位典型的成功人士。但一样的成功背后,总是蕴藏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邓锋的事业发展本来顺风顺水——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去美国留学,然后在美国英特尔公司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但他并不满足于给别人打工,发现了创业机会后,他毅然离职,创建自己的公司,并在功成名就后又作出了让人吃惊的选择——回国重新创业。
   “我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邓锋这样总结自己。他的勇气给“不安分”赋予了特殊含义——勇于挑战,突破自己。
  
  不安分的学生时代
  
  邓锋的“不安分”由来已久。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邓锋出身于传统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机关干部,母亲是一名大学老师。在学校里,邓锋后来也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非常好,不过邓锋的行为却总是出人意料。
  “父母对我的影响有限,我从小就比较独立,也比较自立。”邓锋回忆道,小时候,每天放学之后,他不会同别的孩子一样马上就回家,总是在外面玩到很晚,这让父母对他无可奈何。同时,父母因工作变动而频繁搬家,直接影响了他的学习,导致他读了三次二年级。
  同时,留级事件曾让他对老师感到气愤,带着一群孩子把老师“炒”了。“那时就是觉得这个老师教得不好”,于是,作为班长的邓锋领着他们班的学生找到学校领导,要求换老师。“其实也不是老师真的教得不好,现在想想,挺不好意思的。” 邓锋说。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邓锋也不如其他学生那样安分,他选择了“下海”。
  1987年,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的邓锋在宿舍旁边租了三间小平房,一间自己住,其他两间作为办公室。置齐设备后,他招募清华的学弟、学妹做“员工”,做起了小买卖。
  他从中关村接各种各样的项目——比如电脑照相,或者淘一些废弃的电脑板,找人维修之后再进行出售等。
  很快,邓锋就捞到了第一桶金。1990年,邓锋的月收入就有七八千元,相当于其全家工作收入的15倍,他由此得到“清华首富”的外号。
  在他“发家”的同时,邓锋的“员工”也跟着一起致富。“1988年时,不少学生在我这里做,每月有100块钱工资。当时100块已是非常多的钱,我父母月工资也不过70多块。”邓锋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
  
  从英特尔单飞创业
  
  1990年,如同大部分清华学生毕业后去美国留学,邓锋也同女友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他首先选择了新泽西州立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随后,又攻读南卡罗来纳大学电脑工程系硕士学位,以及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不过,博士学位读到一半,邓锋的“不安分”又作怪了。他想起出国前读的一本叫做《硅谷之火》的书,这本书描写的惠普、英特尔以及苹果公司的创业故事让他兴奋不已,而他来美国的目的就是亲身感受这些公司的魅力。最终,他放弃博士学位,来到梦想中的硅谷。
  1993年,邓锋投身英特尔公司,参与研发英特尔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所用的奔腾一代和二代处理器。
  这让他赢得了英特尔的关注,获得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金手铐”(指公司利用股票期权、奖金红利等预期收入手段留住企业高层管理者等人才的手段),“因为在南加大的博士学位只读了一半,我当时想先请一年假念完博士,结果股票一直往上升,就离不开公司了,因为一旦请假离开的话,这些股权就要丧失。4年间这些股票从60美元涨到390美元,而且英特尔的股票期权赠予是指数型的(即下一年比上一年翻倍),到第五年时股票总量将达到前四年的总和。”这让邓锋最终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在英特尔一呆就是4年。
  但逐渐他又不安于现状,下决心摆脱英特尔的“金手铐”,在硅谷点燃自己的创业梦想。
  “我决定创业的时候,很多人都很奇怪,因为大家都梦想着过英特尔的‘金领’生活,而我却要放弃,创立一家当时看不到前景的公司。”邓锋坦言,他就是喜欢尝试新东西。
  随后,他与清华同学柯严、谢青一道创立了一家名叫NetScreen的公司,将目标定位于通过开发硬件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这是一步险棋,邓锋并非没有思想准备。即便如此,他还是和两名伙伴自掏腰包,每人拿出了5万美元,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
  与在英特尔的“金领”生活相比,这时邓锋要面对买房子、生孩子等生活现实,买完房子之后,他的积蓄并不多,甚至有点拮据。
  幸运的是,邓锋赌赢了这盘险棋。通过同学和朋友的介绍,邓锋遇到了愿意与他们对话的天使投资人,一个星期就拿到近百万美元,三个月之后再融资百万美元。
  这看起来是一个奇迹,5个月之后,以投资雅虎而闻名的红杉资本等多家风投也纷至沓来。NetScreen经历四轮投资之后一共融得了8800万美元。
  NetScreen的技术被迅速转化为产品并投向市场,获得了美国白宫、CIA(美国中央情报局)、FBI(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及华尔街等重要机构的认可及批量采购。直到今天,Netscreen仍然是网络安全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
  2001年底,邓锋的NetScreen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它是美国股市在“9?11”事件后第一家上市的公司。2003年,该公司以42亿美元巨额出售给Juniper网络(瞻博网络,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和安全性解决方案供应商)。6年时间,邓锋打造了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创建的最大科技公司。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企业当初登陆IPO的那一刻也没觉得特别快乐,生活的快乐对我来说,是达到那个状态的过程。”相比其他投资人在企业IPO前举杯畅饮,邓锋总是给人与众不同的答案。
  
