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俗称为“小阅读”的现代文阅读题,肯定有不少同学倍感头痛。综观历年来的高考题目可以发现,命题人设置干扰项的方式,主要有偷换概念等十二种类型,笔者戏称之为:十二“雷区”。充分了解这些“雷区”的特点,巧妙避开它们,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
一、 “未然”变“已然”
“已然”是指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指事物尚未出现的情况。命题人设置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尚未出现的情况”表述、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如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第9题:
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D. 人造肌肉使类人机器人在军事和民用方面代替传统机器人完成了任务。
分析: 根据原文的意思,类人机器人在军事和民用方面代替传统机器人的情况并未实现,只是预期而已,D项却表述为“代替传统机器人完成了任务”,将“未然”变成了“已然”,故不是正确选项。
二、 误“偏”为“全”
命题人混淆事物的范围,故意将对部分事物的判断表述为对所有事物的判断。
如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8题: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分析: 原文中的相关信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指的是“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而非“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B项将“局部”误作为“整体”,犯了“误‘偏’为‘全’”的错误。
三、 随意夸大
命题人设计选项时,故意忽视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夸大事物实际具有的能力、功能、效用或危害等。
如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6题: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分析: 原文相关信息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D项把“威胁生存”换成了“灭绝”,夸大其词,违背原意,故不是正确选项。
四、 混淆时间先后
命题人在事物或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比如将“先期”表述为“后期”,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或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等等。
如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9题:
下列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便会产生微小振荡,发射出共振波。
分析: 根据原文相关信息,“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是在“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而C项理解成“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在时间上出现了错误。
五、 混淆“单一”和“兼备”
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原因或条件下进行的。有时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某种结果,有时只有同时具备这些原因或条件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人会有意混淆“单一”条件和“兼备”条件,以此来设置干扰项。
如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10题: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分析: 根据原文,只有“在制作过程中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留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三个条件兼备,绿茶才能成为“茶叶中的精品”,而“保留鲜叶的原色”仅是其中的一个条件,故A项是错误的。
六、 凭空捏造
命题人臆造出材料中没有的说法,以此来设置干扰项。
如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第2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分析: 由原文中“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的说法可知,只有“发行量”是排名的依据,A项中的“国际影响深远”属于凭空捏造。
七、 张冠李戴
命题人从表述对象的角度设置干扰项。比如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作分析,而干扰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或题干要求从事物的“此”方面入手分析,而干扰项却从“彼”方面入手分析。
如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8题: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分析: 原文是说“有人”担心,并非“作者”担心。C项将“担心”从别人头上硬扯到作者头上,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八、 颠倒主次
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表现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有时会颠倒主次,以此来设置干扰项。
如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第6题:
下列对本文所主张的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面对市场竞争,把培养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列为远期目标。
分析: 根据原文,“培养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专利而提出的具体方法,并不是作者提出的知识产权战略,对本题来说它是次要信息。D项错在将次要信息误作主要信息。
九、 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
命题人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颠倒因果关系,或强加因果关系。
如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8题: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境内统称“龙城”。
分析: 根据原文“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 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其地点并不固定”与“在匈奴境内统称‘龙城’”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故C项的错误在于强加因果关系。
十、 混淆肯定与否定
命题人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故意否定原文中肯定的表述,或肯定原本否定的表述。
如2007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第8题:
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D. 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分析: 根据原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的信息可知,作者并未否认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D项否定原文中肯定的事物,故不是正确选项。
十一、 指称不明
命题人故意模糊、偏颇地解读某些代词和名词的指称内容,使干扰项与原文相关内容的衔接出现错误。
如199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22题:
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进食和消化的需要是肠神经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
分析: 原文第四段出现了“管形动物”“高级动物”“人”等多个主体,而C项模糊了“进食和消化”的主体,犯了“指称不明”的错误。
十二、 偷换概念
命题人在干扰项中使用的概念与原文相关概念相比有偏差,因此具有迷惑性。
如199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17题:
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分析: 根据原文的意思,冬眠的哺乳动物是“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B项理解成“在更宽的范围里”,显然偷换了概念。
