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荟萃,饱含人文底蕴,在实际课堂中,文言文教学并不乐观。文言文是一个整体,将“文”“言”合一,回归文化底蕴和文本内涵,才能够起到学习并传承经典文化,实现以古鉴今、完善其身的素质教育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言合一;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90-01
文言文在初中课本中的比例逐年级增高,凸显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多是文与言貌合神离,表现为先言后文和重言轻文等现象。传统文言文学习言文脱离,形式单调,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难激发起来,这也是导致课堂低效的主要原因。所以,有必要将“文”与“言”的教学融合起来,整体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言”泛指文言基础知识,即组成文章的字词句的本身及其释义、用法,而“文”不单指文章,更重要的是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思想等人文底蕴。
一、把握切入点设计,将“言”融合到“文”中
为了解决文言文教学中貌合神离的突出问题,有必要让言回归到文的语境中,使学生既能够理解文本内涵,也能够提炼语文素养。以往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师先介绍作者,然后要求学生疏通文意,随后进入课文内容探究,提出“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概括文中寻找石兽的判断和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多停留在文本层面,基本上停留在对课文的初步感知,根本没有深入涉及文学、文化层面的感悟与赏析,无疑会使本来就对文言有隔阂的学生更增加了对文言文的厌恶,失去了一次和民族古老文化真诚对话的机会。
《河中石兽》教学之前,教师可布置预习作业,在预习中将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在课文中圈画出来,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设计,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如学生在预习中提出“尔辈”等字词理解不透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在《水浒传》经典名著中出现过类似的词语“尔等”,第八三回“尔等尚自巧言令色,对朕支吾”。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意识到“尔等”是对比自己级别低或者辈分低的人的称呼。教师随即补充“平辈之间这样称呼有轻蔑的色彩”。学生在“尔辈”词语的理解上更加容易把握讲学家这个人物形象,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底蕴。借助切入点将“言”融入到“文”中,带动了“文”的分析,加深了“言”的理解,将“文”与“言”有效融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语境中挖掘内涵,结合语境提炼“文”内涵
黄厚江老师说过“文言文切记串讲,串讲是浪费,是扼杀学生积极性和自主空间,是伤害文言文“文”的直接原因。”其实,可以通过文本的分析来指导学生自主尝试翻译,逐渐积累文言文词义内涵,提升文言文翻译经验,最终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河中石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读通后,将文言合一,抓住“言”理解“文”。如教师提问“文中是按照谁的方法找到了石兽呢?你们是从哪部分看出来的?”学生阅读后回答“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教师顺势提问“这里所说的“其言”是指谁呢?具体是怎么说的呢?”学生齐答“老河兵说,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具体呈现老河兵推理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他的观点,再结合注释尝试翻译,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当学生自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请部分学生发言,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给出确切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这段话,随后教师质疑“为什么三个人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方法呢?”学生回答“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教师追问“此时你们有何感想?”学生自主发言“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还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够验证。”,“经验很重要”。此过程中既注重对“文”的把握,也融入了对“言”的鉴赏与理解。读懂了“言”的同时也理解了“文”。所以,有利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三、根据不同题材,剖析文言文作品的特色
对文言文的分析不仅仅需要对“言”的理解和对“文”的挖掘,更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境。所以,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教授学生分析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并学会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来全面剖析文言文作品。在此情境下,学生在文言文中既能够理解作品内涵,也能够借此渗透经典文化,培养研学文言文的兴趣。
《河中石兽》属于志怪小说,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特性。这篇小说最有特色的是一波三折的情节,具有丰富意蕴的大段的人物对话,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就是通过情节、人物来说理。
教学中学生对文中寻找石兽的三个人物产生了质疑:既然只有老河兵提出正确的方法,为什么文中还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写僧人和讲学家?教学中不妨用情节增删法来设计教学过程,以此来让学生体会作者情节安排的精妙之处,从而深入体会主旨。此外,教师因势引导,还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像一下讲学家与老河兵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这两个人物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仅仅是指讲学家和老河兵吗?在这两位人物的较量中,作者让老河兵胜出具有怎样的寓意?通过引导学生才能更深入的走进文本,从中提炼了文学哲理,有效提升了语文素养。切实落实了文言合一,提高了文言文教学实效性。
四、结语
总之,以《河中石兽》教学为例,借助文言合一的探索,解决了文言文教学中貌合神离的问题,实现了文言互补,言文交融、言文合一,更弥补了传统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言文叠加的教学。因而,言文合一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更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而将言融合到文中,提炼文的内涵,把握言的特点,能够有效深化文的品格,推动经典文化传承。因此,文言合一的教学方法还需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不断是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2]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贺桂芳.观沈庆九教《河中石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Z2).
