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宋以来,对于《太上感应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大致而言,古以为《太上感应篇》有助于教化。虽然对于此书的阐释侧重不同,或以为《太上感应篇》是道教书,或以为“不悖儒家之旨”,或从佛教角度解读,但基本肯定此书具有积极作用。五四前后,经学被否定①,《太上感应篇》亦被轻易摒弃。时代巨变,古今消息,万物浮沉,令人慨叹。古之视野是否不足取,今之视野是否存在问题?五四是否有其偏颇之处?本文通过梳理《太上感应篇》阐释史,对比古今视野,试图对上述问题有所讨论。
一、《太上感应篇》的作者及是书定位
《太上感应篇》作者不可考。太上云云,托名而已。
或以为作者为宋代李昌龄(937—1008),盖因《宋史·艺文志》收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道藏》有《太上感应篇》三十卷,称“李昌龄传,郑清之赞”。《宋史》有《李昌龄传》:“初,运尝典许州,有第在城中,昌龄包苴辎重悉留贮焉,其至京城,但药物药器而已。”“药物药器”或可证此李昌龄热衷于道教,或为作者之一证,然因宋代名李昌龄者多矣,难以确定此人即是。
或以为“《感应篇》的作者是一些不知名的道士。由魏晋道士草创,北宋初年某道士撮其精要,重新谋篇布局,使之短小精悍,便于流传”②。亦备一说。
其实古书作者大都不明,不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不可执着必有明确的、单一的作者。余嘉锡说:“古书不题撰人”,“盖古人著书,不自署姓名,惟师师相传,知其学出于某氏,遂书以题之,其或时代过久,或学未名家,则传者失其姓名矣。即其称为某氏者,或出自其人手著,或门弟子始著竹帛,或后师有所附益,但能不失家法,即为某氏之学。古人以学术为公,初非以此争名,故于撰著之人,不加别白也。”③《太上感应篇》或亦经历了很长时间积累,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印光言:“《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亦有谓本抱朴子而广之。然不必究其为何人所作,只取其书所说之益。所谓不以人废言也。圣人立法,固不必定取圣人所说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为事。虫文鸟书,大开文字之端,敢以虫鸟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举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论是非者之无益繁词。”④真通达之言。
《太上感应篇》基本思想资源出乎道教。是书基本观念与张道陵《老子想尔注》类似:“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⑤“人非道言恶,天辙夺算。”⑥集善有余庆,积恶有余殃,此为《太上感应篇》基本宗旨。《太上感应篇》很多文字甚至直接来源于葛洪《抱朴子·微旨》⑦和《抱朴子·对俗》⑧,只是略作变化而已,故有人称葛洪实是作者⑨。周作人言:“篇中列举众善,能行者是为善人,其利益中只有福禄随之一句稍足动俗人歆羡,而归结于神仙可冀,即说欲求天仙或地仙者立若干善,为恶的罚则是夺算。由是可知此文的中心思想,本是长生,盖是道士的正宗,并不十分错。其后经士人歪曲,以行善为弋取科名之手段,而其事又限于诵经戒牛肉惜字纸等琐屑行为,于是遂益鄙陋不足道矣。”⑩此言中的。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的普及本。是書语言通俗,所表达的感应思想、因果观念清晰,所倡者明确,所禁者清楚,故易为广大民众接受。此书将道教思想与世俗生活结合起来,信众可在家修行,能适应一般信众需要,故收获了大量俗家信众,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及至宋代,是书形成。且因受到高层重视,风行草偃,遂得广泛流传。“是书在故宋时尝刊版于虎林之东太一宫,前有李宗题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大字。其时大儒若真西山先生、郑安晚丞相,皆有序引内附。”11皇帝为题识,宰相为序引,此书被推重,待遇极高。何以如此?胡莹微言:“伏望皇帝陛下俯留一览,诞布四方,俾尔民皆迁善之归,自乐从于教化,则是书为扶世之助庶,不负于君师。”12
之后,历代不乏高层统治者提倡,士大夫注解,乡贤刊刻,民众崇奉,信者或为作图传,或以小说、戏曲等表现之,故传播不辍,甚至在海外亦流传甚广,发挥了实实在在的良好作用。
二、宋以来《太上感应篇》阐释简史
《太上感应篇》始流行于宋代,彼时三教合一格局已经形成13。《太上感应篇》虽为道教典籍,但具有三教合一的基本理论品质。有论者称:“道教劝善书更是在三教合一以及道教世俗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民间道德教化的特点,它融儒、佛、道伦理为一体,劝人为善,对引导民众去恶从善、进行社会道德教化产生了积极作用。”14斯言符合历史实际。
今所见《太上感应篇》最早注本题名李昌龄传、郑清之赞。传与赞本三教合一论,博取三教人物、言语、事例以解之、证之或明之。
譬如释“不炫己长”:“传曰:老子曰: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孔子曰: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是故欧阳文忠公修长于文章,每对客论谈,则言政事,而不及文章。蔡端明襄长于政事,每对客论谈,则言文章,而不及政事。此皆自晦者也。惜人不知,多至自炫。昔李泌极聪慧,年七岁,已能文,尝赋《长歌行》曰: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多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歌成,莫不称赏。独张九龄力戒之曰:藏器于身,古人所重。今君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庶几成德。况童子乎?若为歌诗,但只赏风景,咏古今,勿自扬己为妙。泌若有悟,泣谢再三,从此不复自炫。”15传引老子、孔子之言,以欧阳修、李泌等事迹证之,道家、儒家似无差别。
释“若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传曰:孟子曰:理也,义也,人心之所同然者也。孟子所谓义,理也,大抵义理在人,不可非背。苟或非背,不免追随汨没,阘茸驵侩,无所不至矣。其肯清静自居、味道为乐乎?……杜五郎者,本田家也,亦确然有守。所居距县三十里,惟两间小屋,一其自居,一其子居之。枵然一榻,更无他物。……初则卖药择日以自给,及儿子长成,乡人又以三十亩田令佃。耕有余力,又佣于人,自此稍足,不欲与人争利,医卜之类,一切罢废。又问:终日有何所为?曰:端坐而已。又问:曾看经否?曰:二十年前,曾看一本《净名经》,初见其议论的当,心颇爱之,今已忘却,经亦不知所在矣。对语移时,气韵潇洒,言辞精简。”16传引孟子言,又言《净名经》(即《维摩经所说经》),儒释之间似无分别。余注不一一例举,大都本此思路。 《太上感应篇汇编》亦三教合一思路。是书开宗明义:“此篇专以人心修悖为言。儒教有惠吉逆凶之理,得此倍觉详明;释教有因果轮回之说,得此可见梗概。三教一贯,异事同功。”17只说理或恐无征,只言事或恐理不明,《太上感应篇汇编》有理有事、夹叙夹议。先说理解释正文,再旁征博引儒释道三家言语、事例以证原文,论之翔实。譬如释首句“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引用灵源禅师语录、东岳大帝训、慧能言、张子、明道、朱子句、朱熹弟子廖德明事例、袁了凡文章等证之,出入三教,恢恢乎有余地也。故有人序此书曰:“感应篇虽出道藏。而注中多引儒书佛经。读一书而得三教精义。一快事也。汇编乃汇集古今各种注本。详审决择。精益求精。而编辑成书者。故读汇编一书。已读尽感应篇注本矣。二快事也。编者手眼。高出等伦。莫与为比。读者得此良导。心量以之而开拓。福缘以之而广植。三快事也。儒教至理名言。诚正功夫。修齐要诀。此编已收之过半。佛门文字般若。于此亦得略见一斑。道家摄心要义。亦已汇萃此中。四快事也。故汇编不独为感应篇注之王。实为一切善书之王也。”18
明成祖皇后(1362—1407)作《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意在进民于善。因仗势推广,故此书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书本乎《太上感应篇》,其理论立场、基本观念、意图皆与《太上感应篇》类似。此书不是说理,而是广择历史上“嘉言”,博取历代不同阶层人物行迹,证明“感应”之道不虚、善恶之报不假,发明《太上感应篇》之理。《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所采嘉言出乎三教,所取人物儒释道皆有之,不分门户,唯期可证感应之道。
明末清初遗民有丁耀亢(1599—1669)者,著《续金瓶梅》,以小说方式注《太上感应篇》,可谓妙作。《金瓶梅》世人广知,已有广泛群众基础;然此书虽卒章讽谏,却易使读者见淫而不见讽,虽欲言因果感应之道,然却易有羡因不畏果之弊。丁耀亢因其利而用之,因其弊而去之,以《金瓶梅》中人物来世经历为象,明因果不爽,见淫之害生,喻感应之速。作者自序云:“《续金瓶梅》者,惩述者不达作者之意,遵今上圣明颁行《太上感应篇》,以《金瓶梅》为之注脚,本阴阳鬼神以为经,取声色货利以为纬,大而君臣家国,细而闺壶婢仆,兵火之离合,桑海之变迁,生死起灭,幻入风云,因果禅宗,寓言亵昵。于是乎,谐言而非蔓,理言而非腐,而其旨一归于劝世。此夫为隐言、显言、放言、正言,而以夸、以刺,无不备焉者也。以之翼圣也,可;以之赞经也,可。”19翼圣赞经云云,可见丁耀亢作志。
《续金瓶梅》以《金瓶梅》人物之今世来生,解释感应之理,文以载道,载者《续金瓶梅》,所载者《太上感应篇》。作者苦口婆心:“我今为众生说法,因这佛经上说的因果轮回,遵着当今圣上颁行《劝善录》、《感应篇》,都是戒人为恶,劝人为善,就着这部《金瓶梅》讲乎阴曹报应、现世轮回。紧接这一百回编起,使这看书的人知道阳有王法,阴有鬼神,这西门大官人不是好學的,杀一命还一命,淫一色报一色,骗一债还一债。受用不多,苦恼悔恨,几世的日子冤报不了。又说些阴阳治乱,俱是众生造来大劫,忠臣义士、彩色不迷的好人,天曹降福,使人学好。借此引人现出良心,把那淫胆贪谋一场冰冷,使他如雪入烘炉,不点自化。岂不是讲道学的机锋,说佛法的棒喝,讲《感应篇》的注释?”20道教、儒家、佛法、《感应篇》,在《续金瓶梅》中圆融无碍,纵横用之。丁耀亢附《续金瓶梅》借用书目,既有《太上感应篇》《老子》《庄子》《黄庭坚》《阴符经》等道家经典,又有《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观音经》《禅宗语录》《高僧传》等佛教经典,还有《易经》《春秋》《王阳明先生文集》等儒家经典,还有《元人六十家小说》《水浒传》《平妖传》等小说21。这份书单,一可见丁耀亢思想资源,二可见三教合一之事实。
《续金瓶梅》每一章始,丁耀亢先摆出《太上感应篇》具体词句,然后以人物事迹证实《太上感应篇》不虚也。凡例又言:“兹刻以因果为正论,借《金瓶梅》为戏谈。恐正论而不入,就淫说则乐观。故于每回起首先将《感应篇》铺叙评说,方入本传。客多主少,别是一格。”22正文则博引三教,或为解释,或为旁证。
