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新教材虽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运用了活动与探究,且对活动与探究没有了以往的局限,但结论教学还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只不过结论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来获得。探究性实验应该注重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要实现这一要求,就既要重视结论,更要重视讲过程。
例如,初中化学对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教学处理,书上仍采用列举夏天喝的汽水里溶有二氧化碳来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氧气、氢气都不易溶于水和难溶于水。并且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见得多的都是气体从水中冒出的现象,极难看到气体进入水中消失。如果不进行实验演示,教学便没有使学生确信的感知基础。多年来,初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或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在课堂上不便于演示。
其实,只要老师肯动脑筋,精心设计,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直观明显、效果新奇的演示,如果将烧瓶的清水用石灰水或石蕊试液代替,则可同时演示二氧化碳跟水或熟石灰的反应。上课时用向上排空气法在烧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用长颈漏斗瓶底注入适量清水,迅速用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翻转烧瓶使之倒立,玻璃管立于盛有有色水的烧杯中,手握瓶颈,不停地晃荡烧瓶,使瓶内二氧化碳气体与清水不断地充分接触,从不断地晃荡烧瓶开始便可以看到玻璃管内有色水柱不断地上升,半分钟左右到达瓶颈部分,一分钟内有色水柱涌入烧瓶,使清水染色。
二、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化学新教材内容的组织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不再从结构、性质、方法、用途等方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的物质构成和变化,然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化学新教材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好能起引路作用的问题链,使学生进入有效探究状态并顺利完成实验探究:(1)用眼睛观察蜡烛呈什么颜色与状态?(2)用鼻子闻出什么气味?(3)切一片蜡烛放入水中,是沉入水下还是浮在水面上?说明了什么?(4)点燃蜡烛,看火焰是否有亮暗之分?(5)用木条平移通过烛焰看木条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6)把干燥的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并缓缓下移,看到内壁有什么?手感如何?又说明什么?(7)迅速正置烧杯,向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看石灰水怎么变化?说明什么?(8)用嘴吹灭烛焰,发现有何物冒出?用火去点燃它,能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9)烧杯底部变黑,这是为什么?(10)小烧杯罩住烛焰,一会儿,烛焰自动熄灭,这是为什么?若按上述问题链来引路,则探究过程非常清晰。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培养,才能得以发展。
三、旧知与新知的关系
新教材的活动与探究注重学生“学”;注重学习生活化;注重知识的主动探究;注重个体差异。学生提出了问题,同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他们学习的劲头更强烈。例如,对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该实验首先涉及采样问题。即如何收集这两种气体?可在教师的示范下,让学生自己收集两瓶呼出气体、两瓶吸入气体。先让学生猜想;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多少?然后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将学生分成六组分别设计探究方案。根据学生水平决定是否提示(1)探究二氧化碳含量用澄清石灰水;(2)探究氧气含量用燃着有火柴;(3)探究水蒸气含量用二块玻璃片。学生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后,由六组代表上台来汇报交流,要求是先表述观点,后说操作,再叙原因。最后由老师点评,介绍空气中氧气含量确实多,而呼出气体中并非没有氧气。只有氧气的含量大为减少,因为供给呼吸是氧气的用途之一。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两气体中,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变浑浊能说明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吗?激发学生质疑,学生肯定会回答有二氧化碳。教师肯定后,解释空气中含二氧化碳,但含量少,石灰水如果长期敞开放置就会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可留下疑问:如何来清洗这个白色固体物呢?探究水含量多少,道理相同,即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相对空气中水气含量相对少。
新教材虽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运用了活动与探究,且对活动与探究没有了以往的局限,但结论教学还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只不过结论是通过学生的探究来获得。探究性实验应该注重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要实现这一要求,就既要重视结论,更要重视讲过程。
例如,初中化学对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教学处理,书上仍采用列举夏天喝的汽水里溶有二氧化碳来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氧气、氢气都不易溶于水和难溶于水。并且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见得多的都是气体从水中冒出的现象,极难看到气体进入水中消失。如果不进行实验演示,教学便没有使学生确信的感知基础。多年来,初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或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在课堂上不便于演示。
其实,只要老师肯动脑筋,精心设计,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直观明显、效果新奇的演示,如果将烧瓶的清水用石灰水或石蕊试液代替,则可同时演示二氧化碳跟水或熟石灰的反应。上课时用向上排空气法在烧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用长颈漏斗瓶底注入适量清水,迅速用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翻转烧瓶使之倒立,玻璃管立于盛有有色水的烧杯中,手握瓶颈,不停地晃荡烧瓶,使瓶内二氧化碳气体与清水不断地充分接触,从不断地晃荡烧瓶开始便可以看到玻璃管内有色水柱不断地上升,半分钟左右到达瓶颈部分,一分钟内有色水柱涌入烧瓶,使清水染色。
二、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化学新教材内容的组织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不再从结构、性质、方法、用途等方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的物质构成和变化,然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化学新教材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好能起引路作用的问题链,使学生进入有效探究状态并顺利完成实验探究:(1)用眼睛观察蜡烛呈什么颜色与状态?(2)用鼻子闻出什么气味?(3)切一片蜡烛放入水中,是沉入水下还是浮在水面上?说明了什么?(4)点燃蜡烛,看火焰是否有亮暗之分?(5)用木条平移通过烛焰看木条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6)把干燥的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并缓缓下移,看到内壁有什么?手感如何?又说明什么?(7)迅速正置烧杯,向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看石灰水怎么变化?说明什么?(8)用嘴吹灭烛焰,发现有何物冒出?用火去点燃它,能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9)烧杯底部变黑,这是为什么?(10)小烧杯罩住烛焰,一会儿,烛焰自动熄灭,这是为什么?若按上述问题链来引路,则探究过程非常清晰。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培养,才能得以发展。
三、旧知与新知的关系
新教材的活动与探究注重学生“学”;注重学习生活化;注重知识的主动探究;注重个体差异。学生提出了问题,同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他们学习的劲头更强烈。例如,对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该实验首先涉及采样问题。即如何收集这两种气体?可在教师的示范下,让学生自己收集两瓶呼出气体、两瓶吸入气体。先让学生猜想;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多少?然后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将学生分成六组分别设计探究方案。根据学生水平决定是否提示(1)探究二氧化碳含量用澄清石灰水;(2)探究氧气含量用燃着有火柴;(3)探究水蒸气含量用二块玻璃片。学生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后,由六组代表上台来汇报交流,要求是先表述观点,后说操作,再叙原因。最后由老师点评,介绍空气中氧气含量确实多,而呼出气体中并非没有氧气。只有氧气的含量大为减少,因为供给呼吸是氧气的用途之一。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两气体中,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变浑浊能说明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吗?激发学生质疑,学生肯定会回答有二氧化碳。教师肯定后,解释空气中含二氧化碳,但含量少,石灰水如果长期敞开放置就会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可留下疑问:如何来清洗这个白色固体物呢?探究水含量多少,道理相同,即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相对空气中水气含量相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