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自美国学者Bergmann和Sams于2007年正式提出翻转课堂的概念以来,伴随着在线教育浪潮的兴起,翻转课堂迅速从美国拓展到世界范围,并引发了教育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因此,各学科教师纷纷依托教育信息化背景,探究翻转课堂的实践模式.当前社会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方面都在使用计算机技术,如今,计算机技术也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之中,教师探索出了新的教育模式,即利用计算机开展翻转课堂.教师对课堂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学习.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出发,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学课程中课前活动设计、课堂教学组织以及课后教学评价等对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应用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市2020年度教师“个人课题”《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Z[2020]GR1723)
引 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教育信息化2.0时代.在这一阶段,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成为推进“课堂革命”的一个突破口.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缺乏实际效果.针对此种情况,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传统课堂的翻转则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点.近几年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中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少困难.教师只是依照课堂的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高中的数学知识不能有效掌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式的课堂,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利用课堂时间,将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习效率.
一、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然后布置家庭作业,学生根据教师安排听讲、课后练习、巩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参与程度较低,难以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翻转课堂则形成了另一种模式,即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彼此之间通过答疑解惑、运用知识完成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學实践效果.
通过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其具体表现为:第一,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学习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好坏.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指导中,如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则成为许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翻转课堂上,慕课、微课以及其他数字化课程资源,在学习形式上符合当代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内容上也更利于学生的主观体验,动态的画面吸引学生关注,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调动其数学学习兴趣,为自主学习做好准备.第二,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翻转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而自主发展能力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学习环节,为学生安排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调动知识、经验以及学习能力,完成知识建构.这一过程显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而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第三,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前与课后学习主要是辅助课堂教学,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核心位置.但是,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的课前学习成为关键,课堂则成为消化知识的场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与巩固让教学过程能够围绕学生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更加密切,教学效率也因此提升.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由于教学内容的难度系数比较大,教师常常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发言权,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效率,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课前指导活动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的课前学习是核心、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源、发布任务,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而学生则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思考知识内容,整理思考问题,完成新知学习的任务.
第一,教师课前活动
在课前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根据翻转课堂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辅助学生理解概念,探索新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抓住重难点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视频,并在视频中强调指数函数模型的构建过程,指数函数的性质以及图像的特点,这样能够节省学生的课前准备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知识.除了呈现知识性的教学视频,教师还应根据指数函数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文本、音频等格式完成自主学习,为课堂翻转做好准备.
第二,学生课前活动
高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对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过程的构建,能够通过学生的思考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在“指数函数”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登录系统平台,下载教师安排的学习资料,观看视频、查看文本等,结合实际案例,充实实例,构建指数模型,并突出底数a的取值范围,经历函数模型的推导过程,然后根据资料的指导,完成指数函数图像的绘制,从而完成对核心知识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视频学习可以随时暂停,这样既有机会做笔记,也有机会深入思考,对于重难点知识要反复观看,完成知识的建构.当然,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学生可以进行整理,并提交给平台,教师则通过针对性回答或整理学生共性的问题集中讲解,完成教学互动,达到自主学习效果,为课堂进一步探究做铺垫. (二)組织课上互动交流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巩固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翻转课堂模式的要求,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优化设计,一方面,引导学生的互动讨论,深入探究;另一方面,做好讲授和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突破.
第一,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开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课前学习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并结合课程中的重难点设计结构化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性格特点、自主学习能力等要素进行划分,引导学生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的团队,并共同思考和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指数函数”的教学指导中,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指数的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讨论,针对底数的不同情况进行讨论,即a<0,a=0,a=1时指数函数分别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最终教师要求每组学生推选出一名代表,对讨论研究的结果进行汇报,教师对各组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对指数函数的深入探索.
第二,教师进行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
无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其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这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结合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过程,收集问题:一方面,针对其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微课等数字化资源的应用优势得到了更好地体现,教师可以将一部分的辅导工作转移给教学视频,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课后教学评价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后环节的任务是巩固教学效果,形成教学评价.在高中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课前、课中的反馈更新思维,学生则需要通过回顾过程,查缺补漏,实现知识的内化生成,并进一步巩固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学生内化生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在完成课堂学习后,学生需要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通过观看微课、课堂录制视频等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反馈给教师,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正面的评价,让师生之间能够针对学习效果进行沟通,彼此做到心里有数.此外,学生还应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观看拓展性视频,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完成拓展应用,从而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教师做好教学评价,优化翻转课堂模式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加系统完善的信息支持.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表现,兼顾线下学习情况形成更加系统而精准的分析.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函数图像及其性质”这一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微课,然后根据系统平台上反映出的学生对视频的提问数量和质量,学生在活动中的活跃程度、讨论的积极性、任务完成情况等收集信息,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完成教学评价,从而不断优化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应抓住翻转课堂应用的机遇,强调课前自主学习,重视课堂互动沟通,做好课后指导评价,翻转师生角色,优化教与学的关系,进而提升高中数学课程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洋.核心素养视角下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108-109.