丁耀亢出身明代仕宦之家,身历明末大变,深有慨焉。《续金瓶梅》以靖康之变为背景,写了金人烧杀掳掠的暴行,有极强现实寓意。是书在清朝被禁,丁耀亢因是书几乎被杀,盖有由也。23
曹去晶(约1665—1735)24著《姑妄言》,亦可谓推演《太上感应篇》。序曰:“余着是书,岂敢有意骂人?无非一片菩提心,劝人向善耳。内中善恶贞淫,各有报应。句虽鄙俚,然隐微曲折,其细如发,始终照应,丝毫不爽。明眼诸公见之,一目自能了然,不可负余一片苦心。”小说正文亦言:“那《太上感应篇》上也有两句说得好: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真是丝毫不爽。……举头三尺有神灵,冥冥之中自然有个乘除加减,折算到他的妻女身上。”25序所言“菩提心”“劝人向善”“各有报应”云云,可见作者之志,可知此小说非闲言碎语。引《太上感应篇》善恶之报云云,足可见作者深受《太上感应篇》影响。
小说第一回《引神寓意,解梦开端》与小说正文无涉,此类“闲话”固是话本小说传统,但诚可见小说主旨。第一回可谓大审判,阎罗王审判了诸多知名历史人物——董贤、曹植与甄氏、张宗昌、朱棣等,审判的主要理论依据即是感应、因果,感何应何、因何果何。后文,小说通过人物和故事阐释《太上感应篇》“淫欲过度”“逸乐过节”等。凡小说人物沉湎色情、不知节制者,大都不得善报,或身殁早亡,或报及妻女。当纵欲之时,何其快活;当灯枯之际,何其凄楚。读者阅毕,能不觉触目惊心,能不反身思过,此盖小说讽谏之旨也。然此小说亦有《金瓶梅》之弊,色情描写颇多,易使人沉湎于因而忘果。
《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通俗读物,但具有三教合一的理论品格。后世注家或论者因侧重不同、用心不同,故或偏于儒家,或偏于佛家,遂使是书有不同定位和读法。
《太上感应篇》流传甚广,儒家或欲因而用之,或有卫道之心,故有儒家注本,鸠占鹊巢,冀有阐释权和所有权。 丁耀亢又著《天史》一书,然并非采三教合一视角,而唯通过儒家演绎《太上感应篇》。凡例称:“兹书专尊圣经,借演因果,皆有据之感应,非无影之轮回,内典外道,杜绝不入。”26专尊圣经、内典外道不入云云,可见作者之意。小说可同时涉及三教,而史则必儒家正统,盖因小说毕竟小道,而史所关则大,亦可见“独尊儒术”与“三教合一”之间的张力与范围。
作者自序:“风雪穷庐,偶检先大夫遗廿一史而涉猎之。喟然而悲,愀然而恐,因见夫天道人事之表里,强弱盛衰之报复,与夫乱臣贼子、幽恶大憝之所危亡,雄威巨焰、金玉楼台之所消歇,盖莫不有天焉。集其明白感应者,汇为十案,注以管见,十有二篇,名曰《天史》。”27阴阳消息、盛衰转变,莫不由天,故虽曰人事,然实“天史”。
《天史》唯汇集《左传》《史记》《汉书》等正史材料,于稗官野史则概不采录。全书分为十卷:大逆、淫、残、阴谋、负心、贪、奢、骄、党、左道。各卷又分不同案例,譬如大逆二十九案,淫十九案等。每案于正史有据,案末附有作者断语,因案例而论证感应之理,颇似《左传》“君子曰”云云。譬如“杨贵妃兄姊骄淫”案,“三夫人从幸华清,皆会与国忠第,水路珍馐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或并辔走马,不施帐幕,道路为之掩目。凡杨氏五家,各为一色衣以自别。五家各队,灿若云锦。”骄奢淫逸至于此也。作者文末论曰:“七夕密约,化为冷烟三峡淋铃销魂夜雨矣。不亦悲哉!然后知玉碎香残,前日之珠翠也。鼙鼓征尘,前日之歌舞也。手掬麦饭,前日之珍馐也。以枪揭首,前日之剑南旌节也。乐极而悲来,物穷而理返,是故君子土木形骸,电光富贵,性不以情移而识不以爱乱,盖慎于浓淡暂久之间,不以彼易此也。”28杨贵妃骄奢淫逸乃因也、感也,其后奔逃被杀乃果也、应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恰《太上感应篇》之基本理论。
又有顺治(1644—1661)《御注太上感应篇》。顺治自序道:“朕得是书,时存披览,嘉其勤勤恳恳,开导颛蒙,不为幽邈之辞,有禅训试之旨。诚弗谬于圣贤,而可为经传之羽翼者。”29顺治对于《太上感应篇》的定位很明确:经传之羽翼。其所云经传当然是经学意义上的经传,故注释几乎全引儒家经典。譬如解释“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道:“《书》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详,作不善降之百殃。又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所谓必者,断乎其不可易也。《易》书之旨,与此宁有二乎?”30引《书》《易》,并称《太上感应篇》与《易》旨不悖,态度已经昭然。余不一一例举,大致征引儒家经典(本乎六经、四书)、人物,以之发明《太上感应篇》句意。清朝乃外族统治,如何收拢汉族人心,如何弥补族裔间差异及仇恨,一直是有清一代工作的重心。彼时统治者专心儒学,盖有现实针对性31。顺治以儒家解释《太上感应篇》,或亦有此考虑。以皇帝之尊与势,注释《太上感应篇》,亦影响了清代《太上感应篇》的阐释理念,故以儒家发明此书者甚众。清皇族带头学习汉族经典,施行汉族制度,颇得部分汉族士人好感,满汉矛盾暂得解决;但同时对于汉族士人又颇为忌惮,时有文字狱,部分士人为求自保,遂钻进故纸堆,故清代经学渐脱经世致用色彩。执着于故纸堆的经学,于世界大势缺乏认识,于西学缺乏足够重视,导致中西矛盾渐积渐深,国因是大变,亦令满汉矛盾重新爆发,竟因此而朝亡。
又有惠栋(1687—1758)《太上感应篇笺注》。序称:“盖魏晋以前道家之学未尝不原本圣人。……汉世道戒皆君子持己立身之学。……且使后世道家,知魏晋以前求仙之本,初未尝有悖于圣人。反而求之,忠孝友悌,仁言之间而致力焉。是亦圣人之徒也。”32譬如解释“分外营求”道:“子臣弟友。分内之事也。富贵利达,分外之事也。君子毕力于人伦,故思不出其位,而行无越思。小人罔识义命,不能耕而欲黍粮,不能织而喜采裳。亏其分内之事,而营分外之求。”33君子小人之别,分内分外之判,儒家正統观念也,惠栋竭力辨之,可知其意。在具体注释过程中,惠栋并未博征三教,而是力求在儒家典籍中寻找根据和出处。惠注文字雅驯,多用骈语。吉川幸次郎评价道:“道士果报之说,一一援证儒言,用意綦勤。”34钱大昕论惠栋之旨:“惠松厓徵君以为出汉魏道戒与抱朴内篇,所述略同。予读之良然。盖其时浮屠氏之书未行中国,所言祸福合于宣尼余庆余殃之旨,不似后来轮回地狱之诞而难信也。”35皆知言也。
又有刘沅(1767—1855),作《感应篇注释》及《太上感应篇句解》。《太上感应篇注释序》言:“即如《感应篇》一书,言天人感召之捷、正心诚意之功,无物不有、无时不然,其有裨益人心风俗良非浅鲜。”36又说:“是三书者,虽非六经之文,亦有裨于下学。”37《太上感应篇注释》解释原文,大都“引经”,往往是儒家经典,之后配以“证”,乃以史证之。《太上感应篇句解》乃《三圣句解》之一,是解文字简洁,不引经,不证以史,唯释原文。序称:“道不远人,远人不可以为道。至理即在伦常,伦常本于心性哉。《感应篇》一书,本《道藏》中语。宋理宗表章,真西山奉行而流传。……余维生之志良佳,而生欲广播此书。其功更复不细。盖良心天理,人之所以为人。事事纯全即圣之所以为圣,一念一事务循天理,积而至于念念事事皆然,则其人亦圣。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也。”38人人可为尧舜云云,皆儒家经典论述。刘沅将《太上感应篇》视为初阶,若能循而行之,可为圣为贤。
又有俞樾(1821—1907)《太上感应篇缵义》。序曰:“夫余庆余殃之说,著于《周易》;天人相应之理,备于《春秋》。此篇虽道家之书,而实不悖乎儒家之旨。”39俞樾注释时亦追本儒家经典。譬如释“蔽人之善”:“孔子曰:‘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藏者当之。’夫人有善而蔽之,所谓‘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也。汉诏曰:‘蔽贤受显戮’。”40皆唯征引儒家言行事迹。余不一一,大皆如此。
丁耀亢《天史》、顺治、惠栋、刘沅及俞樾思路近似,都是通过注释《太上感应篇》证明,道家因果之说或本乎儒家,或与儒家之旨不悖。 释家亦因《太上感应篇》而用之,有不同论述和注本。
典型莫若印光法师(1861—1940)。他序《太上感应篇直解》,广为流通《感应篇》,弘化社出版的“《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与《了凡四训》,印得最多,数量超过三百万册”41,又写下大量关于《感应篇》的文章。
《太上感应篇直解序》言:“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42印光意谓:持《太上感应篇》修行,何止成仙,乃可以超凡入圣,以成佛道。印光学生李炳南(1889—1986)亦秉此思路:“吾教拘墟之士,以其为有漏之业,且言自教外,多藐而忽之,甚则讥净宗印祖,序而流通。噫!未之思也。其肯为有漏善者,已涉人天之乘,再善诱而进之,得非为佛乘之津梁欤。况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他人有善,赞而成之,契机随缘,正大权之所以普摄也。昔蕅益大师,尝治周易孟子;梦颜开士,著有阴骘文广义。一大藏教,每有不轻婆罗门之诫,莫非同其善也,与其进也。如斯,则善吾善之,进吾进之也。夫欲,恶事也,尚可借作勾牵;是篇,善言也,乌得不宜作津梁乎?”43由是可知,印光序《太上感应篇》并曾遭佛教界部分人士批评,非议其传播教外典籍。李炳南老居士复为序,不止维护乃师,亦觉《太上感应篇》可与佛典相同,与其退之,不如进之,真大德心量。
印光对于《太上感应篇》的意见,经人整理题为《印光大师谈〈感应篇〉——代重刊序》,作为弘化社《感应篇汇编》序言。此文分三部分:一、《感应篇》之概述,分为《感应篇》的来源,《感应篇》的性质;二、《感应篇》之实行,分为读诵奉行、改过迁善,《感应篇》与家庭教育;三、《感应篇》之功用,分令人深信因果,受持流通《感应篇》之利益44。标题固为整理者所加,但能看出印光对《感应篇》谈论之广,见解之深,真长者谆谆教诲言也,今人读之,依为感动。随举一例可见:“要知因果报应。一举一动,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动念,亦当如此。”45
李炳南的学生释净空(1927—)克绍乃师乃祖之意,作《太上感应篇讲记》。释净空说:“我非常惊讶,再仔细思维,这是印祖挽救灾难的苦心,这是真实智慧。此后,我激励提倡,并大量流通这三本书。”46释净空遵师之意可嘉,但其心量已远逊印光与李炳南。
释净空独尊佛教之意非常明显,经其解释,三教合一的《太上感应篇》解释权归为佛教,甚至众教之中,天上地下,唯佛教独尊。譬如释“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之“司过之神”为:“《华严经》讲,每个人出生时,有两位天神跟随,一生不会离开。这两位天神在肩膀上,自己不能觉察,别人也看不见。一位叫‘同生’,一位叫‘同名’,监察我们的一生,日夜不离。龙舒净土文说他们类似‘善恶二部童子’,一位记录我们一生的善行,另一位记录我们一生的恶行。”47一般解释“司过之神”皆引《抱朴子》,释净空则将“司过之神”悄然转化为佛教之神。
涉及对孔子的定位,释净空说:“有人说孔子是童儒菩萨现示现,曾有人来问我此话是否正确。我依照祖师答复的惯例,不能界定可否。因为说他是菩萨,找不到根据,就不能随便说;说他不是菩萨,从原理上来讲,也有可能是哪位菩萨应化在世间。果真契入境界,哪一个众生不是菩萨?哪一个众生不是如来?”48虽否否,其实唯唯,末句已见其根本立场。
