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06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将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原则,并以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我们采访了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培林研究员。
“这将是一篇
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文章!”
记 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这一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李培林:这个课题最早是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十六大报告在提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除了GDP翻两番这个总体目标,还有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社会更加和谐”是一个新的提法,过去的文件中还没有用过“和谐”的概念来描述社会发展的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有发展,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执政党的五种能力之一提出来。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提高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战略任务的重要位置,把它作为“四大建设”之一提了出来。“四大建设”就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原则,明确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课题,最早从十六大的一句话,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大段话,现在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一篇大文章。
记 者: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既是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形势发展使然。就历史经验和教训来说,具体有哪些方面?
李培林:首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有很多时期经济增长很好,但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矛盾。1951年到1954年经济高速增长,城乡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起初,大家对这些问题认识上是比较统一的,所以中共八大确定了要解决生产力水平不高和快速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需求这个主要矛盾,党的任务要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针对当时在社会上出现的新矛盾,包括农民退社、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用一套新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1957年下半年,由于在整风当中一些党外人士提出了比较尖锐的意见,再加上国际上出现了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所以后来对当时形势的判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相当长的一段弯路。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重新回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上来。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正确地认识形势、判断形势,抓住主要矛盾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一些周期性的波动。1989年前后有长达近三年的时间经济跌落到相当低的水平。另外,在近些年也遇到一些比较大的社会问题,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党认识到正在面临一种新型的社会风险,这种风险和过去传统的社会风险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也就是说它的原因是很不确定的,一旦发生就会迅速扩散,而且对这类风险也是很难进行预见和预测。“非典”疫情可以说对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起了一定的影响。在其他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社会风险,比如说金融。这些事情使我们反思我们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所面对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么。
这两方面,是针对国内说的。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也借鉴了一些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
记者:这主要有哪些方面呢?
李培林:第一,这也是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特别是在原始资本积累的时期,社会上也出现了非常激化的矛盾。马克思当时写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当时的判断,即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这种激化的矛盾,马克思提出了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制,通过建立新的政权使社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此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和两个事件有密切的联系,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全球性的危机。这些事件的发生也促使国外的一些思想家、政治人士、知识分子反思资本主义面对的深刻的社会矛盾。战后各国都进行了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方面的修改,对促使资本主义社会仍能以一定速度往前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这也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二战以后,在所有的发展国家中,有两个地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拉美地区和东亚地区。这两个地区,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即在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达到了人均GDP 1000美元的水平,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发展水平。但是此后由于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这两个地区在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上出现了巨大差异。东亚国家和地区现在看来较好地解决了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尽管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但是到现在为止,新加坡和香港达到了人均GDP 2万到3万美元的水平,韩国也达到人均GDP 1万多美元的水平。但是在拉美国家,此后由于过度依赖于国外垄断公司对本国产业的主导,特别在社会方面出现了贫富的巨大悬殊。直到现在人均GDP仍然在4000美元到5000美元之间徘徊。尽管我们国情不同,但这些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应当认真汲取。
“我们进入经济
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记者: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或正在出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使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着新的形势。能否请您从这方面,谈谈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李培林:好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或正在出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这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产业工人的队伍空前壮大,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亿多产业工人,到现在全国增加到近3亿产业工人,将近增加了两倍。产业工人的队伍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过去的产业工人队伍主要以国有企业的职工为主体,现在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农民工,3亿产业工人中近2亿是新增加的农民工。社会流动速度加快,2004年全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了1.45亿人。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由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动,大量新的社会阶层在产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成长。2004年全国有私营企业主770万人,注册资金在亿元以上的1156户。在经济阶层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或者说新的社会关系,如贫富间的关系、劳资间的关系以及干群间的关系。
二是城乡和区域结构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尤其在主要城市中,和国际上主要国家的发达城市的水平在迅速地拉近。与此同时,城乡间的差别却在扩大。1978年到1984年我国城乡差距是在缩小的,但是1984年到1996年收入差距就开始扩大了。特别是1997年到2003年,农民的收入基本上和增长的趋势背离了。在这六七年中,农民的年均收入增长率没有超过4%。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90年以来也在持续扩大。
三是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全国少生了3亿多人。与此相伴,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而且老龄化还有不同的特点:一是老龄化速度快,我们用20年的时间从一个成年型社会过渡到一个老年型社会,这个过程在很多发达国家用了40年、60年甚至80年;另一个不同的是多数老龄化的国家都是先富后老,但我们是未富先老,我们65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的7%的时候,我们的人均GDP是850美元,而日本在达到这个老龄化程度的时候已经达到人均GDP1600美元。随着人口的变化,家庭也出现新的变化,就是家庭越来越小型化。
四是就业人口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年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因为就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按照GDP8%的增长速度来计算,我国每年至多能够创造900万个就业机会,2004年是近年来就业最好的年份,全国创造了960万个就业机会。但是还有1000多万人没法找到工作,全国大概800多万失业人员,五六百万人下岗,一二百万失业农民工和几十万待业大学生。
五是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基本上是按照“单位制”组织在进行管理。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先后实行了住房自有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就业和后勤服务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这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同时也使单位的很多整合功能在弱化。大量新生的就业部门多数采取了非单位制的管理办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管理方式正在发生从单位到社区的变化。
六是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人们在很多领域里,关于效率、时间、实现价值等方面观念的开放和转变确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阶层和利益的多样化,也出现了在价值领域里的多样化和价值认同上的差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段人口,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差异很大。目前社会上多数矛盾还都是利益矛盾,但价值冲突正在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社会冲突形式。
以上这些变化,都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很大影响。我们必须正确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记者: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作为一名社会学家,您认为应该如何把握它的内涵?
