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渐次推进,如何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开发、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已成为教师们特别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键词:师生资源;专业素养;课堂资源;整合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渐次推进,如何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开发、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已成为教师们特别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然而,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却偏偏较多集中在“教师无法深刻地认识与挖掘课程资源,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个“死结”,最终招致课程目标达成常常不尽如人意。究竟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呢?这一问题已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浅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发挥和利用师生人本资源作用
语文课程資源既有文本资源、物本资源,也有人本资源。人本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与家长资源,而师生本身资源是主体。师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能力特长等应该成为语文课程中可以广泛利用、深入开发的人本资源。
因此,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关注师生共长的人本资源。
1、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有人说: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在他们身上蕴藏着鲜活的课程资源。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很好的例证。“课改”进行了几年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的专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努力把握在职进修的机会,不断“充电”,从理论上认识课程资源的概念、性质、类别和存在状态,以及课程资
源开发的程序、步骤和方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其次,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团结的教师团体。“众人拾柴火焰高”、“家和万事兴”。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团体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挖掘教师的联手资源的潜力。最后,要建立一个“教师资源共享”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召开教师资源信息发布会。让优秀的、有特长有能力的教师资源大家共同分享。
2、 努力开发学生的内在资源
学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也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学生的各种知识与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与成果、学习兴趣与习惯及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都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理解他们的各种行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互为资源。不同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价值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感受,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能互为资源,互相分享经验和成果。我们还要把孩子的各种能力运用到实际语文教学中去,在语文课堂上得以体现和发展。课程资源不仅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看来,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生活,即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等,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二、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
1、 巧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古人朱熹也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就要做源头活水的开掘者。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论语?述而》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难发现,这里已经昭示了教师在“动态生成资源”中的作用,体现了“教学过程要注重动态生成资源”的观念。在朗读文本中寻求答案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出错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教师能抓住这一课堂上生成性的资源,巧妙地引导同学们回归文本认真研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要把握好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课堂上的一些“小插曲”、“突发状况”,如果善加利用,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2 、关注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
语文课内容包罗万象,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科课程综合化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不仅要求课程内容的综合,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因此,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把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以课文语言为凭借,将音乐、美术等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小池塘》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看图激发学生对春天小池塘的喜爱之情。因此,在初步朗读课文,了解小池塘特点之后,我导入一段音乐——《夏日的小池塘》,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仿佛自己是在上音乐课,正聆听美妙的音乐,感受美好的形象,在脑海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春天的小池塘的认识。正当学生情感产生共鸣之时,我又让学生再认真地回归文本,读读描写春天小池塘的句子,藉此进一步深化认识。最后,再与美术整合,让学生自由地画出文本中自己喜欢的小池塘。至此,学生的认知无形之中得到升华,多重对话的效果立竿见影。这种整合,体现了语文学习“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思想。这是真正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也是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与个性的独特发展辩证结合的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 结语
总之,课程资源的范畴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凡“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都可视为课程资源。它们既潜藏于课堂,也潜藏于课外;既潜藏于学校,也潜藏在家庭、社会与大自然中;既来源于相对静止“文本”的挖掘,也来自师生与生生之间对话、合作、交流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有价值信息的觉察与挖掘。因此,在教学中要切合实际,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要求,注意开发不同的课内外语文课程资源,让各种课程资源都能彰显应有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师生资源;专业素养;课堂资源;整合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渐次推进,如何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开发、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已成为教师们特别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然而,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却偏偏较多集中在“教师无法深刻地认识与挖掘课程资源,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个“死结”,最终招致课程目标达成常常不尽如人意。究竟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呢?这一问题已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浅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发挥和利用师生人本资源作用
语文课程資源既有文本资源、物本资源,也有人本资源。人本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与家长资源,而师生本身资源是主体。师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能力特长等应该成为语文课程中可以广泛利用、深入开发的人本资源。
因此,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关注师生共长的人本资源。
1、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有人说: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在他们身上蕴藏着鲜活的课程资源。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很好的例证。“课改”进行了几年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的专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努力把握在职进修的机会,不断“充电”,从理论上认识课程资源的概念、性质、类别和存在状态,以及课程资
源开发的程序、步骤和方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其次,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团结的教师团体。“众人拾柴火焰高”、“家和万事兴”。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团体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挖掘教师的联手资源的潜力。最后,要建立一个“教师资源共享”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召开教师资源信息发布会。让优秀的、有特长有能力的教师资源大家共同分享。
2、 努力开发学生的内在资源
学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也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学生的各种知识与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与成果、学习兴趣与习惯及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都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理解他们的各种行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互为资源。不同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价值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感受,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能互为资源,互相分享经验和成果。我们还要把孩子的各种能力运用到实际语文教学中去,在语文课堂上得以体现和发展。课程资源不仅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看来,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生活,即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等,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二、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
1、 巧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古人朱熹也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就要做源头活水的开掘者。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论语?述而》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难发现,这里已经昭示了教师在“动态生成资源”中的作用,体现了“教学过程要注重动态生成资源”的观念。在朗读文本中寻求答案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出错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教师能抓住这一课堂上生成性的资源,巧妙地引导同学们回归文本认真研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要把握好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课堂上的一些“小插曲”、“突发状况”,如果善加利用,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2 、关注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
语文课内容包罗万象,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科课程综合化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不仅要求课程内容的综合,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因此,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把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以课文语言为凭借,将音乐、美术等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小池塘》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看图激发学生对春天小池塘的喜爱之情。因此,在初步朗读课文,了解小池塘特点之后,我导入一段音乐——《夏日的小池塘》,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仿佛自己是在上音乐课,正聆听美妙的音乐,感受美好的形象,在脑海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春天的小池塘的认识。正当学生情感产生共鸣之时,我又让学生再认真地回归文本,读读描写春天小池塘的句子,藉此进一步深化认识。最后,再与美术整合,让学生自由地画出文本中自己喜欢的小池塘。至此,学生的认知无形之中得到升华,多重对话的效果立竿见影。这种整合,体现了语文学习“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思想。这是真正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也是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与个性的独特发展辩证结合的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 结语
总之,课程资源的范畴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凡“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都可视为课程资源。它们既潜藏于课堂,也潜藏于课外;既潜藏于学校,也潜藏在家庭、社会与大自然中;既来源于相对静止“文本”的挖掘,也来自师生与生生之间对话、合作、交流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有价值信息的觉察与挖掘。因此,在教学中要切合实际,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要求,注意开发不同的课内外语文课程资源,让各种课程资源都能彰显应有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