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罗门海,位于西南太平洋的边缘,是中澳航线的航经之地。2012年2月2日早间,怒吼的狂风、汹涌的波涛,打破了这片海的宁静与安详,一艘往返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城市港口间的“拉包尔女王号”渡轮在此沉没,数百人落水,生命在滚滚滔滔的大海中挣扎。海难的消息通过电波迅速传递,一场跨越国界、生死攸关的紧急救助也同时拉开了序幕。途经此海域的中远集团所属中河轮得知这一消息后,与时间赛跑,与风浪搏斗,主动投入搜救行动,通过连续18个小时的奋力拼搏,成功救起了29名渡轮遇险人员,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在南太平洋上谱写了一曲隽永的生命赞歌。
生命至上
中河轮是中远集团所属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澳航线的集装箱班轮。当地时间2月2日9点整,中河轮第259N航次正航行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港至宁波港途中,船位南纬06度03分、东经147度52分,航向304,船速10.8节。此时,值班驾驶员三副魏伟收到澳大利亚搜救中心转发的遇险信息,在中河轮南方20海里附近有一艘47米长的客船遇险沉没,船上载有350人左右。人命关天!三副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立即报告船长。船长、政委迅速来到驾驶台,核实遇险船的位置及相关信息后认为,虽然中河轮已驶过事发位置20多海里,澳大利亚搜救中心也并未要求本轮参与救助,但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助是中远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是海员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于是决定即刻电告公司,请求参与救助行动。中远各级单位得到消息后,果断决策、迅速回复,指示中河轮立即折返南下,参与搜寻救助。9点30分,中河轮调头改驶航向,以21.5节的速度全速驶往遇险船失事位置。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在船舶党支部的带领下,中河轮全体船员迅速组成驾驶台、机舱、搜寻了望、救助和后勤保障等五个小组,船长林友凤在驾驶台负责总指挥,大副邵建银任现场指挥,轮机长喻荷章负责机舱,政委陈永杰负责各小组协调,全力营救遇险人员的救助行动在中河轮迅速展开。甲板部在大副、水手长的带领下,分头准备施放舷梯、引水梯、攀登网、救生圈、救生绳、撇缆绳等救援工具;大厨、服务员准备遇险人员上船后的食宿需求;轮机部当班人员和实习人员都集中到甲板待命,时刻准备为获救人员提供帮助。大家全力以赴,一切有条不紊,仅用了半个小时,所有救助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11点,中河轮抵达事发海区,根据现场协调船的部署立即投入海上搜救。半小时后,了望的船员发现前方右舷方向有5只漂浮的救生筏。当时海面风力增大到7-8级,涌浪6-7级,无法放救生艇施救,林友凤船长谨慎操纵船舶靠近救生筏,并不时向大副发出救助指令。大副邵建银根据船长指令,指挥现场人员实施救助。他们准备了两根尼龙缆绳,安放在船侧水面,以便于落水人员靠近大船后有所攀扶,防止再次飘走;他们准备了舷梯和引水梯,并在梯口附近安装了一张安全网,便于落水人员抓网以助登梯,确保登轮安全;他们收集了全船的救生圈,并系上绳索,随时备用;他们准备了8根撇缆绳,8名船员在甲板上一字排开,依次向救生筏撇缆。海面风浪太大,使现场救助工作面临了极大的挑战。船员们群策群力,一位船员撇缆偏离目标,下一位船员接着上……经多次努力终于成功了,第一只救生筏上的人员终于抓牢了撇缆绳,船员们一起使劲,将救生筏慢慢拉近舷口。见筏上人员中有小孩、有人已体力不支,船员们下到梯口,将他们一个接一个拉上舷梯,搀扶进船舱。12点40分,第一只筏上的13名人员全部安全登上大船。
中河轮的海上国际搜救行动,始终牵动着交通运输部领导、中远集团、中远集运领导的心。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在《搜救信息快报》上迅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中河轮“全力协助救援,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并向一线船员表示敬意。中远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魏家福指示中远集运和中河轮,全力搜救,并感谢中河轮党支部在“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期间又一次做出的优秀业绩,彰显了中远人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中远集团马泽华总经理要求中河轮在全力搜救的同时,注意自身船舶、人员安全。这一切让中河轮全体船员倍受鼓舞!
