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活动与超理性追求——兼评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活动是后实践美学的核心范畴。后实践美学把审美活动抬高到本体论的地位 ,一切美的其他范畴都由审美活动推导而来。这是美学研究视角的一大转换。美的个体性、精神性、超越性由此凸现。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还表现在对审美本质超理性的界定上 ,审美的本质不是理性与感性的矛盾运动 ,而是超理性形上追求。后实践美学主要吸收西方当代人文哲学的成就 ,在某些方面值得商榷 ,如对本体论的重设等 Aesthetic activities are the core category of post-practice aesthetics.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elevates aesthetic activities to the status of ontology, and all other categories of beauty are derived from aesthetic activities. This is a major shift in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Beauty of individuality, spirituality, transcendence thus highlights. The transcendence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to practical aesthetics also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definition of super-rationality of aesthetic essence.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is not the contradictory movement of reason and sensibility, but the pursuit of super-rationalism. Post-practice aesthetics mainly absorbs the achievement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of humanities and is debatable in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reset of ontology, etc.
其他文献
2017年春天,依旧关注“70后”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李云雷《梨花与月亮》《乡村医生》,李浩《匮乏的生活》《封在石头里的梦》,付秀莹《那边》,鲁敏《火烧云》,张楚《盛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李商隐的《锦瑟》无疑是唐诗中的名篇,然而,《锦瑟》写的究竟是什么?似乎所有读过它的人都会为这个问题所扰。它是政治讽喻诗还是情书,或者是抒发仕途失意之叹?无数研究者从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开展了空前的批判和重估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大论战。这是当时政治上反对复辟倒退、思想上追求新的人生价值观而反思传统的必然结果。陈独秀作为论战的主将,发
尼采,这位站在世纪转折点上的人生哲学家,他的影子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我们的争论也延续了一个时代。对这位“长于破坏,而短于建设”的思想界的怪杰,不管你是诅咒,还是赞赏,
近读朱立元先生的《美学与实践》一书,引 发了我对争议多年的实践论美学的进一 步思考。坦白地说,针对陈炎和杨春时二位先生对实践论美学的发难、及其以“突破说”和“超越说
在美感心理活动中 ,不论是美的欣赏还是美的创造 ,同样都离不开想象活动。只有在想象的作用下 ,通过作家艺术家丰富的想象活动 ,才能把生活现象加以典型化 ,让构思中的形象和
1月15日,是中国“新月派”诗歌代表人物徐志摩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由济南市文联、济南人民广播电台主办,历下区文联、FM106.6济南新闻广播、济南市徐志摩研究专业委
美国国防情报局(DIA)发布了一份报告,里面指出了台湾地区空中力量和防空能力的不足,整份报告看起来只为了支持台湾地区新的F-16采购案。这份编号为DIA-02-1001-028的报告于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中,一向十分重视礼乐的问题。如孔子在讲到为人时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回答子路问怎样才称得上是一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