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作为创造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即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今天试着就“怎样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课题,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一.运用丰富的联想,创编音乐故事,创设情节,发展思维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二册教材中有很多课都是要求用声音编织故事的活动课,是有完整的情节的。如《龟兔赛跑》《小白兔盖新房》等,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學生自己来当作曲家、作词家、创编后传,还可以来表演自己编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兴致自然被教师激发出来了。
二.创设创新氛围,让学生大胆表演
对于音乐之美,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不同的人听来,具体表现的内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并同时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
例: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造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学生保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动作静止,甚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做快动作、慢动作等等,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再继续创造动作,或滑稽、或优美、或跳跃、或笨重,教室内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地跟随音乐节奏做律动。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创作能力,以及音乐感受能力。经常练习,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能不提高吗?那可真是闻乐起舞,学生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生活中的音乐美
大自然中包含着各种节奏,教师可根据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发现节奏,并在游戏中完成节奏教学。例如,低段的节奏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实践模仿,掌握其基本特点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具有情景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实物创造节奏,如请一学生扮圣诞老人,戴上红帽子,挂上假白须,再披上红衣服。请其他同学唱圣诞歌,唱完一遍,“圣诞老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件礼物(那是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小鸡小鸭等),然后让“圣诞老人”请一学生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由他们自己找出这些动物的叫声的特点,教师归纳出小鸡叫X X X;小鸭叫X X;鹅叫X—;等等,然后可以根据这些节奏做各种游戏,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和运用节奏。让学生自己创造语言,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以歌曲为范本,创作歌词
有的音乐作品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歌词、曲调都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培养学生的歌词创新能力,以达到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目的。如一年级教材中的《小动物唱歌》这首歌。在学完新歌后,可以启发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力,以小组的形式继续创作歌词并设计动作表演。这样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同时寓教于乐,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曲调特点和旋律特点,能提高学生快捷反应、临场发挥灵活多变的能力,音乐表演自然流畅,富有激情,并且使学生在创造和表演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五.以对生活的热情为前提,创造简单的乐器
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制造乐器。有的同学在易拉罐里放上沙子做沙锤;有的同学在易拉罐上放个皮筋,拉动皮筋产生声音;也有的同学拿几根铁棒做打击乐器,所有的创造热情都显露了出来,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是那样的活跃,让你耳目一新。此外,我还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不管是怎样的创造,它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知道自己的创造是不是完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创造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还使学生真正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无疑为孩子们今后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做好了准备。当然,我在设计节奏创作这一环节时还有所不足。例如,当孩子们的创作完成以后,如果让点到名的那几位同学把自己创作的节奏贴到小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让大家共同欣赏,共同评议,让所有同学都来帮助那位创作了三小节的同学,各抒己见,课堂效果不就更直观、更活跃了吗?也就避免了当时上课时我问一个同学而其他同学却不知所措的坐在那里的状况了。以上,是我近年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这其中有成功、有喜悦,当然,也有失败与不足。
今后,我将会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教好每一个学生。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走入素质教育的大门,真正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上,关心我们的学生,爱护我们的学生,真正的教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刘辉德.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27-228.
[2]刘晓旭.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205.
[3]刘懿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J].黄河之声,2019(11):94.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一.运用丰富的联想,创编音乐故事,创设情节,发展思维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二册教材中有很多课都是要求用声音编织故事的活动课,是有完整的情节的。如《龟兔赛跑》《小白兔盖新房》等,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學生自己来当作曲家、作词家、创编后传,还可以来表演自己编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兴致自然被教师激发出来了。
二.创设创新氛围,让学生大胆表演
对于音乐之美,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不同的人听来,具体表现的内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并同时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
例: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造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学生保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动作静止,甚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做快动作、慢动作等等,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再继续创造动作,或滑稽、或优美、或跳跃、或笨重,教室内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地跟随音乐节奏做律动。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创作能力,以及音乐感受能力。经常练习,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能不提高吗?那可真是闻乐起舞,学生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生活中的音乐美
大自然中包含着各种节奏,教师可根据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发现节奏,并在游戏中完成节奏教学。例如,低段的节奏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实践模仿,掌握其基本特点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具有情景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实物创造节奏,如请一学生扮圣诞老人,戴上红帽子,挂上假白须,再披上红衣服。请其他同学唱圣诞歌,唱完一遍,“圣诞老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件礼物(那是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小鸡小鸭等),然后让“圣诞老人”请一学生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由他们自己找出这些动物的叫声的特点,教师归纳出小鸡叫X X X;小鸭叫X X;鹅叫X—;等等,然后可以根据这些节奏做各种游戏,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和运用节奏。让学生自己创造语言,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以歌曲为范本,创作歌词
有的音乐作品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歌词、曲调都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培养学生的歌词创新能力,以达到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目的。如一年级教材中的《小动物唱歌》这首歌。在学完新歌后,可以启发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力,以小组的形式继续创作歌词并设计动作表演。这样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同时寓教于乐,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曲调特点和旋律特点,能提高学生快捷反应、临场发挥灵活多变的能力,音乐表演自然流畅,富有激情,并且使学生在创造和表演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五.以对生活的热情为前提,创造简单的乐器
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制造乐器。有的同学在易拉罐里放上沙子做沙锤;有的同学在易拉罐上放个皮筋,拉动皮筋产生声音;也有的同学拿几根铁棒做打击乐器,所有的创造热情都显露了出来,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是那样的活跃,让你耳目一新。此外,我还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不管是怎样的创造,它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知道自己的创造是不是完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创造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还使学生真正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无疑为孩子们今后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做好了准备。当然,我在设计节奏创作这一环节时还有所不足。例如,当孩子们的创作完成以后,如果让点到名的那几位同学把自己创作的节奏贴到小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让大家共同欣赏,共同评议,让所有同学都来帮助那位创作了三小节的同学,各抒己见,课堂效果不就更直观、更活跃了吗?也就避免了当时上课时我问一个同学而其他同学却不知所措的坐在那里的状况了。以上,是我近年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这其中有成功、有喜悦,当然,也有失败与不足。
今后,我将会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教好每一个学生。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走入素质教育的大门,真正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上,关心我们的学生,爱护我们的学生,真正的教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刘辉德.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27-228.
[2]刘晓旭.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205.
[3]刘懿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J].黄河之声,2019(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