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赓续红色血脉 播种天山传奇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gp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和发展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地域辽阔,陆地边境线漫长。历代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视新疆的治理与建设。新疆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边防巩固,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2000多年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中,新疆大地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美丽安宁、锦绣祥和。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后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双重领导,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而独特的历史性创举,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重要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兵团自成立起即牢记党中央赋予的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大力开发建设新疆、增进民族团结、推进社会进步、巩固西北边防。几代兵团人薪火相传,坚持不懈与干旱、洪水、风沙、盐碱灾害做斗争;坚持不懈在南疆的塔克拉玛干和北疆的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坚持不懈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国营农场建设。经过多年奋斗,兵团在两大沙漠边缘地带、在千里边境沿线造林百万亩,建起数千公里的绿色屏障,兴修大中小型水库百余个,建起良田万顷、渠网纵横、林带如织、道路畅通的农牧团场和戈壁绿洲。兵团人以磅礴的力量在曾经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漠绘就了壮丽的五彩画卷!
  今天,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北屯等11座军垦新城昂然崛起于天山南北,闪耀在共和国版图上;今天,一片片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彩纷呈;今天,林带水网渠系密布,棉花、小麦、玉米、稻谷、番茄、薰衣草等作物绚丽多姿地点缀着广袤的新疆大地。兵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传承史,是一部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中的精彩篇章。
  自成立起,兵团始终遵循“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始终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始终坚持造福新疆各族人民,始终与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奋进,共同建设繁荣富裕安定的社会主义新新疆。部队刚刚进疆时,不了解当地的气候和水土情况,就以当地的老农为师,学习请教农业生产知识。刚刚获得解放的新疆,农业几乎处于原始农耕状态。兵团指战员克服困难,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没有农具就自己造,没有耕畜就用人力拉犁。战士的手掌、肩膀磨破染红了农具,染绿了脚下开垦的荒原。兵团积极引进先进农业耕种方式,与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兵团创造的“好林带、好条田、好道路、好水渠、好住房”等“五好模式”在新疆大地得到广泛推行。此外,兵团还派出技术人员前往各乡村,手把手教地方群众改良土壤、使用先进农业耕种技术等,与各族群众互帮互学互助,形成了水乳交融和睦团结的民族关系,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描绘着绚丽多彩的新疆大地,使这片荒原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变。
  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绿洲经济的基础,兵团人始终坚持大规模引进、吸收、研发和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始终坚持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国营农场建设。兵团建设了新疆第一批现代水利设施,创建了第一个长绒棉基地、第一块薰衣草种植基地,引进了第一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采棉机,等等。在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在开创发展新疆现代农业的奋进历程中,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在天山南北不断显现。
  模范人物撑起了兵团的脊梁
  在兵团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模范人物,谱写了一首首英雄赞歌。