李培林:尽管学术界对社会协调、社会团结、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如何在市场经济和利益多样化的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对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是一个新课题。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和谐社会和理想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并不是要给大家建立一个新的乌托邦。我们要针对当前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它和理想是有联系的,但是有很重要的区别。
二是和谐社会和富裕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在贫穷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所以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条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发展作为执政党的第一要务,这是一个基础的东西。但是光富裕起来也还不行,还要看财富是怎样分配,是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是和谐社会和稳定社会的关系。没有基本的稳定,不可能和谐,但是反过来讲,光有稳定没有活力也不行。这个社会还要有使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知识、技术、才能、管理、资本等,都能迸发出它的活力。如果能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在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情况下,还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稳定。
四是和谐社会和公正社会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提到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但公平和正义两个词有不太一样的含义。公平的外文叫equality,它表示是一个测量的东西,它的差距多少,平等不平等,这是公平。但是正义和公正,外文叫justice, 它是一个价值上的普遍看法,要使民众有社会公正的认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利益关系问题,现在多数社会矛盾都是和利益相关的。
五是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社会和谐是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但它更是一个长期而伟大的任务。建设和谐社会不能太心急。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不能说建立和谐社会就有可能消除矛盾。现在的一些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马上又出来了,和谐社会还是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要有阶段、有步骤地建设和谐社会。如果通过很多年的努力,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能使社会不断走向和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会有更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在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
和谐方面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记者: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怎么做?
李培林: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虽然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是增长并不等于发展,GDP的增长也不等于社会进步。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过去,我们往往把社会发展的问题当作次要的问题来理解。在发展规划里,只是国民经济计划,没有社会发展的规划,一直到第六个五年计划,才改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但名字改了以后,社会发展写些什么内容还是不明确。直到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才把社会发展所写的内容逐步系统化起来。社会发展问题,如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花钱的领域,而且是经济本身的一个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关键是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第二,要解决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和社会关系基本上采取一种政府包起来的办法。后来在管理社会方面基本上采取引进市场经济机制的办法。比如在发展社会事业领域,引进了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鼓励“创收”,以弥补财政上的短缺,发展社会的公共事业。但实践结果表明这不是好的办法。市场是起一个基础的资源配置作用,但社会事业部门要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在这个领域不能完全按照企业办法来做,需要一套不同于企业核算的社会核算的方式。同时,市场本身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政府还要做宏观调控,要维持市场的秩序。
第三,要解决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问题。利益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调整利益格局主要涉及的是一部分工农基本群众,一是务农的农民,二是农民工问题,三是国有企业失业下岗职工这一部分。解决好基本群众关系,对社会稳定,继续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要解决好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大报告里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其实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实际上公平和效率原则都是贯穿于整个收入分配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公平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效率,而效率问题解决不好,也谈不上公平。过去经济学里对效率对应的“公平”概念,其实主要是指结果。但这个概念在目前人们的一般理解中,要宽泛得多,也包括机会公平、权利公平、程序公平等。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
记者:“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抓好和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确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十一五”时期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要着力做好哪些工作?
李培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抓住主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有利于促进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十一五”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一,关于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企业裁员机制,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第二,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
第三,关于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第四,关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和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第五,关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要以提高重大传染病控制能力和有效解决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以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为重点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以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重点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第六,关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十一五”时期,我们在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刘荣刚)
“这将是一篇
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文章!”
