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318-02
【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 含量的变化,并观察丹红注射液对UAP患者神经肽Y(NPY)含量的影响。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NPY的变化及疗效。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作期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P<0.01)。1周后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浆NPY含量较未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减轻NPY的缩血管作用,对改善UAP患者心肌供氧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神经肽Y;丹红注射液;放射免疫分析
丹红注射液是植物丹参、红花提取物,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但对其扩张冠脉机制研究较少。而神经肽Y(NPY)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多肽,它可引起冠脉收缩,减少冠脉流量,引发心绞痛。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对其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浆NPY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住院的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及WH0诊断标准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6例,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病、内分泌疾病和过敏体质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42~75岁,平均(60.1±13.2)岁;B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5~73岁,平均(61.4±12.4)岁;经统计学分析,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人院后均予常规内科治疗,并详细记录每日胸痛发作情况等病情变化。正常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39~69岁,平均(54.2±14.8)岁,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及X线胸片,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的健康体检者。
1.2 方法:所有入选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在用药前两周内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A组入院后即静脉应用丹红注射液30ml ivdrip qd,并于用药前1d和用药后8d于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3ml,将其立即置于预冷的含10%依地酸二钠30μ1和抑肽酶50μl的试管中混匀,在4℃离心10min(3000r/min)。取血浆贮存于-70℃冰箱保存待测,测定时复融。B组及正常对照组采血方法同上。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批测定血浆神经肽Y(NPY);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研究所提供,按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各项质控指标均符合实验要求,每份标本均复管测定,批内差异7.2%~8.0%,批间差异10.1%~11.2%。仪器使用国产206厂生产的全自动γ免疫计数仪。
1.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均以x±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系数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2 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心绞痛各组比较前者年龄较轻,但心绞痛两组间年龄与性别构成均无明显差异。
2.1 正常对照组血浆NPY水平:对照组健康人血浆NPY水平为149.8 ±22.0pg/ml。
2.2 治疗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PY水平:见表1。经方差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组NPY浓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组间血浆NPY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
2.3 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NPY水平的变化:UAP患者疼痛发作期与治疗1周后病情稳定期血浆NPY水平见表2,经配对t检验,疼痛发作期明显高于治疗1周后病情稳定期,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血浆NPY水平较未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丹红注射液是植物药丹参、红花的提取物制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扩张动脉,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并能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拮抗钙离子内流,改善ATP酶活性之功能[1]。红花的主要成分,属查耳酮类化合物[2],具有扩张血管[3]、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NPY作为一种强的内源性缩血管肽,对冠状动脉具有很强的收缩作用。在狗冠状动脉左旋支近端注射少量的NPY,可引起冠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4]。NPY对冠状血管的收缩作用主要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而起作用,它能在小冠状动脉水平拮抗因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的腺苷等代谢产物对冠脉的扩张作用[5]。另外Ericss等[6]也证实了血小板也是合成和贮存NPY的场所,当血小板聚集时,可引起NPY释放,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7]。本研究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浆NPY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疼痛发作期NP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由此表明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时,心肌缺血、缺氧、疼痛、情绪紧张等均可使NPY合成和释放增加,证实了NPY在冠状动脉血管痉挛中占主导地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丹红注射液治疗1周后血浆NPY水平明显下降,说明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因心肌缺血缺氧及血小板聚集引起的NPY 释放,继而能有效地扩张冠脉,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
【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 含量的变化,并观察丹红注射液对UAP患者神经肽Y(NPY)含量的影响。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NPY的变化及疗效。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作期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P<0.01)。1周后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浆NPY含量较未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减轻NPY的缩血管作用,对改善UAP患者心肌供氧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神经肽Y;丹红注射液;放射免疫分析
丹红注射液是植物丹参、红花提取物,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但对其扩张冠脉机制研究较少。而神经肽Y(NPY)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多肽,它可引起冠脉收缩,减少冠脉流量,引发心绞痛。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对其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浆NPY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住院的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及WH0诊断标准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6例,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病、内分泌疾病和过敏体质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42~75岁,平均(60.1±13.2)岁;B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5~73岁,平均(61.4±12.4)岁;经统计学分析,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人院后均予常规内科治疗,并详细记录每日胸痛发作情况等病情变化。正常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39~69岁,平均(54.2±14.8)岁,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及X线胸片,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的健康体检者。
1.2 方法:所有入选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在用药前两周内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A组入院后即静脉应用丹红注射液30ml ivdrip qd,并于用药前1d和用药后8d于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3ml,将其立即置于预冷的含10%依地酸二钠30μ1和抑肽酶50μl的试管中混匀,在4℃离心10min(3000r/min)。取血浆贮存于-70℃冰箱保存待测,测定时复融。B组及正常对照组采血方法同上。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批测定血浆神经肽Y(NPY);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研究所提供,按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各项质控指标均符合实验要求,每份标本均复管测定,批内差异7.2%~8.0%,批间差异10.1%~11.2%。仪器使用国产206厂生产的全自动γ免疫计数仪。
1.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均以x±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系数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2 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心绞痛各组比较前者年龄较轻,但心绞痛两组间年龄与性别构成均无明显差异。
2.1 正常对照组血浆NPY水平:对照组健康人血浆NPY水平为149.8 ±22.0pg/ml。
2.2 治疗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PY水平:见表1。经方差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组NPY浓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组间血浆NPY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
2.3 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NPY水平的变化:UAP患者疼痛发作期与治疗1周后病情稳定期血浆NPY水平见表2,经配对t检验,疼痛发作期明显高于治疗1周后病情稳定期,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血浆NPY水平较未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丹红注射液是植物药丹参、红花的提取物制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扩张动脉,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并能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拮抗钙离子内流,改善ATP酶活性之功能[1]。红花的主要成分,属查耳酮类化合物[2],具有扩张血管[3]、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NPY作为一种强的内源性缩血管肽,对冠状动脉具有很强的收缩作用。在狗冠状动脉左旋支近端注射少量的NPY,可引起冠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4]。NPY对冠状血管的收缩作用主要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而起作用,它能在小冠状动脉水平拮抗因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的腺苷等代谢产物对冠脉的扩张作用[5]。另外Ericss等[6]也证实了血小板也是合成和贮存NPY的场所,当血小板聚集时,可引起NPY释放,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7]。本研究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浆NPY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疼痛发作期NP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由此表明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时,心肌缺血、缺氧、疼痛、情绪紧张等均可使NPY合成和释放增加,证实了NPY在冠状动脉血管痉挛中占主导地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丹红注射液治疗1周后血浆NPY水平明显下降,说明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因心肌缺血缺氧及血小板聚集引起的NPY 释放,继而能有效地扩张冠脉,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