秦汉之际,思想界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散而为诸子百家的王官之学重新统一。完成此任务者为汉武帝和董仲舒。之后,由于道教的兴起及佛教传入中国,中国思想面临的新核心问题是三教如何而相安相处、三教关系如何安排。在上千年的相摩相荡中,三教有争论,有互相排斥,但三教合一成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亦逐渐成为共识。通过梳理《太上感应篇》的阐释史,亦可清晰看出“独尊儒术”、三教之争与三教合一同时并行,且延绵上千年。
三、五四前后对《太上感应篇》的否定
三教合一于唐代完成,延续至清,一直圆通无碍,亦维持了社会的稳定。直至西学澎湃而来,清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文教制度受到双重挑战,此圆相遂被打破,在文学形象中即是阿Q形象的出现49。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不复是古今問题,不复是三教如何相处的问题,而是中西问题。于是在中华文化母体中生长出来的《太上感应篇》及其阐释传统,随之亦被抛弃,故五四前后否定此书之声渐高。譬如,章太炎、鲁迅、茅盾等。
章太炎(1869—1936)说:“今日通行的佛教,也有许多的杂质,与他本教不同,必须设法改良,才可用得。因为净土一宗,最是愚夫愚妇所尊信的。他所求的,只是现在的康乐、子孙的福泽。以前崇拜科名的人,又将那最混账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与净土合为一气,烧纸、拜忏、化笔、扶箕,种种可笑可丑的事,内典所没有说的,都一概附会进去。所以信佛教的,只有那卑鄙恶劣的神情,并没有勇猛无畏的气概。”50太炎赴日本,言其对中国现实的理解,亦望激励国人“感情”。盖有二途,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道德”,二“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用什么宗教发起信心?太炎曰,佛教。但今日通行的佛教掺有杂质,因受到净土宗影响,又因《太上感应篇》融入。太炎先生意识到三教合一问题,但将《太上感应篇》视为“最混账的”,已是将之一棒子打死。
鲁迅(1881—1936)意识到《太上感应篇》存在三教合一的问题,但藉三教合一的历史事实讽喻当时现实。他说:“其实是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凡有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特操’为特色的。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种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诘经》,不但采作谈资,并且常常做一点注解。唐有三教辩论,后来变成大家打诨;所谓名儒,做几篇伽蓝碑文也不算什么大事。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清呢,去今不远,我们还可以知道儒者的相信《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骘文》,并且会请和尚到家里来拜忏。”51宋儒或讥朱熹等,因其曾化名邹注《参同契》《阴符经》52。清儒或隐约批评惠栋、俞樾等。鲁迅又说:“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信甲的战士,明天信丁。”53又说:“我们虽挂孔子的门徒招牌,却是庄生的私淑弟子。”54皆是批评儒家“无特操”。鲁迅对三教合一历史现实下“无特操”断语,固言历史,实则批评现实:“耶稣传入中国,教徒自以为信教,而教外的小老百姓都叫他们是‘吃教’的。这两个字,真实提出了教徒的‘精神’,也可以包括大多数的儒释道教之流的信者,也可以移用于许多‘吃革命饭’的老英雄。”何其激愤之言。 “无特操”是鲁迅作品的关键词,既以之批评具体某人,也批评某一特定阶层,甚至批评整体国民。鲁迅在信中说:“至于如戴季陶者,还多得很,他的忽而教忠,忽而讲孝,忽而拜忏,忽而上坟,说是因为忏悔旧事,或藉此逃避良心的责备,我以为还是忠厚之谈,他未必责备自己,其毫无特操者,不过用无聊与无耻,以应付环境的变化而已。”55戴季陶善变56,忽彼忽此。鲁迅不齿其为人,故以“无特操”批评之。又说:“然而看看中国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们的对于神,宗教,传统的权威,是‘信’和‘从’呢,还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57鲁迅读完安冈秀夫所作的《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生出很多感慨,又联系到史密斯《支那人气质》一书,归纳出中国人喜欢“做戏”的说法:“一做戏,则前台的架子,总与在后台的面目不相同。”无特操即是“做戏”,即是“做戏的虚无党”或“体面的虚无党”,即是“伪士”,即是“二丑”58。又说:“现在常有人骂议员,说他们收贿,无特操,趋炎附势,自私自利,但大多数的国民岂非正是如此么?”59可见“无特操”是国民劣根性的重要表现,解决“无特操”问题的办法,鲁迅以为要通过“思想革命”,要“坚信”,要“伪士当去,迷信可存”60。
“无特操”云云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重要下手处。现实“吃教”“吃革命饭”者甚众,“无特操”者极多,“伪士”成群,固应抨击。但以三教合一类比现实,巧则巧矣,然未必妥当,盖因未必可以对等,亦因历史上三教合一功绩不可完全抹杀。
茅盾(1896—1981)为新文学经典作家,《子夜》是现实主义经典作品。小说开篇所描写的吴老太爷即是《太上感应篇》浸染出来的人物。《子夜》對吴老太爷与《太上感应篇》进行了彻底否定。
吴老太爷是什么样的人?小说写道:“可是三十年前,吴老太爷却还是顶呱呱的‘维新党’。祖若父两代侍郎,皇家的恩泽不可谓不厚,然而吴老太爷那时却是满腔子的‘革命’思想。普遍于那个时候的父与子的冲突,少年的吴老太爷也是一个主角。”61晚清以降,中国所固有的一统之道被动摇,社会变化迅速,激进日甚一日。昔年“维新党”被视为过于激进,不过数年,“维新党”吴老太爷已然成为过时的怪物62。后文所言“父与子的冲突”不过是愈发激进的社会在家庭中的反映。社会思想不稳定,缺乏一统者,父与子冲突必然愈演愈烈。后否定前,后之后又否定后,否定不已,民何所从焉。故昔年侍郎与“维新党”吴老太爷冲突,之后吴老太爷与新式企业家吴荪甫又起冲突。若社会思想有一统者,所传无非斯道,百世可知,何来父与子冲突。
吴老太爷经历了什么?小说写道:“普遍于那时候的父与子的冲突,少年的吴老太爷也是一个主角。如果不是二十五年习武骑马跌伤了腿,又不幸而渐渐成为半身不遂的毛病,更不幸而接着又赋悼亡,那么现在吴老太爷也不至于整天捧着《太上感应篇》罢?然而自从伤腿以后,吴老太爷的英年浩气就好像是整个儿跌丢了;二十五年来,他就不曾跨出他的书斋半步!二十五年来,除了《太上感应篇》,他就不曾看过任何书报!二十五年来,他不曾经验过书斋以外的人生!”不甚年长之际腿被跌伤,之后半身不遂,妻子又早亡,何其不幸。小说的叙述者写及此非但未表示同情,反而语气轻薄,充满讽刺之意。身体受损,亲人逝去,吴老太爷似乎亦未怨天尤人。“二十五年”躲进书房,捧读《太上感应篇》,或是自我检省、修身补过之象。若已懂得时代的根本问题,“二十五年不曾看过任何书报”又何妨,若不懂时代根本问题,即使天天看新书,时时阅报纸,唯徒知无聊信息,又有何益。《太上感应篇》篇幅短小,半小时即可阅毕,此书若无营养,何能反复读之,二十五年读之不辍必是已得其中真味。《太上感应篇》固非道家根本性经典,但若能遵之而行、依法修为,积善累德,久之身心必然两样,程度肯定不低。茅盾却完全抹杀吴老太爷二十五年读《太上感应篇》之心与功,吴老太爷被视为怪物(小说描写“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太上感应篇》被视为“护身法宝”。这些判断,反映出茅盾之武断,于传统经典未下功夫,于其中深意未有较深体会,但却极为傲慢,不认真研究,不仔细辨析,却勇于全盘否定。
所以小说写道:“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在HEAT LIGHT POWER的冲击下,在摩登上海的刺激下,这位二十五年读《太上感应篇》不辍的吴老太爷“水土不服”,遂一命呜呼。在吴老太爷的丧礼上,未见到其子吴荪甫形销骨立,他甚至没有悲伤的表示,只是一心一意关注其财政状况。吴老太爷的丧礼没有庄严感,成为互通商业消息、流布政治八卦、传播花边新闻的交际场,慎终追远之意全无。摒弃了《太上感应篇》的新道德,带来了如此恶果,也是令人叹息。
新文学流传日广,它所传递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主导,在塑造国民性方面发挥了重要力量。茅盾将吴老太爷定位为可笑、过时之人,连同遭殃的还有《太上感应篇》。因遭新文学批判,此书遂被扫入历史垃圾箱63。《续金瓶梅》以小说为《感应篇》作注,以贪、欲等写因果不爽,乃逆增上缘,以非见是。《子夜》以吴老太爷为《太上感应篇》作注,则完全抹杀了此书的作用64。是耶,非耶。今日可再思之。
近年,形势稍变,《太上感应篇》复受重视。在历史上,此书虽褒贬不一、定位不同,但可流传千年,盖因有实实在在的能量,于世道人心有所裨益。今天,应该去掉对此书的偏见,是是非非,为其真实定位。 2015/11/3深夜于易文堂
【注释】
①经学被否定的过程,详参陈壁生:《经学的瓦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②李刚:《太上感应篇初探》,载《中国道教》1989年第4期。
③余嘉锡:《古书通例》,204页,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④印光:《印光大师谈〈感应篇〉》,见《感应篇汇编》,1页,弘化社。
⑤顾宝田、张忠利:《老子想尔注新译》,55页,三民书局1997年版。
⑥顾宝田、张忠利:《老子想尔注新译》,137页,三民书局1997年版。
