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CIF价格引入粮价分析,从贸易价格的角度研究了进口贸易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证明了贸易价格与市场的整合程度没有必然联系,完善了现阶段对粮食贸易与国内粮价的讨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粮价;CIF价格;市场整合
一、引言
粮食是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粮价作为百家之基,不仅影响到百姓生活,更对国家宏观经济起着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而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趋于全球化,国内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加。尤其是2005年以后,我国进入后WTO时代,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中国农业保护的期限已经结束,政策调节为主逐步让位于市场机制调节,国内外粮价的关联性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背景研究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有文献中,粮食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关于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影响的渠道。一般认为,粮食进口价格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影响,而进口量的变动又会影响国产粮食需求,导致国内粮价的波动。但是,目前对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粮食进出口贸易传导机制的作用不大,因为我国的粮食贸易在国际粮食贸易中份额偏低。王锐(2008)丁守海(2009)等通过检验进口量与国内价格间的关系证明进口比重过小是导致国内外市场联动有限的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进口贸易中具有典型的“大国效应”,少量的进口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李炳坤2001)。持这一观点的诸多学者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大国作用。但是,在粮食进口贸易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上,定性分析方法缺乏说服力,而现有的定量分析中,只关注了进口贸易数量,数据过于单薄。
本文弥补了定量分析中数据的局限性,将CIF价格引入粮价波动的讨论中,通过比较贸易价格与国内外市场的整合程度来检测进口贸易的影响。CIF价格俗称“到岸价格”,全称为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即成本、运费加保险费,是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最常用的术语之一。CIF价格数据真实地记录了我国进口交易的价格,作为对进口量数据的补充,本文将丰富关于市场整合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本文将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粮食市场上的CIF价格、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三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粮食以大米、玉米、小麦三种大宗谷物为代表。CIF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价格为月度所有贸易的加权平均值1;国内价格数据来源于中经统计网;国际价格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报告2。
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探究国际价格与CIF价格之间,国内价格与CIF价格之间,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因果关系。首先,本文将利用增广的DF检验方法来检测价格序列及其一阶差分是否平稳。其次,采用Engle and Granger协整性检验方法,验证两组数据在长期内的移动是否协同。最后,如果一组时间序列通过了协整性检验,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在进行上述两种方法之前,本文将首先展示观测区间内三种价格的变动趋势,初步分析存在于大米、小麦和玉米市场的价格波动及三种价格间的联系。
三、实证分析结果及说明
1.价格趋势
世界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粮食的价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2007年之前相对平稳,在2007年与2008年都有较大幅度的跳动。例如大米,2008年4月达到峰值价格907美元/吨,在四个月内上涨了47.5%,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3.5%,玉米的价格也一年内上涨了62%。
国内价格:国内价格在三种市场上变化不同。大米的国内价格在观测区间内波动最为剧烈。2004年7月,大米价格为252.6美元/吨,2007年3月飙升至493.6美元/吨。小麦市场在粮食危机前与世界价格同步,但在2007年5月到2008年9月,世界价格的剧烈波动并未传导到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在观测初期呈现出季度波动,而在2008年到2009年,与世界价格波动方向相反,这说明国内的玉米市场独立性更强。
CIF进口价格:CIF进口价格的波动最无规律。实际上除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有很多因素影响CIF价格,如产品供需关系、合同约定的贸易方式,以及国际油价和保险市场等。小麦市场上,CIF价格在初期与国内价格走势一致,而粮食危机间,过高的贸易价格使中国中断了与世界市场的小麦进口交易。这种停滞直到2008年世界小麦价格出现回落才结束。玉米市场上,CIF价格与另外两个序列的变化并不协调,不频繁的贸易以及一些极端值可能导致了这种不一致。
2.单位根检验
下文将采用WMP,DMP和CIFP分别表示世界市场价格、国内市场价格和CIF价格。以下是对三种粮食商品共九个时间序列做ADF检验得到的结果:
表1. 价格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由表可见,九个价格序列均不能通过稳定性检验,但所有的一阶差分项都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单位根原假设。因此,他们是一阶单整的,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3.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ngle and Granger协整性检验方法,共发现六组协整关系,结果如下。
表2.Engle and Granger协整性检验结果