虽然远隔千上万水,但在中河轮实施救助行动的全过程中,中远集团安监部、中远集运总调度室、上远公司岸基值班室和上远船舶管理一部的主要领导和安全技术专家始终与船员们在一起,一份份安全技术指导、施救注意事项、气象分析和海图资料等,通过船岸信息系统迅速发往船舶,为救助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岸基保障。
安顿好第一批获救人员后,船员们连续作战,又投入到施救第二只救生筏的战斗中。此时,由于风浪增大到9级以上,在施救过程中救生筏很难控制。当时,有一名遇险人员求生心切,拽住一根引缆荡向引水梯,但由于体力不支又掉进水里,所幸他牢牢抓住了船员预先放置的绳索,并没有被海浪卷走。船员见状赶快调低引水梯直至入水,让他抓住水中的梯子,在船员的协助下登上舷梯后,他已经泣不成声。随着救助经验的不断丰富,此后的行动更加迅速高效,第二只筏上的16名人员全部成功救起,前后仅用时20分钟。
天色渐渐暗淡,海面能见度变低,已连续奋战了8个多小时的船员轮流到餐厅匆匆地吃了几口饭,又继续回到各自岗位进行海面搜寻,直至晚上19点,现场协调船宣告本次救助行动结束。至此,中河轮共成功救起29名遇险人员,其中10名男性、15名女性,4名儿童,最小的获救儿童年仅6岁。
大爱无疆
尽管素不相识,尽管非亲非故,但想到三百余名旅客在茫茫大海中生死未卜,想到巴新人民期盼与亲人团聚的眼神,中河轮全体船员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在危难关头,船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努力践行“创先争优”承诺,团员青年发挥出突击队的作用,引领着全体船员高效、圆满地完成了海上救助任务。
船长林友凤在紧张忙碌的救助工作中,始终临阵不乱,沉着冷静地发出一条条指令,指挥整个救助工作有序开展,确保了船舶及人员的安全。面对狭窄的VITIAZ STARAIT 海峡和8级以上大风,他以精湛的操船技艺,驾驶船舶安全搜救,给身陷绝境的遇险人员带来了生的希望。
政委陈永杰,作为本次救助工作的总协调,一直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无论在任务协调、对外联络、信息发布及上报等场合,都有他忙忙碌碌、风风火火的身影。他细致周到、雷厉风行的作风,得到获救人员、船员和港口当局的好评。
大副邵建银、水手长朱勇奋勇当先,始终冲在救援第一线,带领船员们有条不紊地完成救助任务。轮机长喻荷章、大管轮陈建忠坐阵机舱,在长时间的值守中,他们不顾灼人的热浪顽强奋战,一次次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了机舱各设备在救助过程中正常运转。
三副魏伟、一水宋伟,实习生陈伟、张广科等,都是“85后”年轻船员,他们冲在一线,认真履行救助工作职责,帮助一位又一位获救人员安全登上舷梯,展示团员青年的活力风采。
在每一批获救人员安全登上舷梯的时刻,中河轮船员都会发出由衷的欢呼。这呼声是对获救者的慰藉,也是对自身的鼓励。
获救者大部分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经历了劫后余生,他们个个体力不支,眼神中流露出悲伤与害怕。为了更好地安抚获救人员,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船员们付出了真情的关爱。
在政委陈永杰的协调下,获救人员的食宿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大厨俞超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面条、姜汤,板蓝根煎熬的汤药,帮助他们驱寒压惊。见获救人员吃不惯面条,大厨又马上动手,不一会儿又送上了热乎可口的馒头、面包和糕点。服务员细心准备了洗漱用品,船员们自发送来衣服,安排获救人员及时换洗以免着凉。点滴关怀,让获救人员感受到家的温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休息室里,船员们细心地观察着获救人员的健康情况,并为他们的皮外伤做简单的包扎。当发现一名儿童发烧39℃,另一人有腹痛不适症状时,政委立即报告上远公司岸基值班室,值班室马上联系上海远洋医院,通过卫通电话,及时为船舶提供医疗指导。
为了更好地安抚获救人员,船员们主动与他们交谈,耐心听他们回忆海难发生的场景、倾诉内心的慌乱与不安。当得知一名十九岁的高中生救起多名落水人员的壮举后,船员们也深受感动,并伸出拇指表示:“你是英雄!”当了解到他们迫切回家的心愿时,政委拿出手机让他们和家人联系,报告平安。通过大家的努力,获救人员的情绪逐渐得到平复,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儿童们也纷纷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夜渐渐深了,睡梦中的儿童,轻声交谈的获救者,忙忙碌碌的船员,构成了一副多么温馨而感人的画面啊!他们来自不同种族国度,今天也只是“擦肩而过”,但此刻因为爱而聚到了一起。这份爱,慢慢驱散了获救人员劫后余生的恐慌,也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得到升华!
