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为文言文课堂教学导航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文教学要想从学生害怕、教师头疼的怪圈里走出来,就必须改变照本宣科、一译百了的教学模式。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三峡》教学为例,对以阅读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试读课文,读准字音;研读课文,读出节奏;品读课文,读出语气;诵读全文,读出感情。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三峡》教学 朗读
  
  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作品约占40%;从中考的角度来看,语文试卷中古诗文占30分左右。可见,学好文言文对完成初中语文教学任务具有现实意义。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现实却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方式,机械释词、翻译,然后分析写作特色,把学生当成“容器”。长此下去,学生就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多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力求探讨一种适合学生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法。
  下面以《三峡》教学为例,具体说明我在文言文教学上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
  首先在课前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借助于工具书与同学间的合作探究疏通文意,提高朗读水平,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2)在反复诵读中品析关键词句,增强文言语感,背诵课文;(3)欣赏三峡的壮丽风光,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为达成目标,我选择了以朗读来为文言文课堂教学“导航”,具体的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播放《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动画版MTV(力求创设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课题“三峡”的距离,让学生对三峡的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爱三峡的情感和学习《三峡》的热情,为课堂预设好情境。)。
  上课铃响,停止播放。师: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歌,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三峡)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年代的三峡?(现今)想看一看过去的三峡吗?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时期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去游一游1500年前的三峡。
  明确课型:今天我们上一节朗读课。成功的朗读有什么特点?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等。)(板书)
  二、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达到读准字音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目标)
  教师示范朗读。(教师范读能让学生更直接更真切地感受文本,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注意。好的范读往往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2.分组合作读课文,力争读音准确。
  注意字音:阙(quē)、溯(sù)、朝(zhāo)、巘(yǎn)、属(zhǔ)、裳(cháng)
  原则上四人一组,建议分工来读,分工要合理,尽可能体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遇到疑难问题充分发挥课文注解、工具书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三、研读课文,读出节奏(达到疏通字、词、句意和读准节奏的目标)
  1.节奏划分方法指导。根据初一学生情况,应引导他们在疏通字、词、句意的基础上划分朗读节奏。示范: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读准节奏”是准确诵读的第二步。只有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如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等,对新课文产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正确停顿。而疏通字、词、句意也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工作,必不可少,只有疏通字、词、句意,才能将朗读提高一个层次。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如此反复循环,逐步加深,最后达到顺畅朗读与透彻理解。)
  (1)分组合作读课文,疏通字、词、句意,力争读准节奏。有疑难处做记号。
  (2)对字词句意和节奏划分的质疑和释疑。引导:可以是有疑而问,以正确理解;也可以是明知故问,以提醒同学。(学贵有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估计学生会问到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明确: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其他同学评价。(学生大都会留意不足而忽视优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发现优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四、品读课文,读出语气(达到赏析美景和读出语气的目标)
  1.方法指导。提示:根据课文描写的不同景物及各自特点来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地朗读,读出抑扬顿挫的效果,获得美的享受。
  2.分组合作读课文,小组内四人分工,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在疏通了字词句意的基础上,说说各自读的部分写什么景、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然后说说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并示范朗读该内容。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学生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形成板书:(可用幻灯片)
   山 连绵高峻 读出气势
   (水)夏 水大流急 奔放激越
   春冬 清幽秀丽 舒缓柔美
   秋 凄凉哀婉 缓慢低沉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语气。
  五、诵读全文,读出感情(达到情感共鸣和读出感情的目标)
  1.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不过,要用朗读去感动别人,还必须在朗读中倾注更多的情感。
  方法指导:通过整体阅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投入真情实感,做到心中有情;适当学学古人读书,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读出韵味。
  (以品带读,以读带品,品、读相辅相成。通过反复品读,学生就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叠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学生选择片段,可以自选一段舒缓的古筝曲(《山水之韵》或《呼吸》)有感情诵读,并开展竞赛。学生点评、发奖。学生热情高涨,加上朗读水平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潮形成。
