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有效学习。数学教师的使命不单单是教数学,而是指导学生会自己学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这种观点已然是现代教学改革的潮流。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需要教师转变观念、遵循原则;加强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并会运用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实效。
一、转变观念,遵循原则
学法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法。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有规律的,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学习数学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相统一
指导学法是在学生学习书本内容的过程中进行的,离开了这些内容就无从进行学法指导,而不同的数学内容又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学习数学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的统一性。
(二)改进教法与指导学法相统一
学法决定教法,研究学法是改进教法的基础,真正好的教法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主动改进学法的积极性,自觉地坚持运用老师指导的方法进行学习,使他们乐于接受、主动改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做到不仅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善学。
二、指导强化,促使学生养成习惯,掌握方法
(一) 指导预习,养成提前思考的习惯
提前思考,进行获取知识的尝试,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能消除学生听课过程中的“拦路虎”,提高听课效率,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帮助。
1.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我常常会将明天要学的内容设计成预习思考题,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布置学生思考下列问题:怎样用剪拼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请动手试一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剪拼后的长方形的什么?你还能想出几种剪拼的方法?根据这些问题,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明确思考的方向。
2.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及时查补旧知识。
在学习解方程时,忘记了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及时复习这方面的知识,再学解方程就不难了。
3.尝试练习
我总会布置学生预习后试做一二道练习题,在这个过程中,如发现不懂的在预习本或书本上注明,这样学生就产生一种想听、想问、想学的求知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有利于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
(二)指导听课,让学生听好每一节课
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是极其重要的。俗话说,听懂一遍,胜过课后复习十遍。
1.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最大的优点是听课时能聚精会神,在弄懂上下功夫。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最大的缺点是上课思想“开小差”,往往眼睛盯着教师,但脑子还在想着窗外的事。由于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学生一节课听不懂,下节课就更难听懂。所以,应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不浪费一分一秒。在训练学生注意力方面,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训练,让家长帮助学生在家完成,如每天2分钟的加法速算,5分钟的多位数复述等,坚持训练一个月,学生的专注力明显提高。
2.指导学生带着目的去听课
只有学习目的明确,听课效率才能高。学生会听课,首先产生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充分的课前预习。例如,学习“约分”,要使学生思考学习约分有什么用途?约分有哪些方法?难点是什么?让学生在听课前就有思想准备,学生就会获得听课的主动权。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把这节课的目的要求提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往往会使上课效果事半功倍。
3.指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听课,单凭听讲和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首先,指导学生会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如预习“约分”的内容,对于“化简”和“约分”概念的理解,对于约分,为什么是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而不是用最大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这些问题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其次,是指导学生能找出问题的关键进行思考。例如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会思考: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怎么办?为什么要通分?
(三)培养学生课后自我反馈的习惯
学生听一节课,大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而课后的主动回顾,会加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如每一节课后,我都要求学生要花分几分钟时间去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这节课老师讲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是需要记忆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老师在讲解难点时,是用什么方法突破的?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更有条理性,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加精炼。
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更是学习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让学生能选择好的方法解决此类题目。如教学生做选择题时,训练学生掌握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根据题目,先自己作出答案,再从给出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另一种方法是从给出的答案中,逐一去分析、去思考题目的正确答案。而实际解题时,往往是这两種方法灵活结合的,经过指导与训练,学生凡做选择题都能熟练地有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
四、指导学生检测后重视错题、认真总结
质量检测后,不管成绩优或差,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认真做好总结,从失误中找出差距,确定自己的新起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使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在检测中出现错误,说明学生未弄懂这个知识点,未会融会贯通。因此,我会要求学生将错题集中抄在错题本上,不耻下问,弄懂弄透,反复做,直到见到这类题目,就会想起解题方法,甚至会灵活变通,这种方法比做海量题更有效。
总之,对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指导,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学法与教法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给合,坚持正面教育原则,鼓励学生养成习惯,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优良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一、转变观念,遵循原则
学法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法。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有规律的,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学习数学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相统一
指导学法是在学生学习书本内容的过程中进行的,离开了这些内容就无从进行学法指导,而不同的数学内容又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学习数学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的统一性。
(二)改进教法与指导学法相统一
学法决定教法,研究学法是改进教法的基础,真正好的教法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主动改进学法的积极性,自觉地坚持运用老师指导的方法进行学习,使他们乐于接受、主动改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做到不仅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善学。
二、指导强化,促使学生养成习惯,掌握方法
(一) 指导预习,养成提前思考的习惯
提前思考,进行获取知识的尝试,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能消除学生听课过程中的“拦路虎”,提高听课效率,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帮助。
1.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我常常会将明天要学的内容设计成预习思考题,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布置学生思考下列问题:怎样用剪拼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请动手试一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剪拼后的长方形的什么?你还能想出几种剪拼的方法?根据这些问题,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明确思考的方向。
2.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及时查补旧知识。
在学习解方程时,忘记了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及时复习这方面的知识,再学解方程就不难了。
3.尝试练习
我总会布置学生预习后试做一二道练习题,在这个过程中,如发现不懂的在预习本或书本上注明,这样学生就产生一种想听、想问、想学的求知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有利于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
(二)指导听课,让学生听好每一节课
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是极其重要的。俗话说,听懂一遍,胜过课后复习十遍。
1.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最大的优点是听课时能聚精会神,在弄懂上下功夫。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最大的缺点是上课思想“开小差”,往往眼睛盯着教师,但脑子还在想着窗外的事。由于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学生一节课听不懂,下节课就更难听懂。所以,应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不浪费一分一秒。在训练学生注意力方面,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训练,让家长帮助学生在家完成,如每天2分钟的加法速算,5分钟的多位数复述等,坚持训练一个月,学生的专注力明显提高。
2.指导学生带着目的去听课
只有学习目的明确,听课效率才能高。学生会听课,首先产生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充分的课前预习。例如,学习“约分”,要使学生思考学习约分有什么用途?约分有哪些方法?难点是什么?让学生在听课前就有思想准备,学生就会获得听课的主动权。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把这节课的目的要求提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往往会使上课效果事半功倍。
3.指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听课,单凭听讲和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首先,指导学生会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如预习“约分”的内容,对于“化简”和“约分”概念的理解,对于约分,为什么是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而不是用最大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这些问题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其次,是指导学生能找出问题的关键进行思考。例如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会思考: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怎么办?为什么要通分?
(三)培养学生课后自我反馈的习惯
学生听一节课,大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而课后的主动回顾,会加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如每一节课后,我都要求学生要花分几分钟时间去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这节课老师讲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是需要记忆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老师在讲解难点时,是用什么方法突破的?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更有条理性,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加精炼。
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更是学习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让学生能选择好的方法解决此类题目。如教学生做选择题时,训练学生掌握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根据题目,先自己作出答案,再从给出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另一种方法是从给出的答案中,逐一去分析、去思考题目的正确答案。而实际解题时,往往是这两種方法灵活结合的,经过指导与训练,学生凡做选择题都能熟练地有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
四、指导学生检测后重视错题、认真总结
质量检测后,不管成绩优或差,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认真做好总结,从失误中找出差距,确定自己的新起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使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在检测中出现错误,说明学生未弄懂这个知识点,未会融会贯通。因此,我会要求学生将错题集中抄在错题本上,不耻下问,弄懂弄透,反复做,直到见到这类题目,就会想起解题方法,甚至会灵活变通,这种方法比做海量题更有效。
总之,对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指导,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学法与教法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给合,坚持正面教育原则,鼓励学生养成习惯,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优良方法,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