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目标教学既继承了我国的教育传统,又吸取了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所以,教师要通过目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明确,实施达标具体,依标评估可行,能大面积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目标教学 教育改革 新探
初中语文目标教学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教育,吸取了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借鉴了国外现代教育理论中有益的因素,在广泛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常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尝到了目标教学的甜头,目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明确,实施达标具体,依标评估可行,能够较大面积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质量。
一、公布目标,明确任务
开学初,教师要通读材料,明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并把这些要求向学生公布,让每个学生也做到心中有底,坚持以单元教学目标统率课文教学,在讲授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节课时,又向学生交代清楚本课、本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每册书有目标,每单元有目标,每课书、每节课均有明确的目标,诸如:这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要理解,哪些要进行分析应用和综合能力训练。目标明确,学习进取心和学习兴趣也就来了。针对初一年级学生常写错别字的毛病,我就明确规定学生在自学课文时,除了识记课后注释中的生字词,还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通过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坚持课堂听写进行检测。由于此项目标可操作性强,即使那些程度较差的学生,只要他认真进行学习识记,也能准确无误地听写出来,这样,在不断纠正以往的错别字的基础上,新产生的错别字自然就更少了。
二、学生自学,教师引导
阅读与写作三级训练教材的编排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为目标,它所选的课文包括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基本篇目,并按照提高阅读能力所实际需要的各种阅读方式、方法而组合、排列成一个个训练单元,每个单元均由训练提示、训练目标、训练教材、训练作业四部分组成。训练提示规定了训练的梯度、范围、重点及方法;训练目标确定了本单元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具体体现了“提示”的要求;训练教材有课文、课文的学习参考资料与有关课文的练习;训练作业是就每个单元的“提示”所设计的针对性练习,是落实单元训练目标的重要手段。此外,每个单元还附有一讲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体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每一讲之后均有一定的练习。鉴于教材本身具备的这些特点,在具体教学中,我一般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方法教学,即学生一旦明确了本单元、本课书乃至本节课的目标后,便利用课前、课中自学,并写成自学笔记,教师在这期间要起到引导、点拨作用。诸如:如何学会看书,用资料,如何识记相应的知识,如何理解文字背面的深刻含义,如何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等,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时,单元训练提示告诉我们:记叙文的特点是通过记叙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启迪的。因此,在记叙文的阅读中,首先,要抓住发展线索。其次,要具体地把握作品的立意。该单元选择了《荔枝蜜》、《枣核》等四篇课文。每教授一篇课文,均抓住作品的发展线索和作品的立意不放,引导学生注意:影响文章的线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有作者的思路;2.有表达方面的因素;3.还有对文章线索起提示作用的时间、空间顺序的变化。因此,在读作品时,应注意从作品内容上去深入研究、发现作者的思路;从作品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上去分析文章的线索,找出文中能够集中表达作者的认识与情感的特定事物,这事物往往对文章的线索有引导与显现作用,找出文中有关时间、空间顺序的变化的词语等。
在学生进行自学、读议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精讲,且在精讲的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同学设疑、解疑。再以《挖荠菜》一文为例,当同学们通过自读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结构与立意后,教师便提出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同学给以解答。比如:“在旧社会,我挖荠菜、吃荠菜的心情怎样?新社会孩子们挖荠菜、吃荠菜的心情又是怎样?”“童年的我为什么这样‘馋’呢?”“当我意识两代人思想上的差距后,我的态度是什么?”这些问题,只要认真看书,稍动点脑筋就能解答,我便找那些程度较后进的学生回答。对那些“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问题,当后进生不能回答的时候,就叫程度好的学生回答。当程度好的学生也不能答完美时,我再给以解答,比如“我对荠菜,有着—种特殊的感情”,这句话开头,有什么好处?”“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句中“可怕的东西”,指什么?“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句中“珍爱荠菜”怎样理解?当学生对这些问题进入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时,教师再予以启迪、解答,学生便“茅塞顿开”了。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体会到,当教师把学生的一切心理活动都集中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上时,学生大脑皮层上的中心兴奋点便愈强,相当兴奋点之间的联系便愈活跃,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心理活动也愈激烈,于是表现出学习的速度快、效率高,巩固性强。因此,教学目标的可行、明确和集中,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决定性的作用。目转的可行性决定了注意力的持久性,目标的明确程度和集中程度决定了注意力的力度和速度。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关键词】目标教学 教育改革 新探