这正是:十二“雷区”谨记清,决胜阅读有门径。
一、 “未然”变“已然”
“已然”是指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指事物尚未出现的情况。命题人设置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尚未出现的情况”表述、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如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第9题:
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D. 人造肌肉使类人机器人在军事和民用方面代替传统机器人完成了任务。
分析: 根据原文的意思,类人机器人在军事和民用方面代替传统机器人的情况并未实现,只是预期而已,D项却表述为“代替传统机器人完成了任务”,将“未然”变成了“已然”,故不是正确选项。
二、 误“偏”为“全”
命题人混淆事物的范围,故意将对部分事物的判断表述为对所有事物的判断。
如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8题: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分析: 原文中的相关信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指的是“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而非“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B项将“局部”误作为“整体”,犯了“误‘偏’为‘全’”的错误。
三、 随意夸大
命题人设计选项时,故意忽视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夸大事物实际具有的能力、功能、效用或危害等。
如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6题: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分析: 原文相关信息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D项把“威胁生存”换成了“灭绝”,夸大其词,违背原意,故不是正确选项。
四、 混淆时间先后
命题人在事物或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比如将“先期”表述为“后期”,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或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等等。
如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9题:
下列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便会产生微小振荡,发射出共振波。
分析: 根据原文相关信息,“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是在“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而C项理解成“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在时间上出现了错误。
五、 混淆“单一”和“兼备”
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原因或条件下进行的。有时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某种结果,有时只有同时具备这些原因或条件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人会有意混淆“单一”条件和“兼备”条件,以此来设置干扰项。
如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10题: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分析: 根据原文,只有“在制作过程中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留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三个条件兼备,绿茶才能成为“茶叶中的精品”,而“保留鲜叶的原色”仅是其中的一个条件,故A项是错误的。
六、 凭空捏造
命题人臆造出材料中没有的说法,以此来设置干扰项。
如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第2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分析: 由原文中“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的说法可知,只有“发行量”是排名的依据,A项中的“国际影响深远”属于凭空捏造。
七、 张冠李戴
命题人从表述对象的角度设置干扰项。比如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作分析,而干扰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或题干要求从事物的“此”方面入手分析,而干扰项却从“彼”方面入手分析。
如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8题: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分析: 原文是说“有人”担心,并非“作者”担心。C项将“担心”从别人头上硬扯到作者头上,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八、 颠倒主次
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表现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有时会颠倒主次,以此来设置干扰项。
如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第6题:
下列对本文所主张的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面对市场竞争,把培养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列为远期目标。
分析: 根据原文,“培养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专利而提出的具体方法,并不是作者提出的知识产权战略,对本题来说它是次要信息。D项错在将次要信息误作主要信息。
九、 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
命题人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颠倒因果关系,或强加因果关系。
如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8题: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境内统称“龙城”。
分析: 根据原文“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 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其地点并不固定”与“在匈奴境内统称‘龙城’”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故C项的错误在于强加因果关系。
十、 混淆肯定与否定
命题人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故意否定原文中肯定的表述,或肯定原本否定的表述。
如2007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第8题:
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D. 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分析: 根据原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的信息可知,作者并未否认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D项否定原文中肯定的事物,故不是正确选项。
十一、 指称不明
命题人故意模糊、偏颇地解读某些代词和名词的指称内容,使干扰项与原文相关内容的衔接出现错误。
如199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22题:
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进食和消化的需要是肠神经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
分析: 原文第四段出现了“管形动物”“高级动物”“人”等多个主体,而C项模糊了“进食和消化”的主体,犯了“指称不明”的错误。
十二、 偷换概念
命题人在干扰项中使用的概念与原文相关概念相比有偏差,因此具有迷惑性。
如199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17题:
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分析: 根据原文的意思,冬眠的哺乳动物是“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B项理解成“在更宽的范围里”,显然偷换了概念。
这正是:十二“雷区”谨记清,决胜阅读有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