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头村被称为“蒙古族后裔村”,虽然村内都姓人民族身份为汉族,但在族内,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蒙古族后裔的身份,其民族认同表现出民族身份认同的差异性、民族情感的积极性、民族文化特征的契合性与民族行为的强调作用。这是历史记忆与荣誉感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北头村;都姓;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北头村位于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现为汉族村落,但它本是蒙古族聚族而居而形成。原属于蒙古族的都姓人与当地汉族人一起捕鱼、种地,生活与生产习俗已和汉族人没有两样,但是,身为蒙古族黄金家族的文化基因、心理归属却并没有随着民族身份的改变而消亡。都姓家族的历史,是蒙汉民族融合历史的一个典型和缩影。
一、关于牟平区北头村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的表现
民族认同是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包括认识、态度、行为、归属感等。按照这一定义,都姓家族的民族认同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
(一)民族身份认同
调查显示,虽然都姓人的民族身份为汉族,但是他们普遍以蒙古族后裔身份自居,大部分的都姓后人在青少年时通过教育、亲友等渠道已获知族源,但是,在是否改变汉族身份、恢复蒙古族身份的问题上,都姓人普遍表示愿保持其汉族身份。可见,民族身份确认与民族身份认同之间并不完全统一,也不完全相互排斥,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二)民族情感
来自北头村的都姓人对自己身为蒙古族后裔的历史持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姓氏的由来是蒙古族与汉族和谐交往的结果,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每年的大祭中悬挂的对联“奥鲁劝农,在元朝总执州事;以官为姓,至昭代世处海滨”,昭示了都姓子孙面对蒙古族后裔身份的骄傲,并且,祖先必里海黄金家族的身份与骁勇善战的品质成为都姓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在都姓子孙看来,他们继承了蒙古人的豪爽与坚韧的性格,为拥有如此辉煌的民族历史而骄傲。
(三)民族文化特征
北头村都姓家族民族文化特征并不明显,呈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性。北头村村民普遍认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保留有蒙古族因素,但具体状况又不甚清楚,所以,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与汉族的相互契合性。文化的存在是潜移默化与根深蒂固的过程,具有因袭难变的一面,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至于具体的文化遗存则需更进一步的探索。调查显示,他们虽不说蒙古族语言,亦不穿蒙古族服饰,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学习蒙古语的积极性,都姓人有学习蒙古族语言的意向,而语言习之后的应用场合及机率很少有人考虑到。
(四)民族行为
都姓家族人对祖先一系列追根溯源行为的出现具有增强家族间凝聚力、强化民族认同意识的作用。目前,其行为主要包括:
1.族源追溯
都姓家族对于族源的追溯是其民族认同的史实依据。据《宁海州志》记载:“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1260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至今存姓曰‘都’。”必里海是都姓的最早史祖,必里海出身于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因战功被封为中书省益都路宁海州都达鲁花赤。明代元后,必里海及其子孙作为蒙古族官员原本应被问斩,但因政绩清明,当地汉人联名相保,明太祖朱元璋因此钦赐都姓。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都姓三兄弟都镇、都亮、都宁离开牟平城,行至现今北头村定居,之后,必里海后人经世代繁衍生息,与汉人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北头村等都姓人集中居住的村庄。清康熙后,其子孙又从北头村等地迁徙到瓦房店等地,之后迁徙至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从都姓人对其族源的追溯中我们发现,必里海及其子孙在掌管治理宁海州的过程中所实行的民族和谐政策对于民族间相互的交流交往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是都姓家族得以传承的客观原因。
2.亲情凝聚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都姓宗亲亲情凝聚方式是其民族认同的现实依据。随着民族认同感的不断增强,都姓宗亲返乡祭祖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2006年“都”姓后人都基民在网上建立“都氏家祠”博客,宗族间的联络通过网络手段无声集结。2007 年第一次全国都氏宗亲寻根祭祖活动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都”姓人自发来到牟平北头村,寻访都氏家祠,祭祀祖先。2010年首届华夏都氏文化论坛活动在山东烟台召开,都氏文化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由都基民先生编著的《华夏都氏寻根录》于2012年出版,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搜集、汇总了全国各地有关都氏家族详实的史料及考证和后人对家族文化的研究,厘清和梳理了一些模糊的史学问题。据了解,都姓后人们打算成立“都氏文化研究会”,系统梳理都氏宗谱及各地都姓文化传承脉络。
3.家祠族谱完善