  回中国转战风投
  
  功成名就之后,邓锋又开始追寻新的挑战。他再次做出惊人决定——放弃美国的一切,回中国创立风险投资公司。
  “在这个阶段我已经不用为钱考虑了,可以很安逸地退休,为什么还要回国做这件事情?就是因为我想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挑战一个全新的领域。”
  当时,摆在邓锋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接受美国风投公司的邀请,做其中国区首席代表;第二,与红杉资本创始合伙人沈南鹏一样,做一家品牌风投的中国合伙人;第三,自己创立一个品牌,从头开始,这无异于二次创业。
  邓锋选择了最艰难的第三条路。
  “人天生有两种,一种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另一种则是天生就喜欢东奔西跑,我就属于后者,喜欢挑战。”
  由企业家转型成投资人,适应中国的环境,再加上创立品牌,应对这三大挑战,并不是容易的事。
  从2005年回国至今,邓锋创立的北极光创投投资了红孩子、展讯通信、凡客、开心网等众多企业,随着展讯通信、汉庭酒店上市,北极光也在业内闯出名头,然而,谁也不曾看到,他在背后付出的艰辛。
  邓锋坦言,很多失败的案子都是在回国不久投的,和一些在国内工作过很长时间的GP(基金的管理合伙人)相比,长达15年之久的美国工作、学习经历此时反而变成他的劣势。“可能人家只需要找项目,但我要完成四项工作: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组建团队、募集资金、寻找项目。”
  最大的困难是考量创业者。由于此前没有经验,如何判断一个人,如何通过关系网对这个人来做尽职调查和背景调查,都是当时的邓锋无法解决的难题。
  为了弥补这个缺憾,邓锋又开始了另一场战斗。
  “从那时开始,我每天工作12至14个小时,一周工作六到七天,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这可能是我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吧。”邓锋说,“实在平衡不了工作与家庭,很多人都说我是工作狂,其实真是身不由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邓锋终于“开窍”了,他找到了投资的秘诀——投好的企业创始人。
  相对于商业模式,邓锋更在意企业创始人,很多时候他先分析企业家的性格,再判断这家公司值不值得投。“领导人的价值观是最关键的,如果不对,跟VC就没法合作,也不能建立很大的团队,这样的公司不可能做大。
  “最关键的是背景调查。好在我们投资的领域有很多共同的朋友,有时候我和一个企业家共同的朋友有十几个,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去了解他。”
  一个团队能够走多远,很大程度也要看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
  “技术总会落后的,有胸怀就会找到比你能干的人进来。另外创业者要跟着公司的发展走,中国公司很难说在开始的时候什么样,后来就是什么样。”这是邓锋的心得,中国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必须能够顺应变化调整航向。“中国公司从成立到成熟再到上市,VC退出的时间很长,中间的变化太多。所以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必须很强。即使今天技术落后了,明天也能变成最好的。”
其他文献
“您好!请问办理什么业务?”《投资者报》记者刚走近北京银行一家营业网点,就有一位工作人员快步走向玻璃门前开门。“哦,充燃气卡呀,不用拿号排队,这边的机器可以直接操作。”  几乎没用一分钟,记者便办好了业务。  与某些国有行网点的感觉不同,北京银行的这家网点充满了朝气。工作人员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脚步轻快,言语简洁,很快就能把客户引导到相应地方,为客户节省了一定时间。  该网点的情况,某种程度
期刊
一季度末,交通银行公布其存贷比为71.63%。  所谓存贷比,顾名思义是指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今年一季度末,交通银行公布的贷款总额是23441.64亿元,存款总额为30375.61亿元,两者相除,存贷比数据为77.17%。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75%的监管红线,也与交通银行公布的71.63%数据相差甚远。  针对数据差异,5月30日,交通银行在给《投资者报》的采访回复中表示,“《企业
期刊