[2]袁爱珍.“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2):37-38,62.
[3]朱银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9(19):150-151.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应用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市2020年度教师“个人课题”《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Z[2020]GR1723)
引 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教育信息化2.0时代.在这一阶段,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成为推进“课堂革命”的一个突破口.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缺乏实际效果.针对此种情况,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传统课堂的翻转则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点.近几年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中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少困难.教师只是依照课堂的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高中的数学知识不能有效掌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式的课堂,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利用课堂时间,将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习效率.
一、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然后布置家庭作业,学生根据教师安排听讲、课后练习、巩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参与程度较低,难以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翻转课堂则形成了另一种模式,即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彼此之间通过答疑解惑、运用知识完成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學实践效果.
通过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其具体表现为:第一,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学习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好坏.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指导中,如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则成为许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翻转课堂上,慕课、微课以及其他数字化课程资源,在学习形式上符合当代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内容上也更利于学生的主观体验,动态的画面吸引学生关注,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调动其数学学习兴趣,为自主学习做好准备.第二,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翻转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而自主发展能力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学习环节,为学生安排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调动知识、经验以及学习能力,完成知识建构.这一过程显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而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第三,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前与课后学习主要是辅助课堂教学,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核心位置.但是,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的课前学习成为关键,课堂则成为消化知识的场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与巩固让教学过程能够围绕学生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更加密切,教学效率也因此提升.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由于教学内容的难度系数比较大,教师常常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发言权,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效率,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课前指导活动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的课前学习是核心、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源、发布任务,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而学生则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思考知识内容,整理思考问题,完成新知学习的任务.
第一,教师课前活动
在课前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根据翻转课堂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辅助学生理解概念,探索新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抓住重难点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视频,并在视频中强调指数函数模型的构建过程,指数函数的性质以及图像的特点,这样能够节省学生的课前准备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知识.除了呈现知识性的教学视频,教师还应根据指数函数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文本、音频等格式完成自主学习,为课堂翻转做好准备.
第二,学生课前活动
高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对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过程的构建,能够通过学生的思考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在“指数函数”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登录系统平台,下载教师安排的学习资料,观看视频、查看文本等,结合实际案例,充实实例,构建指数模型,并突出底数a的取值范围,经历函数模型的推导过程,然后根据资料的指导,完成指数函数图像的绘制,从而完成对核心知识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视频学习可以随时暂停,这样既有机会做笔记,也有机会深入思考,对于重难点知识要反复观看,完成知识的建构.当然,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学生可以进行整理,并提交给平台,教师则通过针对性回答或整理学生共性的问题集中讲解,完成教学互动,达到自主学习效果,为课堂进一步探究做铺垫. (二)組织课上互动交流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巩固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翻转课堂模式的要求,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优化设计,一方面,引导学生的互动讨论,深入探究;另一方面,做好讲授和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突破.
第一,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开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课前学习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并结合课程中的重难点设计结构化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性格特点、自主学习能力等要素进行划分,引导学生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的团队,并共同思考和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指数函数”的教学指导中,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指数的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讨论,针对底数的不同情况进行讨论,即a<0,a=0,a=1时指数函数分别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最终教师要求每组学生推选出一名代表,对讨论研究的结果进行汇报,教师对各组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对指数函数的深入探索.
第二,教师进行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
无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其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这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结合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过程,收集问题:一方面,针对其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微课等数字化资源的应用优势得到了更好地体现,教师可以将一部分的辅导工作转移给教学视频,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课后教学评价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后环节的任务是巩固教学效果,形成教学评价.在高中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课前、课中的反馈更新思维,学生则需要通过回顾过程,查缺补漏,实现知识的内化生成,并进一步巩固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学生内化生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在完成课堂学习后,学生需要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通过观看微课、课堂录制视频等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反馈给教师,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正面的评价,让师生之间能够针对学习效果进行沟通,彼此做到心里有数.此外,学生还应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观看拓展性视频,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完成拓展应用,从而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教师做好教学评价,优化翻转课堂模式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加系统完善的信息支持.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表现,兼顾线下学习情况形成更加系统而精准的分析.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函数图像及其性质”这一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微课,然后根据系统平台上反映出的学生对视频的提问数量和质量,学生在活动中的活跃程度、讨论的积极性、任务完成情况等收集信息,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完成教学评价,从而不断优化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应抓住翻转课堂应用的机遇,强调课前自主学习,重视课堂互动沟通,做好课后指导评价,翻转师生角色,优化教与学的关系,进而提升高中数学课程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洋.核心素养视角下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108-109.
[2]袁爱珍.“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2):37-38,62.
[3]朱银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9(1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