初中语文目标教学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教育,吸取了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借鉴了国外现代教育理论中有益的因素,在广泛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常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尝到了目标教学的甜头,目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明确,实施达标具体,依标评估可行,能够较大面积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质量。
一、公布目标,明确任务
开学初,教师要通读材料,明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并把这些要求向学生公布,让每个学生也做到心中有底,坚持以单元教学目标统率课文教学,在讲授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节课时,又向学生交代清楚本课、本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每册书有目标,每单元有目标,每课书、每节课均有明确的目标,诸如:这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要理解,哪些要进行分析应用和综合能力训练。目标明确,学习进取心和学习兴趣也就来了。针对初一年级学生常写错别字的毛病,我就明确规定学生在自学课文时,除了识记课后注释中的生字词,还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通过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坚持课堂听写进行检测。由于此项目标可操作性强,即使那些程度较差的学生,只要他认真进行学习识记,也能准确无误地听写出来,这样,在不断纠正以往的错别字的基础上,新产生的错别字自然就更少了。
二、学生自学,教师引导
阅读与写作三级训练教材的编排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为目标,它所选的课文包括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基本篇目,并按照提高阅读能力所实际需要的各种阅读方式、方法而组合、排列成一个个训练单元,每个单元均由训练提示、训练目标、训练教材、训练作业四部分组成。训练提示规定了训练的梯度、范围、重点及方法;训练目标确定了本单元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具体体现了“提示”的要求;训练教材有课文、课文的学习参考资料与有关课文的练习;训练作业是就每个单元的“提示”所设计的针对性练习,是落实单元训练目标的重要手段。此外,每个单元还附有一讲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体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每一讲之后均有一定的练习。鉴于教材本身具备的这些特点,在具体教学中,我一般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方法教学,即学生一旦明确了本单元、本课书乃至本节课的目标后,便利用课前、课中自学,并写成自学笔记,教师在这期间要起到引导、点拨作用。诸如:如何学会看书,用资料,如何识记相应的知识,如何理解文字背面的深刻含义,如何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等,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时,单元训练提示告诉我们:记叙文的特点是通过记叙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启迪的。因此,在记叙文的阅读中,首先,要抓住发展线索。其次,要具体地把握作品的立意。该单元选择了《荔枝蜜》、《枣核》等四篇课文。每教授一篇课文,均抓住作品的发展线索和作品的立意不放,引导学生注意:影响文章的线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有作者的思路;2.有表达方面的因素;3.还有对文章线索起提示作用的时间、空间顺序的变化。因此,在读作品时,应注意从作品内容上去深入研究、发现作者的思路;从作品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上去分析文章的线索,找出文中能够集中表达作者的认识与情感的特定事物,这事物往往对文章的线索有引导与显现作用,找出文中有关时间、空间顺序的变化的词语等。
在学生进行自学、读议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精讲,且在精讲的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同学设疑、解疑。再以《挖荠菜》一文为例,当同学们通过自读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结构与立意后,教师便提出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同学给以解答。比如:“在旧社会,我挖荠菜、吃荠菜的心情怎样?新社会孩子们挖荠菜、吃荠菜的心情又是怎样?”“童年的我为什么这样‘馋’呢?”“当我意识两代人思想上的差距后,我的态度是什么?”这些问题,只要认真看书,稍动点脑筋就能解答,我便找那些程度较后进的学生回答。对那些“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问题,当后进生不能回答的时候,就叫程度好的学生回答。当程度好的学生也不能答完美时,我再给以解答,比如“我对荠菜,有着—种特殊的感情”,这句话开头,有什么好处?”“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句中“可怕的东西”,指什么?“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句中“珍爱荠菜”怎样理解?当学生对这些问题进入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时,教师再予以启迪、解答,学生便“茅塞顿开”了。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体会到,当教师把学生的一切心理活动都集中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上时,学生大脑皮层上的中心兴奋点便愈强,相当兴奋点之间的联系便愈活跃,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心理活动也愈激烈,于是表现出学习的速度快、效率高,巩固性强。因此,教学目标的可行、明确和集中,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决定性的作用。目转的可行性决定了注意力的持久性,目标的明确程度和集中程度决定了注意力的力度和速度。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