  在屯垦戍边的大生产运动中,侯正元以顽强的毅力和拼命精神,挥舞着坎土曼(新疆地区的一种农具),成为“气死牛”的开荒英雄。20世纪50年代,兵团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1952年,侯正元作为垦荒优秀分子来到农八师石河子机耕农场学习拖拉机的驾驶修理技术,成为新中国军垦史上第一代驾驶苏联拖拉机的拖拉机手。在驾驶拖拉机实施农业生产时,他开动脑筋、精益求精,创造了拖拉机连续安全工作3.3万小时无大修、6年完成27万个标准作业后拖拉机仍完好的奇迹,被苏联塔斯社惊呼為“拖拉机史上的奇迹”。侯正元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59年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8年5月,为解决塔里木河南岸50万亩新开垦土地的灌溉问题,农一师受命在荒原上开挖引水总渠。由于条件极其艰苦,上级规定参加修建大渠的必须是身体好、思想好的男同志,但农一师的20多名姑娘也强烈要求参与挖渠任务。酷暑的荒漠戈壁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姑娘们早出晚归,每人每天挑10.5立方米沙土,还要伐木、挖红柳,工作量非常大。几天下来,20多个姑娘只剩下了王世卿、王华玲、赵桂荣、郭桂荣、赵爱莲5人。她们下定决心,绝不后退,组成一支女子突击队,继续奋战在工地上。晚上,她们打着手电夜战,每人口袋里备点辣椒,实在困了就咬上一口。就这样,她们创下了人均每天搬运沙土72立方米的惊人成绩,被兵团党委授予“穆桂英小组”称号。“塔河五姑娘”是兵团女战士的典型代表,她们的精神闪耀在塔里木河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兵团建设者。
  长绒棉被誉为“棉中极品”,原产于美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过去,我国的长绒棉依赖进口,并一度受到西方封锁。为解决这一困难,1953年,国家决定在塔里木垦区试种长绒棉,王震将军把从苏联带回的一小包棉种转交到了支边青年技术员陈顺理手中。陈顺理是1950年4月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塔里木垦区第一师沙井子农场工作的,从接到这包珍贵的棉种开始,他便与长绒棉研究事业结缘,并为之钻研奋斗一生。1953年开始,为培育适应新疆气候条件的长绒棉品种,他带领科研团队在500亩棉田里如大海捞针般一株一株地辨识变异株,经过无数次反复研究探索,终于在1955年育成“胜利一号”,填补了新疆长绒棉空白。1959年又育成优质、早熟、丰产的“军海一号”,达到国际优质长绒棉水平。此后,经过潜心钻研,他的团队研发出多个适宜新疆种植的“军海”系列长绒棉品种,在全疆迅速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达750万亩,陈理顺也由此被誉为“中国长绒棉之父”。今天,新疆塔里木垦区的长绒棉占全国产量的95%以上,成为中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过去,要在高纬度无霜期短的天山北麓种植棉花被认为是不可能的。1950年,生产部队经过反复钻研试验,首次在北纬45°11′、东经85°3′地区植棉成功。1953年,驻守在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七师、农八师开展2万亩棉田丰产运动,数以千计的军垦战士学习掌握了先进的植棉技术,成了植棉能手。农七师十九团刘学佛植棉小组精心栽培的53亩棉花亩产籽棉386.5公斤,创造了当时全国棉花单产最高纪录。这一年,玛纳斯垦区各农场种植的2万亩棉花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共产籽棉402万公斤,亩产201公斤,结束了北疆地区不能种植棉花的历史。从此,棉花在天山南北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昔日的戈壁荒原,成为丰收的银海。
  苦干加巧干的农三师四十五团十五连职工张斗兰承包了21.3亩棉田。为了根治土地盐碱,增加肥效,她连续两个冬天用毛驴车挖掉15厘米厚的板结层,填上好土,再施上优质肥料和油渣。肥沃的土地加上精心管理,使棉花产量明显提高。为掌握先进技术,她积极参加团里举办的技术培训班,多思多问,不断掌握种植新技术,拉沙改土,追肥养地。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否是节假日,张斗兰都拼着命干,从不停歇。汗水换来了收获:1990年9月,张斗兰的棉花地实现了棉花皮棉单产198.2公斤!创全国单产第一!
  1960年,陈学庚随父母从江苏泰兴支边进入新疆,1968年从兵团奎屯农机学校中专毕业,在农七师一三○团工作。5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农业机械研究科研创新和推广事业,研制成功膜上精准穴播技术,使皮棉平均单产从1983年的40公斤提高到2006年的151.3公斤。
  20世纪80年代,兵团开始推广棉花地膜栽培技术,陈学庚率领的团队承担了研发铺膜播种机的任务。经过艰苦钻研,铺膜播种机研制成功,实现了铺膜播种的联合作业,并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加快了地膜覆盖栽培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地膜植棉栽培技术與机械化种植在新疆大面积推广应用后,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大幅提高,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基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解决棉花精量播种、膜下滴灌、精准施肥、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所需的农业机械新装备等问题,陈学庚带领科研团队于2002年又成功研制新型精量铺膜播种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5至2009年间,仅在兵团便推广该系列机具6649台,累计精播棉花面积达2420.8万亩,覆盖了兵团棉花种植总面积的82%。新型精量铺膜播种机用于膜下滴灌精密播种,一次完成8道作业程序,整体水平国际领先,在新疆和全国10多个省份全面推广。精播作物也从棉花扩展到玉米、番茄、瓜类、甜菜等,显著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兵团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膜下滴灌精密播种机前听取汇报时,总书记得知只有中专学历的陈学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兴地说:“英雄不问出处,谁是英雄,要在‘战场’上见分晓。”总书记的赞誉,令陈学庚激动不已。
