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课前探究是指通过发动学生在课前围绕特定学习内容有目的地开展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等活动,为课堂作好充分的资源准备。“对话”并不是课堂提问式的教师问、学生答,而是在信任与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具有创造力的交流活动,需要尊重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也需要依托对话双方的知识和经验。有效的课堂师生对话,对达成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前探究 课程资源 课堂参与
巴西教育哲学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无论一个人有多么无知,也不论一个人被“沉默文化”淹没的有多深,他都可以通过与别人的对话接触来批判性地看待这个世界,所以,教育应该建立对话关系,“通过对话,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
一、课堂教学的对话困境:在恐惧和麻木中沉寂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信任、谦逊基础上的深入探讨,对话的精髓在于反思和行动,这种“对话”不是教师问“对不对”、“是不是”学生随声应和的表面热闹,也不是教师提出問题,学生赶忙查阅课本观点的机械复述,而是教师提出精心设计问题的问题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独立思考,不需要迎合、讨好老师,不需要揣摩课本里怎么说,自由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的“对话”,可能会对教师和教材有质疑、有挑战,但真实的声音,才能反映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对话后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被接纳,最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新课程改革以来,思品课教师的“对话意识”不断增强,许多老师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乐于分享、积极对话。教师在展示出精心筛选的素材,提出自以为有思考价值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后,却发现学生的常见反应有两种:一部分学生躲避着老师的目光,大气不敢出,看得出来心里在说“不要叫我”;另一部分学生面无表情,一脸的“不感兴趣”、“没有意见”。教师期望中的精彩对话,在学生的恐惧和麻木中沉寂,最后又变成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不仅让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无趣,也难以达成学科的深层目标。
学生缺乏对话的热情,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信,而自信的建立不仅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也需要知识和经验的支撑、需要思考的时间。学生对问题不自信,是因为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课堂教学中受任务和时间的限制,很难满足学生思考的需求。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前探究,把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前置,让学生能借助各种途径了解和思考课程资源,为课堂对话与分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应对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更自信、更开放、更有创造性。
二、课前探究的寻根之旅:为课堂对话打开自信之门
课前探究的本质是通过有目的地发动学生围绕特定学习内容开展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等活动,为课堂作好充分的资源准备,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参与课题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收集和筛选信息、探究问题的能力,并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所以,课堂探究不能停留在完成学案等课前预习的知识层面,也不能停留在课前排演小品等活跃课堂氛围的形式层面,它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引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智慧和能动性,通过各种途径搜索、筛选、整理、探究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并提升学生对话的意愿和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分为“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两目,该课时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认同、热爱、珍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学生在中华文化背景下生活和成长,生活习俗、价值观念都打下传统文化的烙印,但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并不了解背后的文化联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只是概念上的,缺乏具体的感知,不了解,当然就谈不上认同,更谈不上热爱。学生在课堂交流时可以说出一些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对深层次问题的讨论,很难有自己的意见。
笔者在设计这一课题的教学时,以“寻根之旅”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主要步骤如下:
1. 分组
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分成两种角色:导游(幻灯片制作人)、团友(素材推荐人),“导游”负责筛选和制作幻灯片,每一位“团友”负责推选3-5份适合小组所选主题的素材,并简要写出推选理由,每一位成员要写出一两句话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2. 选题
归类以下几个主题:“中华饮食文化之旅”、“中华传统习俗之旅”、“中华文化遗产之旅”、“中华传统工艺之旅”、“中华文化艺术之旅”、“中华哲学伦理之旅”,各小组成员根据本小组选定的主题,推选素材,制作课件。
3. 筛选素材,制作课件
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可以借助网络搜索与所选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也可以借助相机拍摄本地区或家中的与主题相关事物,挑选自己最喜欢、最切合主题的3-5份素材传给团队制作人,并附上推选理由;制作人把收集到的素材制作成课件,并作好展示解说的准备。
4. 展示课件,交流体会
制作人展示课件并作必要讲解,其他团队成员分享在推选素材过程中产生的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体会,其他学生补充分享对课件展示的文化元素的理解。
这种形式的自主探究活动,既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能给课堂教学增添更丰富的、更贴近学生的素材,又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思考和酝酿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学生以自己的视角筛选和整理归类的素材,更容易产生更深刻的情感和价值体验,由此产生的价值判断,也更容易得到认同和内化。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成果、阐述观点的闪光瞬间,就是独立思考、自主思维的火花在闪耀。
三、基于课前探究的课堂对话:在自信和从容中绽放
在分享“灿烂的中华文化”探究成果时,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完全“抢占”了课堂。他们制作的主题幻灯片,虽然并不精致,但筛选的图片素材更丰富、更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更能引起共鸣。学生在讲解主题幻灯片的时候,自信大方、淡定从容,既能引用教材的重要观点,又能分享自己的看法,应对教师的即时提问,没有了往日的惊惶,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听课的学生,面带笑容,神情专注,并且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质疑或困惑。这一节课,教师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负责掌控时间、适时提出问题、激发思维的碰撞、及时鼓励、准确总结;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负责展示素材、解读知识、分享结论、解答疑惑,在展示、对话、碰撞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自信,收获了品格和心灵的成长。
加强课前探究,增强学生参与课题学习的兴趣,弥补学生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让学生更自信、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地参与课堂交流与对话,才能更充分地展现思想品德课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学科价值——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德性与人格健全。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第2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周颖.去中心化:弗莱雷对话模式中师生关系的重构[J].江苏教育研究,2017(16):44-48.