记 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这一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李培林:这个课题最早是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十六大报告在提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除了GDP翻两番这个总体目标,还有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社会更加和谐”是一个新的提法,过去的文件中还没有用过“和谐”的概念来描述社会发展的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有发展,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执政党的五种能力之一提出来。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提高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战略任务的重要位置,把它作为“四大建设”之一提了出来。“四大建设”就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原则,明确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课题,最早从十六大的一句话,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大段话,现在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一篇大文章。
记 者: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既是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形势发展使然。就历史经验和教训来说,具体有哪些方面?
李培林:首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有很多时期经济增长很好,但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矛盾。1951年到1954年经济高速增长,城乡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起初,大家对这些问题认识上是比较统一的,所以中共八大确定了要解决生产力水平不高和快速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需求这个主要矛盾,党的任务要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针对当时在社会上出现的新矛盾,包括农民退社、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用一套新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1957年下半年,由于在整风当中一些党外人士提出了比较尖锐的意见,再加上国际上出现了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所以后来对当时形势的判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相当长的一段弯路。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重新回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上来。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正确地认识形势、判断形势,抓住主要矛盾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一些周期性的波动。1989年前后有长达近三年的时间经济跌落到相当低的水平。另外,在近些年也遇到一些比较大的社会问题,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党认识到正在面临一种新型的社会风险,这种风险和过去传统的社会风险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也就是说它的原因是很不确定的,一旦发生就会迅速扩散,而且对这类风险也是很难进行预见和预测。“非典”疫情可以说对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起了一定的影响。在其他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社会风险,比如说金融。这些事情使我们反思我们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所面对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么。
这两方面,是针对国内说的。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也借鉴了一些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
记者:这主要有哪些方面呢?
李培林:第一,这也是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特别是在原始资本积累的时期,社会上也出现了非常激化的矛盾。马克思当时写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当时的判断,即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这种激化的矛盾,马克思提出了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制,通过建立新的政权使社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此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和两个事件有密切的联系,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全球性的危机。这些事件的发生也促使国外的一些思想家、政治人士、知识分子反思资本主义面对的深刻的社会矛盾。战后各国都进行了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方面的修改,对促使资本主义社会仍能以一定速度往前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这也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二战以后,在所有的发展国家中,有两个地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拉美地区和东亚地区。这两个地区,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即在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达到了人均GDP 1000美元的水平,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发展水平。但是此后由于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这两个地区在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上出现了巨大差异。东亚国家和地区现在看来较好地解决了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尽管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但是到现在为止,新加坡和香港达到了人均GDP 2万到3万美元的水平,韩国也达到人均GDP 1万多美元的水平。但是在拉美国家,此后由于过度依赖于国外垄断公司对本国产业的主导,特别在社会方面出现了贫富的巨大悬殊。直到现在人均GDP仍然在4000美元到5000美元之间徘徊。尽管我们国情不同,但这些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应当认真汲取。
“我们进入经济
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记者: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或正在出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使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着新的形势。能否请您从这方面,谈谈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李培林:好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或正在出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这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产业工人的队伍空前壮大,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亿多产业工人,到现在全国增加到近3亿产业工人,将近增加了两倍。产业工人的队伍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过去的产业工人队伍主要以国有企业的职工为主体,现在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农民工,3亿产业工人中近2亿是新增加的农民工。社会流动速度加快,2004年全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了1.45亿人。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由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动,大量新的社会阶层在产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成长。2004年全国有私营企业主770万人,注册资金在亿元以上的1156户。在经济阶层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或者说新的社会关系,如贫富间的关系、劳资间的关系以及干群间的关系。
二是城乡和区域结构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尤其在主要城市中,和国际上主要国家的发达城市的水平在迅速地拉近。与此同时,城乡间的差别却在扩大。1978年到1984年我国城乡差距是在缩小的,但是1984年到1996年收入差距就开始扩大了。特别是1997年到2003年,农民的收入基本上和增长的趋势背离了。在这六七年中,农民的年均收入增长率没有超过4%。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90年以来也在持续扩大。
三是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全国少生了3亿多人。与此相伴,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而且老龄化还有不同的特点:一是老龄化速度快,我们用20年的时间从一个成年型社会过渡到一个老年型社会,这个过程在很多发达国家用了40年、60年甚至80年;另一个不同的是多数老龄化的国家都是先富后老,但我们是未富先老,我们65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的7%的时候,我们的人均GDP是850美元,而日本在达到这个老龄化程度的时候已经达到人均GDP1600美元。随着人口的变化,家庭也出现新的变化,就是家庭越来越小型化。
四是就业人口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年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因为就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按照GDP8%的增长速度来计算,我国每年至多能够创造900万个就业机会,2004年是近年来就业最好的年份,全国创造了960万个就业机会。但是还有1000多万人没法找到工作,全国大概800多万失业人员,五六百万人下岗,一二百万失业农民工和几十万待业大学生。
五是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基本上是按照“单位制”组织在进行管理。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先后实行了住房自有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就业和后勤服务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这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同时也使单位的很多整合功能在弱化。大量新生的就业部门多数采取了非单位制的管理办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管理方式正在发生从单位到社区的变化。
六是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人们在很多领域里,关于效率、时间、实现价值等方面观念的开放和转变确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阶层和利益的多样化,也出现了在价值领域里的多样化和价值认同上的差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段人口,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差异很大。目前社会上多数矛盾还都是利益矛盾,但价值冲突正在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社会冲突形式。
以上这些变化,都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很大影响。我们必须正确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记者: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作为一名社会学家,您认为应该如何把握它的内涵?