高傲的银行也会放下身段,主动上门找PE?在银行争夺PE的过程当中,并不稀奇。  招商银行与同创伟业创业投资公司(下称“同创伟业”) 的合作,就是这个故事的再现。  让我们还原这个故事。    相遇    故事的两个主角为招商银行和同创伟业。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
期刊
6月2日,中签率高达65.5%的双星新材上市首日破发,盘中距55元的发行价跌幅超过10%,让获得配售的机构很心痛。  从年初以来,机构参与新股网下申购的资金分歧加大。其中,保险资金撤退最积极,基金则仍在坚守阵地。    冻结资金连续两个月缩减    今年以来,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情况屡见不鲜。网下申购同样存在风险,上市3个月后网下申购解禁,股价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今年已有59只,占比达40%,也就
期刊
明星私募基金业绩沦陷、清盘与内幕交易传闻缠身,5月的阳光私募被一片阴霾笼罩。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传闻都指向了最顶级的私募。  世通和从容,前者是去年业绩冠军,后者是公募派私募领军人。旗下产品均在近期被传有清盘风险。泽熙,背景最神秘的私募,因重仓股暴涨暴跌,被传内幕交易。  针对清盘传言,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对《投资者报》记者强调:“所谓清盘传闻纯粹是子虚乌有。”其他两家也在媒体上否认传闻。  对于
期刊
代理客户投资理财,是否可以简单归结为只要做好投资,同时注意“开源节流”就能达到好效果?  且慢。  两千多年前思想家荀子讲过:“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此“斟酌”指还要关注效率的最大化。  每逢股市下跌,基金公司都会被质疑投资收益没增加,管理费却照旧提取。这是衡量基金公司的一个坐标。而若要衡量基金公司治理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管理费用(为便于将管理费用区别于管理费收入,《投资
期刊
经历了十年的行业整顿和洗牌重组,中国信托行业已越来越规范。  面对通胀严重,股市低迷,国内投资举步维艰的难题,以固定收益类为主的集合信托产品以其高收益与高兑付的“双高”特点脱颖而出,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近年,集合信托的行情逐渐被市场看好,发行规模和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盈利能力与收入水平均大幅提高。  “单个的不通过银行的信托产品收益较好。”  对于集合信托产品近来的强劲表现,多位业内人士给予了
期刊
《投资者报》:北极光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邓锋:我做这个企业前,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主要就是因为喜欢,而不是为了金钱。只有享受工作,才会拼命工作,因此,我们也会吸引这种类型的人进来,大家认可这种工作理念,才能在枯燥、忙碌的工作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形成一股团队精神。    《投资者报》:你怎么看待你的成功之路?  邓锋:我在国内上学,然后去美国留学、创业,创业成功之后再回到国内进行投资,
期刊
融通基金公司的人均营业支出“夺”下了整个基金行业的第一名。  根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对2010年60家基金公司人均营业支出测算,融通最高,高达每人369万元,而行业平均值不过198万元,超出平均值86%。  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基金公司管理费用(为便于读者区分、理解,《投资者报》本周基金专题统一将“管理费用”称为“营业支出”)最大头一般是人力成本,其次是客户维护费及销售费用。
期刊
5月30日,无锡,华英证券开业典礼举行。这是沉寂三年后,首家合资券商开业。  国联证券与苏格兰皇家银行(下称RBS)宣布双方在中国的合资证券公司——华英证券正式开业。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总部在无锡,国联证券和RBS各持股66.7%和33.3%。  合资券商成立的大幕由此拉开,6月还有第一创业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华鑫证券成立的合资券商将踏入“婚姻殿堂”;东方证券与花旗银行合资成立的投行子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