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设疑所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合理地设疑的保证。数学课的“设疑”要有目的性、启发性、多样性、系统性和评价性、要使学生全体参与。遵循原则进行设疑,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设疑 设疑原则
设疑所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合理地设疑的保证。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设疑应充分遵循目的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体参与原则和评价性原则,等等。遵循原则进行设疑,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目的性原则
设疑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和目标要求,要紧紧围绕X既定的教学任务,要对所学的课题、内容或者设疑情境作深刻分析,正确设疑,并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质疑、思索、讨论,想方设法寻求解决疑问的方法和疑问的最佳答案。教师有的放矢,并能巧妙地设疑,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启发性原则
《学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味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不管你的课讲得再好,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思维关闭着,其它一切是很难注入到学生心坎的。设疑必须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设疑一定要有启发性。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设身处地的与同学共同提出疑问、分析疑问。在讲统计知识的“调和平均数”时,我首先给出定义和公式,然后让学生认真阅读,接着提出疑问“为什么调和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呢?”学生利用“算术平均数”概念和公式“ ”与“倒数”概念等,顺利导出:各“变量值”x倒数即“ ”,其算术平均数即“”,它的倒数则为“”,而这正是“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这样的课堂设疑着眼点准,引发疑问新,启迪了学生思维。学生听课中自己动脑,不断思索,从而使知识得到了引伸和扩充。
3、多样性原则
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是数学课的教学上质量提效率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数学课的组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在数学课上设疑时,对学习课题或疑问情境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分析,尽可能寻求多种形式,提出新颖独到的疑问,并多渠道地探索解决疑问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达到“学贵创新”的目的。这就要求数学课设疑要避免呆板与平淡。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疑问若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就不能吸引学生。相反,如果变换一个疑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我在讲授“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特点”时,为了巩固刚学过知识的目的这样设疑:“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哪些特点?”而在后继课就同样一个问题这样设疑:“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何异同?”在复习回顾中还是这个内容,又这样设疑:“你们班某天上午第一节课下课时有45人,第二节课下课时有43人,第三节课下课时有44人,第四节课下课时有46人,那么,上午放学时全班人数为什么不是45+43+44+46即138人呢?这样同一内容的疑问,作三种不同的设疑,突出了新奇和多样化特点,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期待心理,克服了疑问的呆板和平淡,学生感到新颖奇特,没有厌烦,觉得新鲜有趣,能激起思维波澜,产生强烈求知欲。回答时不仅需要记忆,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和综合等能力。再如:同样是“综合指标的编制”,引入课题的设疑与巩固复习的设疑就不能一样;单元小节与考前复习的设疑也不能相同。为了克服设疑的呆板与平淡,疑问还可利用反诘、以及设问或自问自答等方法,采取对比式、悬念式、探究式、联想式和归纳式等方式,实现课堂设疑的多样化。
4、系统性原则
心理学家认为,“疑问”最容易引起创新思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循序渐进地步步设疑,环环相扣,将自己的“教”转移为学生的“学”,使学生被动的“学”转变成主动的“学”,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设计疑问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新设计的疑问能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使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能不斷地思维,不断地创新,使其创造性的火花一次比一次亮丽﹑迷人,最后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思维境界。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疑能够形成体系,努力做到内容上彼此衔接、要问可以串联起来。要问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前后呼应、具有逻辑性,既要突出重点,又能形成阶梯。
5、参与性原则
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呢?俗话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一块动起来,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灵,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巧妙地设“疑”,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否则,剃头挑子一头热,尽管你讲的海阔天空、头头是道,学生却无所反映,昏昏欲睡,课堂效率则无从谈起。
6、评价性原则
根据数学课教学需要,将知识编制成一系列疑问, 课堂上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将所授知识不知不觉中传与学生,但在问答中必须适时地给以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生硬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的目的。数学课堂上具有评价性的疑问一提出,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且能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讨论,不但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而且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评价观。
综上所述,数学课的“设疑”欲促进学生有效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遵循原则进行设疑,使“设疑”有目的性、启发性、多样性、系统性和评价性、还要使学生全体参与。
参 考 文 献
《教育新理念》袁振国编2007年9月出版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编2006年9月出版
