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法帖艺术是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先贤的墨宝比如所谓魏晋风韵、唐法、宋意赖此得以流传。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大都将文字书写在竹或木制成的薄而细长的片上,称简牍或简书;或者书写在丝织品上,称为帖。在造纸发明以后,凡书写在纸或丝织品上的、篇幅较小的文字均称之为帖。
唐代,由于帝王的喜爱,出现勾摹前人墨迹集帖,即《万岁通天帖》。到宋代又出现了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将其镌刻在石或木板上,然后拓成墨本并装裱成卷或册的刻帖。这种刻帖即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并扩大其影响,又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故又称之为法帖。
明清之际,随着印刷业的发达和人们对书法学习的需求,汇集前人书法墨迹,镌刻法帖持续不断,规模也越来越大。除上述《万岁通天帖》外,历史上著名的法帖还有《淳化阁帖》、《绛帖》、《潭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真赏斋帖》、《停云馆帖》、《余清斋帖》、《墨池堂选帖》、《快雪堂法书》、《三希堂法帖》等。
如今,众多传世经典的法帖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里,本文就整理了这样一些身在博物馆里的法帖名作,以飨读者。
中郎帖(传为南宋绍兴御书院摹本)(图1),23.3×25.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郎帖》是东晋人谢安书写的一封报丧书信,信中告知中郎突然去世的消息,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痛苦不堪、难以忍受的情感。帖前鉴藏印有两半方,印文均不辨。帖后鉴藏印有南宋“德寿”,明“吴桢”、“黄琳美之”、“新安吴廷”、“许叔次家藏”、“杨嘉”、“堵氏”等印,以及清乾隆内府、宣统内府诸印。“德寿”玺印为南宋高宗之印(高宗赵构做太上皇时曾退居德寿殿),另据此帖纸、墨等判断,可确认它为南宋绍兴御书院中人所临摹的古帖,虽然不是谢安的真迹,依然宝贵。在南宋,由于高宗以来历代皇帝对二王及晋人书的嗜好,上行下效,使南宋书风充满古雅萧散的气质。
谢安(320—385),原籍太康,寓居会稽。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年轻时就注意修身养性,喜欢读书习艺,才器隽秀,但却不愿做官。他在上虞的东山筑庐蛰居,“高谢人间,啸咏山林”,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直至他的好友、侍中王坦之去东山面请,痛陈社稷危艰,国势衰微,亟须良将谋臣匡扶,谢安才悚忧而起,应召出山。其时已年过不惑。即“东山再起”,受命于危难之际,谢安宵衣旰食,不敢懈怠,开始了他中年以后二十年的奋作争斗。公元383年,前秦军南下,苻坚携兵百万,大有一举踏平江东之概。谢安临危不惧,要谢石、谢玄力拒,结果淝水一战,大获全胜,给中国战争史写下了以少胜多的辉煌一页。
此帖行笔圆转流畅,笔法纯熟,具有典雅丰腴、气度雍容的特点。宋《宣和书谱》、《云烟过眼录》,明《东图玄览》、《清河书画舫》,清《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著录。此帖曾被刻录《余清斋帖》,由书画家歙人杨明时勾勒上石,摹刻极精,今碑板已失。
王羲之《行穰帖》(图2),原迹已失传。此为初唐时期的双钩填墨摹本,硬黄纸本,传为米芾再临本,24.4×8.9厘米,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号称美国藏中国书法第一名品。二行,十五字,由北宋徽宗金泥题签和宣和之印,曾为董其昌友人吴廷所藏,明董其昌有多处题跋,后入清宫,乾隆有题跋题诗及鉴赏印。董其昌跋:“东坡所谓‘君家两行十三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者,此帖是耶?”乾隆帝则赞它“于浑穆中精光内韫”。
