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扬起小脸问“我是从哪来的?”, 妈妈捏捏他的鼻子说:“你呀,是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孩子不说话了,盯着地板,眼泪涌上来了,妈妈赶紧笑着把他揽在怀里……
我们的童年都曾有过这样的一幕吧?多年以后这样的记忆都模糊了吧?有谁还能想起那天傍晚罩在斜阳余晖中的梧桐树和妈妈洒满树影的白色连衣裙上淡淡的清香?有谁曾经在这段简单的对话中品出过值得珍视的幸福?有谁知道有些妈妈永远不会跟孩子开这样的玩笑,有些孩子注定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一生。
凯莉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那一天妈妈牵着她的手从幼儿园回家,在路上凯莉突然停住不走了,然后她问起了妈妈自己的出处。自从第一次把还是婴儿的凯莉抱在怀里时,凯莉的妈妈咪咪就已经开始在为这一天做准备,毕竟她和女儿长得完全不像母女,一个是美国妈妈,一个是中国孩子。只是她没想到这天会来得这么早。那一年凯莉只有五岁。
11年以后,我在纽约的一间咖啡馆里见到这对母女时,她们显然已经过所有领养华童家庭都要经历的那段艰涩的身份认证期,成了无话不谈的最好的朋友。那时候中国已经收紧了海外领养政策,领养华童进入美国人数正在因此缩减,但生活在美国的领养华童总数已经接近10万。90年代初最早被领养到美国的中国婴儿现在都到了可以独立思考的花季年龄,带这些孩子回访中国的旅游项目正方兴未艾。凯莉刚刚去中国参加了一次夏令营。
那次团里的30多个孩子很多来自苏皖地区,大部分是在被领养之后第一次回到中国。他们游长城故宫,走访自己当年的孤儿院,到中国家庭中和同龄人交流。人们很容易看出他们的来历,这些长着中国脸的孩子却有金发碧眼的父母随行,他们讲英语,不喜欢喝稀饭,见到蹲式厕所都会大惊小怪的拿出相机。人们都说他们是幸运儿:本是弃婴却被养父母万里挑一带到美国,开始锦绣人生,读最好的学校,讲地道的英语,有些将来还可能成为巨额遗产的唯一继承人,除非是受了上天特别的眷顾,谁能如此戏剧化的因祸得福?
但旁观者永远都不可能从表面的花团锦簇中看到藏在这些孩子心里的那个结。凯莉说,夏令营的活动丰富多彩,但一天活动结束后回到宾馆,大家谈论最多的不是当天的见闻,而是亲生父母。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如果他们出现了,就在隔壁房间,你会怎么办?很多人仍然对父母抛弃自己心存怨恨,但每个人又都悄悄的想着,到了中国和亲生父母就离得很近,也许真的可以和他们在街头重逢。
凯莉是个理性的孩子。她读过很多中国的时事和历史,也了解中国曾经的贫困。她相信父母当初抛弃自己一定是万般无奈,她说自己不会去找他们,但如果有一天遇到了,一定要问问清楚当初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压力下做出抉择。
凯莉的营友,来自夏威夷的秀秀却感性得多。秀秀的养母是夏威夷大学的教授,这个单亲妈妈视女儿尤如掌上明珠,秀秀也很爱她的养母,但她心里从未放下过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她在一首写给亲生父母的小诗中说:我愿意放弃一切/只为重逢时刻/不论要等多久/我相信你们是爱我的。这些年来她曾经无数次想过,如果当时父母没有把她抛弃,她现在的生活是更好还是更坏。
也许再长大一点,这些孩子就会明白人生是条单行线,所有的比较都不过是基于想象之上揣测,所有的揣测总会在“子非鱼”的诘问下显得不堪一击。他们可能也会明白,在13亿人中寻找几乎没有任何资料记录的亲生父母,机会小过大海捞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不过,他们的中国之行却绝不是无功而返。有些孩子看到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和自己一样是黑眼睛黄皮肤,再回到白人主宰的国度时带回了难得的自信;有些孩子不再执着地纠缠自己的身世或者刻意刁难养父母,找到了内心的平衡和快乐;有些孩子开始把中国称作“我的国家”,他们在课余时间为中国的贫困儿童筹款,还计划将来有一天到中国去定居。
也许是保存在孤儿院中的那张小床和当年的保育员热情的拥抱,也许是在同龄人家里吃的那顿香喷喷的饺子,也许是路上的陌生人一个友善的微笑,没有找到亲生父母,他们却找到了爱。