都氏家祠族谱的完善是都姓家族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加强的保障。都氏家祠位于北头村村东,是村里最古老的建筑。2010年,都姓外出精英们在村委会的辅助下开始着手修缮都氏家祠,2016年春,家祠修缮完成,相比起老祠堂的破旧,修缮后的祠堂更为华丽壮观,所展示的文化内容也更为丰富。如今的都氏家祠是都姓子孙集结的重要场所,也是都姓一脉精神凝聚之地,成为北头村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每年七月十五、春节,祠堂里高悬祖宗画像,举族来拜,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家谱在当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古代人物的研究、封建时代宗族制度的研究、移民问题的研究及增强海外华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在都氏家祠中保存着比《都氏族谱》更早的《都氏家谱》以及《都氏族谱》的样本,其存在为研究都姓一脉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直观的依据,从一世祖亮、镇、宁开始,宗谱中关于各辈的记载明确有序,且不断加以补充。北头村现将“都”姓辈分排列在谱书确定的“元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进修传广训,继述正伦常”二十字的前面,增加了“镇国应宏汝,呈思丕世悦”十辈,共三十字,即:镇国应宏汝,呈思丕世悦,元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进修传广训,继述正伦常。
二、关于牟平区北头村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的原因
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的不断增强主要与历史记忆,身为蒙古族后裔的荣誉感以及民族文化交融的实例有关。
(一)历史记忆
历史记忆的存在是都姓家族蒙古族民族认同现象出现的前提。都姓源出蒙古本就有史实可考,较有说服力。都姓家祠的存在更是为都姓子孙的归属感提供毋庸置疑的空间。近年来,都姓精英阶层为了增强民族归属感所做的努力也在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成为现当代都姓家族回顾历史的主要渠道。虽然北头村都姓人在获得族源的途径上表现的千差万别,但对都姓的来源却众口一词,更固化其民族认同观念。
(二)荣誉感
身为黄金家族后裔的荣誉感是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始祖必里海的崇高地位是都姓人生产生活中的骄傲,为其在工作、生活中提供便利,因而出现都姓精英们不断地对族源的追溯与维护活动。都姓家族的存在是民族交融的例证,这也成为民族认同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
三、结语
通过对北头村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的研究发现,都氏后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蒙古族身份,在民族身份认同、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特征、民族行为等方面呈现出对蒙古族的认同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历史记忆是现实原因,身为蒙古族后裔的荣誉感和蒙汉交融的实例的自豪感是心理原因,对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遥驰,温小暖.北头“都”姓人家[J].走向世界,2016(13).
[2]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3]武志伟,马广海.仪式重构与村落整合——以烟台市北头村祠堂修缮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7(3).
[4]曲菲.牟平都姓[J].寻根,2014(1).
[5]林宏杰.民族身份確认与族群认同[D].福建: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郗志新(1993-),女,汉族,山东省莱芜市,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生。
【关键词】北头村;都姓;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北头村位于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现为汉族村落,但它本是蒙古族聚族而居而形成。原属于蒙古族的都姓人与当地汉族人一起捕鱼、种地,生活与生产习俗已和汉族人没有两样,但是,身为蒙古族黄金家族的文化基因、心理归属却并没有随着民族身份的改变而消亡。都姓家族的历史,是蒙汉民族融合历史的一个典型和缩影。
一、关于牟平区北头村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的表现
民族认同是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包括认识、态度、行为、归属感等。按照这一定义,都姓家族的民族认同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
(一)民族身份认同
调查显示,虽然都姓人的民族身份为汉族,但是他们普遍以蒙古族后裔身份自居,大部分的都姓后人在青少年时通过教育、亲友等渠道已获知族源,但是,在是否改变汉族身份、恢复蒙古族身份的问题上,都姓人普遍表示愿保持其汉族身份。可见,民族身份确认与民族身份认同之间并不完全统一,也不完全相互排斥,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二)民族情感
来自北头村的都姓人对自己身为蒙古族后裔的历史持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姓氏的由来是蒙古族与汉族和谐交往的结果,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每年的大祭中悬挂的对联“奥鲁劝农,在元朝总执州事;以官为姓,至昭代世处海滨”,昭示了都姓子孙面对蒙古族后裔身份的骄傲,并且,祖先必里海黄金家族的身份与骁勇善战的品质成为都姓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在都姓子孙看来,他们继承了蒙古人的豪爽与坚韧的性格,为拥有如此辉煌的民族历史而骄傲。
(三)民族文化特征
北头村都姓家族民族文化特征并不明显,呈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性。北头村村民普遍认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保留有蒙古族因素,但具体状况又不甚清楚,所以,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与汉族的相互契合性。文化的存在是潜移默化与根深蒂固的过程,具有因袭难变的一面,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至于具体的文化遗存则需更进一步的探索。调查显示,他们虽不说蒙古族语言,亦不穿蒙古族服饰,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学习蒙古语的积极性,都姓人有学习蒙古族语言的意向,而语言习之后的应用场合及机率很少有人考虑到。
(四)民族行为
都姓家族人对祖先一系列追根溯源行为的出现具有增强家族间凝聚力、强化民族认同意识的作用。目前,其行为主要包括:
1.族源追溯
都姓家族对于族源的追溯是其民族认同的史实依据。据《宁海州志》记载:“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1260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至今存姓曰‘都’。”必里海是都姓的最早史祖,必里海出身于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因战功被封为中书省益都路宁海州都达鲁花赤。明代元后,必里海及其子孙作为蒙古族官员原本应被问斩,但因政绩清明,当地汉人联名相保,明太祖朱元璋因此钦赐都姓。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都姓三兄弟都镇、都亮、都宁离开牟平城,行至现今北头村定居,之后,必里海后人经世代繁衍生息,与汉人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北头村等都姓人集中居住的村庄。清康熙后,其子孙又从北头村等地迁徙到瓦房店等地,之后迁徙至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从都姓人对其族源的追溯中我们发现,必里海及其子孙在掌管治理宁海州的过程中所实行的民族和谐政策对于民族间相互的交流交往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是都姓家族得以传承的客观原因。
2.亲情凝聚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都姓宗亲亲情凝聚方式是其民族认同的现实依据。随着民族认同感的不断增强,都姓宗亲返乡祭祖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2006年“都”姓后人都基民在网上建立“都氏家祠”博客,宗族间的联络通过网络手段无声集结。2007 年第一次全国都氏宗亲寻根祭祖活动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都”姓人自发来到牟平北头村,寻访都氏家祠,祭祀祖先。2010年首届华夏都氏文化论坛活动在山东烟台召开,都氏文化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由都基民先生编著的《华夏都氏寻根录》于2012年出版,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搜集、汇总了全国各地有关都氏家族详实的史料及考证和后人对家族文化的研究,厘清和梳理了一些模糊的史学问题。据了解,都姓后人们打算成立“都氏文化研究会”,系统梳理都氏宗谱及各地都姓文化传承脉络。
3.家祠族谱完善
都氏家祠族谱的完善是都姓家族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加强的保障。都氏家祠位于北头村村东,是村里最古老的建筑。2010年,都姓外出精英们在村委会的辅助下开始着手修缮都氏家祠,2016年春,家祠修缮完成,相比起老祠堂的破旧,修缮后的祠堂更为华丽壮观,所展示的文化内容也更为丰富。如今的都氏家祠是都姓子孙集结的重要场所,也是都姓一脉精神凝聚之地,成为北头村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每年七月十五、春节,祠堂里高悬祖宗画像,举族来拜,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家谱在当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古代人物的研究、封建时代宗族制度的研究、移民问题的研究及增强海外华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在都氏家祠中保存着比《都氏族谱》更早的《都氏家谱》以及《都氏族谱》的样本,其存在为研究都姓一脉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直观的依据,从一世祖亮、镇、宁开始,宗谱中关于各辈的记载明确有序,且不断加以补充。北头村现将“都”姓辈分排列在谱书确定的“元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进修传广训,继述正伦常”二十字的前面,增加了“镇国应宏汝,呈思丕世悦”十辈,共三十字,即:镇国应宏汝,呈思丕世悦,元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进修传广训,继述正伦常。
二、关于牟平区北头村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的原因
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的不断增强主要与历史记忆,身为蒙古族后裔的荣誉感以及民族文化交融的实例有关。
(一)历史记忆
历史记忆的存在是都姓家族蒙古族民族认同现象出现的前提。都姓源出蒙古本就有史实可考,较有说服力。都姓家祠的存在更是为都姓子孙的归属感提供毋庸置疑的空间。近年来,都姓精英阶层为了增强民族归属感所做的努力也在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成为现当代都姓家族回顾历史的主要渠道。虽然北头村都姓人在获得族源的途径上表现的千差万别,但对都姓的来源却众口一词,更固化其民族认同观念。
(二)荣誉感
身为黄金家族后裔的荣誉感是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始祖必里海的崇高地位是都姓人生产生活中的骄傲,为其在工作、生活中提供便利,因而出现都姓精英们不断地对族源的追溯与维护活动。都姓家族的存在是民族交融的例证,这也成为民族认同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
三、结语
通过对北头村都姓家族民族认同的研究发现,都氏后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蒙古族身份,在民族身份认同、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特征、民族行为等方面呈现出对蒙古族的认同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历史记忆是现实原因,身为蒙古族后裔的荣誉感和蒙汉交融的实例的自豪感是心理原因,对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遥驰,温小暖.北头“都”姓人家[J].走向世界,2016(13).
[2]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3]武志伟,马广海.仪式重构与村落整合——以烟台市北头村祠堂修缮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7(3).
[4]曲菲.牟平都姓[J].寻根,2014(1).
[5]林宏杰.民族身份確认与族群认同[D].福建: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郗志新(1993-),女,汉族,山东省莱芜市,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