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花开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书的触觉、视觉与人的感觉相呼应,精神内质通过设计、技术、材质更好的传达,这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就像是,静听花开般地令人期待。
  与陆一飞老师相识在杭州,未见其人先见其字。在杭州一家媒体主编的手机里,见到陆老师的字。按她的话说:这真是让人一看就高兴的字。后来,活动结束在主办方的晚宴上,腆着脸为杂志向陆老师求字。陆老师二话不说应承下来,回重庆不到一周,字来了,陆老师编撰、设计的书画集也来了,还附有陆老师题字的帆布包,上书:常相见。
  为着这个“常相见”,这一期《中华手工》杂志的刊头有了变化,用了陆老师的题字,重新设计封面。就像换了一件新衣裳,也打破了人们对杂志风格的惯性思维:平面媒体不是只有古板、一成不变,也有新思路、新想法。
  在许多人眼里,陆一飞是“有趣”的人。他在杭州来福士顶楼停机坪挥巨毫写下“大潮起”,也把自己的字“雨天曼陀罗花”变作伞面的部分,与服装潮牌inxx合作推出秋收冬藏联名系列新品。平时在家,字、画、禅、茶自是不可少,同时还涉足新古典家具的设计、研究紫砂器的外形、各种方式的装裱……凡是关于审美的事,他都有涉及。
  “每件设计,不论大小,一定是我喜欢的,一定要有古典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的概念和方法。”这是陆一飞的坚持,所以欣赏他的作品会有种“看上去就很开心”的感觉。
  他做书,也是因为喜欢。其中一本,是将乘清长老百龄后的代表作品集结成册。乘清长老作为在世的修行高僧,今年105岁高龄,但他的字轩昂猛烈,酣畅淋漓,气魄与力量非同一般。“当世果然还有神仙中人。”这是陆一飞见到乘清长老的字以后,发出的感叹。于是,想着为长老的字做一本集合。书是简单的,“乘清长老墨跡选”作为书名,字体又各不相同,封面是长老正在书写的照片。整本书,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有取巧的工艺,简简单单,就像长老的字想要传达的感觉:只是在写字。
  陆一飞说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书,也只设计和他的综合审美相呼应的书。在他看来,设计书的过程,是一个关于表达与审美的过程,从平面到立体,从选题、内容到设计、制作、印刷,就像从有形空间到无形空间的延伸,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创作过程。最后,当书的触觉、视觉与人的感觉相呼应,精神内质通过设计、技术、材质更好的传达,这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
  “就像是,静听花开般的令人期待。”陆一飞如是说。
  虽然在书籍装帧设计上,一贯的方式是以形式呼應内容,用工艺技术凸显书籍精神和主题内容。但并不是过度依赖工艺,它只是美化和辅助的作用。所以,也没有固定的格式,每本书的内容不同,使用的方法与工艺也就不同。“但我觉得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价值能否得到认可。把书籍设计当做艺术创作,需要设计者全身心地去感受,并为此花费大量的精力。”而且,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也会有许多内容被损失。“所以我往往采取最直接的方式,要么最简单,要么最繁密,简到极致或是加到极致,这样往往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作为书法艺术家,陆一飞在面对书籍(主要是艺术书籍)设计时,想把综合的体验与感受作为表达的主题,而不仅仅是视觉的传达。希望能以综合感受调柔自己、感化自己,并传达给拿着同一本书的其他阅读者,达到审美和心灵的共鸣:“我想,文化之‘化’应当如此。”
其他文献
作者:徐风 著 │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 定价:98元  2006年,紫砂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宜兴紫砂界,就像迎接每一场如期而至的春雨一样平静、自然。也许,紫砂工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以一种笃定、散淡的气脉贯穿其间。  徐风生于宜兴,自小便受到浓郁紫砂文化的滋养,对紫砂有着别样的感触和认识。在书中,他以宜兴紫砂界53位中青年艺人为主
坐落在松古平原、枕靠着松阴溪的松阳,保存了数目巨大的传统古村落,其中有75座入選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它是浙江乃至全国古村落数量最多的集聚地之一,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而“秘境”之外的松阳,更是“活着的古典中国”最好的县域样本。古老祭祀、节俗、饮食、手工艺……如同无数条细流,在这里汇成大河,绵亘不息。汉声团队历时2年,多次深入松阳进行田野调查,将那些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悉数记录,结集为《松阳传家