⑦譬如《抱朴子·微旨》称:“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诸应夺算者有数百事,不可具论。又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魂灵鬼神之属也。……然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赂,纵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破人之家,收人之宝,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克贤者,诛戮降伏,谤讪仙圣,伤残道士,弹射飞鸟,刳胎破卵,春夏燎猎,骂詈神灵,教人为恶,蔽人之善,危人自安,佻人自功,坏人佳事,夺人所爱,离人骨肉,辱人求胜,取人长钱,还人短陌,决放水火,以术害人,迫胁尫弱,以恶易好,强取强求,掳掠致富,不公不平,淫佚傾邪,凌孤暴寡,拾遗取施,欺绐诳诈,好说人私,持人短长,牵天援地,咒诅求直,假借不还,换贷不偿,求欲无已,憎拒忠信,不顺上命,不敬所师,笑人作善,败人苗稼,损人器物,以穷人用,以不清洁饮饲他人,轻秤小斗,狭幅短度,以伪杂真,采取奸利,诱人取物,越井跨灶,晦歌朔哭。凡有一事,辄是一罪,随事轻重,司命夺其算纪,算尽则死。但有恶心而无恶迹者夺算,若恶事而损于人者夺纪,若算纪未尽而自死者,皆殃及子孙也。”以上所言,《太上感应篇》大致采用。参见葛洪:《抱朴子内篇校释》,125—127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⑧譬如《抱朴子·对俗》:“立功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行恶事大者,司命夺纪,小过夺算,随所犯轻重,故所夺有多少也。凡人之受命得寿,自有本数,数本多者,则纪算难尽而迟死,若所禀本少,而所犯者多,则纪算速尽而早死。又云,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复中行一恶,则尽失前善,乃当复更起善数耳。故善不在大,恶不在小也。虽不作恶事,而口及所行之事,及责求布施之报,便复失此一事之善,但不尽失耳。”葛洪:《抱朴子内篇校释》,53—54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⑨顺治言:“世有《太上感应篇》者,其来甚久,相传乃葛洪所受。”《御注太上感应篇》,见《太上感应篇集释》,23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
⑩周作人:《太上感应篇》,见《药堂语录》,3—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冯梦周:《太上感应篇叙》,见《四库家藏》,6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2胡莹微:《进太上感应篇表》,见《四库家藏》,5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3譬如,大致与李昌龄同代的张伯端(983—1082),在《悟真篇》自序中云:“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交垢之体作《参同契》,以昭大丹之作用,唐忠国师于《语录》首序老庄言,以显至道之本来如此,岂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没世缁黄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迭没邪歧,不得混一而同归矣。”参见张伯端:《悟真篇》,1—2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14杨军:《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174页,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15《太上感应篇》,见《四库家藏》,26—27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6《太上感应篇叙》,见《四库家藏》,41—42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7《太上感应篇汇编》,3页,弘化社。
18林侠庵:《旧刊〈感应篇汇编〉序一》,见《太上感应篇汇编》,弘化社。
1920丁耀亢:《〈续金瓶梅〉序》,见《丁耀亢全集》中卷,3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1丁耀亢:《〈续金瓶梅〉借用书目》,见《丁耀亢全集》中卷,6—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2丁耀亢:《〈续金瓶梅后集〉凡例》,见《丁耀亢全集》中卷,4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3关于丁耀亢的经历,详可参见李增坡为《丁耀亢全集》所作前言,见《丁耀亢全集》上卷,5—1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4关于作者曹去晶的相关问题,可参见陈辽:《奇书〈姑妄言〉及其作者曹去晶》,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25曹去晶:《姑妄言》,336页,延边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丁耀亢:《〈天史〉凡例》,见《丁耀亢全集》下卷,8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7丁耀亢:《〈天史〉自序》,见《丁耀亢全集》下卷,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8丁耀亢:《天史》,《丁耀亢全集》下卷,30—31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9顺治:《御注太上感应篇序》,见《太上感应篇集释》,23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
30顺治:《御注太上感应篇》,见《太上感应篇集释》,23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 31譬如,康熙极重经筵日讲制度,学习四书五经及相关史书,持续十五年时间。2016年,中国书店出版了康熙钦定的“日讲”系列书籍,详可参见。
32惠栋:《太上感应篇笺注序》,1—2页,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3惠栋:《太上感应篇笺注》,98页,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4吉川幸次郎:《太上感应篇笺注跋》,末页,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5钱大昕:《重刊〈太上感应篇〉笺注序》,见《太上感应篇笺注序》,132页,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6刘沅:《感应篇注释》上,1页。
37刘沅:《合刻道善约编序》,见《感应篇注释》上,8页。
38刘沅:《三圣句解》,4页。
39俞樾:《太上感应篇缵义》,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0俞樾:《太上感应篇缵义》,3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1释净空:《太上感应篇讲记》,2页,线装书局2010年版。
42印光:《太上感应篇直讲序》,见《太上感应篇直讲》。
43李炳南:《重印太上感应篇直讲序》。
44详见《印光大师谈〈感应篇〉——代重刊序》,见《太上感应篇汇编》,1—12页,弘化社。
45《与周法利童子书》。
46释净空:《太上感应篇讲记》,2页,线装书局2010年版。
47释净空:《太上感应篇讲记》,24—25页,线装书局2010年版。
48释净空:《太上感应篇讲记》,10页,线装书局2010年版。
49Q乃O之破。张文江先生说:“圆相0可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包容数千年变化,然而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其说已不能圆。而Q这一外来字恰可成为破圆相的象征。”参见《〈呐喊〉〈彷徨〉的结构分析》,见《渔人之路与问津者之路》,16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录》,见《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92—93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较之太炎,傅斯年对于《太上感应篇》的态度则显温和,他欲以《感应篇》等书反对经学,故说:“所以六经以外,有比六经更有势力的书,更有作用的书。即如《贞观政要》,是一部帝王的教科书,远比《书经》有用,《太上感应篇》,是一部乡绅的教科书,远比《礼记》有用,《近思录》是一部道学的教科书,远比《论语》好懂。以《春秋》教忠,远不如《正气歌》可以振人之气,以《大学》齐家,远不如治家格言实实在在。这都是在历史上有超过五经的作用的书。从《孝经》,直到那些劝善报应书,虽雅俗不同,却多多少少有些实际效用。”傅斯年:《论学校读经》,见《傅斯年集》,380页,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
51鲁迅:《准风月谈·吃教》,见《鲁迅全集》第5卷,3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2关于朱熹的思想结构,可参潘雨廷:《论朱熹以易学为核心的思想结构》,见《易学史论丛》,444—4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潘先生此文为残稿,仅存半篇,然远胜钱穆《朱子学提纲》。
53鲁迅:《且介亭杂文·运命》,见《鲁迅全集》第6卷,13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4鲁迅:《“论语一年”——借此又谈萧伯纳》,见《鲁迅全集》第4卷,57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5鲁迅:《书信·340424致杨霁云》,见《鲁迅全集》第3卷,39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6若不熟悉戴季陶其人其事,可参见《致杨霁云》一信注释2戴季陶条目。当然,戴季陶的功过是非需要再加讨论,岂可全盘否定。
57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见《鲁迅全集》第3卷,3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8鲁迅:《准风月谈·二丑艺术》,见《鲁迅全集》第5卷,1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9鲁迅:《华盖集·通讯》,见《鲁迅全集》第3卷,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0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见《鲁迅全集》第8卷,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1茅盾:《子夜》,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子夜》关于吴老太爷和《太上感应篇》的描写主要集中于第一章,余引不一一注出。
62譬如康有为,维新变法时被视为太新,思路过于激进,故为士林批判;五四前后,康有为已然成为守旧派代表,被认为过时保守,又被士林批判。不过几十年时光,社会激进程度日甚一日,于此亦可见一斑。
63譬如,我这位读新文学长大的人,此前虽未读过《太上感应篇》,但依然敢于认同茅盾对于此书的定位与嘲弄。及至某年暫寓某处,偶尔读到此书,见“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语,心为动之,于是数复斯书。之后又搜读历史上的著名注本,遂尽扫此前成见。并愿作此文,分析古今视野下的《太上感应篇》阐释史,以期展现出古今对于斯书的不同理解。