2月3日凌晨3点多,中河轮在LAE PORT引水站附近与港口当局完成了人员移交工作,29名获救人员安全离船。随着最后一名获救人员的离开,中河轮救助巴新渡轮遇险乘客的工作正式结束。风浪已经过去,湛蓝色的海面宁静安详,一如往昔。在一片告别、感激和祝福声中,中河轮悄然开始了新的征程。
这是一场跨越国界、心手相连、传递温暖的救助,也是中河轮全体船员们难以忘怀的人生回忆。中河轮全体船员在救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将成为中远人应对严峻航运市场形势,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的无私奉献,为祖国赢得了赞誉,为中远增添了光彩!在未来的日子中,中河轮全体船员将会保持和发扬中远的良好传统,兢兢业业,拼搏向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远洋事业的美好明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信请寄:上海长阳路1555号《上海远洋》编辑部
邮编:200090
生命至上
中河轮是中远集团所属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澳航线的集装箱班轮。当地时间2月2日9点整,中河轮第259N航次正航行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港至宁波港途中,船位南纬06度03分、东经147度52分,航向304,船速10.8节。此时,值班驾驶员三副魏伟收到澳大利亚搜救中心转发的遇险信息,在中河轮南方20海里附近有一艘47米长的客船遇险沉没,船上载有350人左右。人命关天!三副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立即报告船长。船长、政委迅速来到驾驶台,核实遇险船的位置及相关信息后认为,虽然中河轮已驶过事发位置20多海里,澳大利亚搜救中心也并未要求本轮参与救助,但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助是中远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是海员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于是决定即刻电告公司,请求参与救助行动。中远各级单位得到消息后,果断决策、迅速回复,指示中河轮立即折返南下,参与搜寻救助。9点30分,中河轮调头改驶航向,以21.5节的速度全速驶往遇险船失事位置。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在船舶党支部的带领下,中河轮全体船员迅速组成驾驶台、机舱、搜寻了望、救助和后勤保障等五个小组,船长林友凤在驾驶台负责总指挥,大副邵建银任现场指挥,轮机长喻荷章负责机舱,政委陈永杰负责各小组协调,全力营救遇险人员的救助行动在中河轮迅速展开。甲板部在大副、水手长的带领下,分头准备施放舷梯、引水梯、攀登网、救生圈、救生绳、撇缆绳等救援工具;大厨、服务员准备遇险人员上船后的食宿需求;轮机部当班人员和实习人员都集中到甲板待命,时刻准备为获救人员提供帮助。大家全力以赴,一切有条不紊,仅用了半个小时,所有救助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11点,中河轮抵达事发海区,根据现场协调船的部署立即投入海上搜救。半小时后,了望的船员发现前方右舷方向有5只漂浮的救生筏。当时海面风力增大到7-8级,涌浪6-7级,无法放救生艇施救,林友凤船长谨慎操纵船舶靠近救生筏,并不时向大副发出救助指令。大副邵建银根据船长指令,指挥现场人员实施救助。他们准备了两根尼龙缆绳,安放在船侧水面,以便于落水人员靠近大船后有所攀扶,防止再次飘走;他们准备了舷梯和引水梯,并在梯口附近安装了一张安全网,便于落水人员抓网以助登梯,确保登轮安全;他们收集了全船的救生圈,并系上绳索,随时备用;他们准备了8根撇缆绳,8名船员在甲板上一字排开,依次向救生筏撇缆。海面风浪太大,使现场救助工作面临了极大的挑战。船员们群策群力,一位船员撇缆偏离目标,下一位船员接着上……经多次努力终于成功了,第一只救生筏上的人员终于抓牢了撇缆绳,船员们一起使劲,将救生筏慢慢拉近舷口。见筏上人员中有小孩、有人已体力不支,船员们下到梯口,将他们一个接一个拉上舷梯,搀扶进船舱。12点40分,第一只筏上的13名人员全部安全登上大船。
中河轮的海上国际搜救行动,始终牵动着交通运输部领导、中远集团、中远集运领导的心。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在《搜救信息快报》上迅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中河轮“全力协助救援,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并向一线船员表示敬意。中远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魏家福指示中远集运和中河轮,全力搜救,并感谢中河轮党支部在“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期间又一次做出的优秀业绩,彰显了中远人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中远集团马泽华总经理要求中河轮在全力搜救的同时,注意自身船舶、人员安全。这一切让中河轮全体船员倍受鼓舞!