[3]王佳佳.从压迫走向对话:弗莱雷师生关系观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4):90-92.
(作者单位:东莞市石碣袁崇焕中学)
【关键词】课前探究 课程资源 课堂参与
巴西教育哲学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无论一个人有多么无知,也不论一个人被“沉默文化”淹没的有多深,他都可以通过与别人的对话接触来批判性地看待这个世界,所以,教育应该建立对话关系,“通过对话,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
一、课堂教学的对话困境:在恐惧和麻木中沉寂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信任、谦逊基础上的深入探讨,对话的精髓在于反思和行动,这种“对话”不是教师问“对不对”、“是不是”学生随声应和的表面热闹,也不是教师提出問题,学生赶忙查阅课本观点的机械复述,而是教师提出精心设计问题的问题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独立思考,不需要迎合、讨好老师,不需要揣摩课本里怎么说,自由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的“对话”,可能会对教师和教材有质疑、有挑战,但真实的声音,才能反映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对话后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被接纳,最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新课程改革以来,思品课教师的“对话意识”不断增强,许多老师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乐于分享、积极对话。教师在展示出精心筛选的素材,提出自以为有思考价值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后,却发现学生的常见反应有两种:一部分学生躲避着老师的目光,大气不敢出,看得出来心里在说“不要叫我”;另一部分学生面无表情,一脸的“不感兴趣”、“没有意见”。教师期望中的精彩对话,在学生的恐惧和麻木中沉寂,最后又变成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不仅让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无趣,也难以达成学科的深层目标。
学生缺乏对话的热情,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信,而自信的建立不仅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也需要知识和经验的支撑、需要思考的时间。学生对问题不自信,是因为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课堂教学中受任务和时间的限制,很难满足学生思考的需求。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前探究,把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前置,让学生能借助各种途径了解和思考课程资源,为课堂对话与分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应对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更自信、更开放、更有创造性。
二、课前探究的寻根之旅:为课堂对话打开自信之门
课前探究的本质是通过有目的地发动学生围绕特定学习内容开展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等活动,为课堂作好充分的资源准备,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参与课题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收集和筛选信息、探究问题的能力,并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所以,课堂探究不能停留在完成学案等课前预习的知识层面,也不能停留在课前排演小品等活跃课堂氛围的形式层面,它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引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智慧和能动性,通过各种途径搜索、筛选、整理、探究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并提升学生对话的意愿和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分为“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两目,该课时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认同、热爱、珍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学生在中华文化背景下生活和成长,生活习俗、价值观念都打下传统文化的烙印,但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并不了解背后的文化联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只是概念上的,缺乏具体的感知,不了解,当然就谈不上认同,更谈不上热爱。学生在课堂交流时可以说出一些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对深层次问题的讨论,很难有自己的意见。
笔者在设计这一课题的教学时,以“寻根之旅”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主要步骤如下:
1. 分组
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分成两种角色:导游(幻灯片制作人)、团友(素材推荐人),“导游”负责筛选和制作幻灯片,每一位“团友”负责推选3-5份适合小组所选主题的素材,并简要写出推选理由,每一位成员要写出一两句话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2. 选题
归类以下几个主题:“中华饮食文化之旅”、“中华传统习俗之旅”、“中华文化遗产之旅”、“中华传统工艺之旅”、“中华文化艺术之旅”、“中华哲学伦理之旅”,各小组成员根据本小组选定的主题,推选素材,制作课件。
3. 筛选素材,制作课件
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可以借助网络搜索与所选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也可以借助相机拍摄本地区或家中的与主题相关事物,挑选自己最喜欢、最切合主题的3-5份素材传给团队制作人,并附上推选理由;制作人把收集到的素材制作成课件,并作好展示解说的准备。
4. 展示课件,交流体会
制作人展示课件并作必要讲解,其他团队成员分享在推选素材过程中产生的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体会,其他学生补充分享对课件展示的文化元素的理解。
这种形式的自主探究活动,既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能给课堂教学增添更丰富的、更贴近学生的素材,又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思考和酝酿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学生以自己的视角筛选和整理归类的素材,更容易产生更深刻的情感和价值体验,由此产生的价值判断,也更容易得到认同和内化。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成果、阐述观点的闪光瞬间,就是独立思考、自主思维的火花在闪耀。
三、基于课前探究的课堂对话:在自信和从容中绽放
在分享“灿烂的中华文化”探究成果时,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完全“抢占”了课堂。他们制作的主题幻灯片,虽然并不精致,但筛选的图片素材更丰富、更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更能引起共鸣。学生在讲解主题幻灯片的时候,自信大方、淡定从容,既能引用教材的重要观点,又能分享自己的看法,应对教师的即时提问,没有了往日的惊惶,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听课的学生,面带笑容,神情专注,并且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质疑或困惑。这一节课,教师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负责掌控时间、适时提出问题、激发思维的碰撞、及时鼓励、准确总结;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负责展示素材、解读知识、分享结论、解答疑惑,在展示、对话、碰撞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自信,收获了品格和心灵的成长。
加强课前探究,增强学生参与课题学习的兴趣,弥补学生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让学生更自信、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地参与课堂交流与对话,才能更充分地展现思想品德课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学科价值——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德性与人格健全。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第2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周颖.去中心化:弗莱雷对话模式中师生关系的重构[J].江苏教育研究,2017(16):44-48.
[3]王佳佳.从压迫走向对话:弗莱雷师生关系观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4):90-92.
(作者单位:东莞市石碣袁崇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