64本此思路,有人称喜读《太上感应篇》的迎春亦深受此书之害,故落得如此下场。
一、《太上感应篇》的作者及是书定位
《太上感应篇》作者不可考。太上云云,托名而已。
或以为作者为宋代李昌龄(937—1008),盖因《宋史·艺文志》收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道藏》有《太上感应篇》三十卷,称“李昌龄传,郑清之赞”。《宋史》有《李昌龄传》:“初,运尝典许州,有第在城中,昌龄包苴辎重悉留贮焉,其至京城,但药物药器而已。”“药物药器”或可证此李昌龄热衷于道教,或为作者之一证,然因宋代名李昌龄者多矣,难以确定此人即是。
或以为“《感应篇》的作者是一些不知名的道士。由魏晋道士草创,北宋初年某道士撮其精要,重新谋篇布局,使之短小精悍,便于流传”②。亦备一说。
其实古书作者大都不明,不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不可执着必有明确的、单一的作者。余嘉锡说:“古书不题撰人”,“盖古人著书,不自署姓名,惟师师相传,知其学出于某氏,遂书以题之,其或时代过久,或学未名家,则传者失其姓名矣。即其称为某氏者,或出自其人手著,或门弟子始著竹帛,或后师有所附益,但能不失家法,即为某氏之学。古人以学术为公,初非以此争名,故于撰著之人,不加别白也。”③《太上感应篇》或亦经历了很长时间积累,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印光言:“《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亦有谓本抱朴子而广之。然不必究其为何人所作,只取其书所说之益。所谓不以人废言也。圣人立法,固不必定取圣人所说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为事。虫文鸟书,大开文字之端,敢以虫鸟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举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论是非者之无益繁词。”④真通达之言。
《太上感应篇》基本思想资源出乎道教。是书基本观念与张道陵《老子想尔注》类似:“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⑤“人非道言恶,天辙夺算。”⑥集善有余庆,积恶有余殃,此为《太上感应篇》基本宗旨。《太上感应篇》很多文字甚至直接来源于葛洪《抱朴子·微旨》⑦和《抱朴子·对俗》⑧,只是略作变化而已,故有人称葛洪实是作者⑨。周作人言:“篇中列举众善,能行者是为善人,其利益中只有福禄随之一句稍足动俗人歆羡,而归结于神仙可冀,即说欲求天仙或地仙者立若干善,为恶的罚则是夺算。由是可知此文的中心思想,本是长生,盖是道士的正宗,并不十分错。其后经士人歪曲,以行善为弋取科名之手段,而其事又限于诵经戒牛肉惜字纸等琐屑行为,于是遂益鄙陋不足道矣。”⑩此言中的。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的普及本。是書语言通俗,所表达的感应思想、因果观念清晰,所倡者明确,所禁者清楚,故易为广大民众接受。此书将道教思想与世俗生活结合起来,信众可在家修行,能适应一般信众需要,故收获了大量俗家信众,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及至宋代,是书形成。且因受到高层重视,风行草偃,遂得广泛流传。“是书在故宋时尝刊版于虎林之东太一宫,前有李宗题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大字。其时大儒若真西山先生、郑安晚丞相,皆有序引内附。”11皇帝为题识,宰相为序引,此书被推重,待遇极高。何以如此?胡莹微言:“伏望皇帝陛下俯留一览,诞布四方,俾尔民皆迁善之归,自乐从于教化,则是书为扶世之助庶,不负于君师。”12
之后,历代不乏高层统治者提倡,士大夫注解,乡贤刊刻,民众崇奉,信者或为作图传,或以小说、戏曲等表现之,故传播不辍,甚至在海外亦流传甚广,发挥了实实在在的良好作用。
二、宋以来《太上感应篇》阐释简史
《太上感应篇》始流行于宋代,彼时三教合一格局已经形成13。《太上感应篇》虽为道教典籍,但具有三教合一的基本理论品质。有论者称:“道教劝善书更是在三教合一以及道教世俗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民间道德教化的特点,它融儒、佛、道伦理为一体,劝人为善,对引导民众去恶从善、进行社会道德教化产生了积极作用。”14斯言符合历史实际。
今所见《太上感应篇》最早注本题名李昌龄传、郑清之赞。传与赞本三教合一论,博取三教人物、言语、事例以解之、证之或明之。
譬如释“不炫己长”:“传曰:老子曰: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孔子曰: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是故欧阳文忠公修长于文章,每对客论谈,则言政事,而不及文章。蔡端明襄长于政事,每对客论谈,则言文章,而不及政事。此皆自晦者也。惜人不知,多至自炫。昔李泌极聪慧,年七岁,已能文,尝赋《长歌行》曰: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多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歌成,莫不称赏。独张九龄力戒之曰:藏器于身,古人所重。今君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庶几成德。况童子乎?若为歌诗,但只赏风景,咏古今,勿自扬己为妙。泌若有悟,泣谢再三,从此不复自炫。”15传引老子、孔子之言,以欧阳修、李泌等事迹证之,道家、儒家似无差别。
释“若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传曰:孟子曰:理也,义也,人心之所同然者也。孟子所谓义,理也,大抵义理在人,不可非背。苟或非背,不免追随汨没,阘茸驵侩,无所不至矣。其肯清静自居、味道为乐乎?……杜五郎者,本田家也,亦确然有守。所居距县三十里,惟两间小屋,一其自居,一其子居之。枵然一榻,更无他物。……初则卖药择日以自给,及儿子长成,乡人又以三十亩田令佃。耕有余力,又佣于人,自此稍足,不欲与人争利,医卜之类,一切罢废。又问:终日有何所为?曰:端坐而已。又问:曾看经否?曰:二十年前,曾看一本《净名经》,初见其议论的当,心颇爱之,今已忘却,经亦不知所在矣。对语移时,气韵潇洒,言辞精简。”16传引孟子言,又言《净名经》(即《维摩经所说经》),儒释之间似无分别。余注不一一例举,大都本此思路。 《太上感应篇汇编》亦三教合一思路。是书开宗明义:“此篇专以人心修悖为言。儒教有惠吉逆凶之理,得此倍觉详明;释教有因果轮回之说,得此可见梗概。三教一贯,异事同功。”17只说理或恐无征,只言事或恐理不明,《太上感应篇汇编》有理有事、夹叙夹议。先说理解释正文,再旁征博引儒释道三家言语、事例以证原文,论之翔实。譬如释首句“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引用灵源禅师语录、东岳大帝训、慧能言、张子、明道、朱子句、朱熹弟子廖德明事例、袁了凡文章等证之,出入三教,恢恢乎有余地也。故有人序此书曰:“感应篇虽出道藏。而注中多引儒书佛经。读一书而得三教精义。一快事也。汇编乃汇集古今各种注本。详审决择。精益求精。而编辑成书者。故读汇编一书。已读尽感应篇注本矣。二快事也。编者手眼。高出等伦。莫与为比。读者得此良导。心量以之而开拓。福缘以之而广植。三快事也。儒教至理名言。诚正功夫。修齐要诀。此编已收之过半。佛门文字般若。于此亦得略见一斑。道家摄心要义。亦已汇萃此中。四快事也。故汇编不独为感应篇注之王。实为一切善书之王也。”18
明成祖皇后(1362—1407)作《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意在进民于善。因仗势推广,故此书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书本乎《太上感应篇》,其理论立场、基本观念、意图皆与《太上感应篇》类似。此书不是说理,而是广择历史上“嘉言”,博取历代不同阶层人物行迹,证明“感应”之道不虚、善恶之报不假,发明《太上感应篇》之理。《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所采嘉言出乎三教,所取人物儒释道皆有之,不分门户,唯期可证感应之道。
明末清初遗民有丁耀亢(1599—1669)者,著《续金瓶梅》,以小说方式注《太上感应篇》,可谓妙作。《金瓶梅》世人广知,已有广泛群众基础;然此书虽卒章讽谏,却易使读者见淫而不见讽,虽欲言因果感应之道,然却易有羡因不畏果之弊。丁耀亢因其利而用之,因其弊而去之,以《金瓶梅》中人物来世经历为象,明因果不爽,见淫之害生,喻感应之速。作者自序云:“《续金瓶梅》者,惩述者不达作者之意,遵今上圣明颁行《太上感应篇》,以《金瓶梅》为之注脚,本阴阳鬼神以为经,取声色货利以为纬,大而君臣家国,细而闺壶婢仆,兵火之离合,桑海之变迁,生死起灭,幻入风云,因果禅宗,寓言亵昵。于是乎,谐言而非蔓,理言而非腐,而其旨一归于劝世。此夫为隐言、显言、放言、正言,而以夸、以刺,无不备焉者也。以之翼圣也,可;以之赞经也,可。”19翼圣赞经云云,可见丁耀亢作志。
《续金瓶梅》以《金瓶梅》人物之今世来生,解释感应之理,文以载道,载者《续金瓶梅》,所载者《太上感应篇》。作者苦口婆心:“我今为众生说法,因这佛经上说的因果轮回,遵着当今圣上颁行《劝善录》、《感应篇》,都是戒人为恶,劝人为善,就着这部《金瓶梅》讲乎阴曹报应、现世轮回。紧接这一百回编起,使这看书的人知道阳有王法,阴有鬼神,这西门大官人不是好學的,杀一命还一命,淫一色报一色,骗一债还一债。受用不多,苦恼悔恨,几世的日子冤报不了。又说些阴阳治乱,俱是众生造来大劫,忠臣义士、彩色不迷的好人,天曹降福,使人学好。借此引人现出良心,把那淫胆贪谋一场冰冷,使他如雪入烘炉,不点自化。岂不是讲道学的机锋,说佛法的棒喝,讲《感应篇》的注释?”20道教、儒家、佛法、《感应篇》,在《续金瓶梅》中圆融无碍,纵横用之。丁耀亢附《续金瓶梅》借用书目,既有《太上感应篇》《老子》《庄子》《黄庭坚》《阴符经》等道家经典,又有《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观音经》《禅宗语录》《高僧传》等佛教经典,还有《易经》《春秋》《王阳明先生文集》等儒家经典,还有《元人六十家小说》《水浒传》《平妖传》等小说21。这份书单,一可见丁耀亢思想资源,二可见三教合一之事实。
《续金瓶梅》每一章始,丁耀亢先摆出《太上感应篇》具体词句,然后以人物事迹证实《太上感应篇》不虚也。凡例又言:“兹刻以因果为正论,借《金瓶梅》为戏谈。恐正论而不入,就淫说则乐观。故于每回起首先将《感应篇》铺叙评说,方入本传。客多主少,别是一格。”22正文则博引三教,或为解释,或为旁证。
丁耀亢出身明代仕宦之家,身历明末大变,深有慨焉。《续金瓶梅》以靖康之变为背景,写了金人烧杀掳掠的暴行,有极强现实寓意。是书在清朝被禁,丁耀亢因是书几乎被杀,盖有由也。23
