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网络 教学内容 学习方式 互动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当代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逐步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的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去——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一、“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即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有人说得好:“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因此,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并且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以此推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方式的变革。如何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个话题现在已越来越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的普遍关注,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实现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提高教育综合实力的新的生长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新突破口,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教育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开展综合实力竞争中追求教育优势的必争之地。正因为这样,信息技术成为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位置。
二、“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意味着将信息技术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找出哪些教学内容用传统手段不能达到或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教学材料已不局限于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形,出现了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多媒体软件、网上教学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用于教育和学习的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课堂内使用的教科书和教学辅导书,课外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如书店和图书馆里的各种图书、博物馆和科技馆中的展品、科研机构的科研报告、各种媒体的新闻与社会信息等。
从学习方式上看,信息技术打破了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资料检索、调查、实验、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得知识。从教学组织上看,信息技术强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改变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开放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的指导性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方式可以有以下结构:以教师引导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学生学习的许多目标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当代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逐步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的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去——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一、“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即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有人说得好:“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因此,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并且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以此推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方式的变革。如何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个话题现在已越来越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的普遍关注,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实现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提高教育综合实力的新的生长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新突破口,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教育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开展综合实力竞争中追求教育优势的必争之地。正因为这样,信息技术成为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位置。
二、“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意味着将信息技术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找出哪些教学内容用传统手段不能达到或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教学材料已不局限于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形,出现了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多媒体软件、网上教学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用于教育和学习的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课堂内使用的教科书和教学辅导书,课外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如书店和图书馆里的各种图书、博物馆和科技馆中的展品、科研机构的科研报告、各种媒体的新闻与社会信息等。
从学习方式上看,信息技术打破了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资料检索、调查、实验、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得知识。从教学组织上看,信息技术强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改变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开放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的指导性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方式可以有以下结构:以教师引导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学生学习的许多目标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