其中,大米、玉米国际和国内价格均协整,而小麦的国际和国内价格在即使在10%的显著水平上也不具协整关系,说明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程度受种类影响较大。而进口贸易价格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大米市场上,贸易价格与国际国内价格相关性均较大,国际贸易起到了的重要的价格传导作用;玉米市场上,进口贸易价格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甚微,市场价格的变化也不能良好地反应到贸易价格上;小麦市场上,国内外整合程度较低,但贸易价格与市场的联系较为密切。以上结果充分说明贸易价格与国内外市场的整合程度没有必然联系。 4.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三个市场上三种数据直接的两两因果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下表,我们将统计量小于0.12的检验结果视为显著。
表3.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小麦市场上,国际价格同时影响国内价格和贸易价格。说明我国国内小麦市场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但反之不足以影响国际市场,同时国内市场的价格对贸易无影响,缺乏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在小麦市场上不具有“大国效应”。
大米市场上,虽然三组价格整合程度较高,但他们直接的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只有世界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国内价格的波动,而贸易价格不受国内外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这说明即使是在充分整合的市场上,贸易价格也不能充当联系国内外市场的“桥梁”。
玉米市场上,虽然我国玉米进口量一直较低,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引导性是剧烈的。说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可以通过初进口贸易之外的其他因素传导到国内市场。同时,国内价格对进口贸易价格存在一定影响,即可以认为中国在玉米贸易上拥有一定话语权,这主要与玉米市场的长期自己自足状态有关。
四、结论
通过检验我们发现,进口价格与国内外市场的整合并无关系。这一结论与现有文献中因进口量过小而贸易传导渠道有限的结论相符。直接贸易通道对国际粮价的输入影响有限,说明其他渠道因素,如期货市场的完善、国际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等,同样是国际粮价输入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要在把握好粮食直接进口的同时,积极完善市场信息,如国际粮食供求预测报告、作物生长报告和气候变化等(朱险峰,2007),并在粮食期货市场的建设上不断探索。
当然,本文还存在一些局限,如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只检验了2003年到2009年间的价格数据;由于Engle-Granger 方法的局限性,对短期整合关系关注不足等。这为文章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1]丁守海,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价的影响分析[J]经济科学,2009(2) : 60-71.
[2]朱险峰. 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J]. 农业展望,2007,09:3-7.
[3]王锐. 我国粮食进出口与粮食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01:66-71.
1大米种类HS编码为
100610,100620,100620,100630,100640,小麦HS编码为10011000,10019090,玉米HS编码为10059000
2 大米种类为Rice (Thailand), 5% broken, white rice (WR),小麦种类为加拿大no. 1, Western Red Spring (CWRS)、 美国no. 1 hard red winter,美国no. 2, soft red winter。
关键词:粮价;CIF价格;市场整合
一、引言
粮食是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粮价作为百家之基,不仅影响到百姓生活,更对国家宏观经济起着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而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趋于全球化,国内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加。尤其是2005年以后,我国进入后WTO时代,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中国农业保护的期限已经结束,政策调节为主逐步让位于市场机制调节,国内外粮价的关联性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背景研究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有文献中,粮食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关于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影响的渠道。一般认为,粮食进口价格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影响,而进口量的变动又会影响国产粮食需求,导致国内粮价的波动。但是,目前对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粮食进出口贸易传导机制的作用不大,因为我国的粮食贸易在国际粮食贸易中份额偏低。王锐(2008)丁守海(2009)等通过检验进口量与国内价格间的关系证明进口比重过小是导致国内外市场联动有限的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进口贸易中具有典型的“大国效应”,少量的进口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李炳坤2001)。持这一观点的诸多学者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大国作用。但是,在粮食进口贸易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上,定性分析方法缺乏说服力,而现有的定量分析中,只关注了进口贸易数量,数据过于单薄。
本文弥补了定量分析中数据的局限性,将CIF价格引入粮价波动的讨论中,通过比较贸易价格与国内外市场的整合程度来检测进口贸易的影响。CIF价格俗称“到岸价格”,全称为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即成本、运费加保险费,是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最常用的术语之一。CIF价格数据真实地记录了我国进口交易的价格,作为对进口量数据的补充,本文将丰富关于市场整合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本文将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粮食市场上的CIF价格、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三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粮食以大米、玉米、小麦三种大宗谷物为代表。CIF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价格为月度所有贸易的加权平均值1;国内价格数据来源于中经统计网;国际价格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报告2。