曹去晶(约1665—1735)24著《姑妄言》,亦可谓推演《太上感应篇》。序曰:“余着是书,岂敢有意骂人?无非一片菩提心,劝人向善耳。内中善恶贞淫,各有报应。句虽鄙俚,然隐微曲折,其细如发,始终照应,丝毫不爽。明眼诸公见之,一目自能了然,不可负余一片苦心。”小说正文亦言:“那《太上感应篇》上也有两句说得好: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真是丝毫不爽。……举头三尺有神灵,冥冥之中自然有个乘除加减,折算到他的妻女身上。”25序所言“菩提心”“劝人向善”“各有报应”云云,可见作者之志,可知此小说非闲言碎语。引《太上感应篇》善恶之报云云,足可见作者深受《太上感应篇》影响。
小说第一回《引神寓意,解梦开端》与小说正文无涉,此类“闲话”固是话本小说传统,但诚可见小说主旨。第一回可谓大审判,阎罗王审判了诸多知名历史人物——董贤、曹植与甄氏、张宗昌、朱棣等,审判的主要理论依据即是感应、因果,感何应何、因何果何。后文,小说通过人物和故事阐释《太上感应篇》“淫欲过度”“逸乐过节”等。凡小说人物沉湎色情、不知节制者,大都不得善报,或身殁早亡,或报及妻女。当纵欲之时,何其快活;当灯枯之际,何其凄楚。读者阅毕,能不觉触目惊心,能不反身思过,此盖小说讽谏之旨也。然此小说亦有《金瓶梅》之弊,色情描写颇多,易使人沉湎于因而忘果。
《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通俗读物,但具有三教合一的理论品格。后世注家或论者因侧重不同、用心不同,故或偏于儒家,或偏于佛家,遂使是书有不同定位和读法。
《太上感应篇》流传甚广,儒家或欲因而用之,或有卫道之心,故有儒家注本,鸠占鹊巢,冀有阐释权和所有权。 丁耀亢又著《天史》一书,然并非采三教合一视角,而唯通过儒家演绎《太上感应篇》。凡例称:“兹书专尊圣经,借演因果,皆有据之感应,非无影之轮回,内典外道,杜绝不入。”26专尊圣经、内典外道不入云云,可见作者之意。小说可同时涉及三教,而史则必儒家正统,盖因小说毕竟小道,而史所关则大,亦可见“独尊儒术”与“三教合一”之间的张力与范围。
作者自序:“风雪穷庐,偶检先大夫遗廿一史而涉猎之。喟然而悲,愀然而恐,因见夫天道人事之表里,强弱盛衰之报复,与夫乱臣贼子、幽恶大憝之所危亡,雄威巨焰、金玉楼台之所消歇,盖莫不有天焉。集其明白感应者,汇为十案,注以管见,十有二篇,名曰《天史》。”27阴阳消息、盛衰转变,莫不由天,故虽曰人事,然实“天史”。
《天史》唯汇集《左传》《史记》《汉书》等正史材料,于稗官野史则概不采录。全书分为十卷:大逆、淫、残、阴谋、负心、贪、奢、骄、党、左道。各卷又分不同案例,譬如大逆二十九案,淫十九案等。每案于正史有据,案末附有作者断语,因案例而论证感应之理,颇似《左传》“君子曰”云云。譬如“杨贵妃兄姊骄淫”案,“三夫人从幸华清,皆会与国忠第,水路珍馐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或并辔走马,不施帐幕,道路为之掩目。凡杨氏五家,各为一色衣以自别。五家各队,灿若云锦。”骄奢淫逸至于此也。作者文末论曰:“七夕密约,化为冷烟三峡淋铃销魂夜雨矣。不亦悲哉!然后知玉碎香残,前日之珠翠也。鼙鼓征尘,前日之歌舞也。手掬麦饭,前日之珍馐也。以枪揭首,前日之剑南旌节也。乐极而悲来,物穷而理返,是故君子土木形骸,电光富贵,性不以情移而识不以爱乱,盖慎于浓淡暂久之间,不以彼易此也。”28杨贵妃骄奢淫逸乃因也、感也,其后奔逃被杀乃果也、应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恰《太上感应篇》之基本理论。
又有顺治(1644—1661)《御注太上感应篇》。顺治自序道:“朕得是书,时存披览,嘉其勤勤恳恳,开导颛蒙,不为幽邈之辞,有禅训试之旨。诚弗谬于圣贤,而可为经传之羽翼者。”29顺治对于《太上感应篇》的定位很明确:经传之羽翼。其所云经传当然是经学意义上的经传,故注释几乎全引儒家经典。譬如解释“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道:“《书》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详,作不善降之百殃。又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所谓必者,断乎其不可易也。《易》书之旨,与此宁有二乎?”30引《书》《易》,并称《太上感应篇》与《易》旨不悖,态度已经昭然。余不一一例举,大致征引儒家经典(本乎六经、四书)、人物,以之发明《太上感应篇》句意。清朝乃外族统治,如何收拢汉族人心,如何弥补族裔间差异及仇恨,一直是有清一代工作的重心。彼时统治者专心儒学,盖有现实针对性31。顺治以儒家解释《太上感应篇》,或亦有此考虑。以皇帝之尊与势,注释《太上感应篇》,亦影响了清代《太上感应篇》的阐释理念,故以儒家发明此书者甚众。清皇族带头学习汉族经典,施行汉族制度,颇得部分汉族士人好感,满汉矛盾暂得解决;但同时对于汉族士人又颇为忌惮,时有文字狱,部分士人为求自保,遂钻进故纸堆,故清代经学渐脱经世致用色彩。执着于故纸堆的经学,于世界大势缺乏认识,于西学缺乏足够重视,导致中西矛盾渐积渐深,国因是大变,亦令满汉矛盾重新爆发,竟因此而朝亡。
又有惠栋(1687—1758)《太上感应篇笺注》。序称:“盖魏晋以前道家之学未尝不原本圣人。……汉世道戒皆君子持己立身之学。……且使后世道家,知魏晋以前求仙之本,初未尝有悖于圣人。反而求之,忠孝友悌,仁言之间而致力焉。是亦圣人之徒也。”32譬如解释“分外营求”道:“子臣弟友。分内之事也。富贵利达,分外之事也。君子毕力于人伦,故思不出其位,而行无越思。小人罔识义命,不能耕而欲黍粮,不能织而喜采裳。亏其分内之事,而营分外之求。”33君子小人之别,分内分外之判,儒家正統观念也,惠栋竭力辨之,可知其意。在具体注释过程中,惠栋并未博征三教,而是力求在儒家典籍中寻找根据和出处。惠注文字雅驯,多用骈语。吉川幸次郎评价道:“道士果报之说,一一援证儒言,用意綦勤。”34钱大昕论惠栋之旨:“惠松厓徵君以为出汉魏道戒与抱朴内篇,所述略同。予读之良然。盖其时浮屠氏之书未行中国,所言祸福合于宣尼余庆余殃之旨,不似后来轮回地狱之诞而难信也。”35皆知言也。
又有刘沅(1767—1855),作《感应篇注释》及《太上感应篇句解》。《太上感应篇注释序》言:“即如《感应篇》一书,言天人感召之捷、正心诚意之功,无物不有、无时不然,其有裨益人心风俗良非浅鲜。”36又说:“是三书者,虽非六经之文,亦有裨于下学。”37《太上感应篇注释》解释原文,大都“引经”,往往是儒家经典,之后配以“证”,乃以史证之。《太上感应篇句解》乃《三圣句解》之一,是解文字简洁,不引经,不证以史,唯释原文。序称:“道不远人,远人不可以为道。至理即在伦常,伦常本于心性哉。《感应篇》一书,本《道藏》中语。宋理宗表章,真西山奉行而流传。……余维生之志良佳,而生欲广播此书。其功更复不细。盖良心天理,人之所以为人。事事纯全即圣之所以为圣,一念一事务循天理,积而至于念念事事皆然,则其人亦圣。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也。”38人人可为尧舜云云,皆儒家经典论述。刘沅将《太上感应篇》视为初阶,若能循而行之,可为圣为贤。
又有俞樾(1821—1907)《太上感应篇缵义》。序曰:“夫余庆余殃之说,著于《周易》;天人相应之理,备于《春秋》。此篇虽道家之书,而实不悖乎儒家之旨。”39俞樾注释时亦追本儒家经典。譬如释“蔽人之善”:“孔子曰:‘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藏者当之。’夫人有善而蔽之,所谓‘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也。汉诏曰:‘蔽贤受显戮’。”40皆唯征引儒家言行事迹。余不一一,大皆如此。
丁耀亢《天史》、顺治、惠栋、刘沅及俞樾思路近似,都是通过注释《太上感应篇》证明,道家因果之说或本乎儒家,或与儒家之旨不悖。 释家亦因《太上感应篇》而用之,有不同论述和注本。
典型莫若印光法师(1861—1940)。他序《太上感应篇直解》,广为流通《感应篇》,弘化社出版的“《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与《了凡四训》,印得最多,数量超过三百万册”41,又写下大量关于《感应篇》的文章。
《太上感应篇直解序》言:“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42印光意谓:持《太上感应篇》修行,何止成仙,乃可以超凡入圣,以成佛道。印光学生李炳南(1889—1986)亦秉此思路:“吾教拘墟之士,以其为有漏之业,且言自教外,多藐而忽之,甚则讥净宗印祖,序而流通。噫!未之思也。其肯为有漏善者,已涉人天之乘,再善诱而进之,得非为佛乘之津梁欤。况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他人有善,赞而成之,契机随缘,正大权之所以普摄也。昔蕅益大师,尝治周易孟子;梦颜开士,著有阴骘文广义。一大藏教,每有不轻婆罗门之诫,莫非同其善也,与其进也。如斯,则善吾善之,进吾进之也。夫欲,恶事也,尚可借作勾牵;是篇,善言也,乌得不宜作津梁乎?”43由是可知,印光序《太上感应篇》并曾遭佛教界部分人士批评,非议其传播教外典籍。李炳南老居士复为序,不止维护乃师,亦觉《太上感应篇》可与佛典相同,与其退之,不如进之,真大德心量。
印光对于《太上感应篇》的意见,经人整理题为《印光大师谈〈感应篇〉——代重刊序》,作为弘化社《感应篇汇编》序言。此文分三部分:一、《感应篇》之概述,分为《感应篇》的来源,《感应篇》的性质;二、《感应篇》之实行,分为读诵奉行、改过迁善,《感应篇》与家庭教育;三、《感应篇》之功用,分令人深信因果,受持流通《感应篇》之利益44。标题固为整理者所加,但能看出印光对《感应篇》谈论之广,见解之深,真长者谆谆教诲言也,今人读之,依为感动。随举一例可见:“要知因果报应。一举一动,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动念,亦当如此。”45
李炳南的学生释净空(1927—)克绍乃师乃祖之意,作《太上感应篇讲记》。释净空说:“我非常惊讶,再仔细思维,这是印祖挽救灾难的苦心,这是真实智慧。此后,我激励提倡,并大量流通这三本书。”46释净空遵师之意可嘉,但其心量已远逊印光与李炳南。
释净空独尊佛教之意非常明显,经其解释,三教合一的《太上感应篇》解释权归为佛教,甚至众教之中,天上地下,唯佛教独尊。譬如释“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之“司过之神”为:“《华严经》讲,每个人出生时,有两位天神跟随,一生不会离开。这两位天神在肩膀上,自己不能觉察,别人也看不见。一位叫‘同生’,一位叫‘同名’,监察我们的一生,日夜不离。龙舒净土文说他们类似‘善恶二部童子’,一位记录我们一生的善行,另一位记录我们一生的恶行。”47一般解释“司过之神”皆引《抱朴子》,释净空则将“司过之神”悄然转化为佛教之神。
涉及对孔子的定位,释净空说:“有人说孔子是童儒菩萨现示现,曾有人来问我此话是否正确。我依照祖师答复的惯例,不能界定可否。因为说他是菩萨,找不到根据,就不能随便说;说他不是菩萨,从原理上来讲,也有可能是哪位菩萨应化在世间。果真契入境界,哪一个众生不是菩萨?哪一个众生不是如来?”48虽否否,其实唯唯,末句已见其根本立场。
秦汉之际,思想界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散而为诸子百家的王官之学重新统一。完成此任务者为汉武帝和董仲舒。之后,由于道教的兴起及佛教传入中国,中国思想面临的新核心问题是三教如何而相安相处、三教关系如何安排。在上千年的相摩相荡中,三教有争论,有互相排斥,但三教合一成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亦逐渐成为共识。通过梳理《太上感应篇》的阐释史,亦可清晰看出“独尊儒术”、三教之争与三教合一同时并行,且延绵上千年。