作者简介:王磊(1981.9-)女,汉族,江苏阜宁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华西希望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言合一;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90-01
文言文在初中课本中的比例逐年级增高,凸显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多是文与言貌合神离,表现为先言后文和重言轻文等现象。传统文言文学习言文脱离,形式单调,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难激发起来,这也是导致课堂低效的主要原因。所以,有必要将“文”与“言”的教学融合起来,整体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言”泛指文言基础知识,即组成文章的字词句的本身及其释义、用法,而“文”不单指文章,更重要的是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思想等人文底蕴。
一、把握切入点设计,将“言”融合到“文”中
为了解决文言文教学中貌合神离的突出问题,有必要让言回归到文的语境中,使学生既能够理解文本内涵,也能够提炼语文素养。以往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师先介绍作者,然后要求学生疏通文意,随后进入课文内容探究,提出“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概括文中寻找石兽的判断和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多停留在文本层面,基本上停留在对课文的初步感知,根本没有深入涉及文学、文化层面的感悟与赏析,无疑会使本来就对文言有隔阂的学生更增加了对文言文的厌恶,失去了一次和民族古老文化真诚对话的机会。
《河中石兽》教学之前,教师可布置预习作业,在预习中将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在课文中圈画出来,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设计,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如学生在预习中提出“尔辈”等字词理解不透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在《水浒传》经典名著中出现过类似的词语“尔等”,第八三回“尔等尚自巧言令色,对朕支吾”。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意识到“尔等”是对比自己级别低或者辈分低的人的称呼。教师随即补充“平辈之间这样称呼有轻蔑的色彩”。学生在“尔辈”词语的理解上更加容易把握讲学家这个人物形象,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底蕴。借助切入点将“言”融入到“文”中,带动了“文”的分析,加深了“言”的理解,将“文”与“言”有效融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语境中挖掘内涵,结合语境提炼“文”内涵
黄厚江老师说过“文言文切记串讲,串讲是浪费,是扼杀学生积极性和自主空间,是伤害文言文“文”的直接原因。”其实,可以通过文本的分析来指导学生自主尝试翻译,逐渐积累文言文词义内涵,提升文言文翻译经验,最终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河中石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读通后,将文言合一,抓住“言”理解“文”。如教师提问“文中是按照谁的方法找到了石兽呢?你们是从哪部分看出来的?”学生阅读后回答“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教师顺势提问“这里所说的“其言”是指谁呢?具体是怎么说的呢?”学生齐答“老河兵说,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具体呈现老河兵推理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他的观点,再结合注释尝试翻译,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当学生自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请部分学生发言,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给出确切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这段话,随后教师质疑“为什么三个人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方法呢?”学生回答“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教师追问“此时你们有何感想?”学生自主发言“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还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够验证。”,“经验很重要”。此过程中既注重对“文”的把握,也融入了对“言”的鉴赏与理解。读懂了“言”的同时也理解了“文”。所以,有利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三、根据不同题材,剖析文言文作品的特色
对文言文的分析不仅仅需要对“言”的理解和对“文”的挖掘,更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境。所以,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教授学生分析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并学会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来全面剖析文言文作品。在此情境下,学生在文言文中既能够理解作品内涵,也能够借此渗透经典文化,培养研学文言文的兴趣。
《河中石兽》属于志怪小说,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特性。这篇小说最有特色的是一波三折的情节,具有丰富意蕴的大段的人物对话,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就是通过情节、人物来说理。
教学中学生对文中寻找石兽的三个人物产生了质疑:既然只有老河兵提出正确的方法,为什么文中还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写僧人和讲学家?教学中不妨用情节增删法来设计教学过程,以此来让学生体会作者情节安排的精妙之处,从而深入体会主旨。此外,教师因势引导,还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像一下讲学家与老河兵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这两个人物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仅仅是指讲学家和老河兵吗?在这两位人物的较量中,作者让老河兵胜出具有怎样的寓意?通过引导学生才能更深入的走进文本,从中提炼了文学哲理,有效提升了语文素养。切实落实了文言合一,提高了文言文教学实效性。
四、结语
总之,以《河中石兽》教学为例,借助文言合一的探索,解决了文言文教学中貌合神离的问题,实现了文言互补,言文交融、言文合一,更弥补了传统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言文叠加的教学。因而,言文合一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更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而将言融合到文中,提炼文的内涵,把握言的特点,能够有效深化文的品格,推动经典文化传承。因此,文言合一的教学方法还需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不断是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2]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贺桂芳.观沈庆九教《河中石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Z2).
作者简介:王磊(1981.9-)女,汉族,江苏阜宁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华西希望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