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傲的银行也会放下身段,主动上门找PE?在银行争夺PE的过程当中,并不稀奇。
招商银行与同创伟业创业投资公司(下称“同创伟业”) 的合作,就是这个故事的再现。
让我们还原这个故事。
相遇
故事的两个主角为招商银行和同创伟业。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07年,该行成立私人银行部门,筹备PE业务。
同创伟业,2000年成立,2007年发行国内首只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南海成长1期2.45亿元,2008年发行南海成长2期1.2亿元,2009年发行南海成长3期5亿元,2010年发行南海成长天津基金10亿元。
2007年以前,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门与同创伟业并不相识,一个在银行领域准备开展PE业务,另一个在PE领域创造自己的品牌,但二者注定相遇。
由于招商银行开展PE业务较早,也比较专业,自然成为PE基金的首选。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地利则是招商银行的总部在深圳,而同创伟业的总部也同样在深圳。
2007年,二者终于在托管业务合作中相见。
“我们前三期基金一直都在招商银行进行托管,他们做的PE相关业务确实比较好。”同创伟业副总裁张博晓告诉记者。
反攻
随后的发展却是由招行展开攻势。最早找到招商银行为其进行托管的同创伟业,幸运地被财大气粗的招商银行“相中”。
据张博晓透露:“由于前几期做得不错,同创伟业的品牌也打出来了,所以招商银行才会选择我们。他们认为,我们更了解国内企业和客户,他们也相信我们的运作能力,而对于外资一些大品牌,可能还比较陌生。”
从业绩上看,截至2010年10月22日,在97家投资创业板企业的VC/PE机构中,深创投、达晨创投及同创伟业三家公司分别以10家、7家及6家的退出数量名列三甲,而在这三甲之中,同创伟业又以11倍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位居第一。
从投资风格上看,谨慎是同创伟业的主导思想。
“第一期基金都是我们自己的钱,直到二期、三期品牌做出来,才有一些朋友和客户找到我们,当时这些人并不熟悉PE投资。”不难想象,这类对风险投资并不了解的个人LP希望尽快看到回报。尤其是第一只基金,在2007年成立合伙制企业之前,同创伟业的资金全部来自其创始人郑伟鹤的自有资金和朋友的托管,显然谨慎操作势在必行。
在投资策略方面,同创伟业的思路非常清晰——先确定大方向,再抓住细分行业中的隐形冠军。“我并不是特别好强、一定要争第一的人,但我和我的团队确实有一种顺势而为的能力。我们能够取得这么多第一,可以说与对国家政策动向、经济的走势以及市场的变化的理解有着密切联系。与其说是我们善于抓住机会,不如说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郑伟鹤曾这样坦言。
或许是招商银行“慧眼识珠”,2010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放下身段,主动找到同创伟业,希望为其募集资金,二者开展合作。
“一般我们与PE基金合作的流程为,前期接触后,就相关细节进行探讨及协商,然后签订协议,再和他们一起路演,获得我们私人银行旗下大客户的认可,最终帮助其完成募集。”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负责人刘建军曾这样告诉记者。显然,同创伟业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虽然故事的结局还需要等待,但是招商银行显然已经成功狩猎同创伟业这匹“黑马”。
招商银行与同创伟业创业投资公司(下称“同创伟业”) 的合作,就是这个故事的再现。
让我们还原这个故事。
相遇
故事的两个主角为招商银行和同创伟业。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07年,该行成立私人银行部门,筹备PE业务。
同创伟业,2000年成立,2007年发行国内首只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南海成长1期2.45亿元,2008年发行南海成长2期1.2亿元,2009年发行南海成长3期5亿元,2010年发行南海成长天津基金10亿元。
2007年以前,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门与同创伟业并不相识,一个在银行领域准备开展PE业务,另一个在PE领域创造自己的品牌,但二者注定相遇。
由于招商银行开展PE业务较早,也比较专业,自然成为PE基金的首选。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地利则是招商银行的总部在深圳,而同创伟业的总部也同样在深圳。
2007年,二者终于在托管业务合作中相见。
“我们前三期基金一直都在招商银行进行托管,他们做的PE相关业务确实比较好。”同创伟业副总裁张博晓告诉记者。
反攻
随后的发展却是由招行展开攻势。最早找到招商银行为其进行托管的同创伟业,幸运地被财大气粗的招商银行“相中”。
据张博晓透露:“由于前几期做得不错,同创伟业的品牌也打出来了,所以招商银行才会选择我们。他们认为,我们更了解国内企业和客户,他们也相信我们的运作能力,而对于外资一些大品牌,可能还比较陌生。”
从业绩上看,截至2010年10月22日,在97家投资创业板企业的VC/PE机构中,深创投、达晨创投及同创伟业三家公司分别以10家、7家及6家的退出数量名列三甲,而在这三甲之中,同创伟业又以11倍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位居第一。
从投资风格上看,谨慎是同创伟业的主导思想。
“第一期基金都是我们自己的钱,直到二期、三期品牌做出来,才有一些朋友和客户找到我们,当时这些人并不熟悉PE投资。”不难想象,这类对风险投资并不了解的个人LP希望尽快看到回报。尤其是第一只基金,在2007年成立合伙制企业之前,同创伟业的资金全部来自其创始人郑伟鹤的自有资金和朋友的托管,显然谨慎操作势在必行。
在投资策略方面,同创伟业的思路非常清晰——先确定大方向,再抓住细分行业中的隐形冠军。“我并不是特别好强、一定要争第一的人,但我和我的团队确实有一种顺势而为的能力。我们能够取得这么多第一,可以说与对国家政策动向、经济的走势以及市场的变化的理解有着密切联系。与其说是我们善于抓住机会,不如说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郑伟鹤曾这样坦言。
或许是招商银行“慧眼识珠”,2010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放下身段,主动找到同创伟业,希望为其募集资金,二者开展合作。
“一般我们与PE基金合作的流程为,前期接触后,就相关细节进行探讨及协商,然后签订协议,再和他们一起路演,获得我们私人银行旗下大客户的认可,最终帮助其完成募集。”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负责人刘建军曾这样告诉记者。显然,同创伟业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虽然故事的结局还需要等待,但是招商银行显然已经成功狩猎同创伟业这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