又跋:“宣和时收右军真迹百四十有三,《行穰帖》其一也。以淳化官帖不能备载右军佳书,而王著不具玄览,仅凭仿书锓版,故多于真迹中挂漏,如《桓公帖》,米海岳以为王书第一,犹在官帖之外,余可知已,然人间所藏不尽归御府,即归御府或时代有先后,有淳化时未出而宣和时始出者,亦不可尽以王著为口实也,此《行穰帖》在草书谱中诸刻未载,有宋徽宗金标正书,与《西升经》、《圣教序》一类,又有宣和政和小印,其为内殿私藏无疑。然观其行笔苍劲兼籀篆之奇踪,唐以后虞褚诸名家视之远愧,真希代之宝也,何必宣和谱印传流有据,方为左券耶?万历甲辰冬十月廿三,华亭董其昌跋于戏鸿堂。”
《宣和书谱》卷十五著录《行穰帖》帖目,有“政和”、“宣和”及双龙小印,可证《行穰帖》为北宋宣和内府所藏之物。《珊瑚网》卷一载: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汪珂玉于吴江周叙仲舟中获观此帖。汪氏说:“止存二行,约二十余字,在黄麻纸上,书法精彩异常,惜无前贤跋。后项子京自叙数行。黄玄宰谓:此帖所至处,常有青云覆其上,但肉眼自不见耳”。后入清内府,上有乾隆御笔“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八字。
据说《行穰帖》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从圆明园(宫廷)流落到民间的国宝,同时流出的还有钟繇《荐季直表》和苏轼《黄州寒食帖》等。《行穰帖》由清内府流出,为大风堂张大千收藏。 张大千购买以“东北货”(伪满洲国小白楼流散出来的宫廷字画)为主的书画。如王羲之《行穰帖》、黄庭坚《廉颇蔺相如传》卷等。《行穰帖》归大风堂后,张大千到日本曾携此卷并一时存放于书法家西川宁处。
《梦奠帖》全称《仲尼梦奠帖》(图3),本帖无款印,纸本 25.5×33.6厘米,七十八字,书法笔力苍劲古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为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世称中华第一楷书,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欧阳询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创立的欧体楷书,大到整体章法、汉字形式类别,小到点画之间的主次关系、穿插挪让,都成为一种严肃、郑重的创作方式,一切变化都是按照法度而表现得完整、坚实、充分、和悦,趋于尽善尽美,因而具有一种典雅、庄严的气派,对后世影响极大。
《仲尼梦奠帖》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帖云:“仲尼梦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龄,俱不满百。彭祖资以导养。樊重任性,裁过盈数,终归冥灭。无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归丘墓,神还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书法笔力苍劲古茂。元人郭天锡在跋中曰:“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如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深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此帖曾入南宋内府收藏,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 此帖与《张翰帖》、《卜商帖》其内容皆涉史事,统称为“史事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南宋吴琚行书《寿父帖》(图4),清宫旧藏,纸本,行书,纵32.9厘米,横48.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吴琚很有才气,精于诗词,更在书法艺术上有所建树。宋孝宗皇帝时常召见他,一同论诗作字。吴琚性情孤傲,爱好不多。在军中留守建康(今南京)的时候,他遍植古梅,赏梅养性。在寓所,吴琚设维摩榻,每天闭门写字,日临古帖以自娱。