李培林:尽管学术界对社会协调、社会团结、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如何在市场经济和利益多样化的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对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是一个新课题。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和谐社会和理想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并不是要给大家建立一个新的乌托邦。我们要针对当前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它和理想是有联系的,但是有很重要的区别。
二是和谐社会和富裕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在贫穷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所以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条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发展作为执政党的第一要务,这是一个基础的东西。但是光富裕起来也还不行,还要看财富是怎样分配,是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是和谐社会和稳定社会的关系。没有基本的稳定,不可能和谐,但是反过来讲,光有稳定没有活力也不行。这个社会还要有使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知识、技术、才能、管理、资本等,都能迸发出它的活力。如果能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在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情况下,还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稳定。
四是和谐社会和公正社会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提到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但公平和正义两个词有不太一样的含义。公平的外文叫equality,它表示是一个测量的东西,它的差距多少,平等不平等,这是公平。但是正义和公正,外文叫justice, 它是一个价值上的普遍看法,要使民众有社会公正的认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利益关系问题,现在多数社会矛盾都是和利益相关的。
五是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社会和谐是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但它更是一个长期而伟大的任务。建设和谐社会不能太心急。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不能说建立和谐社会就有可能消除矛盾。现在的一些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马上又出来了,和谐社会还是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要有阶段、有步骤地建设和谐社会。如果通过很多年的努力,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能使社会不断走向和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会有更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在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
和谐方面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记者: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怎么做?
李培林: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虽然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是增长并不等于发展,GDP的增长也不等于社会进步。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过去,我们往往把社会发展的问题当作次要的问题来理解。在发展规划里,只是国民经济计划,没有社会发展的规划,一直到第六个五年计划,才改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但名字改了以后,社会发展写些什么内容还是不明确。直到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才把社会发展所写的内容逐步系统化起来。社会发展问题,如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花钱的领域,而且是经济本身的一个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关键是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第二,要解决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和社会关系基本上采取一种政府包起来的办法。后来在管理社会方面基本上采取引进市场经济机制的办法。比如在发展社会事业领域,引进了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鼓励“创收”,以弥补财政上的短缺,发展社会的公共事业。但实践结果表明这不是好的办法。市场是起一个基础的资源配置作用,但社会事业部门要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在这个领域不能完全按照企业办法来做,需要一套不同于企业核算的社会核算的方式。同时,市场本身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政府还要做宏观调控,要维持市场的秩序。
第三,要解决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问题。利益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调整利益格局主要涉及的是一部分工农基本群众,一是务农的农民,二是农民工问题,三是国有企业失业下岗职工这一部分。解决好基本群众关系,对社会稳定,继续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要解决好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大报告里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其实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实际上公平和效率原则都是贯穿于整个收入分配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公平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效率,而效率问题解决不好,也谈不上公平。过去经济学里对效率对应的“公平”概念,其实主要是指结果。但这个概念在目前人们的一般理解中,要宽泛得多,也包括机会公平、权利公平、程序公平等。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
记者:“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抓好和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确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十一五”时期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要着力做好哪些工作?
李培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抓住主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有利于促进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十一五”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一,关于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企业裁员机制,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第二,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
第三,关于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第四,关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和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第五,关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要以提高重大传染病控制能力和有效解决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以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为重点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以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重点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第六,关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十一五”时期,我们在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刘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