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系统阐述农民素质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比较分析了山东农民素质的现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努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1 山东省农民素质的现状
农民素质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基本性质、基本素养。概括来说,农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现代意识等。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山东省农民整体素质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1.1 身体素质日趋改善。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食品支出1087.7元,比2000年增长305.3元,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下降到39.8%,比2000年降低了个4.4百分点。全省自来水受益村数比重上升到63%。目前,全省已有88个县(市、区)的4063.2万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省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达1067万人,有6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全省农民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了73.3岁。
1.2 教育素质普遍提高。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达到377.2元,比2000年增长81.4%,占当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13.8%。目前,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90%以上,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仅占5.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8.2%,分别比2000年下降5.4和7.8个百分点,而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56.2%、15.1%、3.9%、1.2%,分别比2000年提高3.6、2.3、1.3和0.5个百分点。全省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年。
1.3 科技素质明显增强。2005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199.3万千瓦,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7227.8千公顷、5383.7千公顷和3713.6千公顷。“十五”末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比“九五”末提高了4个百分点,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占22.1%,其中由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自发参加培训的人数分别占总培训人数的33.3%、24.5%和42.2%。农民用于家庭成员的学费及技术培训费人均支出比2000年增长70.1%,成人培训费比2000年增长72.2%。
此外,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全省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素质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开拓意识、环境意识等现代意识不断增强。据统计,目前全省已有93%的村建立起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98%的村制订了村民自治章程,98%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
2 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 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所谓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产中生产过程和产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就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意识。因此,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
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力量,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内在动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成的标志。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生产发展”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生活宽裕”要求农民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素质,“乡风文明”要求农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村容整洁”要求农民有良好的卫生健康素质,“管理民主”要求农民有较强的民主法制素质。因此,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不断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培养新型农民,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由之路。
2.3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全省耕地面积759.31万公顷,在全国居第19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82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水资源极为匮乏,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要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先进农业科技成果,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来承接和应用,否则农业科技的推广、扩散和转化就难以进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会遇到障碍。
3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从农民增收的愿望出发,从建设新农村的宏伟战略出发,切实抓好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1 健全培训体系。加快建立完善政府组织推动、农民需求拉动、社会参与互动的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农民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组织落实培训项目,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民技术学校、农村成人文化学校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师资合格、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的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专业协会、社会中介、农民组织等的作用,满足农良多层次、多方向、多目标的教育培训需求。
3.2 创新培训机制。农民教育培训应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增收致富需求相对接,坚持普及教育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政府统筹、部门配合、面向市 场、多元办学的教育培训机制和农民培训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培训内容要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由以种养业为主,转向种、养、加、销并重;由侧重产中,向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条拓展;由单—技术,转向集约技术;由主要集中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全面覆盖。除了文化科技方面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农民经营管理、卫生健康、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工作应尊重农民的意愿,按照农民喜好和农时来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
3.3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符合WTO“绿箱”政策,是公共财政的扶持方向。全省各级财政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把农民培训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增加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培训直补制度,财政补助资金采用培训券形式直接补助给受训农民。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对农民培训资金,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并实行项目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3.4 完善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加强有关农民培训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执法和督察力度。总结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好的做法,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培训的要求,加大农民培训立法工作,制定农民培训的专门法律法规,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使农民培训工作在法制保障下正常有序地开展。
3.5 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扩大面向农村的公共服务,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尤其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维护和发展好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关键词: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努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1 山东省农民素质的现状
农民素质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基本性质、基本素养。概括来说,农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现代意识等。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山东省农民整体素质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1.1 身体素质日趋改善。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食品支出1087.7元,比2000年增长305.3元,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下降到39.8%,比2000年降低了个4.4百分点。全省自来水受益村数比重上升到63%。目前,全省已有88个县(市、区)的4063.2万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省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达1067万人,有6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全省农民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了73.3岁。
1.2 教育素质普遍提高。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达到377.2元,比2000年增长81.4%,占当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13.8%。目前,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90%以上,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仅占5.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8.2%,分别比2000年下降5.4和7.8个百分点,而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56.2%、15.1%、3.9%、1.2%,分别比2000年提高3.6、2.3、1.3和0.5个百分点。全省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年。
1.3 科技素质明显增强。2005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199.3万千瓦,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7227.8千公顷、5383.7千公顷和3713.6千公顷。“十五”末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比“九五”末提高了4个百分点,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占22.1%,其中由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自发参加培训的人数分别占总培训人数的33.3%、24.5%和42.2%。农民用于家庭成员的学费及技术培训费人均支出比2000年增长70.1%,成人培训费比2000年增长72.2%。
此外,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全省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素质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开拓意识、环境意识等现代意识不断增强。据统计,目前全省已有93%的村建立起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98%的村制订了村民自治章程,98%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
2 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 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所谓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产中生产过程和产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就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意识。因此,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
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力量,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内在动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成的标志。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生产发展”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生活宽裕”要求农民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素质,“乡风文明”要求农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村容整洁”要求农民有良好的卫生健康素质,“管理民主”要求农民有较强的民主法制素质。因此,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不断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培养新型农民,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由之路。
2.3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全省耕地面积759.31万公顷,在全国居第19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82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水资源极为匮乏,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要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先进农业科技成果,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来承接和应用,否则农业科技的推广、扩散和转化就难以进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会遇到障碍。
3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从农民增收的愿望出发,从建设新农村的宏伟战略出发,切实抓好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1 健全培训体系。加快建立完善政府组织推动、农民需求拉动、社会参与互动的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农民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组织落实培训项目,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民技术学校、农村成人文化学校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师资合格、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的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专业协会、社会中介、农民组织等的作用,满足农良多层次、多方向、多目标的教育培训需求。
3.2 创新培训机制。农民教育培训应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增收致富需求相对接,坚持普及教育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政府统筹、部门配合、面向市 场、多元办学的教育培训机制和农民培训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培训内容要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由以种养业为主,转向种、养、加、销并重;由侧重产中,向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条拓展;由单—技术,转向集约技术;由主要集中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全面覆盖。除了文化科技方面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农民经营管理、卫生健康、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工作应尊重农民的意愿,按照农民喜好和农时来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
3.3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符合WTO“绿箱”政策,是公共财政的扶持方向。全省各级财政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把农民培训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增加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培训直补制度,财政补助资金采用培训券形式直接补助给受训农民。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对农民培训资金,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并实行项目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3.4 完善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加强有关农民培训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执法和督察力度。总结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好的做法,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培训的要求,加大农民培训立法工作,制定农民培训的专门法律法规,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使农民培训工作在法制保障下正常有序地开展。
3.5 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扩大面向农村的公共服务,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尤其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维护和发展好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