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咳与地球母亲的痛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yr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侯良学,1966年生,山西闻喜人,当代著名生态诗人,曾就读于山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生态诗集《让太阳成为太阳——侯良学生态诗稿》(三晋出版社,2010版)、生态诗剧《圆桌舞台》(三晋出版社,2011),2012年被聘为厦门大学生态文学团队兼职教授,诗作《活熊取胆》获“首届连州市环保诗歌大赛”铜奖。2018年1月,侯良学的生态诗集《自然疗法》于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笔者对其进行了访谈。
  龙其林:1999年4月,您创作了一首《坐在另一颗星球上遥望地球》:“我双手抱腿/坐在另一颗星球上/遥望地球/……无数大脚踩在我的头顶/无数克隆的我挤满我的心/我对所有的我讲?地球唯一”。在20世纪末全社会都沉溺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时,您已经意识到了地球环境危机的严重性。这种意识是怎么来的?
  侯良学:我是一个具有末日情结的人。我的末日情结肯定来自我的恐惧和焦虑,我总是在做噩梦,即便是白日梦也是恐惧和焦虑的梦。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恐惧性的人,1986年我发表了我的第一首诗,这首发表在《山西文学》上的诗歌题目是《恐惧年代》:我怕太阳/我怕月亮/一双苍穹的眼睛//我怕闪电/我怕雷鸣/一条饥饿的恐龙//我怕黑夜/我怕睡梦/一丝父亲的游魂//我怕——/怕我自己/怕同我一样的那个人。这首詩表达了我对自然的恐惧,对人和社会的恐惧,对自我异化的恐惧,同时表达我的万物有灵思想,以及对传说和神话的热爱。从1994年我开始阅读有关世纪末的反思、生存、环境、人口等方面的书籍,如《自结的罗网——神州人口困惑录》《急鸣的警钟——当代环境思考录》《世纪末》《灾祸与生存》《人类曾经被毁灭》《走出人类生存的困境》,还有我们山西作家哲夫写的环保小说《黑雪》《毒吻》《天猎》《地猎》等,以及当时爱看的灾难电影如《人蛇大战》《未来水世界》等。
  龙其林:一个人的性情往往与他童年时代的经历密切相关,您的生态诗歌充满了对于社会、人生、人性的愤怒,这股愤怒来自哪里?
  侯良学:肯定有关系。我母亲一次干体力活太重而伤了肺,得了哮喘病,等我们村开办焦化厂,然后通过不断贷款扩建发展成海鑫钢铁集团时,我们村的污染也越来越厉害,特别是我们的村庄被高烟筒喷出的滚滚浓烟围得密不透风,使我母亲晚上根本无法睡觉,裹着被子跪在炕上一整夜一整夜咳嗽不停,脸涨得通红,我的心在痛,在滴血,怎能不喷怒?由此我也想到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被人类高速发达的工业文明伤害、迫害、破坏、毁坏成了什么样?所以我的生态诗中充满愤怒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龙其林:山西不仅出产了很多的煤矿,而且还产生了不少的生态文学家。作为山西本土诗人,您觉得山西与您的诗歌创作有怎样的关联?
  侯良学:山西是煤炭大省,经济发展以炼焦、炼钢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为主。我们山西有个著名环保作家哲夫先生,他是生态文学的先行者,他的著作对我产生过惊心动魄的影响,使我对山西的生存环境恶化认识更广泛,对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认识更深刻,这些都让我的生态意识早早觉醒,也自然会在我的创作中表现出来。从而使我的创作不再单单地表现小情小爱,也不是象牙塔的艺术,为艺术的艺术,而且具有了生态责任和生态担当。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山西的严重污染,或许我的创作会是另外一番样子,也许到现在还像许多诗人一样,不会关心生态,不会关心自然,而只关心自己的内心,关心自己周围的世俗生活,但这种创作永远跳不出人类中心主义。
  龙其林:在这个文学已经边缘化的时代,您觉得自己所从事的生态诗歌写作对于现实生活有何价值?
  侯良学:我创作诗歌三十多年,读诗歌、读文学、读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但是仍然有人在读在写。我们为生态环保呐喊了这么久,似乎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生态灾难越来越频繁,这的确让我有时很绝望,甚至怀疑自己从事生态诗歌写作的意义。在我绝望的时候,我总想起鲁迅的话:“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随着我们生存环境的越来越恶化,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对我的诗产生共鸣,也能让更多人的生态意识觉醒,从自我做起,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创建崭新的生态文明。让人高兴的是,我们的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了。这不能不说无用的文学也在潜移默化影响人,净化我们跟环境污染一样的心灵污染。
  龙其林:您觉得生态诗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侯良学:生态诗人最重要的素质是生态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拥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生态人。诗歌创作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态人,把生态意识化为自己的血肉和骨髓,才能写出真正的生态诗,让诗的内在生命自然地流露出来,使诗性与生态水乳交融。我认为诗人是人类的良心,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生态危机的时代我倡导生态诗的写作:一个诗人便是自然的神经,自然的伤痛就是诗人的伤痛,如果你是一个麻木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者,你就不可能写出伟大的诗歌。人类对自然犯下了滔天之罪,诗人就是那个赎罪的人。
  龙其林:对于目前大陆的生态诗歌创作您的印象如何?
