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古人一语将认知与实践的关系阐述的格外精辟。初中英语教学中,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将课堂与真实生活场景相结合,以课堂的教学场地设定为生活中的某一片段,以真实的情感加以融合,使学生摆脱课堂枯燥理论性的输入性语言,转而散发成以真实生活为背景的活生生的人物交流,这必将极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抽象度,从而让课本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总结是课本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对本堂课的重点知识与内容加以回顾,及时消化掉本节课的语言点,为课下练习打下基础。但总结并不是简单对课堂内容的重复,单纯的知识总结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如何在总结中融入“行”与“知”的环节,给学生创造大的展示平台,通过实践去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本文以人教版英语为教学背景,探索在总结环节创设真实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期与同事共勉。
初中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不足,纯粹文本式总结往往事倍功半。而以典型生活应用为背景,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在未来工作、生活中自然真实地表达出来则有事半功倍之效。典型生活应用、未来职业体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总结方式,它包括各式生活语言、职业素养和基本礼仪,常见的职业体验包括:销售员、售货(票)员、服务员、医生、修理工、播音员、导游(导购)、主持人等,情景式职业体验总结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课本中的知识消化进而转化成学生日常体验模式,将对学生知识巩固有事半功倍之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内容非常广泛并且涉及日常的每一个行业术语,这就为教师的课堂授课提供了广泛的资源支持。人教版七下Unit 10,主要谈论如何运用 would like to句式 进行点餐。本课总结环节,教师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订餐的情景,在总结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目标语言礼貌地点餐,还让他们学会在真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变换课堂空间,将教室物品转变成面条馆、水饺馆、冰淇淋和煎饼屋等餐厅场所,以此提升学生总结运用能力。在“面条馆”中,“客人们”落座点面开始已经转换成了实践模式,“服务员”彬彬有礼询问:“May I have your order?” “I’d like some noodles, please. We have beef, chicken, mutton, cabbage, potato, tomato noodles.” “OK, I’d like the mutton noodles, then.” “Are there any vegetables in the mutton noodles?” “Yes, there’re some carrots.” “What size would you like? We have large, medium and small bowls.” “Oh, a medium bowl, please.”飯后,“Thank you.” “You’re welcome, see you again.”整个的过程最大化的将学生融入到面馆中来,此时他们已不是课堂语言的重复者,而是真实生活片段中的执行者,与他人交流,获取食物信息,填饱肚子,做出回答等等都是同学们在通过自己所学来实现生活中的收益,课堂中充满着欢声笑语,但学生的角色却让学生一点都不敢放松。整个总结环节结束,当学生再回到课本中时,很多学生都开始主动地思考这些句子的内涵了。实践中的课堂总结环节格外精彩,学生把所学语言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进而达到在真实生活中加以潜移默化的应用,使总结过程生活化,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当学生从不同视角重新阐释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既充满挑战又令人激动不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减少了枯燥重复的背诵记忆带来的厌学情绪和被动学习带来的思想压力,更好地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样的总结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总结是对知识的回顾,更重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而这种思维最好的激趣点在于竞争、合作与体验。通过不同合作形式,调动各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和挑战欲望,实现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与探究。特色分组既可以是前后四人,男女生PK,也可以自主组合、抽签决定以及教师指定搭配都可以,具体要根据活动特点来定。以人教版八下Unit3为例,本单元与学生息息相关,课本活动来自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家务与请求许可”为话题,围绕家庭中的日常事物展开。讲述了学生是否该有应对独立承担或帮助父母做家务所持有的态度,同时让他们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树立家庭责任意识并学会感恩。在本单元总结复习中教师分别以米勒太太和史密斯先生的两封书信为背景,以孩子做家务的两种不同的生活选择为主题展开探讨。教师在课前将学生分为男生组与女生组两大类进行辩论: 男生组支持做家务对抗女生组反对做家务。每一组学生写出自己的选择及原因, 做家务的优点及缺点。以支持做家务为例,男生组学生辩论如下: I think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how to do chores and help our parents with housework. It can help to develop our independence and teach us how to take care of ourselves. I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idea of fairness, I think we should play a part in keeping it clean and tidy besides getting good grades.”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鼓励竞争,特别是对男生组的激励,以此培养男孩子的家庭责任意识,融入情感目标。分组竞争式的总结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将“琐碎无味”的知识踩在脚下,让学生忘记知识难度的心理意识,形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阅读过程中的总结应“因地制宜”,不同文体所测重的复习方式也各有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加以展开,过高或过低的总结方式,反而会加重学生对知识的疑虑,对课文的复习起到反作用。