掉头发,对每个女孩来说都是一个『噩梦』,而美国艺术家Jenine Shereos在好长一段时间里,却欣喜地期待自己能多掉一些头发。  这份欣喜来自Jenine的一次远足。那天,她像往常一样途经加利福尼亚北部的森林。恰逢雨季刚过,掉落在树底下的树叶全都腐烂了,只留下了光秃秃的叶脉。Jenine越看越喜欢,便捡了不少带回工作室。那时候的Jenine已是一名从事纤维和纺织工艺的艺术家,面对纹理交错的叶脉
草坪上,被灯光映照的竹屋,仿佛外星遗落的光球;桌子上的乌龟,近看原来是竹片;垂吊着的竹灯如飘逸的云,还有大朵的竹云坠落在地上;美人头上的竹簪,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竹子在范承宗的手里,不再仅限于椅子、床、席子等传统的模样,竹也变得飘逸如彩带、轻盈似云霞。  从传统中学创造  因为台湾工艺中心的“Yii计划”,范承宗与竹相遇,开始尝试运用现代审美来诠释台湾传统竹艺。在这之前,他其实很不喜欢竹,“因为我
展览时间:2015.12.8~2016.12.10  展览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展路1099号上海世博展览馆  身上穿着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服饰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去“3D打印秀”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以美国Brad Rothenberg为首的8位国际知名3D打印时尚设计师将携带他们的打印作品,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为大家带来一场国际化、高端化的3D打印时装盛宴。时装秀将以“3D打印·时尚·融合·无限”
一个经典的论题是:兴趣是否是最好的老师。  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钟芳蓉最近成了考古圈的“团宠”。她报考了看似颇为冷门的北大考古专业,当被一些人质疑“所学专业没有‘钱途’”时,钟同学只是说了句:“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如果把视阈转投到手工艺行业,“兴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更大了。近日,在苏州创博会组委会偕同《中华手工》、淘宝手艺人发布的《2020中国手工艺消费市场
2011年7月,安徽省博物院收到一个竹编贡篮和两个竹编贡盘,3件作品均来自67岁的徽州工艺美术师俞日华的捐赠,作品一亮相,引来诸多夸奖,纷纷惊叹老艺人的高超技艺。对此,俞老笑道:“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夸张地说,我这只贡篮不光可以打水,一篮水提上来也损耗不了多少。”  作为唐代已是贡品,曾被朱元璋称赞是为“民间奇篮”的徽州竹编,今天似乎也只剩下“可以打水”了。  “徽州一绝”盛极而衰  竹林
因外销而诞生的广彩,经过300多年的堆金织玉,也因外销受阻而逐渐没落,不再绚丽。  “彩笔为针,丹青作线,纵横交织针针见,何须锦缎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2015年年初,在广东省博物馆“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上,第一次见到广彩。脑海中反复出现这首诗,深觉描绘之准,形容之妙。这瑰丽的图案、华丽的色彩,可不就是堆金织玉、锦绣银瓷。  可难免疑惑,如此金碧辉煌,哪里还有半分中国陶瓷的清、雅、净?  
梭罗曾说:『如果我真的对云说话,你千万不要见怪。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在福建,有这样一群城市孤独者,从厦门移居至长泰,在后坊村建起了『龙人古琴文化村』。他们栖居于天柱山下、马洋溪边,每日于古樟荫绿处斫琴、抚琴,在琴声中追寻理想的生活,实现自我的认同。  弃商从艺做琴人  斫,砍削之意。古琴选材和斫制有严格要求,斫制一张好琴不易,想成为斫琴师更是难上加难。  在龙人古琴文化村,有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惊艳了全世界。这是张铁成创办的玉尊源玉雕艺术有限公司参与设计的,突破了以往奥运奖牌单一的材料,巧妙地突出了典雅的中国文化元素,是奥运史上的一个创举。  如今玉器越来越市场化,张铁成的初心却一直没变。尽管他的工作室需要配合市场的需求,但他每年都坚持创作一两件让自己满意的宫廷用玉,无关金钱,无关市场,只是不想让这门技艺失傳。