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廷峰:画家之间攀比润格害人害己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nglu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日与老友王胡子闲聊听闻一笑话:一画家得知另一画家每平尺润格比自己高两万,回家后立马将自己的画价悄悄调高了两万,一年后,两画家相遇,这位画家非常懊悔。闲谈中得知自从“自助”升价后,那个画家一年之内一张画也没有卖出去。听来打趣,细想却不免好笑。看到当代画家不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去攀比,丢失艺术状态,放弃艺术创作,一味追逐市场甚至妄图操控市场,互相攀比润格之风日益猖獗,真是可悲、可叹!放眼国内画坛,真可谓名家大师满天飞,而真正能传世的力作却越来越少,画家之间互相攀比润格,似乎变得天经地义。美协会员高于非美协会员,画院院长、美协主席便高于一般画家。这种现象极大扰乱了大家的视野,使中国当代书画市场陷入异常混乱的状态。画家之间互相攀比润格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艺术市场如艺术创作一般,是有章可循的,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不间断地、循序渐进地培育市场,才逐步形成的。例如何家英,他的书画市场运作了差不多长达20年的时间。从当年的几百元一张到几百元一平尺,再从几千一平尺到几万一平尺,最终达到几十万一平尺。经过一个漫长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才形成了他今天的润格。他的价格与他本身的艺术价值是有一定关系的,并非如海市蜃楼般盲目而无依据。与何家英走过相似的路的还有很多知名艺术家,如贾又福、田黎明、黄永玉等。他们也都经过当年的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这样一个过程,画价增长的过程也是他们在艺术上不断积累、不断沉淀的过程。今天几十万的润格是经历过长久以来对艺术理想的坚守,对艺术创作的坚持,以及面对金钱诱惑时的坚忍,及市场不断的检验和收藏家不断的认可换来的。
  可惜的是今天的许多画家,仅仅看到了这些艺术大师高额的润格,却看不见高画价背后承载了多少辛酸与隐忍。许多画家认为凭借自己的一张嘴就可以为自己定价,今天五千明天就一万,没有经历过一级市场稳定的运作,就直接送到拍卖行拍卖,借由高额成交价格来为自己造势。但是事实上这种恶意炒作得来高润格的结果,市场却不一定认可,藏家也不一定买单。常常有的画家开口动辄三五万一平尺,其作品在市场中的流通价往往三五千都无人问津,这实际上是画家“自助”成了一种有价无市的状态。古往今来画家多靠鬻画为生,当作品因画价虚高而鲜有人问津之时,画家唯有降价才能存活于世,后续的问题就更加耐人寻味了。一旦降价,试问画家如何面对之前高价买入其作品的藏家们?在这里我们还是要真诚地奉劝这些画家一句:相较于润格的高低,潜心研究画学更加重要,别的画家价格高自有他高的道理在,千万不要盲目地跟风涨价;况且别的画家润格高,有没有市场接受度只有他自己知道。至于书画价格的运作,交给专业的艺术机构会更加稳妥。经过艺术机构、画廊等一级市场的运作,画家润格的增长会呈现循序渐进的态势,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价格相差悬殊,犹如高屋建瓴般的润格表现。只有合理开发与培育艺术市场,藏家才会买账,也才能实现有价也有市的良性循环。
  要知道画家与藏家更像是一对知音,艺术是双方唯一听得懂的语言。画家唯有在艺术上有所建树才对得起欣赏自己并愿意投资自己的藏家,其作品也才不会令藏家拿在手中发抖;对靠艺术说话的画家群体而言,唯有耐得住寂寞用心作画,才能作出好画。万万不可一年赚完一辈子的钱,杀鸡取卵式地发掘藏家与市场。真到那一天,谁还会关注你在画什么?当一个靠艺术来发声的人,失掉了人们对其艺术的关注,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可叹、可悲的吗?
  事实上,画家在互相攀比润格的同时,创作心态已经悄然发生改变,落诸毫端纸际的笔墨气息俨然不同。艺术的沦陷往往起始于艺术良心的缺失,而真的艺术却始终是超越的艺术,有勇气超越昨天的自己,才能够成就明天的自己。真心希望画家走出攀比润格的怪圈,早日上岸,踏实走一条攀比艺术成果,攀比文化担当和责任的正途!
