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某种道理,这些道理往往正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经验总结。高尔基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短的,然而在它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来的智慧和感情。
谚语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生哲理、道德情操、风土人情……凡大千世界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包。其中有一些谚语简洁凝炼、寓含医理。如:“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病从口入,人人皆知,不必赘述;而寒从脚起有何道理呢?脚是人们行走与承重的器官,国外学者认为,脚趾活动少了,是腰痛的病因之一。一些科学家还认为,脚与上呼吸道粘膜间也存在密切关系,一旦脚部着了凉,便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能力削弱,易患感冒等疾病。而在我国,早在1400多年前,唐朝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认识到脚与全身健康有密切关系。他提出了“足下暖”的科学见解,认为脚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引起胃病、腰腿病、男子阳痿、女子行经腰痛、月经不调等疾病。因此,富贵人家遍访名医,选购参茸补药,调养身体;而贫苦大众只能采取简单易行的保健措施:泡脚。每晚用温热水泡脚,可以起到洗涤污垢、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恙疾的作用。正如一则旧时的谚语所说:“有钱人吃药,无钱人泡脚。”
人活着应当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谚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即:不能做一个经天纬地的宰相,就应当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但对于不学无术的庸医,人们是不屑一顾的。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编纂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引用一则古谚:“有病不治,常得中(zhang)医。”意思是说,与其被拙劣的医生把病治坏,倒不如不去医治,有时也可以自愈。后世的一则谚语更是一针见血:“学医不明,暗刀杀人。”
急性病来势凶猛,而恢复起来却十分缓慢。《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运用一句谚语描写这两种,情形:“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一些谚语告诫人们要预防为主,强身健体: “百治不如一防”,“百病趁虚而人。”若不慎罹患恙疾,则要及时治疗:“有病早医,无病早防。”“衣服早补补钉少,有病早治痛苦少。”得了疾病不能讳疾忌医: “有病不要背,越背越吃亏”,因为“养病如养虎。”人命关天,对于医生来说,则要胆大心细,“临诊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即使采用传统的针灸疗法,也应该做到,“百病一针,病情要分。”
“药无分贵贱,野草是灵丹”,一些医谚生动描述了申草药的功效。如“两脚不会移,只要五加皮”,突出说明五加皮是治疗风湿痹痛导致两足步履蹒跚的良药。“识得半边莲,能伴毒蛇眠”,“七叶一支花,无名肿毒一把抓”,语言精辟,夸张合理,极言半边莲、七叶一支花治疗毒蛇咬伤和无名肿毒之奇效。《本草纲目》也记载了一则谚语:“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描绘了穿山甲和王不留行子具有活血通乳的神效。服用中药,讲究饮食禁忌,否则,“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许多谚语规劝人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早睡早起身体好,“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与此句医谚雷同的有:“早起看日头,睡眠不蒙首。”黎明即起,打扫庭院,“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鱼过千滚,吃肚自稳。”人的消化器官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定时定量饮食则有益于健康:“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如果“吃饭不知饥饱,”那么,“难过不知多少。”“一顿吃伤,十顿喝汤。”经常洗澡可以消除皮肤上的灰尘和细菌,“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指甲常剪,疾病不染。“烟酒不尝,身体必强。”不要随地吐痰,因为“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此外,还要教育孩子“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跳。”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诚如医谚所说,“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凡是情绪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的人,可以使机体各种内脏功能健康地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而且只有在这种平静的情绪状态下,人才能从事持续的智能活动。急躁易怒、孤僻郁闷、沉默寡言、多愁善感,都对身心健康不利。南北朝时期宋人谢灵运说过:“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一个人既能在顺境中扬帆远航,又能在逆境中不甘沉沦,才是难能可贵的。“心宽体胖”,“心宽出少年”。如果一旦“气”字当头, “愁”字缠身, “闷”字压人,“悲”字笼家,那么就有可能使人一夜之间“白头三千丈”。医谚说:“酒多伤身,气大伤人”,“忧愁多病,伤身害命”,“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愁一愁,白了头。”这些有益的谚语颇值得细细玩味和借鉴。