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探究国际价格与CIF价格之间,国内价格与CIF价格之间,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因果关系。首先,本文将利用增广的DF检验方法来检测价格序列及其一阶差分是否平稳。其次,采用Engle and Granger协整性检验方法,验证两组数据在长期内的移动是否协同。最后,如果一组时间序列通过了协整性检验,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在进行上述两种方法之前,本文将首先展示观测区间内三种价格的变动趋势,初步分析存在于大米、小麦和玉米市场的价格波动及三种价格间的联系。
三、实证分析结果及说明
1.价格趋势
世界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粮食的价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2007年之前相对平稳,在2007年与2008年都有较大幅度的跳动。例如大米,2008年4月达到峰值价格907美元/吨,在四个月内上涨了47.5%,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3.5%,玉米的价格也一年内上涨了62%。
国内价格:国内价格在三种市场上变化不同。大米的国内价格在观测区间内波动最为剧烈。2004年7月,大米价格为252.6美元/吨,2007年3月飙升至493.6美元/吨。小麦市场在粮食危机前与世界价格同步,但在2007年5月到2008年9月,世界价格的剧烈波动并未传导到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在观测初期呈现出季度波动,而在2008年到2009年,与世界价格波动方向相反,这说明国内的玉米市场独立性更强。
CIF进口价格:CIF进口价格的波动最无规律。实际上除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有很多因素影响CIF价格,如产品供需关系、合同约定的贸易方式,以及国际油价和保险市场等。小麦市场上,CIF价格在初期与国内价格走势一致,而粮食危机间,过高的贸易价格使中国中断了与世界市场的小麦进口交易。这种停滞直到2008年世界小麦价格出现回落才结束。玉米市场上,CIF价格与另外两个序列的变化并不协调,不频繁的贸易以及一些极端值可能导致了这种不一致。
2.单位根检验
下文将采用WMP,DMP和CIFP分别表示世界市场价格、国内市场价格和CIF价格。以下是对三种粮食商品共九个时间序列做ADF检验得到的结果:
表1. 价格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由表可见,九个价格序列均不能通过稳定性检验,但所有的一阶差分项都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单位根原假设。因此,他们是一阶单整的,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3.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ngle and Granger协整性检验方法,共发现六组协整关系,结果如下。
表2.Engle and Granger协整性检验结果
其中,大米、玉米国际和国内价格均协整,而小麦的国际和国内价格在即使在10%的显著水平上也不具协整关系,说明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程度受种类影响较大。而进口贸易价格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大米市场上,贸易价格与国际国内价格相关性均较大,国际贸易起到了的重要的价格传导作用;玉米市场上,进口贸易价格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甚微,市场价格的变化也不能良好地反应到贸易价格上;小麦市场上,国内外整合程度较低,但贸易价格与市场的联系较为密切。以上结果充分说明贸易价格与国内外市场的整合程度没有必然联系。 4.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三个市场上三种数据直接的两两因果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下表,我们将统计量小于0.12的检验结果视为显著。
表3.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小麦市场上,国际价格同时影响国内价格和贸易价格。说明我国国内小麦市场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但反之不足以影响国际市场,同时国内市场的价格对贸易无影响,缺乏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在小麦市场上不具有“大国效应”。
大米市场上,虽然三组价格整合程度较高,但他们直接的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只有世界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国内价格的波动,而贸易价格不受国内外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这说明即使是在充分整合的市场上,贸易价格也不能充当联系国内外市场的“桥梁”。
玉米市场上,虽然我国玉米进口量一直较低,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引导性是剧烈的。说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可以通过初进口贸易之外的其他因素传导到国内市场。同时,国内价格对进口贸易价格存在一定影响,即可以认为中国在玉米贸易上拥有一定话语权,这主要与玉米市场的长期自己自足状态有关。
四、结论
通过检验我们发现,进口价格与国内外市场的整合并无关系。这一结论与现有文献中因进口量过小而贸易传导渠道有限的结论相符。直接贸易通道对国际粮价的输入影响有限,说明其他渠道因素,如期货市场的完善、国际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等,同样是国际粮价输入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要在把握好粮食直接进口的同时,积极完善市场信息,如国际粮食供求预测报告、作物生长报告和气候变化等(朱险峰,2007),并在粮食期货市场的建设上不断探索。
当然,本文还存在一些局限,如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只检验了2003年到2009年间的价格数据;由于Engle-Granger 方法的局限性,对短期整合关系关注不足等。这为文章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1]丁守海,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价的影响分析[J]经济科学,2009(2) : 60-71.
[2]朱险峰. 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J]. 农业展望,2007,09:3-7.
[3]王锐. 我国粮食进出口与粮食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01:66-71.
1大米种类HS编码为
100610,100620,100620,100630,100640,小麦HS编码为10011000,10019090,玉米HS编码为10059000
2 大米种类为Rice (Thailand), 5% broken, white rice (WR),小麦种类为加拿大no. 1, Western Red Spring (CWRS)、 美国no. 1 hard red winter,美国no. 2, soft red w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