虽然远隔千上万水,但在中河轮实施救助行动的全过程中,中远集团安监部、中远集运总调度室、上远公司岸基值班室和上远船舶管理一部的主要领导和安全技术专家始终与船员们在一起,一份份安全技术指导、施救注意事项、气象分析和海图资料等,通过船岸信息系统迅速发往船舶,为救助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岸基保障。
安顿好第一批获救人员后,船员们连续作战,又投入到施救第二只救生筏的战斗中。此时,由于风浪增大到9级以上,在施救过程中救生筏很难控制。当时,有一名遇险人员求生心切,拽住一根引缆荡向引水梯,但由于体力不支又掉进水里,所幸他牢牢抓住了船员预先放置的绳索,并没有被海浪卷走。船员见状赶快调低引水梯直至入水,让他抓住水中的梯子,在船员的协助下登上舷梯后,他已经泣不成声。随着救助经验的不断丰富,此后的行动更加迅速高效,第二只筏上的16名人员全部成功救起,前后仅用时20分钟。
天色渐渐暗淡,海面能见度变低,已连续奋战了8个多小时的船员轮流到餐厅匆匆地吃了几口饭,又继续回到各自岗位进行海面搜寻,直至晚上19点,现场协调船宣告本次救助行动结束。至此,中河轮共成功救起29名遇险人员,其中10名男性、15名女性,4名儿童,最小的获救儿童年仅6岁。
大爱无疆
尽管素不相识,尽管非亲非故,但想到三百余名旅客在茫茫大海中生死未卜,想到巴新人民期盼与亲人团聚的眼神,中河轮全体船员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在危难关头,船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努力践行“创先争优”承诺,团员青年发挥出突击队的作用,引领着全体船员高效、圆满地完成了海上救助任务。
船长林友凤在紧张忙碌的救助工作中,始终临阵不乱,沉着冷静地发出一条条指令,指挥整个救助工作有序开展,确保了船舶及人员的安全。面对狭窄的VITIAZ STARAIT 海峡和8级以上大风,他以精湛的操船技艺,驾驶船舶安全搜救,给身陷绝境的遇险人员带来了生的希望。
政委陈永杰,作为本次救助工作的总协调,一直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无论在任务协调、对外联络、信息发布及上报等场合,都有他忙忙碌碌、风风火火的身影。他细致周到、雷厉风行的作风,得到获救人员、船员和港口当局的好评。
大副邵建银、水手长朱勇奋勇当先,始终冲在救援第一线,带领船员们有条不紊地完成救助任务。轮机长喻荷章、大管轮陈建忠坐阵机舱,在长时间的值守中,他们不顾灼人的热浪顽强奋战,一次次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了机舱各设备在救助过程中正常运转。
三副魏伟、一水宋伟,实习生陈伟、张广科等,都是“85后”年轻船员,他们冲在一线,认真履行救助工作职责,帮助一位又一位获救人员安全登上舷梯,展示团员青年的活力风采。
在每一批获救人员安全登上舷梯的时刻,中河轮船员都会发出由衷的欢呼。这呼声是对获救者的慰藉,也是对自身的鼓励。
获救者大部分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经历了劫后余生,他们个个体力不支,眼神中流露出悲伤与害怕。为了更好地安抚获救人员,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船员们付出了真情的关爱。
在政委陈永杰的协调下,获救人员的食宿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大厨俞超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面条、姜汤,板蓝根煎熬的汤药,帮助他们驱寒压惊。见获救人员吃不惯面条,大厨又马上动手,不一会儿又送上了热乎可口的馒头、面包和糕点。服务员细心准备了洗漱用品,船员们自发送来衣服,安排获救人员及时换洗以免着凉。点滴关怀,让获救人员感受到家的温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休息室里,船员们细心地观察着获救人员的健康情况,并为他们的皮外伤做简单的包扎。当发现一名儿童发烧39℃,另一人有腹痛不适症状时,政委立即报告上远公司岸基值班室,值班室马上联系上海远洋医院,通过卫通电话,及时为船舶提供医疗指导。
为了更好地安抚获救人员,船员们主动与他们交谈,耐心听他们回忆海难发生的场景、倾诉内心的慌乱与不安。当得知一名十九岁的高中生救起多名落水人员的壮举后,船员们也深受感动,并伸出拇指表示:“你是英雄!”当了解到他们迫切回家的心愿时,政委拿出手机让他们和家人联系,报告平安。通过大家的努力,获救人员的情绪逐渐得到平复,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儿童们也纷纷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夜渐渐深了,睡梦中的儿童,轻声交谈的获救者,忙忙碌碌的船员,构成了一副多么温馨而感人的画面啊!他们来自不同种族国度,今天也只是“擦肩而过”,但此刻因为爱而聚到了一起。这份爱,慢慢驱散了获救人员劫后余生的恐慌,也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得到升华!
2月3日凌晨3点多,中河轮在LAE PORT引水站附近与港口当局完成了人员移交工作,29名获救人员安全离船。随着最后一名获救人员的离开,中河轮救助巴新渡轮遇险乘客的工作正式结束。风浪已经过去,湛蓝色的海面宁静安详,一如往昔。在一片告别、感激和祝福声中,中河轮悄然开始了新的征程。
这是一场跨越国界、心手相连、传递温暖的救助,也是中河轮全体船员们难以忘怀的人生回忆。中河轮全体船员在救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将成为中远人应对严峻航运市场形势,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的无私奉献,为祖国赢得了赞誉,为中远增添了光彩!在未来的日子中,中河轮全体船员将会保持和发扬中远的良好传统,兢兢业业,拼搏向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远洋事业的美好明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信请寄:上海长阳路1555号《上海远洋》编辑部
邮编:20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