吴琚擅长正、行、草体。他取法北宋的米芾,并尽力模仿米芾,达到几可乱真的地步,这大概是受宋高宗赵构推崇米字的影响。他学习米书达到随心所欲而又不失米书规范的境地,这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后人认为,在众多学米书法家中,能得米芾笔墨神韵者,应该首推吴琚。但与米书毕竟不同,如果仔细比较,就会发现吴琚结体略微紧敛,用笔稍加肥厚,有米书的俊逸,而无米书的恣肆。人们在赞赏吴琚天才技艺的同时,又为他感到遗憾,因为他一味学习米芾,致使作品缺乏自己的个性,终究不能成就独特的艺术风格。吴琚传世墨迹有《碎锦帖》、《寿父帖》、《七言绝句》等,著作有《云壑集》。江苏镇江北固山上镌刻的“天下第一江山”,就为吴琚所书,当今十分有名气。
《寿父帖》书法行笔自然流畅,结体用笔均习米芾,且颇得神似,正如安岐所言:“初视之以为米书,见款始知为云壑得意书”(《墨缘汇观》)。帖中所称“阅古”,应是韩侂胄,侂胄有“阅古堂”。吴琚在《焦山题名帖》中称其于绍熙三年(1192)辛亥“解组襄阳”,而此帖是官襄阳任上所作,故当书于淳熙末年。
鉴藏印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仪周珍藏”(朱文)、“心赏”(朱文)、 “安岐之印”(白文)等。历代著录:《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刻录《三希堂法帖》。
该帖文内容如下:
比总总附书,谅只在下旬可到。途中收十月三日手笔并诗,深以为慰。示喻已悉,襄州之行,非所惮也。不谓以常式辞免,就降改命。辞难避事,何以自文?不知阅古之意如何?今必有定论矣。十九日入京西界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札子已具辞免,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若省札更迟数日,则已到襄阳。郢去襄只二百余里,江陵亦然。岁晚客里,进退不能,势须等候月十日方见次第。地远,往返动是许时,远宦非便,殆此类也。旅中灯下作此,言不尽意。余希加爱,不宣。十月廿日,琚上。寿父判寺寺簿贤弟。
朱熹《大桂驿中帖》(图5),纵33.4厘米,横57.3厘米,行草书,17行,240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此帖是《宋贤遗翰册》中一页,内容为应酬类。记朱熹乞放归田、拟归考亭、再唤猺人蒲来矢诸事。按朱熹《年谱》,宋绍熙五年五月知潭州,《宁宗本纪》言:“七月庚午,召秘阁修撰知潭州朱熹诣行在。”文中“辛苦三月,已不胜郡事”,即五月至八月,在任正好三个月。“告归未获”,指朱熹在六月曾“申乞放归田里”。文中所提及诸事多为绍熙五年事,故推算此帖为绍熙五年作品,朱熹时年65岁。
《大桂驿中帖》书法纵逸不拘,醇古自然,神态娓娓,如烟云风卷,意在行文,有自得之趣。如詹景凤所言:“不以书名,固以学掩之。”
鉴藏印记:“张鏐”(白文)、“吴桢”(朱文)、“周生”(朱白文)。
帖文内容:八月十五日熹顿首上启。大桂驿中草草奉问想已达矣。行次宜春乃承专介惠书。获闻比日秋暑,政成有相起处多福为慰。熹衰晚亡堪,辛苦三月,已不胜郡事。告归未获,而勿叨此。虽荷朝廷记忆之深,然踈阔腐儒亦何补于时论之万分哉。已上免牍,前至临川,恭听处分,即自彼东还建阳耳。辰傜复尔,应是小小仇杀,不知今复如何。昨来所以不免再唤蒲来矢辈赴司羁縻之。政以争竞有端,不可不预防之。新帅素不快此事,不知其来复以为如何耳。得其平心待之,不至纷更,亦幸事也。人还草草附报,不它及。阁中宜人,诸郎姐哥佳胜,儿女辈时问。益远,惟善自爱。以须召用为祝。不宣。熹再拜上启会之知郡朝议贤表 。
此帖有明显的朱熹中期书风,朱熹中期书风是指淳熙六年至绍熙五年的书法风格。本阶段的朱熹传世重要书迹,从淳熙九年的《赐书帖》、《卜筑钟山帖》,到淳熙十四年的《季夏帖》、淳熙十五年的《任公帖跋尾》,再到绍熙五年的《向往帖》、《秋深帖》、《大桂驿中帖》,均表现出较为相近的远法王羲之、近绍北宋先贤的面貌,只是前后的个人风貌程度略有浅深之别而已。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世传朱熹大字,往往气象森严,仪态端朴,与小字行草书札等相异趣。
明代杜琼《荣登帖》(图6),24.2×48.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荣登帖》是杜琼写给明代书法家吴宽的书信。吴宽于明成化八年(1472)参加会试、殿试,都获得第一,即杜琼所谓“荣登二元”——会元、状元,随后得授翰林院修撰。他在信中请吴宽为杜家私园延绿亭“作重建延绿亭记”。信札写于“壬辰中秋”,即成化八年(1472)。杜琼这一年已77岁,且身体多病,两年后便去世了。其上钤有杜琼“年将八十之人”、“杜用嘉印”等印,鉴藏印有“枝安室图书印”、“维岳”等。