三、五四前后对《太上感应篇》的否定
三教合一于唐代完成,延续至清,一直圆通无碍,亦维持了社会的稳定。直至西学澎湃而来,清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文教制度受到双重挑战,此圆相遂被打破,在文学形象中即是阿Q形象的出现49。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不复是古今問题,不复是三教如何相处的问题,而是中西问题。于是在中华文化母体中生长出来的《太上感应篇》及其阐释传统,随之亦被抛弃,故五四前后否定此书之声渐高。譬如,章太炎、鲁迅、茅盾等。
章太炎(1869—1936)说:“今日通行的佛教,也有许多的杂质,与他本教不同,必须设法改良,才可用得。因为净土一宗,最是愚夫愚妇所尊信的。他所求的,只是现在的康乐、子孙的福泽。以前崇拜科名的人,又将那最混账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与净土合为一气,烧纸、拜忏、化笔、扶箕,种种可笑可丑的事,内典所没有说的,都一概附会进去。所以信佛教的,只有那卑鄙恶劣的神情,并没有勇猛无畏的气概。”50太炎赴日本,言其对中国现实的理解,亦望激励国人“感情”。盖有二途,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道德”,二“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用什么宗教发起信心?太炎曰,佛教。但今日通行的佛教掺有杂质,因受到净土宗影响,又因《太上感应篇》融入。太炎先生意识到三教合一问题,但将《太上感应篇》视为“最混账的”,已是将之一棒子打死。
鲁迅(1881—1936)意识到《太上感应篇》存在三教合一的问题,但藉三教合一的历史事实讽喻当时现实。他说:“其实是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凡有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特操’为特色的。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种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诘经》,不但采作谈资,并且常常做一点注解。唐有三教辩论,后来变成大家打诨;所谓名儒,做几篇伽蓝碑文也不算什么大事。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清呢,去今不远,我们还可以知道儒者的相信《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骘文》,并且会请和尚到家里来拜忏。”51宋儒或讥朱熹等,因其曾化名邹注《参同契》《阴符经》52。清儒或隐约批评惠栋、俞樾等。鲁迅又说:“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信甲的战士,明天信丁。”53又说:“我们虽挂孔子的门徒招牌,却是庄生的私淑弟子。”54皆是批评儒家“无特操”。鲁迅对三教合一历史现实下“无特操”断语,固言历史,实则批评现实:“耶稣传入中国,教徒自以为信教,而教外的小老百姓都叫他们是‘吃教’的。这两个字,真实提出了教徒的‘精神’,也可以包括大多数的儒释道教之流的信者,也可以移用于许多‘吃革命饭’的老英雄。”何其激愤之言。 “无特操”是鲁迅作品的关键词,既以之批评具体某人,也批评某一特定阶层,甚至批评整体国民。鲁迅在信中说:“至于如戴季陶者,还多得很,他的忽而教忠,忽而讲孝,忽而拜忏,忽而上坟,说是因为忏悔旧事,或藉此逃避良心的责备,我以为还是忠厚之谈,他未必责备自己,其毫无特操者,不过用无聊与无耻,以应付环境的变化而已。”55戴季陶善变56,忽彼忽此。鲁迅不齿其为人,故以“无特操”批评之。又说:“然而看看中国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们的对于神,宗教,传统的权威,是‘信’和‘从’呢,还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57鲁迅读完安冈秀夫所作的《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生出很多感慨,又联系到史密斯《支那人气质》一书,归纳出中国人喜欢“做戏”的说法:“一做戏,则前台的架子,总与在后台的面目不相同。”无特操即是“做戏”,即是“做戏的虚无党”或“体面的虚无党”,即是“伪士”,即是“二丑”58。又说:“现在常有人骂议员,说他们收贿,无特操,趋炎附势,自私自利,但大多数的国民岂非正是如此么?”59可见“无特操”是国民劣根性的重要表现,解决“无特操”问题的办法,鲁迅以为要通过“思想革命”,要“坚信”,要“伪士当去,迷信可存”60。
“无特操”云云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重要下手处。现实“吃教”“吃革命饭”者甚众,“无特操”者极多,“伪士”成群,固应抨击。但以三教合一类比现实,巧则巧矣,然未必妥当,盖因未必可以对等,亦因历史上三教合一功绩不可完全抹杀。
茅盾(1896—1981)为新文学经典作家,《子夜》是现实主义经典作品。小说开篇所描写的吴老太爷即是《太上感应篇》浸染出来的人物。《子夜》對吴老太爷与《太上感应篇》进行了彻底否定。
吴老太爷是什么样的人?小说写道:“可是三十年前,吴老太爷却还是顶呱呱的‘维新党’。祖若父两代侍郎,皇家的恩泽不可谓不厚,然而吴老太爷那时却是满腔子的‘革命’思想。普遍于那个时候的父与子的冲突,少年的吴老太爷也是一个主角。”61晚清以降,中国所固有的一统之道被动摇,社会变化迅速,激进日甚一日。昔年“维新党”被视为过于激进,不过数年,“维新党”吴老太爷已然成为过时的怪物62。后文所言“父与子的冲突”不过是愈发激进的社会在家庭中的反映。社会思想不稳定,缺乏一统者,父与子冲突必然愈演愈烈。后否定前,后之后又否定后,否定不已,民何所从焉。故昔年侍郎与“维新党”吴老太爷冲突,之后吴老太爷与新式企业家吴荪甫又起冲突。若社会思想有一统者,所传无非斯道,百世可知,何来父与子冲突。
吴老太爷经历了什么?小说写道:“普遍于那时候的父与子的冲突,少年的吴老太爷也是一个主角。如果不是二十五年习武骑马跌伤了腿,又不幸而渐渐成为半身不遂的毛病,更不幸而接着又赋悼亡,那么现在吴老太爷也不至于整天捧着《太上感应篇》罢?然而自从伤腿以后,吴老太爷的英年浩气就好像是整个儿跌丢了;二十五年来,他就不曾跨出他的书斋半步!二十五年来,除了《太上感应篇》,他就不曾看过任何书报!二十五年来,他不曾经验过书斋以外的人生!”不甚年长之际腿被跌伤,之后半身不遂,妻子又早亡,何其不幸。小说的叙述者写及此非但未表示同情,反而语气轻薄,充满讽刺之意。身体受损,亲人逝去,吴老太爷似乎亦未怨天尤人。“二十五年”躲进书房,捧读《太上感应篇》,或是自我检省、修身补过之象。若已懂得时代的根本问题,“二十五年不曾看过任何书报”又何妨,若不懂时代根本问题,即使天天看新书,时时阅报纸,唯徒知无聊信息,又有何益。《太上感应篇》篇幅短小,半小时即可阅毕,此书若无营养,何能反复读之,二十五年读之不辍必是已得其中真味。《太上感应篇》固非道家根本性经典,但若能遵之而行、依法修为,积善累德,久之身心必然两样,程度肯定不低。茅盾却完全抹杀吴老太爷二十五年读《太上感应篇》之心与功,吴老太爷被视为怪物(小说描写“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太上感应篇》被视为“护身法宝”。这些判断,反映出茅盾之武断,于传统经典未下功夫,于其中深意未有较深体会,但却极为傲慢,不认真研究,不仔细辨析,却勇于全盘否定。
所以小说写道:“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在HEAT LIGHT POWER的冲击下,在摩登上海的刺激下,这位二十五年读《太上感应篇》不辍的吴老太爷“水土不服”,遂一命呜呼。在吴老太爷的丧礼上,未见到其子吴荪甫形销骨立,他甚至没有悲伤的表示,只是一心一意关注其财政状况。吴老太爷的丧礼没有庄严感,成为互通商业消息、流布政治八卦、传播花边新闻的交际场,慎终追远之意全无。摒弃了《太上感应篇》的新道德,带来了如此恶果,也是令人叹息。
新文学流传日广,它所传递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主导,在塑造国民性方面发挥了重要力量。茅盾将吴老太爷定位为可笑、过时之人,连同遭殃的还有《太上感应篇》。因遭新文学批判,此书遂被扫入历史垃圾箱63。《续金瓶梅》以小说为《感应篇》作注,以贪、欲等写因果不爽,乃逆增上缘,以非见是。《子夜》以吴老太爷为《太上感应篇》作注,则完全抹杀了此书的作用64。是耶,非耶。今日可再思之。
近年,形势稍变,《太上感应篇》复受重视。在历史上,此书虽褒贬不一、定位不同,但可流传千年,盖因有实实在在的能量,于世道人心有所裨益。今天,应该去掉对此书的偏见,是是非非,为其真实定位。 2015/11/3深夜于易文堂
【注释】
①经学被否定的过程,详参陈壁生:《经学的瓦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②李刚:《太上感应篇初探》,载《中国道教》1989年第4期。
③余嘉锡:《古书通例》,204页,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④印光:《印光大师谈〈感应篇〉》,见《感应篇汇编》,1页,弘化社。
⑤顾宝田、张忠利:《老子想尔注新译》,55页,三民书局1997年版。
⑥顾宝田、张忠利:《老子想尔注新译》,137页,三民书局1997年版。
⑦譬如《抱朴子·微旨》称:“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诸应夺算者有数百事,不可具论。又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魂灵鬼神之属也。……然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赂,纵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破人之家,收人之宝,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克贤者,诛戮降伏,谤讪仙圣,伤残道士,弹射飞鸟,刳胎破卵,春夏燎猎,骂詈神灵,教人为恶,蔽人之善,危人自安,佻人自功,坏人佳事,夺人所爱,离人骨肉,辱人求胜,取人长钱,还人短陌,决放水火,以术害人,迫胁尫弱,以恶易好,强取强求,掳掠致富,不公不平,淫佚傾邪,凌孤暴寡,拾遗取施,欺绐诳诈,好说人私,持人短长,牵天援地,咒诅求直,假借不还,换贷不偿,求欲无已,憎拒忠信,不顺上命,不敬所师,笑人作善,败人苗稼,损人器物,以穷人用,以不清洁饮饲他人,轻秤小斗,狭幅短度,以伪杂真,采取奸利,诱人取物,越井跨灶,晦歌朔哭。凡有一事,辄是一罪,随事轻重,司命夺其算纪,算尽则死。但有恶心而无恶迹者夺算,若恶事而损于人者夺纪,若算纪未尽而自死者,皆殃及子孙也。”以上所言,《太上感应篇》大致采用。参见葛洪:《抱朴子内篇校释》,125—127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⑧譬如《抱朴子·对俗》:“立功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行恶事大者,司命夺纪,小过夺算,随所犯轻重,故所夺有多少也。凡人之受命得寿,自有本数,数本多者,则纪算难尽而迟死,若所禀本少,而所犯者多,则纪算速尽而早死。又云,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复中行一恶,则尽失前善,乃当复更起善数耳。故善不在大,恶不在小也。虽不作恶事,而口及所行之事,及责求布施之报,便复失此一事之善,但不尽失耳。”葛洪:《抱朴子内篇校释》,53—54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⑨顺治言:“世有《太上感应篇》者,其来甚久,相传乃葛洪所受。”《御注太上感应篇》,见《太上感应篇集释》,23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
