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校长,既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要赏罚分明。原先我校实行的是课时津贴制度和成果奖励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感觉到这两项制度更多关注了“量”,弱视了“质”;奖励了少数人,忽略了多数人。于是我动议,能否改革分配制度,为学校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全校教职工几乎全员参与了制度设计。经过几上几下、几纵几横的论证研讨,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江阴高中教职工绩效考核和奖励条例》出台了。《条例》确定了这样五条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采用立体式的考评,尽可能做到有信度,有效度,避免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导向性原则,要求教师既重教书,又重育人;既重业务,又重德行;既重实践,又重理论;既重个体发展,又重集体利益的维护。公开性原则,考核结果和分数及时通知本人,允许教职工访问考核领导小组查询情况,交流看法。激励性原则,绩效奖励考核。是对教师工作成绩的奖励,考核结果只通知到个人,不全校公布。发展性原则。让教师在考核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寻找今后发展空间,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考核和奖励条例”的操作要求来看。分教师和职工两个系列,分别进行考核和奖励。教职工的评价等级分A、B、C三个等级,按2:7:1的比例分配到教研组或处室。考核的内容既关注教职工的工作过程。也关注工作的结果,考核的最终得分由基本分与效果分两大块构成。基本分由教师个人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和领导打分构成:效果分以教学质量和所做贡献为依据而得。《条例》关于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程序,每条都罗列得清清楚楚,考核标准简单明了,它使每一位教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
尽管每个教职工对于“条例”的实行。感受都不一样,但有两点是一致的:学校原先的平衡被打破了。教职工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工作绩效了;大家比过去忙了,但是忙得有目标,有头绪,有劲头。教师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了,以前不愿从事德育工作,只知道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教师也积极投入到德育工作中来,安排德育岗位由原来的“求”。变成了现在的“争”;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了,有两位班主任平时工作很认真,但是学生考评时却给出了低分,调查后发现,这两位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由此激发了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绩效考核降低了基层和中层领导的工作难度。消除了部分教师对这一层面布置工作出现的“扯皮”现象:绩效考核提高了办学质量。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了。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有这样两句发人深省、揭示主旨的话——“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发现新的奶酪。”我始终认为:学校制定制度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作为办学的根本保证;现代学校制度要体现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就必须以制度来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学校管理,制度第一,执行第二,校长第三;学校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全校教职工几乎全员参与了制度设计。经过几上几下、几纵几横的论证研讨,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江阴高中教职工绩效考核和奖励条例》出台了。《条例》确定了这样五条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采用立体式的考评,尽可能做到有信度,有效度,避免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导向性原则,要求教师既重教书,又重育人;既重业务,又重德行;既重实践,又重理论;既重个体发展,又重集体利益的维护。公开性原则,考核结果和分数及时通知本人,允许教职工访问考核领导小组查询情况,交流看法。激励性原则,绩效奖励考核。是对教师工作成绩的奖励,考核结果只通知到个人,不全校公布。发展性原则。让教师在考核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寻找今后发展空间,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考核和奖励条例”的操作要求来看。分教师和职工两个系列,分别进行考核和奖励。教职工的评价等级分A、B、C三个等级,按2:7:1的比例分配到教研组或处室。考核的内容既关注教职工的工作过程。也关注工作的结果,考核的最终得分由基本分与效果分两大块构成。基本分由教师个人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和领导打分构成:效果分以教学质量和所做贡献为依据而得。《条例》关于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程序,每条都罗列得清清楚楚,考核标准简单明了,它使每一位教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
尽管每个教职工对于“条例”的实行。感受都不一样,但有两点是一致的:学校原先的平衡被打破了。教职工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工作绩效了;大家比过去忙了,但是忙得有目标,有头绪,有劲头。教师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了,以前不愿从事德育工作,只知道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教师也积极投入到德育工作中来,安排德育岗位由原来的“求”。变成了现在的“争”;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了,有两位班主任平时工作很认真,但是学生考评时却给出了低分,调查后发现,这两位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由此激发了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绩效考核降低了基层和中层领导的工作难度。消除了部分教师对这一层面布置工作出现的“扯皮”现象:绩效考核提高了办学质量。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了。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有这样两句发人深省、揭示主旨的话——“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发现新的奶酪。”我始终认为:学校制定制度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作为办学的根本保证;现代学校制度要体现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就必须以制度来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学校管理,制度第一,执行第二,校长第三;学校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