杜琼(1396—1474),字用嘉,号东原耕者、鹿冠道人,人尊为“东原先生”,吴(今江苏苏州)人。明经博学,旁及翰墨书画皆精。山水宗董源,层峦秀拔,亦工人物。好为诗,其诗于评画尤深。著《东原集》、《耕余杂录》。洪武丙子生,知府况钟两度推荐,均固辞不出。成化甲午卒,年七十九。
杜琼年少时性格孤静,凡事认真,颇具毅力。知府况钟曾两次举荐他做官,均被他辞谢。杜琼晚年居于东原,同道、门人往来不绝。古时的书法家往往修养比较全面,大多在书法之外还兼涉其他艺术,因此有“诗、书、画、印,样样俱全”的提法。杜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明经、博学、工诗”,著有《东原集》、《耕余杂录》、《纪善录》等;又旁及书画,并以卖画为生。杜琼擅画山水,远宗董源,近法王蒙,多用干笔皴擦、淡墨烘染,风格秀拔遒丽,开“吴门派”之先声。
《荣登帖》释文如下:
吴下辱知杜琼奉书原博状元修譔阁下:自阁下荣登二元,名闻天下,诚不负所学如此。捷音远来,老朽辈知之岂胜欣跃。即欲为诗相贺,奈缘衰病鲜悰,不能成句。欲写书札,升天之难。所以一向负谴,惟心谅之。此门又不得频诣府为庆,惟荷令尊老大夫常常招请以陪上宾,此情此意,何可当哉。然益区区媿感也。少白小园延绿之亭,近为大风雨所摧。儿辈乃重建之,使不绝款宾逸老之所在。是亭也,前有陈永之之记,吴中缙绅继作长篇短章已盈卷矣。今欲拜求阁下作重建延绿亭记一首,倘不鄙而赐允,必有勉厉吾儿曹及有激予衰懦者。惟阁下矜之。仆犬马之齿,将及八旬,诚气息厌厌之日,百事皆嬾之时,独于好贤好文之心,则念念不忘焉。惟阁下矜之。不宣。
壬辰中秋辱知杜琼奉书。小画一纸乃旧日所写。图书一事。侑缄。
钤“年将八十之人”、“杜用嘉印”、“敕称美人”印。鉴藏印钤“枝安室图书印”、“维岳”等印。
杜琼传世作品有正统八年(1443)前作《南村别墅图册》十页、天顺七年(1463)作《天香书屋图》轴,现均藏上海博物馆;景泰五年(1454)作《山水图》轴、成化八年(1472)为吴宽作《山水图》轴及《友松图》卷等,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正编印八年作《听泉图》轴、成化四年作《师林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成化三年(1467)作《墨笔山水》轴藏四川省博物馆。此外,杜琼还著有《东原集》等。其卒后私谥“渊孝”。
唐代,由于帝王的喜爱,出现勾摹前人墨迹集帖,即《万岁通天帖》。到宋代又出现了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将其镌刻在石或木板上,然后拓成墨本并装裱成卷或册的刻帖。这种刻帖即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并扩大其影响,又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故又称之为法帖。
明清之际,随着印刷业的发达和人们对书法学习的需求,汇集前人书法墨迹,镌刻法帖持续不断,规模也越来越大。除上述《万岁通天帖》外,历史上著名的法帖还有《淳化阁帖》、《绛帖》、《潭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真赏斋帖》、《停云馆帖》、《余清斋帖》、《墨池堂选帖》、《快雪堂法书》、《三希堂法帖》等。
如今,众多传世经典的法帖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里,本文就整理了这样一些身在博物馆里的法帖名作,以飨读者。
中郎帖(传为南宋绍兴御书院摹本)(图1),23.3×25.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郎帖》是东晋人谢安书写的一封报丧书信,信中告知中郎突然去世的消息,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痛苦不堪、难以忍受的情感。帖前鉴藏印有两半方,印文均不辨。帖后鉴藏印有南宋“德寿”,明“吴桢”、“黄琳美之”、“新安吴廷”、“许叔次家藏”、“杨嘉”、“堵氏”等印,以及清乾隆内府、宣统内府诸印。“德寿”玺印为南宋高宗之印(高宗赵构做太上皇时曾退居德寿殿),另据此帖纸、墨等判断,可确认它为南宋绍兴御书院中人所临摹的古帖,虽然不是谢安的真迹,依然宝贵。在南宋,由于高宗以来历代皇帝对二王及晋人书的嗜好,上行下效,使南宋书风充满古雅萧散的气质。
