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谋远虑 厚积薄发 意蕴深邃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LOK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砥砺前行,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的命制已经相当成熟,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课程改革。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在传承原有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亮点,也反映出一些新的动向和变化。对这些新亮点进行分析研究后不难看出,它有着更加深层的导向和引领意义,这也是该试卷内涵式价值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一、视野开阔,走出“高原期”
  从2005年河南省开始新课改实验区命题至今,河南省思想品德学科中招命题组精益求精、励精图治,在探索中创新、在继承中改革、在创新中升华,试卷年年都有新提高、年年都有新发展,这一点有目共睹。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精品不断涌现,使得中招命题有一种进入“高原期”的困惑——试卷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无论是背景材料还是设问、无论是卷首语还是温馨提示、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要想有新的突破,真的很不容易。
  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亮相后,有人赞叹,有人惊讶,也有人唏嘘。无论是怎样的反应,无不渗透着一种情愫——这些题怎么出得这么巧妙!的确,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从选材到设计,都显示出了一种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的精妙,让人叫绝。特别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考的热点,如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精神赡养人法、钓鱼岛事件等,中招试卷在选取的材料和设问的角度,包括答案的设置等方面均技高一筹、让人钦佩。
  如果再细细品味、深入分析试卷,我们还会发现这种出乎预料的精妙不仅仅来自表面,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命题理念的新颖、思路的独到和视野的开阔。这种视野与境界就是要提醒我们:原有的较为完备的命题理念、思路、题型、选材路径、设问角度等绝不应成为阻碍我们继续探索前进、创新发展的锁链,更不应该是故步自封的绳索,反而应该是激励我们超越自我、再上新台阶的动力,是促使我们探求新方案、谋求新高度的基础和起点。
  二、突破瓶颈,境界再提升
  因为多年来形成的非常成熟而稳定的命题“套路”,所以学科教师在不断研究中对中招命题有了全面的认识,备考工作扎实、认真。同时纷繁复杂的复习备考资料也在社会上不断涌现,以至于中招考试前,各种猜题卷、押题卷、考场速查、热点专题纷至沓来,大有围攻中招命题之势——“无论命题人怎样高明,也逃不出我的圈圈”。这一方面说明河南省的中招命题导向对学科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提升学科质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中招命题遇到了瓶颈束缚——如何在“十面埋伏”中突围?2013年的中招思品试卷给出了很好的解答。
  细阅试卷,就会看到:这是一份经过深厚积淀、博观约取的试卷,虽然命题用的是十几天的时间,但素材的积累、思考的深度、关注问题的独特视角等功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一份成熟稳妥、厚积薄发的试卷,虽然只有短短13道题、几千字,但每一道题都是精品,从措辞到用句,从设问到答案,任何一个小细节都经过精雕细琢,几乎无懈可击。特别是辨析题和观察与思考题,关注的社会热点、时政知识是经历岁月沉淀后更显张力的内容,充分显示了命题人敏锐的洞察力和超乎寻常的前瞻性。而这些时政知识在复习資料和毕业班相关的备考专题中并没有被列为重点,甚至未曾出现过。这是一种最好的突破瓶颈的方式,既冲出了“包围圈”,又彰显了命题者的高度。
  可以说,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的命题人,用最好的方式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关注重大主题、关心社会热点”。这样的关注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盲动,而是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深刻领悟学科精髓、切实承担学科使命的结果。
  三、正本清源,追寻真价值
  看到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后,不少师生在议论,一些大题的设问都是“有什么意义”、“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似乎落入了俗套,不很新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题型和命题理念的熟悉,一些社会辅导资料的命题人,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迷惑师生的视线,不研究课程,一味地求新求异,导致很多模拟卷中的设问新奇古怪、不知所云,脱离了学生实际,也远离了学科应有的思想内核。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牢记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和评价究竟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什么能力?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些问题在课程标准中规定得很清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样的目标决定了我们在教学和评价中,必须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关心社会的意识,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而这些核心素养和能力绝不可能在花哨的设问中得以体现,而是必须务实、求真地在他们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中进行考查和培养。可以说,问原因、意义、怎样做才是思想品德学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最基本角度,也是最能切中学科内核的一种设问方法。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的这些问法以看似老套的方式正本清源,彰显学科真价值,其目的既是为了深入考查考生对相关社会热点、时政的认识及理解程度,也是为了引领本学科今后的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更好地回归本位,切实研究与落实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当然,能够大胆地把意义、原因、怎样做等老套的设问呈现在中招试卷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命题人在选材时的独具匠心,这也是老套设问不俗套的基础和前提。
  四、抓住内核,责任勇担当
  思想品德学科是德育的主渠道,承担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关键责任和义务。在思想品德学业评价中渗透德育,是其学科属性的本质体现。近年来的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在这方面可以说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尝试,起到了表率作用。年年的试卷都彰显出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使学生在答卷中既能展示才华,又能受到启发和教育。