实践出真知。基于课堂交流中学生接触现实世界的范围与眼界都很小,这本身就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挑战,同时也对学生的创造性运用产生障碍。而强大的互联网交流则在网络世界中延伸了课堂教学,它给予每一个孩子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思维空间与展示空间。如果知识的总结能够与“地球村”中的魅力世界无缝对接,这无疑会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展示欲与求知欲。经常使用的多媒体互助形式包括:听说训练、跨地域视频交流,在线聊天室以及各种网络交流软件。以人教版八上Unit 8为例,本单元阅读和书写部分重点讲述How to make fruit salad. 在总结环节,教师巧妙运用网络力量,借助QQ软件出示一位英国小朋友Tony(教师事前准备好视频),在视频中Tony向大家现场制作了西餐中著名的汤品之一:罗宋汤。在介绍过程中,Tony只用英文向大家说明制作原料和方式,这就需要孩子们认真的领会每一句的含义,但是這种挑战既充满好奇心又激发出孩子们的斗志,在介绍完毕后,Tony提出如下问题:I have a friend from China; he told me that there was a soup called Tomato and egg soup. Can you tell me how to make it? 西红柿鸡蛋汤的制作方式课本中并没有出现,但基于课本为基础的句型却都在本节课中学到过。孩子们尝试用已知的句型与词汇,总结其规律和用法,在向外国朋友介绍菜品的同时,创造性地去完成生活中的任务,这无疑赋予了总结更强大的生命力。果不其然,在介绍环节孩子们主动去寻找、探讨、运用已知的内容,分步骤地完成这一特色任务。整个课堂中充满了first, second, at last, tomatoes等词汇。待任务完毕后,教师又展示了中西方几种经典汤品的制作过程,要求学生课下积极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为父母准备一道鲜美的食物。这种将总结放置于实践中,同时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既能够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又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实践英语的积极性,更增加了学生对中华餐饮美食的认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地球各地”。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自身水平有积极意义。
总结无局限,胜在巧运用。 英语教学不应一味向知识难度和深度拓展,而是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水平向实践和运用倾斜,促进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和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走进社会,为生活服务。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更多考虑实践性总结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官庄中学)
总结是课本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对本堂课的重点知识与内容加以回顾,及时消化掉本节课的语言点,为课下练习打下基础。但总结并不是简单对课堂内容的重复,单纯的知识总结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如何在总结中融入“行”与“知”的环节,给学生创造大的展示平台,通过实践去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本文以人教版英语为教学背景,探索在总结环节创设真实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期与同事共勉。
1. 借助职业体验、生活片段促总结情景化运用
初中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不足,纯粹文本式总结往往事倍功半。而以典型生活应用为背景,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在未来工作、生活中自然真实地表达出来则有事半功倍之效。典型生活应用、未来职业体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总结方式,它包括各式生活语言、职业素养和基本礼仪,常见的职业体验包括:销售员、售货(票)员、服务员、医生、修理工、播音员、导游(导购)、主持人等,情景式职业体验总结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课本中的知识消化进而转化成学生日常体验模式,将对学生知识巩固有事半功倍之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内容非常广泛并且涉及日常的每一个行业术语,这就为教师的课堂授课提供了广泛的资源支持。人教版七下Unit 10,主要谈论如何运用 would like to句式 进行点餐。本课总结环节,教师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订餐的情景,在总结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目标语言礼貌地点餐,还让他们学会在真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变换课堂空间,将教室物品转变成面条馆、水饺馆、冰淇淋和煎饼屋等餐厅场所,以此提升学生总结运用能力。在“面条馆”中,“客人们”落座点面开始已经转换成了实践模式,“服务员”彬彬有礼询问:“May I have your order?” “I’d like some noodles, please. We have beef, chicken, mutton, cabbage, potato, tomato noodles.” “OK, I’d like the mutton noodles, then.” “Are there any vegetables in the mutton noodles?” “Yes, there’re some carrots.” “What size would you like? We have large, medium and small bowls.” “Oh, a medium bowl, please.”飯后,“Thank you.” “You’re welcome, see you again.”整个的过程最大化的将学生融入到面馆中来,此时他们已不是课堂语言的重复者,而是真实生活片段中的执行者,与他人交流,获取食物信息,填饱肚子,做出回答等等都是同学们在通过自己所学来实现生活中的收益,课堂中充满着欢声笑语,但学生的角色却让学生一点都不敢放松。整个总结环节结束,当学生再回到课本中时,很多学生都开始主动地思考这些句子的内涵了。实践中的课堂总结环节格外精彩,学生把所学语言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进而达到在真实生活中加以潜移默化的应用,使总结过程生活化,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当学生从不同视角重新阐释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既充满挑战又令人激动不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减少了枯燥重复的背诵记忆带来的厌学情绪和被动学习带来的思想压力,更好地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样的总结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2. 以实践课堂、挑战自我为契机融入总结新思想