(芜芜 图)
谚语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生哲理、道德情操、风土人情……凡大千世界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包。其中有一些谚语简洁凝炼、寓含医理。如:“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病从口入,人人皆知,不必赘述;而寒从脚起有何道理呢?脚是人们行走与承重的器官,国外学者认为,脚趾活动少了,是腰痛的病因之一。一些科学家还认为,脚与上呼吸道粘膜间也存在密切关系,一旦脚部着了凉,便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能力削弱,易患感冒等疾病。而在我国,早在1400多年前,唐朝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认识到脚与全身健康有密切关系。他提出了“足下暖”的科学见解,认为脚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引起胃病、腰腿病、男子阳痿、女子行经腰痛、月经不调等疾病。因此,富贵人家遍访名医,选购参茸补药,调养身体;而贫苦大众只能采取简单易行的保健措施:泡脚。每晚用温热水泡脚,可以起到洗涤污垢、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恙疾的作用。正如一则旧时的谚语所说:“有钱人吃药,无钱人泡脚。”
人活着应当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谚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即:不能做一个经天纬地的宰相,就应当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但对于不学无术的庸医,人们是不屑一顾的。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编纂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引用一则古谚:“有病不治,常得中(zhang)医。”意思是说,与其被拙劣的医生把病治坏,倒不如不去医治,有时也可以自愈。后世的一则谚语更是一针见血:“学医不明,暗刀杀人。”
急性病来势凶猛,而恢复起来却十分缓慢。《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运用一句谚语描写这两种,情形:“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一些谚语告诫人们要预防为主,强身健体: “百治不如一防”,“百病趁虚而人。”若不慎罹患恙疾,则要及时治疗:“有病早医,无病早防。”“衣服早补补钉少,有病早治痛苦少。”得了疾病不能讳疾忌医: “有病不要背,越背越吃亏”,因为“养病如养虎。”人命关天,对于医生来说,则要胆大心细,“临诊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即使采用传统的针灸疗法,也应该做到,“百病一针,病情要分。”
“药无分贵贱,野草是灵丹”,一些医谚生动描述了申草药的功效。如“两脚不会移,只要五加皮”,突出说明五加皮是治疗风湿痹痛导致两足步履蹒跚的良药。“识得半边莲,能伴毒蛇眠”,“七叶一支花,无名肿毒一把抓”,语言精辟,夸张合理,极言半边莲、七叶一支花治疗毒蛇咬伤和无名肿毒之奇效。《本草纲目》也记载了一则谚语:“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描绘了穿山甲和王不留行子具有活血通乳的神效。服用中药,讲究饮食禁忌,否则,“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许多谚语规劝人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早睡早起身体好,“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与此句医谚雷同的有:“早起看日头,睡眠不蒙首。”黎明即起,打扫庭院,“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鱼过千滚,吃肚自稳。”人的消化器官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定时定量饮食则有益于健康:“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如果“吃饭不知饥饱,”那么,“难过不知多少。”“一顿吃伤,十顿喝汤。”经常洗澡可以消除皮肤上的灰尘和细菌,“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指甲常剪,疾病不染。“烟酒不尝,身体必强。”不要随地吐痰,因为“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此外,还要教育孩子“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跳。”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诚如医谚所说,“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凡是情绪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的人,可以使机体各种内脏功能健康地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而且只有在这种平静的情绪状态下,人才能从事持续的智能活动。急躁易怒、孤僻郁闷、沉默寡言、多愁善感,都对身心健康不利。南北朝时期宋人谢灵运说过:“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一个人既能在顺境中扬帆远航,又能在逆境中不甘沉沦,才是难能可贵的。“心宽体胖”,“心宽出少年”。如果一旦“气”字当头, “愁”字缠身, “闷”字压人,“悲”字笼家,那么就有可能使人一夜之间“白头三千丈”。医谚说:“酒多伤身,气大伤人”,“忧愁多病,伤身害命”,“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愁一愁,白了头。”这些有益的谚语颇值得细细玩味和借鉴。
(芜芜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