  侯正元、王世卿、王华玲、陈顺理、张斗兰、陈学庚……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新疆这片沃土,在他们的引领带动下,全体兵团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
  创造“人进沙退”的奇迹
  位于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北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直被视为“生命禁区”,西方探险家曾断言:“除了上帝,没有人能在这里生存。”兵团建立后,多数团场便分布在两大沙漠边缘和千里边境沿线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代代兵团人在改造荒原防风固沙构建绿色屏障的奋斗历程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创造着“人进沙退”的奇迹。
  1956年春,兵团农七师十九团(现一一二团)奉命转战下野地开荒造田。农学院林学系大学生侯秉乾在当时树苗极其稀缺的困境下,大胆创新,把上级调拨来的20万株树苗全部一截为二,根部20厘米种在2400亩林床内,其余部分制成种条插在220亩苗圃里。树苗奇迹般成活,苗圃郁郁葱葱,植树造林锁风沙的“军垦第一林”在黄沙漫漫的下野地诞生!此后,农场每年持续有规划地种植条田防护林、沙丘固沙林、道路林、庄园林等,植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粮棉产量逐年提高,垦区农场从1个发展为5个,耕地面积扩大到50余万亩。一五〇团一个班的战士喝了一个星期含有芒硝的苦水,把从百里之外运来的食用水全部用来浇灌小树苗,终于种活10棵小白杨,此后,20棵、100棵……遍地的小白杨郁郁葱葱地挺立起来,和军垦战士并肩守护着这片土地。二十九团官兵用铁锹大镐挖出1200公里长的排碱渠,使碱地变成了沃土,在盐碱滩上种活了1000多株树苗,将荒漠变成了绿洲。
  农四师六十三团位于霍城县境内的塔克尔穆库尔沙漠腹地,每年要刮7级以上大风7至8次,荒漠面积大、植被稀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1961年转业来到这里的袁腾飞走遍全团300多平方公里土地,勘察测量、规划设计农田灌溉工程,带领全团干部职工建成了500多公里长的灌溉渠系。经过19年苦战,该团先后建成了9座“沙漠水库”,年蓄水总量达到4200万立方米,累计造林2.9万亩,耕地林网化程度达到37.9%,形成较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如今,伊犁河谷唯一一片沙漠中的六十三团人,接续前辈的使命,用“沙漠水库”让林网在延伸、绿洲在成长。
  1995年,马晓华从武警部队复员回到一五○团,与当了一辈子护林员的父亲马宗辉一起看护林木,一家人生活在沙漠深处,守井护林20多年。今天,一五〇团1.12万亩沙漠植被、380亩防沙基干林带以及10亩胡杨苗圃,在马晓华一家三代人的“爱护”陪伴下茂盛地生长着,确保了团场造林用苗,马晓华一家因此被誉为沙漠中的“绿色守护神”。
  60多年来,兵团人一代接过一代的接力棒,扎根边疆,报效祖国,持续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防风固沙、排盐治碱、节水灌溉,逐步建起环绕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的绿色生态带,形成乔木、灌木、草场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通过大力推广喷、滴、微灌等节水技术,年农业节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增加了向下游河道的下泄水量,令一些几近萎缩干涸的湖泊重现生机,改善了沙漠边缘的生态环境,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绿洲生态经济网。   联合国造林治沙专家到兵团考察后,曾称赞说:“你们遵循自然规律,促进生产良性循环的路子是对的,值得在沙漠地区推广。”2000年,屯垦新城石河子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居住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2002年,国家建设部正式命名石河子为国家园林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兵团更加重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目前,兵团已建成300多万公顷人工新绿洲,森林覆盖率达24.8%;绝大多数团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87%以上农田得到林网有效保护。由此,兵团粮食生产也实现了大面积、整建制高产稳产,成为国家粮食高产创建集中示范区。
  不负重托,迈向未来
  从来到新疆的那天起,兵团指战员便担负起了守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重任。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兵团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扎根新疆,奋斗不止,为新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开创了新疆绿洲经济,在两大沙漠边缘和边境沿线建立179个农牧团场,构筑起坚固的国防屏障。桑德克哨所的马军武与妻子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哨所,2014年4月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马军武向总书记立下军令状: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国当卫士。“七一勋章”获得者,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兵团第九师职工魏德友,从青葱少年到如今白发苍苍,57年行走20多万公里,在边境线上巡逻,把青春、把忠诚担当和对祖国满腔的挚爱播撒在边境线上。几代兵团人钢铸铁浇般镇守着这片国土,这枚“七一勋章”是共和国对他们的高度褒奖!