谢安(320—385),原籍太康,寓居会稽。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年轻时就注意修身养性,喜欢读书习艺,才器隽秀,但却不愿做官。他在上虞的东山筑庐蛰居,“高谢人间,啸咏山林”,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直至他的好友、侍中王坦之去东山面请,痛陈社稷危艰,国势衰微,亟须良将谋臣匡扶,谢安才悚忧而起,应召出山。其时已年过不惑。即“东山再起”,受命于危难之际,谢安宵衣旰食,不敢懈怠,开始了他中年以后二十年的奋作争斗。公元383年,前秦军南下,苻坚携兵百万,大有一举踏平江东之概。谢安临危不惧,要谢石、谢玄力拒,结果淝水一战,大获全胜,给中国战争史写下了以少胜多的辉煌一页。
此帖行笔圆转流畅,笔法纯熟,具有典雅丰腴、气度雍容的特点。宋《宣和书谱》、《云烟过眼录》,明《东图玄览》、《清河书画舫》,清《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著录。此帖曾被刻录《余清斋帖》,由书画家歙人杨明时勾勒上石,摹刻极精,今碑板已失。
王羲之《行穰帖》(图2),原迹已失传。此为初唐时期的双钩填墨摹本,硬黄纸本,传为米芾再临本,24.4×8.9厘米,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号称美国藏中国书法第一名品。二行,十五字,由北宋徽宗金泥题签和宣和之印,曾为董其昌友人吴廷所藏,明董其昌有多处题跋,后入清宫,乾隆有题跋题诗及鉴赏印。董其昌跋:“东坡所谓‘君家两行十三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者,此帖是耶?”乾隆帝则赞它“于浑穆中精光内韫”。
又跋:“宣和时收右军真迹百四十有三,《行穰帖》其一也。以淳化官帖不能备载右军佳书,而王著不具玄览,仅凭仿书锓版,故多于真迹中挂漏,如《桓公帖》,米海岳以为王书第一,犹在官帖之外,余可知已,然人间所藏不尽归御府,即归御府或时代有先后,有淳化时未出而宣和时始出者,亦不可尽以王著为口实也,此《行穰帖》在草书谱中诸刻未载,有宋徽宗金标正书,与《西升经》、《圣教序》一类,又有宣和政和小印,其为内殿私藏无疑。然观其行笔苍劲兼籀篆之奇踪,唐以后虞褚诸名家视之远愧,真希代之宝也,何必宣和谱印传流有据,方为左券耶?万历甲辰冬十月廿三,华亭董其昌跋于戏鸿堂。”
《宣和书谱》卷十五著录《行穰帖》帖目,有“政和”、“宣和”及双龙小印,可证《行穰帖》为北宋宣和内府所藏之物。《珊瑚网》卷一载: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汪珂玉于吴江周叙仲舟中获观此帖。汪氏说:“止存二行,约二十余字,在黄麻纸上,书法精彩异常,惜无前贤跋。后项子京自叙数行。黄玄宰谓:此帖所至处,常有青云覆其上,但肉眼自不见耳”。后入清内府,上有乾隆御笔“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八字。
据说《行穰帖》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从圆明园(宫廷)流落到民间的国宝,同时流出的还有钟繇《荐季直表》和苏轼《黄州寒食帖》等。《行穰帖》由清内府流出,为大风堂张大千收藏。 张大千购买以“东北货”(伪满洲国小白楼流散出来的宫廷字画)为主的书画。如王羲之《行穰帖》、黄庭坚《廉颇蔺相如传》卷等。《行穰帖》归大风堂后,张大千到日本曾携此卷并一时存放于书法家西川宁处。
《梦奠帖》全称《仲尼梦奠帖》(图3),本帖无款印,纸本 25.5×33.6厘米,七十八字,书法笔力苍劲古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为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世称中华第一楷书,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欧阳询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创立的欧体楷书,大到整体章法、汉字形式类别,小到点画之间的主次关系、穿插挪让,都成为一种严肃、郑重的创作方式,一切变化都是按照法度而表现得完整、坚实、充分、和悦,趋于尽善尽美,因而具有一种典雅、庄严的气派,对后世影响极大。