  3.胸怀再开放些,感情更投入些,让我们一齐放声齐诵《三峡》(配乐古筝曲《呼吸》)。
  在“音乐山水画”——古筝曲《呼吸》中师生放声齐诵课文,共同品味文美、景美和情美,新课结束。这样的设计旨在收到“余音绕梁”的理想效果。(如果说前面三步要做到“若出吾口”的话,那么这一步就要做到“若出吾心”。也就是读出文章的情调韵味,品味观点主张,或主旨要义,或思想感情,是“激昂处还它个激昂,是“哀伤”处还它个哀伤”,这是朗读中的最高境界。)
  总结这堂课的设计,我觉得较以往上的文言课有这样一些特点:(1)课堂从“试读课文,读准字音”,到“研读课文,读出节奏”,再到“品读课文,读出语气”,最后要求“诵读全文,读出感情”,以读始,以读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朗读水平。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进一步增强。(2)在朗读导学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指导与点拨,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提高了,信心增强了。(3)改变了过去串讲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来疏通理解课文内容,完全放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一堂课,小组合作探究多达3次,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用语精炼,讲解用时少,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高。(4)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反过来指导朗读,品味情调韵味。既可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之后,我将这种文言文教学方法用于《幼时记趣》、《论语八则》等文言文篇目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以朗读导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提高朗读水平,逐渐加强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从而实现在琅琅的书声中产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共鸣。
  总之,文言文教学要想从学生害怕、教师头疼的怪圈里走出来,就必须改变照本宣科、一译百了的教学模式。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人朱熹也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说明,文言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让课堂响起琅琅的读书声。
其他文献
勿庸讳言,后现代是一个视效、魔幻、虚无、动作等甚嚣尘上的世代,恐怖片早已式微,并正在走下坡路。然而,《捉迷藏》一片却以其集心理恐怖、悬疑、惊悚等于一身,成为恐怖片中的佼佼者。这部恐怖片在其开篇即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了偏执精神障碍,并阐明了这种偏执精神障碍的系统妄想性与其社会危害性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系统妄想性越强烈,其社会危害性也就越严重。很显然,这种开门见山式的提要,一下子就将观众带到了时刻
本刊讯2016年10月22日,在绵绵秋雨中,位于无锡古运河清名桥畔的运河文化艺术馆,正在举行一场名为霞蔚景明——耿明霞书法展的开幕式。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中,无锡市人大副主任曹锡荣、吴峰枫,无锡市政协副主席章一中,无锡市文广新局局长杨福良,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副秘书长耿献会,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李啸,江苏省书协副秘书长徐燕,无锡市公安局副局长缪小局,无锡市文联副主席董晓,民盟
顾扬 1956年生。1978年入扬州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扬州国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美术家协会理事、扬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彩绘清润 体格高雅——谈顾扬的工笔花鸟画  汪为胜    工笔花鸟画是一种精细描绘但又不失繁冗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善于将“应物象形”的具象性与“勾勒填彩、旨趣浓艳”的方法结合起来,在“妙体”“写生”的前提下,寄情于鸟啼花放、鸢飞鱼跃之中,
1953年,有着近百年殖民历史的柬埔寨摆脱法国控制,重获新生,为了抵御西方话语霸权,构建民族文化内涵,稳固社会伦理秩序,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尝试把电影作为国家建设的工具之一,不仅“为柬埔寨制片厂和电影制片人成功地减免了税收”[1],同时还派遣罗姆·索芬(Roeum Sophon)、列夫·潘纳卡(Lev Pannakar)等人留洋法国学习电影制作,据不完全统计,“1960-1975年间,柬埔寨的电影
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于2017年夏天正式上映,至今仍在各大影院热映。影片讲述了藏族男子尼玛扎堆的朝圣之路,他的目的地是藏传佛教的圣城拉萨以及圣山冈仁波齐。这本是扎堆代他英年早逝的父亲实现遗愿,但在此过程中,扎堆本身也获得了灵魂的洗礼,成长为一位笃定的佛教徒。在这部看似远离世俗生活的影片中,却包含了异常深邃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对于当前处于彷徨境遇中的大学生思想,尤具积极的引导意义,值得专门加以论述
【作者简介】  动画电影《岁月的童话》剧照 日本著名动画制片人——高畑勋,擅长发掘潜藏于日常生活中平淡恬静的人生真谛。他的代表作《岁月的童话》在1991年制作完成当年就创下了18.7亿日元的票房业绩,成为日本年度最卖座动画影片。  影片讲述:某报社的女职员妙子,向报社申请了10天休假去乡下探亲。在列车上,她从飞逝的风景中,感怀时光倒流的美妙,勾起了她对小学五年级的回忆……到站后,迎接她的是自己姐夫
译制片最早叫“翻版片”,又叫“翻译片”。广义的译制片就是指将原版影片的对白或解说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以该种语言配音或叠加字幕后的影片。狭义的译制片单纯指的是配音混录后的影片。[1]本文所研究的译制片属于后者。  综合分析影视语言中画面语言和人物语言的关系,以及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的差异,英语译制片中画面语言对人物语言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口型与画面一致  影片的字幕翻译,不同于一
女性苦情戏是中国叙事艺术的传统,广泛存在于戏曲、文学、电影之中,在中国早期电影中尤其盛行,它体现了一种父权文化下被伦理化的东方美学,女性外在的阴柔美和内在的道德美是高度统一的,分别映射着男性潜在的感官欲望和道德理想。纵观中国早期电影史(1905-1949),出现了家庭伦理片、爱情片、武侠片、神怪片、喜剧片、战争片、歌舞片、恐怖片、体育片、间谍片等各种题材各个类型,其中女性苦情戏是长盛不衰的一个叙事
摘 要: 本文围绕艰苦创业,创建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农村教育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校园;爱岗敬业,视工作为生活;提高师资力量,打造创新学校四个方面讲述了农村教育的追梦人——山东省莱芜市黄庄镇丈八丘联小校长董春玲的先进事迹。  关键词: 董春玲 教育理想 教育者    在莱芜战役的发生地、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所在地有一所闻名全国的山区农村小学的典范——丈八丘联小。在这里有一位充满梦想与激情的女校长——董
“淡”与“疏”  董其昌的书法作品给人最深的审美印象是萧散而简淡,应该说在这种印象中萧散比简淡更为直观。这种印象源于“淡”与“疏”关系,董其昌的《送刘侍御等五首》可称之为代表作。对于萧散空间的营造古而有之,对于淡墨表现董其昌却孤诣独求。  在古今书法创作中,对于墨色变化大多数的作者都遵循着一种主流的审美标准,更多的将书写投向于用笔与结字形态的变化,对于淡墨的应用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董其昌围绕着简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