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高考的古诗鉴赏题,无论是选材还是题目的设计,都非常贴近当前中学的语文教学实际,体现命题者在《考试大纲》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很好地检测了考生的鉴赏能力。考题选用张籍的《秋思》,读来明白如话,比较浅显,并没有艰深晦涩的词句,考生能够很容易地把握诗作表达的感情。
《秋思》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晴。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隋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刀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陈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仓舴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叔平淡,像生活本身—样自然的涛,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2004年这道诗歌鉴赏题是这样设计的:“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听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题干明确了“‘寻常’的细节”和“情感”,考生只要认真审读题干,不会无从作答,而细节和情感又是这首诗中很明确的内容,绝大多数的考生能够得到3—5分,这多少出乎大多数考生和老师的预料。可以说,当前大部分学生对诗歌鉴赏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就是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对诗歌鉴赏也心存忧虑,毕竟古诗离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远的。有一些学生和教师对诗歌鉴赏采取放弃的做法,而有的又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训练难而又难,花样越翻越新。实际上高考所要求的无非是鉴赏古诗的基本素养,我们既不能放弃,也不必草木皆兵,只要认真翻看一下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2004年的《考试大纲》就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古诗鉴赏,一题6分,这个比重是很大的,考生多半会在这道题上拉开距离。所以我们要找准高考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渎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古诗词鉴赏,众多的学生都觉得有点难。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其实诗词鉴赏也和其他文学作品的鉴赏—样,无非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诗是富有哲理意味的文学样式,往往在浓郁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生经验、生活智慧的闪光,这就使诗歌具有隽永的意味。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诗歌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透过表面意义,挖掘其深层含义。解答时要注意仔细研读诗歌,咀嚼语言,特别是要注意咀嚼关键字句;整体把握意境,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意境,才能防止以偏概全,才能正确理解形象和诗的含义;注意捕捉隐含信息,要结合全诗细心揣摩,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意;注意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正确把握诗的主旨的重要途径之—;仔细琢磨诗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其中的细节描写。艺术的特质在于它的形象性,而鲜明的形象和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在古典诗歌中,细节描写有着奇妙的作用,运用活生生的细节,集中、凝练、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自有其奇妙的艺术功效。一首小诗,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练、集中、韵味无穷。如暴露杨贵妃贪食荔枝的腐化生活,史书有详细的记载(见《新唐书·杨贵妃传》,李肇《国史补》“杨贵妃好荔枝”条),苏东坡也以较长篇幅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见《荔枝叹》),而在杜牧的笔下,仅凝结成四句小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通过“燕子”的细节,抒发了古今盛衰的感慨。两首小诗,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特别是今年高考考到的张籍的《秋思》,运用细节描写,更是平中见奇,有点石成金之妙。《秋思》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的光辉,然而,最后结出“行人临发又开封”,使境界突现,形神逼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致使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推崇此诗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中国古典诗词从《诗经》开始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许多传世佳作,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儿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素质、素养的考查,我们应该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真正领悟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成为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的人才。
《秋思》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晴。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隋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刀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陈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仓舴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叔平淡,像生活本身—样自然的涛,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2004年这道诗歌鉴赏题是这样设计的:“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听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题干明确了“‘寻常’的细节”和“情感”,考生只要认真审读题干,不会无从作答,而细节和情感又是这首诗中很明确的内容,绝大多数的考生能够得到3—5分,这多少出乎大多数考生和老师的预料。可以说,当前大部分学生对诗歌鉴赏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就是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对诗歌鉴赏也心存忧虑,毕竟古诗离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远的。有一些学生和教师对诗歌鉴赏采取放弃的做法,而有的又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训练难而又难,花样越翻越新。实际上高考所要求的无非是鉴赏古诗的基本素养,我们既不能放弃,也不必草木皆兵,只要认真翻看一下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2004年的《考试大纲》就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古诗鉴赏,一题6分,这个比重是很大的,考生多半会在这道题上拉开距离。所以我们要找准高考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渎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古诗词鉴赏,众多的学生都觉得有点难。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其实诗词鉴赏也和其他文学作品的鉴赏—样,无非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诗是富有哲理意味的文学样式,往往在浓郁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生经验、生活智慧的闪光,这就使诗歌具有隽永的意味。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诗歌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透过表面意义,挖掘其深层含义。解答时要注意仔细研读诗歌,咀嚼语言,特别是要注意咀嚼关键字句;整体把握意境,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意境,才能防止以偏概全,才能正确理解形象和诗的含义;注意捕捉隐含信息,要结合全诗细心揣摩,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意;注意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正确把握诗的主旨的重要途径之—;仔细琢磨诗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其中的细节描写。艺术的特质在于它的形象性,而鲜明的形象和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在古典诗歌中,细节描写有着奇妙的作用,运用活生生的细节,集中、凝练、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自有其奇妙的艺术功效。一首小诗,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练、集中、韵味无穷。如暴露杨贵妃贪食荔枝的腐化生活,史书有详细的记载(见《新唐书·杨贵妃传》,李肇《国史补》“杨贵妃好荔枝”条),苏东坡也以较长篇幅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见《荔枝叹》),而在杜牧的笔下,仅凝结成四句小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通过“燕子”的细节,抒发了古今盛衰的感慨。两首小诗,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特别是今年高考考到的张籍的《秋思》,运用细节描写,更是平中见奇,有点石成金之妙。《秋思》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的光辉,然而,最后结出“行人临发又开封”,使境界突现,形神逼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致使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推崇此诗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中国古典诗词从《诗经》开始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许多传世佳作,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儿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素质、素养的考查,我们应该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真正领悟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成为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