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主要教学形式,幼儿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幼儿树立科学观念,学习科学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能够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并且在教师的参与和带动下,幼儿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在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将教师提问的方式分为三种:观察性提问、推测性提问、拓展性提问。那么,如何优化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提问设计呢?
一、观察性提问的设计方略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一般是从观察起步的。但是受制于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的观察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因此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提问对他们进行引导,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认知习惯。就科学探究活动而言,教师的观察性提问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先引导幼儿在观察时对事物的外形产生兴趣。对事物的外形产生兴趣是为幼儿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性提问时,引导幼儿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开始,在成功激发他们的兴趣之后,进一步促使他们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喇叭花”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幼儿:你们见过这朵花吗?能说说它的特征吗?这朵花漂亮吗?幼儿通过教师的提问,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对这朵花的整体印象。②利用不同方式提示幼儿进行有序观察。提示幼儿进行有序观察可以有效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继续开展,这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遵循一定的认知顺序,比如说从左到右、由上及下。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小猫”的科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小猫的头上有什么,眼睛和鼻子有什么特征,嘴巴呢?小猫的身体是什么颜色,有几条腿?等等。③帮助幼儿形成观察和语言描述相结合的习惯。观察是为了给幼儿积累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要让他们在观察的时候,一边观察,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
二、推测性提问的设计方略
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会经常遇到探究物体的性质以及一些材料内在的关系等问题,比如说重力、摩擦力、光、电的表现形式等。对于这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推测性提问,推测性提问可以促进教师有效开展探究活动:①推测性提问可以使教师对幼儿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利用推测性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就可以让教师对幼儿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水平有一个初步的把握。比如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准备一张纸、布、毛线、小口瓶,让幼儿了解这些材料具有什么性质。教师提问:纸、布、毛线可以装进瓶里吗?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利用各种方式把纸、布、毛线装进瓶子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错误方式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的知识经验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从而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路。②帮助幼儿建立自己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科学活动中,幼儿对一定的事物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建立假设。例如“吹泡泡”活动中,教师要拿出不同形状的吹泡器,可以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然后问幼儿:这些形状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和泡泡器的形状相同吗?这时幼儿就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发表看法,教师收集幼儿的看法,接着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进行操作证明自己的假设。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活动之前提出的问题已经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在建立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帮助幼儿进行实践验证,证明了自己的假设。
三、拓展性提问设计方略
这部分活动主要是对幼儿的认知范围进行拓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很多情况下,拓展性提问会安排在探究课程的前几分钟。首先,教师通过拓展提问来开阔幼儿的眼界,在拓展提问中让幼儿根据自身经验形成自己的认知。以“探究菊花”的活动为例,教师让幼儿对菊花进行观察后,可以问幼儿:菊花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菊花所开的花的颜色也有不相同,今天你们见到的只是菊花种类的一种,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菊花种类吗?菊花的颜色除了黄色还有其他颜色吗?在幼儿回答后,教师可以就这个问题进一步对幼儿进行明确,或是播放相关菊花的视频给幼儿看。其次,这种探究性提问方式可以让幼儿保持对探究活动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这种提问方式可以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举一反三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例如在“认识小狗”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问:小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小狗可以帮助人类做什么事情?你们对小狗的了解还有哪些呢?对于小狗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样的拓展提问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狗和人类的关系,同时,有利于促使幼儿对小狗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看法。
总的来说,在幼儿探究活动中,教师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问题的引导者而存在,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科学探究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成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思维,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探究意识,是一种促进幼儿有效学习,并在一定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认知的有效教学活动。
【作者单位:昆山市西湾幼儿园 江苏】
在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将教师提问的方式分为三种:观察性提问、推测性提问、拓展性提问。那么,如何优化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提问设计呢?
一、观察性提问的设计方略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一般是从观察起步的。但是受制于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的观察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因此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提问对他们进行引导,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认知习惯。就科学探究活动而言,教师的观察性提问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先引导幼儿在观察时对事物的外形产生兴趣。对事物的外形产生兴趣是为幼儿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性提问时,引导幼儿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开始,在成功激发他们的兴趣之后,进一步促使他们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喇叭花”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幼儿:你们见过这朵花吗?能说说它的特征吗?这朵花漂亮吗?幼儿通过教师的提问,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对这朵花的整体印象。②利用不同方式提示幼儿进行有序观察。提示幼儿进行有序观察可以有效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继续开展,这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遵循一定的认知顺序,比如说从左到右、由上及下。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小猫”的科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小猫的头上有什么,眼睛和鼻子有什么特征,嘴巴呢?小猫的身体是什么颜色,有几条腿?等等。③帮助幼儿形成观察和语言描述相结合的习惯。观察是为了给幼儿积累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要让他们在观察的时候,一边观察,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
二、推测性提问的设计方略
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会经常遇到探究物体的性质以及一些材料内在的关系等问题,比如说重力、摩擦力、光、电的表现形式等。对于这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推测性提问,推测性提问可以促进教师有效开展探究活动:①推测性提问可以使教师对幼儿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利用推测性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就可以让教师对幼儿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水平有一个初步的把握。比如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准备一张纸、布、毛线、小口瓶,让幼儿了解这些材料具有什么性质。教师提问:纸、布、毛线可以装进瓶里吗?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利用各种方式把纸、布、毛线装进瓶子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错误方式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的知识经验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从而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路。②帮助幼儿建立自己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科学活动中,幼儿对一定的事物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建立假设。例如“吹泡泡”活动中,教师要拿出不同形状的吹泡器,可以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然后问幼儿:这些形状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和泡泡器的形状相同吗?这时幼儿就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发表看法,教师收集幼儿的看法,接着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进行操作证明自己的假设。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活动之前提出的问题已经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在建立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帮助幼儿进行实践验证,证明了自己的假设。
三、拓展性提问设计方略
这部分活动主要是对幼儿的认知范围进行拓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很多情况下,拓展性提问会安排在探究课程的前几分钟。首先,教师通过拓展提问来开阔幼儿的眼界,在拓展提问中让幼儿根据自身经验形成自己的认知。以“探究菊花”的活动为例,教师让幼儿对菊花进行观察后,可以问幼儿:菊花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菊花所开的花的颜色也有不相同,今天你们见到的只是菊花种类的一种,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菊花种类吗?菊花的颜色除了黄色还有其他颜色吗?在幼儿回答后,教师可以就这个问题进一步对幼儿进行明确,或是播放相关菊花的视频给幼儿看。其次,这种探究性提问方式可以让幼儿保持对探究活动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这种提问方式可以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举一反三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例如在“认识小狗”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问:小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小狗可以帮助人类做什么事情?你们对小狗的了解还有哪些呢?对于小狗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样的拓展提问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狗和人类的关系,同时,有利于促使幼儿对小狗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看法。
总的来说,在幼儿探究活动中,教师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问题的引导者而存在,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科学探究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成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思维,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探究意识,是一种促进幼儿有效学习,并在一定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认知的有效教学活动。
【作者单位:昆山市西湾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