《高等教育学》杜作润 廖文武 编2003年4月出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朱文彬 赵淑文编2007年6月出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张奇编2007年8月出版■
[关键词] 设疑 设疑原则
设疑所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合理地设疑的保证。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设疑应充分遵循目的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体参与原则和评价性原则,等等。遵循原则进行设疑,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目的性原则
设疑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和目标要求,要紧紧围绕X既定的教学任务,要对所学的课题、内容或者设疑情境作深刻分析,正确设疑,并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质疑、思索、讨论,想方设法寻求解决疑问的方法和疑问的最佳答案。教师有的放矢,并能巧妙地设疑,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启发性原则
《学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味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不管你的课讲得再好,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思维关闭着,其它一切是很难注入到学生心坎的。设疑必须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设疑一定要有启发性。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设身处地的与同学共同提出疑问、分析疑问。在讲统计知识的“调和平均数”时,我首先给出定义和公式,然后让学生认真阅读,接着提出疑问“为什么调和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呢?”学生利用“算术平均数”概念和公式“ ”与“倒数”概念等,顺利导出:各“变量值”x倒数即“ ”,其算术平均数即“”,它的倒数则为“”,而这正是“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这样的课堂设疑着眼点准,引发疑问新,启迪了学生思维。学生听课中自己动脑,不断思索,从而使知识得到了引伸和扩充。
3、多样性原则
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是数学课的教学上质量提效率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数学课的组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在数学课上设疑时,对学习课题或疑问情境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分析,尽可能寻求多种形式,提出新颖独到的疑问,并多渠道地探索解决疑问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达到“学贵创新”的目的。这就要求数学课设疑要避免呆板与平淡。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疑问若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就不能吸引学生。相反,如果变换一个疑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我在讲授“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特点”时,为了巩固刚学过知识的目的这样设疑:“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哪些特点?”而在后继课就同样一个问题这样设疑:“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何异同?”在复习回顾中还是这个内容,又这样设疑:“你们班某天上午第一节课下课时有45人,第二节课下课时有43人,第三节课下课时有44人,第四节课下课时有46人,那么,上午放学时全班人数为什么不是45+43+44+46即138人呢?这样同一内容的疑问,作三种不同的设疑,突出了新奇和多样化特点,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期待心理,克服了疑问的呆板和平淡,学生感到新颖奇特,没有厌烦,觉得新鲜有趣,能激起思维波澜,产生强烈求知欲。回答时不仅需要记忆,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和综合等能力。再如:同样是“综合指标的编制”,引入课题的设疑与巩固复习的设疑就不能一样;单元小节与考前复习的设疑也不能相同。为了克服设疑的呆板与平淡,疑问还可利用反诘、以及设问或自问自答等方法,采取对比式、悬念式、探究式、联想式和归纳式等方式,实现课堂设疑的多样化。
4、系统性原则
心理学家认为,“疑问”最容易引起创新思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循序渐进地步步设疑,环环相扣,将自己的“教”转移为学生的“学”,使学生被动的“学”转变成主动的“学”,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设计疑问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新设计的疑问能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使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能不斷地思维,不断地创新,使其创造性的火花一次比一次亮丽﹑迷人,最后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思维境界。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疑能够形成体系,努力做到内容上彼此衔接、要问可以串联起来。要问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前后呼应、具有逻辑性,既要突出重点,又能形成阶梯。
5、参与性原则
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呢?俗话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一块动起来,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灵,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巧妙地设“疑”,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否则,剃头挑子一头热,尽管你讲的海阔天空、头头是道,学生却无所反映,昏昏欲睡,课堂效率则无从谈起。
6、评价性原则
根据数学课教学需要,将知识编制成一系列疑问, 课堂上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将所授知识不知不觉中传与学生,但在问答中必须适时地给以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生硬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的目的。数学课堂上具有评价性的疑问一提出,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且能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讨论,不但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而且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评价观。
综上所述,数学课的“设疑”欲促进学生有效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遵循原则进行设疑,使“设疑”有目的性、启发性、多样性、系统性和评价性、还要使学生全体参与。
参 考 文 献
《教育新理念》袁振国编2007年9月出版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编2006年9月出版
《高等教育学》杜作润 廖文武 编2003年4月出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朱文彬 赵淑文编2007年6月出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张奇编2007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