其他文献
2013年,是国内艺术圈颇有“故事”的一年。这一年,被寄予“爱国情结”的青铜鼠首兔首终于得以“回家”,中国几大城市没有“满城尽带黄金甲”,变成了满城尽是“大黄鸭”;这一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艺术品的保税带来了福音,中国艺术市场的潜力也因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佳士得的落户得到进一步肯定;这一年,艺术作品在市场拍出的惊人高价让人惊呼“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亿元时代”,尽管中国艺术项目集体扎堆威尼斯双年展,还是让
期刊
东坡法帖,是真是假?国宝回归,名不副实?短短数月,沧海桑田,才以五千万高价『国宝』身份回归祖国的苏东坡《功甫帖》,旋即引来强烈质疑。一方面是上海博物馆的三位资深专家,一方面是声名赫赫的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夹在中间的则是近年来收藏界的大红人,孰是孰非,令人咋舌。个中玄机,扑朔迷离。  纽约当地时间2013年9月19日,正值中国的中秋之夜,在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拍卖会上,著名中国收藏家刘益谦通
期刊
总有某些记忆被丝带绑在你内心的某个角落,某天抽开那个蝴蝶结,记忆中的画面就像礼物盒子里的五彩纸片一样纷纷散开。然后看见一个身影固执地带着自己回到幽远的往日,那是我的奶奶。  童年里,每年小雪过后,她会亲自酿甜酒,我每天都期待着那口褐色的大缸里发酵而成的酸酸甜甜。待到糯米中间形成一个小小的水塘,她会用筷子沾一点甜酒在我的舌头上,问我可好?我总是眯起眼睛假装大人喝完酒后陶醉的样子,然后长长地哈一口气表
期刊
艺术家应当用他的艺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那怕仅仅是提出问题。我曾说过,在艺术中真比美更为重要,那些仅仅用技巧来制造美的人,在我眼里不是艺术家,他可能只是一个高超的手工艺匠人。也就是指作品的内涵是第一位的,如果内涵贫乏,所谓美就只是技艺罢了。有次洪晃请我为大众汽车做讲座,讲德国的设计。我说,德国设计师眼里,真正好的设计一定要实用的,首先要实用,不实用的设计再漂亮也没有用。功能永远第一,这是德国的设计方
期刊
“我手工制作的这些乐器,都是音乐创作中要用的,这次拿到上海只是做展示,并不卖的”,说这话的人叫寒鹰,是一位来自云南的独立音乐人,这些年,为了音乐的追求,他手工制作了三十多种乐器,有些是在民族传统乐器之上的改良,有些是自己发明创造的新乐器。日前,他的12件手工乐器在在金桥国际的商场中庭展出。  每个乐器背后都有故事  在金桥国际做展示的这些乐器,大多有竹子制成,都没有着色,外观极为简朴;乐器的名字也
期刊
究竟什么才是传奇?  什么才是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传奇?  一架钢琴,他用天赋与勤奋,向世界证明了华人的演奏实力。也用他洋溢在音乐中的热情和力量,去表现了一个人的极致魅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演奏的那曲民谣向世界证明了华人音乐家的行云流水与激情澎湃、他的十指,让他家喻户晓,更让他的优异成绩令世界再一次震惊,他就是——郎朗。  郎朗1982年生于沈阳, 3岁师从朱亚芬教授,5岁获沈阳
期刊
春节一过,情人的节日便到了。虽然商家已经把这个源于西方的情人节塑造成了购物狂欢日,但爱情本身仍然值得无穷回味。莎士比亚甚至说过:“爱情,是生长在绝壁悬崖边缘上的花朵。要想摘取,必须具备勇气。”其实购物算什么,充其量需要的只是金钱,而无关勇气。  爱情,也是艺术家们永恒的灵感缪斯与创作泉源,它是梵高的繁星之夜,是蒙克的绝望之吻,是莫奈窗前徘徊不去的卡米尔;它又是周春芽画笔下的潋滟桃花,奔放地不计成本
期刊
“连接艺术与社会的盲文:李秀勤雕塑二十年”在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布展期间,李秀勤问我,在博览馆户外用玻璃钢放大的一只只蚂蚁是怎么回事,我只知道从去年5月份在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做“上海早期抽象:艺术史的再研究”的时候就看到了,当李秀勤问起这些雕塑的时候,我才突然想起了这次李秀勤的雕塑展可以用来纠正对公共艺术的错误理解,那些蚂蚁雕塑尽管遭到李秀勤的反对,但它们却是美术学院的公共艺术项目的产物,这
期刊
12月28日,由观复博物馆发起的一场名为“观复宝库合十感恩岁末雅集”的文化活动在徐汇区大蔬无界美素馆举行。著名收藏专家、《百家讲坛》学者马未都先生作为嘉宾出席。“雅集”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聚集的盛会,活动当天汇聚了众多文化圈名人前来。著名琉璃工艺艺术家王沁先生在现场展示了多件精美的琉璃艺术品;来自杭州承香堂的香道大师为大家奉上拥有120多年历史的红梅奇香; 活动中最大的亮点当数现场进行展示的明朝著
期刊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建立游戏兴趣的最根本基础,观察与模仿大人是他们了解社会的第一步。于是,在2013年12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即将步入2014全新一年展望之际,品尊国际送给孩子一个职业梦想体验的乐园。从威风凛凛的警察,到受人尊敬的老师,到创造生命奇迹的医生……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提前实现未来的职业理想。让孩子在扮演大人、动手参与社会分工的过程中,认知各种职业内涵与工作精神,为成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