《仲尼梦奠帖》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帖云:“仲尼梦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龄,俱不满百。彭祖资以导养。樊重任性,裁过盈数,终归冥灭。无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归丘墓,神还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书法笔力苍劲古茂。元人郭天锡在跋中曰:“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如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深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此帖曾入南宋内府收藏,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 此帖与《张翰帖》、《卜商帖》其内容皆涉史事,统称为“史事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南宋吴琚行书《寿父帖》(图4),清宫旧藏,纸本,行书,纵32.9厘米,横48.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吴琚很有才气,精于诗词,更在书法艺术上有所建树。宋孝宗皇帝时常召见他,一同论诗作字。吴琚性情孤傲,爱好不多。在军中留守建康(今南京)的时候,他遍植古梅,赏梅养性。在寓所,吴琚设维摩榻,每天闭门写字,日临古帖以自娱。
吴琚擅长正、行、草体。他取法北宋的米芾,并尽力模仿米芾,达到几可乱真的地步,这大概是受宋高宗赵构推崇米字的影响。他学习米书达到随心所欲而又不失米书规范的境地,这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后人认为,在众多学米书法家中,能得米芾笔墨神韵者,应该首推吴琚。但与米书毕竟不同,如果仔细比较,就会发现吴琚结体略微紧敛,用笔稍加肥厚,有米书的俊逸,而无米书的恣肆。人们在赞赏吴琚天才技艺的同时,又为他感到遗憾,因为他一味学习米芾,致使作品缺乏自己的个性,终究不能成就独特的艺术风格。吴琚传世墨迹有《碎锦帖》、《寿父帖》、《七言绝句》等,著作有《云壑集》。江苏镇江北固山上镌刻的“天下第一江山”,就为吴琚所书,当今十分有名气。
《寿父帖》书法行笔自然流畅,结体用笔均习米芾,且颇得神似,正如安岐所言:“初视之以为米书,见款始知为云壑得意书”(《墨缘汇观》)。帖中所称“阅古”,应是韩侂胄,侂胄有“阅古堂”。吴琚在《焦山题名帖》中称其于绍熙三年(1192)辛亥“解组襄阳”,而此帖是官襄阳任上所作,故当书于淳熙末年。
鉴藏印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仪周珍藏”(朱文)、“心赏”(朱文)、 “安岐之印”(白文)等。历代著录:《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刻录《三希堂法帖》。
该帖文内容如下:
比总总附书,谅只在下旬可到。途中收十月三日手笔并诗,深以为慰。示喻已悉,襄州之行,非所惮也。不谓以常式辞免,就降改命。辞难避事,何以自文?不知阅古之意如何?今必有定论矣。十九日入京西界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札子已具辞免,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若省札更迟数日,则已到襄阳。郢去襄只二百余里,江陵亦然。岁晚客里,进退不能,势须等候月十日方见次第。地远,往返动是许时,远宦非便,殆此类也。旅中灯下作此,言不尽意。余希加爱,不宣。十月廿日,琚上。寿父判寺寺簿贤弟。
朱熹《大桂驿中帖》(图5),纵33.4厘米,横57.3厘米,行草书,17行,240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此帖是《宋贤遗翰册》中一页,内容为应酬类。记朱熹乞放归田、拟归考亭、再唤猺人蒲来矢诸事。按朱熹《年谱》,宋绍熙五年五月知潭州,《宁宗本纪》言:“七月庚午,召秘阁修撰知潭州朱熹诣行在。”文中“辛苦三月,已不胜郡事”,即五月至八月,在任正好三个月。“告归未获”,指朱熹在六月曾“申乞放归田里”。文中所提及诸事多为绍熙五年事,故推算此帖为绍熙五年作品,朱熹时年65岁。