咔吧一声,心里的结可能就这样解了,原来自己从没被中国抛弃。
(作者为美国资深媒体人)
我们的童年都曾有过这样的一幕吧?多年以后这样的记忆都模糊了吧?有谁还能想起那天傍晚罩在斜阳余晖中的梧桐树和妈妈洒满树影的白色连衣裙上淡淡的清香?有谁曾经在这段简单的对话中品出过值得珍视的幸福?有谁知道有些妈妈永远不会跟孩子开这样的玩笑,有些孩子注定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一生。
凯莉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那一天妈妈牵着她的手从幼儿园回家,在路上凯莉突然停住不走了,然后她问起了妈妈自己的出处。自从第一次把还是婴儿的凯莉抱在怀里时,凯莉的妈妈咪咪就已经开始在为这一天做准备,毕竟她和女儿长得完全不像母女,一个是美国妈妈,一个是中国孩子。只是她没想到这天会来得这么早。那一年凯莉只有五岁。
11年以后,我在纽约的一间咖啡馆里见到这对母女时,她们显然已经过所有领养华童家庭都要经历的那段艰涩的身份认证期,成了无话不谈的最好的朋友。那时候中国已经收紧了海外领养政策,领养华童进入美国人数正在因此缩减,但生活在美国的领养华童总数已经接近10万。90年代初最早被领养到美国的中国婴儿现在都到了可以独立思考的花季年龄,带这些孩子回访中国的旅游项目正方兴未艾。凯莉刚刚去中国参加了一次夏令营。
那次团里的30多个孩子很多来自苏皖地区,大部分是在被领养之后第一次回到中国。他们游长城故宫,走访自己当年的孤儿院,到中国家庭中和同龄人交流。人们很容易看出他们的来历,这些长着中国脸的孩子却有金发碧眼的父母随行,他们讲英语,不喜欢喝稀饭,见到蹲式厕所都会大惊小怪的拿出相机。人们都说他们是幸运儿:本是弃婴却被养父母万里挑一带到美国,开始锦绣人生,读最好的学校,讲地道的英语,有些将来还可能成为巨额遗产的唯一继承人,除非是受了上天特别的眷顾,谁能如此戏剧化的因祸得福?
但旁观者永远都不可能从表面的花团锦簇中看到藏在这些孩子心里的那个结。凯莉说,夏令营的活动丰富多彩,但一天活动结束后回到宾馆,大家谈论最多的不是当天的见闻,而是亲生父母。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如果他们出现了,就在隔壁房间,你会怎么办?很多人仍然对父母抛弃自己心存怨恨,但每个人又都悄悄的想着,到了中国和亲生父母就离得很近,也许真的可以和他们在街头重逢。
凯莉是个理性的孩子。她读过很多中国的时事和历史,也了解中国曾经的贫困。她相信父母当初抛弃自己一定是万般无奈,她说自己不会去找他们,但如果有一天遇到了,一定要问问清楚当初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压力下做出抉择。
凯莉的营友,来自夏威夷的秀秀却感性得多。秀秀的养母是夏威夷大学的教授,这个单亲妈妈视女儿尤如掌上明珠,秀秀也很爱她的养母,但她心里从未放下过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她在一首写给亲生父母的小诗中说:我愿意放弃一切/只为重逢时刻/不论要等多久/我相信你们是爱我的。这些年来她曾经无数次想过,如果当时父母没有把她抛弃,她现在的生活是更好还是更坏。
也许再长大一点,这些孩子就会明白人生是条单行线,所有的比较都不过是基于想象之上揣测,所有的揣测总会在“子非鱼”的诘问下显得不堪一击。他们可能也会明白,在13亿人中寻找几乎没有任何资料记录的亲生父母,机会小过大海捞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不过,他们的中国之行却绝不是无功而返。有些孩子看到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和自己一样是黑眼睛黄皮肤,再回到白人主宰的国度时带回了难得的自信;有些孩子不再执着地纠缠自己的身世或者刻意刁难养父母,找到了内心的平衡和快乐;有些孩子开始把中国称作“我的国家”,他们在课余时间为中国的贫困儿童筹款,还计划将来有一天到中国去定居。
也许是保存在孤儿院中的那张小床和当年的保育员热情的拥抱,也许是在同龄人家里吃的那顿香喷喷的饺子,也许是路上的陌生人一个友善的微笑,没有找到亲生父母,他们却找到了爱。
咔吧一声,心里的结可能就这样解了,原来自己从没被中国抛弃。
(作者为美国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