  侯良学:中国大陆目前专门从事生态诗歌的人很少,就我所知有华海、红豆和我三人,而且目前还在创作生态诗歌。有些诗人的作品里出现了生态意识,比如牛汉、昌耀、顾城、海子、李松涛、于坚、翟永明、沈河、雷平阳等。现在有越来越的诗人由于自己的生活中遭遇了生态灾害,也开始写一些有生态意识的诗歌。中国当代生态诗选这一类的诗集还是空白,需要出版这样的书,把写生态诗歌的人凝聚起来,从而推动生态诗歌创作和传播。
  龙其林:您的《圆桌舞台》是中国第一部生态诗剧,也是非常晦涩的一部作品。读这部诗剧比读您的诗集《让太阳成为太阳》要艰难。
  侯良学:《圆桌舞台》是由序幕、大布景和五幕组成,序幕写诗人为人类守夜,大布景《人面狮》想揭示人类之谜,第一幕《海滨墓园》是诗人关于人类生存问题的思考,希望重建人的终极关怀,探讨了“我是谁”“路在何方”“存在何为”等问题,第二幕《水晶宫殿》写了大海的死亡,神话和传说的覆灭,第三幕《游乐圣地》写了敦煌的毁灭并成为外星人的旅游观光之地,第四幕《裂缝:年轮环生》写了极端历史中人对自然的凌辱和自然对人的报复,第五幕《地下宫殿·贼王·畸人展览》批判了人类的贪婪、掠夺成瘾和科技危害。总之,这部诗剧主要是探索人类的生存与毁灭的,那时我的生态观念应该是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盘古开天辟地,他死后身体变成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破坏自然就是毁坏我们自己。   龙其林:您的《魔沼》《圆桌舞台》和《摩天塔》让人惊叹,在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诗人写作长诗了。
  侯良学:在当代诗歌界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诗(特别是抒情诗)是不能长的,甚至有人认为叙事诗也不宜提倡的。这让我想起80年代末的海子事件。1987年北京作协在北京西山召开诗歌创作会议,会上有人给海子罗列了两项“罪名”,其中一项就是“写长诗”。海子因为不是作协会员,不能参加会议,只好坐在家里写下他的著名诗论《诗学:一份提纲》,其中第一部分就是对自己写长诗的“辩解”。1988年左右,北京一个名为“幸存者”诗歌组织,有一次这个俱乐部的成员们在某诗人家里聚会,朦胧诗的元老多多对海子的长诗大加指责,说他“写长诗是犯了一个时代错误,并且把他的长诗贬得一无是处。”还有四川的尚仲敏在一篇题名为《向自己学习》的文章中写道:“他(海子)从书包里掏出了一部一万多行的诗,我禁不住想起了《神曲》的作者但丁,尽管我知道在这种朋友面前是应当谦虚的,但我还是怀着一种惋惜的情感劝告他说:有一个但丁就足够了!”而海子恰恰最看重的是自己的长诗,因为“这是他欲建立其价值体系与精神王国的最大努力”(见西川的《死亡后记》)。这些对海子长诗的否定构成了海子自杀的诸多原因之一。我觉得写大诗就好比建造一座宏大的建筑,用海子的话来说,“写长诗是工作而短诗仅供抒情之用”。他的意思就是短诗是冲动的产物,完成于瞬间,虽偶尔也要推敲,但经常是一气呵成。而大诗是一部宏大的作品,一般要倾作者一生,仅靠一时的冲动難以成就。大诗是对诗人的天赋和个人才能的考验,是一个诗人的极限冲刺。
  龙其林:您是一位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您在大众沉醉于物质生活的幻象中察觉到了日益迫近的危险,诗歌正是您用来唤醒民众的号角。
  侯良学:我正是听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召唤才开始我的长诗创作的。我想做像但丁、歌德、屈原那样伟大的诗人,我以他们为榜样,写出伟大的诗篇,实现我的诗歌理想: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建构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即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我把写诗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来追求,并在我的理想得以实现的过程中,使我的个人价值与时代价值相契合。对我个人来说,写诗不是反崇高、反英雄、反价值、反文化,不是虚无主义的极端否定,而是重新审视和构建。我的创作不是追求时尚,也不标榜“先锋”,只是默默地去行动。正如我的诗友红豆对我的鼓励所说:当诗人有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这个理想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完成,他就需要用一部足够容量的作品,承载他沿途所见所闻以及他丰沛的感悟。
  龙其林:接下来还有什么写作计划?