  新时代、新征程,兵团各项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维稳戍边综合实力进一步壮大。2020年,兵团农作物播种面积2122.91万亩,比上年增长2.2%,其中粮食面积389.84万亩,增长12.7%;农作物精量播种面积1833.36万亩,比上年增长2.27%,其中棉花精量播种面积1291.34万亩,增长2.1%。如今,兵团已建成14个师、179个团场、11个市、56个建制镇。
  追溯兵团的光辉历史,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是兵团14个师的源头和血脉。在新时代,兵团不断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让这片热土绿洲不断延伸、更加美丽、越发富足。新时代的兵团人将以“不吃老本再立新功”的昂扬姿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耕耘着新时代天山传奇,在维稳戍边伟大征程中续写新辉煌。(题图为今日的石河子)
  (责任编辑:徐嘉)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坏人确实不少:有的阴险狡诈,凶狠歹毒;有的口蜜腹剑,两面三刀;有的虚与委蛇,诪张为幻;有的包藏祸心,落井下石;有的妒贤嫉能,暗箭伤人;有的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也许是命运不济,抑或性格使然,若干年来,或中圈套,或遭陷害,或被出卖,或受蒙骗,或给利用,或落彀中……  试举二例——  天意复仇  说起来,这已经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1968年春天,我在上海的一所中学上学。说是上学,其实当
期刊
“敌人的指挥员在想什么”     打下去的条件是存在的,恢复阵地的条件是有的,因为敌人两个师已有半数以上的死伤,按美军18000人、伪军12000人算合计3万人,现在能够参战的不到1万人。敌人为争夺我们两个连阵地,使用两个师的兵力,以两万人的死伤而阵地依然夺不去,我想敌人是不愿这样与我们拼消耗的。  ——摘自秦基伟1952年10月26日日记  上甘岭战役期间的一天,15军宣传部部长钱抵千送来部队思
期刊
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夠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
期刊
宋任穷,湖南浏阳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红军岁月,他从连政治指导员成长为团政治委员;抗战时期,从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成长为冀南军区司令员;在解放战场上,他从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政治委员成长为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在和平建设年代,从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成长为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宋任穷成长为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的历程中,红
期刊
随着1912年南北交通干线津浦铁路的开通运营,位于千里淮河南岸的蚌埠渐成水陆交通枢纽,伴随而来的是一些近代工业企业的相继开办,以铁路工人为代表的产业工人的力量得以成长壮大,为蚌埠工人运动的兴起打下了阶级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蚌埠城乡得到广泛而持久的声援,马克思主义在蚌埠得以普遍传播,为蚌埠党组织的创建奠定了理论基础。1926年1月,蚌埠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蚌埠特别支部宣告成立。  铁路
期刊
我与《党史纵览》之缘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正是硕果累累一派丰收美景的季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大庆之年,记载党的光辉足迹与辉煌成就,承担资政育人、以史鉴今之重任的《党史纵览》,迎来了其40华诞。古人云:四十而不惑。经过40年艰辛开拓、千锤百炼,《党史纵览》自然拥有了40岁的稳健风华,伟岸坚毅地立于全国党史文史类刊物之林,其业丰质美,令人刮目相看。  作为一名与该刊有数十年情缘的读者、作者,自结
期刊
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冠军。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在大阪体育馆高高升起。喜讯传来,全中国沸腾了。收音机旁、电视机前,无数中国人欢呼雀跃、热泪盈眶。女排夺冠,擂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为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提供了精神上的巨大鼓舞,蕴藏在人们心中积极向上的强大力量,如同火山一般喷发出来。《人民日
期刊
沈泽民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学家茅盾(沈雁冰)的弟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就读的沈泽民积极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与挚友张闻天赴日本留学。1921年初回国后,在其兄沈雁冰的介绍下,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他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鄂豫皖省委书记,1933年不幸因病逝世。  激进青年  1900年,沈泽民出生于浙江桐乡县(今桐乡市)乌镇一个亦商亦医的家庭。20世
期刊
1848年,伴随着《共产党宣言》的横空出世,“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嘹亮的口号响彻欧洲上空,迅速成为指导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激励和鼓舞无数无产者团结一致,为了挣脱剥削压迫的镣铐,为了创造一个光明而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当汹涌澎湃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席卷至中国大地,一位自称“海军钳工”的工人在《劳动界》第七期上发表了《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开篇便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再次呐喊出“全世
期刊
1941年1月,当全民族抗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关键时刻,国民党顽固派却悍然发动了皖南事变,使新四军军部和皖南新四军部队遭受严重损失。在危局中,施奇、毛維青、周临冰和汪企求4位军部女机要员与广大新四军指战员一起,怀着对党的无比忠诚,不怕牺牲、顽强战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  殊途同归  施奇又名毛薇卿,1922年生于浙江平湖。由于家境贫困,年幼的她被迫当了童养媳。1936年,她逃到上海,进入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