《大桂驿中帖》书法纵逸不拘,醇古自然,神态娓娓,如烟云风卷,意在行文,有自得之趣。如詹景凤所言:“不以书名,固以学掩之。”
鉴藏印记:“张鏐”(白文)、“吴桢”(朱文)、“周生”(朱白文)。
帖文内容:八月十五日熹顿首上启。大桂驿中草草奉问想已达矣。行次宜春乃承专介惠书。获闻比日秋暑,政成有相起处多福为慰。熹衰晚亡堪,辛苦三月,已不胜郡事。告归未获,而勿叨此。虽荷朝廷记忆之深,然踈阔腐儒亦何补于时论之万分哉。已上免牍,前至临川,恭听处分,即自彼东还建阳耳。辰傜复尔,应是小小仇杀,不知今复如何。昨来所以不免再唤蒲来矢辈赴司羁縻之。政以争竞有端,不可不预防之。新帅素不快此事,不知其来复以为如何耳。得其平心待之,不至纷更,亦幸事也。人还草草附报,不它及。阁中宜人,诸郎姐哥佳胜,儿女辈时问。益远,惟善自爱。以须召用为祝。不宣。熹再拜上启会之知郡朝议贤表 。
此帖有明显的朱熹中期书风,朱熹中期书风是指淳熙六年至绍熙五年的书法风格。本阶段的朱熹传世重要书迹,从淳熙九年的《赐书帖》、《卜筑钟山帖》,到淳熙十四年的《季夏帖》、淳熙十五年的《任公帖跋尾》,再到绍熙五年的《向往帖》、《秋深帖》、《大桂驿中帖》,均表现出较为相近的远法王羲之、近绍北宋先贤的面貌,只是前后的个人风貌程度略有浅深之别而已。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世传朱熹大字,往往气象森严,仪态端朴,与小字行草书札等相异趣。
明代杜琼《荣登帖》(图6),24.2×48.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荣登帖》是杜琼写给明代书法家吴宽的书信。吴宽于明成化八年(1472)参加会试、殿试,都获得第一,即杜琼所谓“荣登二元”——会元、状元,随后得授翰林院修撰。他在信中请吴宽为杜家私园延绿亭“作重建延绿亭记”。信札写于“壬辰中秋”,即成化八年(1472)。杜琼这一年已77岁,且身体多病,两年后便去世了。其上钤有杜琼“年将八十之人”、“杜用嘉印”等印,鉴藏印有“枝安室图书印”、“维岳”等。
杜琼(1396—1474),字用嘉,号东原耕者、鹿冠道人,人尊为“东原先生”,吴(今江苏苏州)人。明经博学,旁及翰墨书画皆精。山水宗董源,层峦秀拔,亦工人物。好为诗,其诗于评画尤深。著《东原集》、《耕余杂录》。洪武丙子生,知府况钟两度推荐,均固辞不出。成化甲午卒,年七十九。
杜琼年少时性格孤静,凡事认真,颇具毅力。知府况钟曾两次举荐他做官,均被他辞谢。杜琼晚年居于东原,同道、门人往来不绝。古时的书法家往往修养比较全面,大多在书法之外还兼涉其他艺术,因此有“诗、书、画、印,样样俱全”的提法。杜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明经、博学、工诗”,著有《东原集》、《耕余杂录》、《纪善录》等;又旁及书画,并以卖画为生。杜琼擅画山水,远宗董源,近法王蒙,多用干笔皴擦、淡墨烘染,风格秀拔遒丽,开“吴门派”之先声。
《荣登帖》释文如下:
吴下辱知杜琼奉书原博状元修譔阁下:自阁下荣登二元,名闻天下,诚不负所学如此。捷音远来,老朽辈知之岂胜欣跃。即欲为诗相贺,奈缘衰病鲜悰,不能成句。欲写书札,升天之难。所以一向负谴,惟心谅之。此门又不得频诣府为庆,惟荷令尊老大夫常常招请以陪上宾,此情此意,何可当哉。然益区区媿感也。少白小园延绿之亭,近为大风雨所摧。儿辈乃重建之,使不绝款宾逸老之所在。是亭也,前有陈永之之记,吴中缙绅继作长篇短章已盈卷矣。今欲拜求阁下作重建延绿亭记一首,倘不鄙而赐允,必有勉厉吾儿曹及有激予衰懦者。惟阁下矜之。仆犬马之齿,将及八旬,诚气息厌厌之日,百事皆嬾之时,独于好贤好文之心,则念念不忘焉。惟阁下矜之。不宣。
壬辰中秋辱知杜琼奉书。小画一纸乃旧日所写。图书一事。侑缄。
钤“年将八十之人”、“杜用嘉印”、“敕称美人”印。鉴藏印钤“枝安室图书印”、“维岳”等印。
杜琼传世作品有正统八年(1443)前作《南村别墅图册》十页、天顺七年(1463)作《天香书屋图》轴,现均藏上海博物馆;景泰五年(1454)作《山水图》轴、成化八年(1472)为吴宽作《山水图》轴及《友松图》卷等,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正编印八年作《听泉图》轴、成化四年作《师林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成化三年(1467)作《墨笔山水》轴藏四川省博物馆。此外,杜琼还著有《东原集》等。其卒后私谥“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