  侯良学:组诗《徒步穿越:在太行山深处:探秘封门村》正是我正在创作的新诗集《行走的云》里面的一部分,我将行更多的路,写出更多更好体悟自然的诗歌。我还打算写一部《护生》诗集,一部《生态村》诗集,一部《无题》诗集。前段时间我又接着写《摩天塔》了,也希望能够写下去。
  附录:侯良学代表诗歌一首
  《我看见背着氧气罐的鸟在天空飞翔》
  侯良学
  我戴着湿漉漉的口罩
  露出两只酸红酸红的眼睛
  行走在寒冻寒冻的大街上
  看见更多的戴着口罩的人影
  我的眼睛干燥燥地害怕冷
  更害怕这空气中漂浮的硫酸风
  我戴上防护眼镜
  看见更多的人也戴着防护眼镜
  我想在人群中找到一个美丽姑娘
  可我怎么也看不见他们的面容
  我甚至不能分辨他们是男是女
  他们好像每个人都佝偻了背影
  这些患着佝偻病的男人和女人
  在黄昏灰暗的天空下开始出门
  身后拖着巨大的氧气瓶
  突然腾空而起
  在污浊的上空扇动翅膀
  (龙其林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系主任,中山大学文学博士(2007-2010)、复旦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2014-2015)、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7-2018)。)
其他文献
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作于贞元五年(789)的《病中作》有云“少年已多病,此身岂堪老!”题下自注“年十八”,本来正直生气勃勃的年龄,确有“多病”“岂堪老”忧患,可见诗人体质之弱。作于大和四年(830)的《慵不能》则写道:  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  匣中亦有琴,手慵不能弹。  腰慵不能带,头慵不能冠。  这说明59岁时,白居易的眼、手、腰、头都已患有较严重的疾病,但他却活了75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文学作品塑造了大量党员干部形象,他们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英勇斗争、建设美好的家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成为一面面光辉的旗帜。以《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等一批著名长篇小说为代表,歌颂了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庆祝活动主要在夜间举行,燃灯是重要的节目之一,故有正月十五夜、元夕、元夜、灯节等名称。与后来多称元宵节不同,隋唐时期用的较多的是正月十五夜、上元或上元夜。从典籍记载来看,上元节在唐代已是朝野参与、举国欢庆的大型节日。虽已遥隔千年,但通过存世的诗文,我们仍能一窥唐代上元节多姿多彩的真容。  盛饰灯影会,永以为常式  上元节起于何时,学界说法不一,但在隋代,“都邑百
有时我很难想象,一个公元2世纪后期至3世纪初距今近1800百年前的“中青年”,不仅写出了流畅自然,富有民歌色彩的歌行体诗,特别是竟能作出五卷本的言简意赅、贴近创作实践,直至今天仍有启示价值的文艺理论文章;而且其人还并非单纯的“专业作家与评论家”。你道怪也不怪?  但这确有其事,确有其人。此人就是曹操的次子、史称“三曹”之一的曹丕(字子植)。此人从一个方面讲,在表面平凡甚至憨厚之态的遮掩下,承继乃父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友人对话录》,记录了柳鸣九先生与人文学界一些著名人士一场场真诚而深刻的对话,话题广泛,内容丰富。开放之初,在窄暖还寒的气候背景下,柳鸣九以大胆的学术魄力,做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文化事学术事对话录的话题,随着他的经历而扩展,其实也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扩展……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写起了散文随笔作品而一发不可收,因着他散文随笔的成就,他又被聘当上了《本色文丛》的主编,这
姜广辉《新经学讲演录》是其在《理学与中国文化》《走出理学》《义理与考据》《易经讲演录》《诗经讲演录》《论语讲习录》《中国经学思想史》之后的一部颇具新意的经学研究成果,该著能够将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起来,在研究方法与研究旨趣方面体现了近年在经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两个学术创新  学术创新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新文献材料的发现;一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在新文献材料的运用方面,在经学史上,考古发现的新文献材料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稍后,他又在《我们是谁?》中强调了美国的基督教文化认同。这些著作的独特视角被“9·11事件”放大,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预言不幸而言中,而其关于中国为“儒教文明”的判断定性也在大洋此岸引起震动和思考。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口号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对儒教与中国社会
自从范文澜先生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林则徐是“满清时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见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P22,新华书店1949年北京订正第一版)以来,几乎成为一种定论。钟叔河先生上世纪80年代所写的《走向世界丛书总序》中,也称林则徐为“清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不过说林则徐为“鸦片战争以来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则可,说林则徐为“清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则不可。因为在林则徐之前的清代人中,早已有人“开眼
《遍地小火苗》(Little Fires Everywhere)是华裔美国女作家伍琦诗(Celeste Ng)继成名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之后的第二部小说。在2017年首次出版后,这部小说登上了《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以及《亚马逊》(Amazon)图书的畅销榜,深受评论界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热捧。《纽约时报》
中篇小说《追赶队伍的女兵们》是当代著名作家邓友梅的重要作品之一,发表于《十月》杂志1979年第1期,引发好评。1980年根据小说改编、由郝光执导的电影《女兵》公映。1982年,这篇小说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在邓友梅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作品中,《追赶队伍的女兵们》通常被视为新时期军事题材或军旅文学的代表作品而得到研究与肯定。重读这部中篇,不仅能让今天的读者重回那战火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