⑩周作人:《太上感应篇》,见《药堂语录》,3—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冯梦周:《太上感应篇叙》,见《四库家藏》,6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2胡莹微:《进太上感应篇表》,见《四库家藏》,5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3譬如,大致与李昌龄同代的张伯端(983—1082),在《悟真篇》自序中云:“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交垢之体作《参同契》,以昭大丹之作用,唐忠国师于《语录》首序老庄言,以显至道之本来如此,岂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没世缁黄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迭没邪歧,不得混一而同归矣。”参见张伯端:《悟真篇》,1—2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14杨军:《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174页,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15《太上感应篇》,见《四库家藏》,26—27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6《太上感应篇叙》,见《四库家藏》,41—42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7《太上感应篇汇编》,3页,弘化社。
18林侠庵:《旧刊〈感应篇汇编〉序一》,见《太上感应篇汇编》,弘化社。
1920丁耀亢:《〈续金瓶梅〉序》,见《丁耀亢全集》中卷,3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1丁耀亢:《〈续金瓶梅〉借用书目》,见《丁耀亢全集》中卷,6—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2丁耀亢:《〈续金瓶梅后集〉凡例》,见《丁耀亢全集》中卷,4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3关于丁耀亢的经历,详可参见李增坡为《丁耀亢全集》所作前言,见《丁耀亢全集》上卷,5—1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4关于作者曹去晶的相关问题,可参见陈辽:《奇书〈姑妄言〉及其作者曹去晶》,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25曹去晶:《姑妄言》,336页,延边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丁耀亢:《〈天史〉凡例》,见《丁耀亢全集》下卷,8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7丁耀亢:《〈天史〉自序》,见《丁耀亢全集》下卷,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8丁耀亢:《天史》,《丁耀亢全集》下卷,30—31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9顺治:《御注太上感应篇序》,见《太上感应篇集释》,23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
30顺治:《御注太上感应篇》,见《太上感应篇集释》,23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 31譬如,康熙极重经筵日讲制度,学习四书五经及相关史书,持续十五年时间。2016年,中国书店出版了康熙钦定的“日讲”系列书籍,详可参见。
32惠栋:《太上感应篇笺注序》,1—2页,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3惠栋:《太上感应篇笺注》,98页,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4吉川幸次郎:《太上感应篇笺注跋》,末页,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5钱大昕:《重刊〈太上感应篇〉笺注序》,见《太上感应篇笺注序》,132页,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6刘沅:《感应篇注释》上,1页。
37刘沅:《合刻道善约编序》,见《感应篇注释》上,8页。
38刘沅:《三圣句解》,4页。
39俞樾:《太上感应篇缵义》,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0俞樾:《太上感应篇缵义》,3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1释净空:《太上感应篇讲记》,2页,线装书局2010年版。
42印光:《太上感应篇直讲序》,见《太上感应篇直讲》。
43李炳南:《重印太上感应篇直讲序》。
44详见《印光大师谈〈感应篇〉——代重刊序》,见《太上感应篇汇编》,1—12页,弘化社。
45《与周法利童子书》。
46释净空:《太上感应篇讲记》,2页,线装书局2010年版。
47释净空:《太上感应篇讲记》,24—25页,线装书局2010年版。
48释净空:《太上感应篇讲记》,10页,线装书局2010年版。
49Q乃O之破。张文江先生说:“圆相0可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包容数千年变化,然而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其说已不能圆。而Q这一外来字恰可成为破圆相的象征。”参见《〈呐喊〉〈彷徨〉的结构分析》,见《渔人之路与问津者之路》,16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录》,见《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92—93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较之太炎,傅斯年对于《太上感应篇》的态度则显温和,他欲以《感应篇》等书反对经学,故说:“所以六经以外,有比六经更有势力的书,更有作用的书。即如《贞观政要》,是一部帝王的教科书,远比《书经》有用,《太上感应篇》,是一部乡绅的教科书,远比《礼记》有用,《近思录》是一部道学的教科书,远比《论语》好懂。以《春秋》教忠,远不如《正气歌》可以振人之气,以《大学》齐家,远不如治家格言实实在在。这都是在历史上有超过五经的作用的书。从《孝经》,直到那些劝善报应书,虽雅俗不同,却多多少少有些实际效用。”傅斯年:《论学校读经》,见《傅斯年集》,380页,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
51鲁迅:《准风月谈·吃教》,见《鲁迅全集》第5卷,3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2关于朱熹的思想结构,可参潘雨廷:《论朱熹以易学为核心的思想结构》,见《易学史论丛》,444—4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潘先生此文为残稿,仅存半篇,然远胜钱穆《朱子学提纲》。
53鲁迅:《且介亭杂文·运命》,见《鲁迅全集》第6卷,13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4鲁迅:《“论语一年”——借此又谈萧伯纳》,见《鲁迅全集》第4卷,57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5鲁迅:《书信·340424致杨霁云》,见《鲁迅全集》第3卷,39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6若不熟悉戴季陶其人其事,可参见《致杨霁云》一信注释2戴季陶条目。当然,戴季陶的功过是非需要再加讨论,岂可全盘否定。
57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见《鲁迅全集》第3卷,3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8鲁迅:《准风月谈·二丑艺术》,见《鲁迅全集》第5卷,1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9鲁迅:《华盖集·通讯》,见《鲁迅全集》第3卷,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0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见《鲁迅全集》第8卷,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1茅盾:《子夜》,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子夜》关于吴老太爷和《太上感应篇》的描写主要集中于第一章,余引不一一注出。
62譬如康有为,维新变法时被视为太新,思路过于激进,故为士林批判;五四前后,康有为已然成为守旧派代表,被认为过时保守,又被士林批判。不过几十年时光,社会激进程度日甚一日,于此亦可见一斑。
63譬如,我这位读新文学长大的人,此前虽未读过《太上感应篇》,但依然敢于认同茅盾对于此书的定位与嘲弄。及至某年暫寓某处,偶尔读到此书,见“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语,心为动之,于是数复斯书。之后又搜读历史上的著名注本,遂尽扫此前成见。并愿作此文,分析古今视野下的《太上感应篇》阐释史,以期展现出古今对于斯书的不同理解。
64本此思路,有人称喜读《太上感应篇》的迎春亦深受此书之害,故落得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