总结是对知识的回顾,更重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而这种思维最好的激趣点在于竞争、合作与体验。通过不同合作形式,调动各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和挑战欲望,实现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与探究。特色分组既可以是前后四人,男女生PK,也可以自主组合、抽签决定以及教师指定搭配都可以,具体要根据活动特点来定。以人教版八下Unit3为例,本单元与学生息息相关,课本活动来自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家务与请求许可”为话题,围绕家庭中的日常事物展开。讲述了学生是否该有应对独立承担或帮助父母做家务所持有的态度,同时让他们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树立家庭责任意识并学会感恩。在本单元总结复习中教师分别以米勒太太和史密斯先生的两封书信为背景,以孩子做家务的两种不同的生活选择为主题展开探讨。教师在课前将学生分为男生组与女生组两大类进行辩论: 男生组支持做家务对抗女生组反对做家务。每一组学生写出自己的选择及原因, 做家务的优点及缺点。以支持做家务为例,男生组学生辩论如下: I think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how to do chores and help our parents with housework. It can help to develop our independence and teach us how to take care of ourselves. I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idea of fairness, I think we should play a part in keeping it clean and tidy besides getting good grades.”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鼓励竞争,特别是对男生组的激励,以此培养男孩子的家庭责任意识,融入情感目标。分组竞争式的总结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将“琐碎无味”的知识踩在脚下,让学生忘记知识难度的心理意识,形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阅读过程中的总结应“因地制宜”,不同文体所测重的复习方式也各有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加以展开,过高或过低的总结方式,反而会加重学生对知识的疑虑,对课文的复习起到反作用。
3. 引入“地球村”概念,借助多媒体拓展总结生命力
实践出真知。基于课堂交流中学生接触现实世界的范围与眼界都很小,这本身就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挑战,同时也对学生的创造性运用产生障碍。而强大的互联网交流则在网络世界中延伸了课堂教学,它给予每一个孩子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思维空间与展示空间。如果知识的总结能够与“地球村”中的魅力世界无缝对接,这无疑会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展示欲与求知欲。经常使用的多媒体互助形式包括:听说训练、跨地域视频交流,在线聊天室以及各种网络交流软件。以人教版八上Unit 8为例,本单元阅读和书写部分重点讲述How to make fruit salad. 在总结环节,教师巧妙运用网络力量,借助QQ软件出示一位英国小朋友Tony(教师事前准备好视频),在视频中Tony向大家现场制作了西餐中著名的汤品之一:罗宋汤。在介绍过程中,Tony只用英文向大家说明制作原料和方式,这就需要孩子们认真的领会每一句的含义,但是這种挑战既充满好奇心又激发出孩子们的斗志,在介绍完毕后,Tony提出如下问题:I have a friend from China; he told me that there was a soup called Tomato and egg soup. Can you tell me how to make it? 西红柿鸡蛋汤的制作方式课本中并没有出现,但基于课本为基础的句型却都在本节课中学到过。孩子们尝试用已知的句型与词汇,总结其规律和用法,在向外国朋友介绍菜品的同时,创造性地去完成生活中的任务,这无疑赋予了总结更强大的生命力。果不其然,在介绍环节孩子们主动去寻找、探讨、运用已知的内容,分步骤地完成这一特色任务。整个课堂中充满了first, second, at last, tomatoes等词汇。待任务完毕后,教师又展示了中西方几种经典汤品的制作过程,要求学生课下积极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为父母准备一道鲜美的食物。这种将总结放置于实践中,同时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既能够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又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实践英语的积极性,更增加了学生对中华餐饮美食的认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地球各地”。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自身水平有积极意义。
总结无局限,胜在巧运用。 英语教学不应一味向知识难度和深度拓展,而是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水平向实践和运用倾斜,促进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和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走进社会,为生活服务。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更多考虑实践性总结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官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