  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在抓住学科思想性、教育性这一内核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试题深入关注国计民生,如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宪法实施30周年纪念活动、2013年国家科技发展成就、消费安全、生态文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等,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和考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使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奠定基础。同时,试题也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如孝敬父母、如何正确对待时尚、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对这些方面的关注和考查,有利于考生明辨是非,培养优秀意志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另外,该试卷还涉及很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河南的时政热点,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和情感也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极富正能量,颇有教育性,充分体现了学科的思想性内核,也出色地承担了思想品德学科的使命和责任。
  总之,2013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深谋远虑、厚积薄发、意蕴深邃,用深厚的实力和极高的水准呈现了一批精品试题,既体现了学科的真内核、真追求、真精髓,也蕴含着极其重要的深层价值和意义,对引领学科发展、实现学科目标、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分析2017年中考思品真题内容,研究题目考查特点,对把握命题方向,做好接下来的思品复习有很大帮助。  2017年江西省中考思品第16题,其题目类型为简答题。题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作为背景材料。第一小题,属于材料分析题,问及总书记的讲话体现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对课本知识迁移的能力。结合设问,我们可以从题干所给材料中找出几个关键词:“全国文明家庭”、“
日常思品学习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分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往往是制约学生学习兴趣与考试成绩的“瓶颈”和“短板”。笔者认为,借助漫画设计创新题不失为破解这一“瓶颈”、补齐这一“短板”的绝佳方式。  漫画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寓意和哲理,让欣赏者在潜移默化中体味到诸多艰涩深晦的道理,具有较强的社会感染力和影响力。鉴于此,为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和识图分析、拓展延伸能力,近年来,全
2011年12月11日上午10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等,出席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胡锦涛主席在论坛上系统总结了十年来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的成就,阐述了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和重大举措,表明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胡锦涛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拉米用
近三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是:稳中求新、一脉相传,其中史观融入为灵魂,素养立意是新视角。2016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更是以开放灵活的魅力走在全国卷的前列,尤其是活动与探究题,稳中求新,创新出彩,令人赞不绝口。  从近三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活动与探究题来看,似乎每年试题都不相同,但又有规律可循: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学科的渗透。从整体上看,近三年
2019年我国茶叶消费进一步提升,呈现多茶类、高品质发展趋势。就全国而言,今年茶叶销售形势持续看好,预计2020年全国茶叶生产将继续保持增长,茶叶消费市场将呈现多样化趋势。而信阳浉河区茶叶资源极为丰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区皆有种植,信阳浉河区的茶叶产业也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信阳地区的大经济支柱,未来浉河区毛尖将呈现规模化发展。  信阳市浉河区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新派红茶“信阳
单项选择题是思想品德中考的一种必考题型,在全国各地的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分数中都占有一定的比值,有的省市甚至达到全卷分数的50%。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考点的再认、再现、辨别、判断、推理、比较等能力,以及理解题干和题肢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单项选择题情境材料千变万化,部分题目综合性较强,往往一个选项就考查一个知识点,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科学地归纳题目类型,总结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应试的信心
【内容概述】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屈辱和灾难。同时,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学法指
在微博、微信日渐普及的今天,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2013年4月5日,德清县一名网名为“阿娘瑜杀手”的网友为了吸引其他网友的关注,在百度贴吧“德清吧”上发布了一条标题为《德清发现禽流感,刚发现,现在转送杭州了》的帖子。在帖子中,他这样写道:“人民医院戒严了,貌似电影《生化危机》!”  帖子发出10分钟后,网警和相关管理人员采取了应对措施,并将这位散布谣言的“罪魁祸首”揪了出来。民警对其进行了教育,
以故事品鉴、图表和材料分析、理解说明等为主要特征的材料分析类考题,一直是全国各地中考的必出题型。该类题型往往与时事热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考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多以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热点话题等典型材料为素材综合设计成题,设问往往以归纳说理、谈作用、话影响、明意义、找观点、说启发、作评价、明做法等形式呈现,“明理养行,博才笃志,立德树人”是其命题宗旨。试题开放性、延展性、拓展性、整合性、概括性、灵
【知识梳理】  一、历代举措强君权,科举刷新选官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时期发展情况中央地方思想或选官制度  隋朝唐朝  完善创立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  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  北宋加强“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削弱相权。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重文轻武,发展科举制。  元朝发展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